巨鹿魏征故里(巨鹿郡公魏征)

1. 巨鹿魏征故里

1. 巨鹿魏征故里

巨鹿县历史悠久,五千年前唐尧禅位虞舜即于此,是秦始皇当年封爵36郡之一。汉置县,晋时为国,张角、魏征、张遂都为巨鹿的文明史增添了光辉。 同时, 巨鹿还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楚汉“巨鹿之战”即发生于此,西汉末王莽与刘秀之争,东汉末黄巾起义,明王朱棣的“靖难之役”、明末的明清兵“贾庄大战”,清末的景廷宝夏头寺起义等,都给这片沃土留下了历史的一页。

2. 巨鹿郡公魏征

2. 巨鹿郡公魏征

魏征临死前对李世民说,"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寡妇不愁织布少,愁姬周江山要亡。意即心里只有国,没有家。)。

魏徵(580年~643年),别名魏征、魏郑公,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人。[1]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早年跟随魏公李密,参加瓦岗起义,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劝降英国公李勣,授太子洗马,辅佐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和山东地区。贞观元年(627年),授谏议大夫、检校尚书左丞,安抚河北地区。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迁侍中、巨鹿郡公,负责门下省事宜。迁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册封郑国公。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去世,追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

3. 巨鹿魏征故里酒

魏徵(580~643年),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鼓城村)人。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早年跟随魏公李密,参加瓦岗起义,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劝降英国公李勣,授太子洗马,辅佐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和山东地区。贞观元年(627年),授谏议大夫、检校尚书左丞,安抚河北地区。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迁侍中、巨鹿郡公,负责门下省事宜。迁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册封郑国公。直言进谏,推行王道,辅佐唐太宗共创“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去世,追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

4. 巨鹿魏征公园简介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唐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邯郸市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魏征 - 生平简介

魏征(580-643)字玄成,

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其父魏长贤,曾为隋朝官吏,素有贤名。有妻裴氏,有四子,叔玉、叔瑜等。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闇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闇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5. 巨鹿县夏旧城名人

贵族篇:魏击 魏驹 魏挚 魏启 魏莹 魏绛 特殊含义:魏澜 魏潇 魏忆 魏易(可换逸,翊) 魏明 魏然 魏紫 魏谨(魏晋谐音) 魏子桓 魏子建 魏子文 魏北风 魏春树 魏正 魏铮 魏钟离 魏子奕 魏子衿 魏思佩 魏风歌 魏冰 魏冰河 历史名人 魏越 吕布大将 魏邈 东吴大将 魏收 魏朝史官 魏哲 唐朝大将 魏初 忽必烈文臣 魏尚 西汉大将 魏信陵 借用信陵君名号 魏叔玉(魏征嫡子) 魏恪(结环衔草主人公魏颗谐音) 魏木兰(河南安徽的地方志记载木兰姓魏) 魏玩 (与李易安齐名) 魏兰(民国留日学生) 魏静 魏露 魏任(伟人) 魏文 魏刚(法国大将) 还有一个俺觉得最大气的名字(也是战国魏国贵族的名字),俺就自私一下,留给俺的娃吧

6. 魏征字玄成巨鹿曲城人

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军中,蜀将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当地百姓见蜀军撤走,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出兵追击,姜维令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急忙收军退回,不敢逼近。于是蜀军安全而撤,百姓作谚语道:“死诸葛惊走生仲达”。姜维回成都后,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

公元238年(延熙元年),姜维随大将军蒋琬驻扎汉中。蒋琬升大司马后,任命姜维为司马,多次率领偏师西进。

公元243年(延熙六年),姜维升任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

公元246年(延熙九年),汶山郡(郡治绵质,今四川汶川西南)平康县(今四川松潘西)的少数民族聚众起事,反抗蜀汉统治。姜维率军征讨,恩威并施,迅速平定。

公元247年(延熙十年),姜维升任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同年,汶山郡平康县的夷族起事,姜维率兵讨平。不久,雍州(治长安,今西安西北)、凉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等地区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姜维率兵出陇右(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接应,与魏雍州刺史郭淮、讨蜀护军夏侯霸战于洮西(洮水以西)。胡族首领白虎文、治无戴等率部降蜀,姜维将其迁至蜀境。未迁走者皆为郭淮击平。

公元249年(延熙十二年),朝廷授予姜维符节。秋,姜维督军进攻雍州(今陕西关中及甘肃东部),依傍曲山(今甘肃岷县东百里)筑两城。姜维熟悉陇西风俗民情,欲诱羌胡归蜀,以控制该地区。派牙门将句安、李歆等人驻守,并联合羌胡人进攻附近各郡。魏军则以征西将军郭淮与雍州刺史陈泰统兵抵御。郭淮采取围城打援策略,命陈泰讨蜀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进围曲城(今甘肃岷县东漳南),切断交通及水源,曲城蜀军困窘不堪。姜维被迫领兵救援,进至牛头山(甘肃岷县东南,洮河南岸),为陈泰军所阻。姜维闻郭淮率军进逼洮水,企图切断退路,迅速率军撤回。而句安、李歆等人因孤立无援,最终降魏。郭淮又西击羌人各部,留邓艾屯白水(今甘肃白龙江)北岸,以防蜀军反攻。姜维闻讯后,令廖化驻军白水南岸牵制邓艾,自率重兵奔袭洮城(今甘肃临潭西南)。后为邓艾所识破,并于当夜抢占洮城,姜维只得撤军退走。

公元250年(延熙十三年)十二月,姜维再次出兵陇右(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联合羌人,攻魏西平未克,俘魏中郎将郭修而还。

姜维认为自己熟悉西部风俗,又依仗才兼文武,想用羌族、胡族为羽翼,并说“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因此,他常常提出要大举兴兵。费祎多次制止他,拨给他的部队也从未超过万人。

费祎还对姜维说:“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不如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为希冀徼幸,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公元253年(延熙十六年)春,费祎去世,姜维得行其志。三月,吴太傅诸葛恪再次兴师攻魏,发兵20万进攻淮南。姜维也乘机率数万人出石营(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北),经董亭(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包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率军解围,进至洛门(即洛门聚,今甘肃甘谷西)时,姜维因久攻南安不克,军粮已尽,撤围退走。

公元254年(延熙十七年),姜维主持蜀国内外军事。二月,魏中书令李丰与皇后之父光禄大夫张缉等密谋废易大臣,欲以太常夏侯玄代替司马师为大将军。事泄,司马师杀李丰、夏侯玄等,废张皇后,魏国一时陷于混乱。魏狄道长李简密向蜀汉请降。六月,姜维乘机率军攻魏,李简献城降,姜维占狄道(今甘肃临洮)。十月,姜维率军进围襄武(魏陇西郡治,今甘肃陇西南)。魏将徐质反击,蜀前军荡寇将军张嶷战死。姜维率军继至,击败魏军,斩杀徐质。魏军撤退,姜维乘胜进击,破河关(今甘肃临夏西北)、临洮(今甘肃岷县)等县,并迁河关、临洮、狄道三县民入川,率军撤回。

公元255年(延熙十八年)七月,蜀卫将军姜维乘魏大将军司马师病亡之际,督车骑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数万人攻魏。八月,到达枹罕(今甘肃临夏东北),遂向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魏征西将军陈泰命雍州刺史王经率所部进驻狄道,待他率主力自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到达后,再钳击蜀军。王经不俟陈泰军至即擅击蜀军,姜维率军先后故关(今甘肃临洮北)、洮西大败王经,魏军大部伤亡或逃亡,损兵数万,王经只残部万人还保狄道。姜维乘胜围狄道城。魏大将军司马昭命长水校尉邓艾出任安西将军,与陈泰并力抗击蜀军,并遣太尉司马孚为后援。陈泰与邓艾军会合后,分三路进至陇西,避开蜀军,出其不意地绕过高城岭(今甘肃渭源西北),进至狄道东南山上,燃火击鼓与城内联络,守军见援军至,士气大振。姜维即督军沿山进攻,被魏军击退。这时陈泰扬言截断蜀军退路,姜维遂于九月二十五日撤军退走钟堤(今甘肃临洮南)。

公元256年(延熙十九年)正月,姜维在驻地被后主封为大将军。六月,姜维与镇西将军胡济约定在上邽(今甘肃天水)会合。七月,姜维率先出兵祁山,闻邓艾有备,乃改从董亭(今甘肃武山南)攻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邓艾军抢占武城山(今甘肃武山西南)据险拒守。姜维见地利已失,强攻难克,乃夜渡渭水东进,沿山进取上邽。两军战于段谷(今甘肃天水西南)。胡济失期未至。蜀军交战不利,士卒溃散,死伤甚众。百姓因此埋怨姜维,而陇山以西的地方也趁机骚乱起来。姜维败归,谢过引责,自请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公元257年(延熙二十年)五月,魏将诸葛诞联合东吴在淮南起兵反司马昭。司马昭调关中兵力东下讨伐诸葛诞。姜维乘机攻魏秦川(渭水流域)。十二月,姜维率兵数万出骆谷(今陕西周至西南),到达沈岭(今陕西周至南)。当时,魏在长城(今陕西周至南)积存大量军粮,且防守薄弱。闻姜维至,众皆惶惧。魏征西将军司马望和安西将军邓艾恐姜维袭夺长城,立即合军据守。姜维军进至芒水(今陕西周至黑水),依山为营。司马望、邓艾军近水筑寨。蜀军多次挑战,魏军坚守不出,两军长期对峙。

公元258年(景耀元年)三、四月间,姜维闻诸葛诞败亡,遂引军而还。并再次被任命为大将军。

姜维屡次北伐,不但未见成效,反而弄得民困兵疲。于是,不再轻易对外用兵,转过头来,致力于加强汉中的守御。

当年刘备留魏延镇守汉中,各个营寨都充实兵力,抵御外寇。敌人来进攻,使其不得入一步。后来汉中之战,王平抵拒曹爽,用的就是这种办法。姜维认真研究了蜀中形势,提出了“敛兵聚谷”的新策略。

姜维认为,“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臣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

朝廷也觉得姜维的办法不错,便命令汉中都督胡济退驻延寿、监军王含驻守乐城,护军蒋斌驻守汉城。又在西安、建威、武卫、石门、武城、建昌、临远等地建立军营驻防。其实,敛军聚谷之法,弊大利小,等于是自弃险要,自拆樊篱。

公元262年(景耀五年)十月,姜维起兵再度攻魏,攻入洮阳境。魏征西将军邓艾率兵迎战。邓艾抓住姜维悬师远征,战线长,给养困难,难以持久的弱点。抢占有利地势,在洮阳以东的侯和(今卓尼东北)设阵,以逸待劳,阻击蜀军,双方激战后,魏军发起反击,蜀军大败,损失严重。姜维只得退往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此后,蜀军实力大减,转为被动防御态势。

7. 巨鹿县志人物

官氏溯源考

郑樵·《通志》,平声。官氏见《姓苑》,廖用贤·《尚友录》。  

官姓:官,东阳,商音。

官鉴:按《宋·朱文公石鼓书院记》苏侯诩、官侯鉴,皆赍金币,割公田,以佐其役。

官熙:按《平度州志》熙,上蔡人。生三子,一居上蔡、一居沂州、一积学蓄德,遨游海上,见此地,山环水抱,乃占籍焉,至今子孙繁盛,科第蝉联,为州巨族。

官谦:按《万姓统谱》谦,长汀人。永乐中,知汝州,恭谨慈爱,为政知缓急,先是民多流亡,谦出招抚,贷种勉役民劝趋之,归者动以千数;庙学颓圮,首割己俸,倡之学校,以完秩满,吏民思慕不已。

官驹:按《万姓统谱》驹,福建人。永乐进士。

官懋:按《桃源县志》懋,大高村人。正统年贡士。

官荣:按《沙县志》荣,字邦显,琅口人。天顺甲申进士,仪容丰伟,声音洪壮。以才识,选为兵科给事中,立朝直声大着,会琉球请封,以荣为正使。还朝,擢本科都给事中。未几,卒。

官昶:按《万姓统谱》昶,江西人。成化进士。

官友基:按《万姓统谱》友基,宁化人。事母至孝,母病割股食之。成化中,母殁哀毁逾常,庐墓三年。

官清:按《常德府志》清,成化间贡士,巨鹿县教谕。

官爵:按《平度州志》爵,字天禄,自号逸休居士。二子,皆登进士,历显官,义方之训,家传之学。为乡邦称首。

官廉:按《平度州志》廉,字汝清,爵子。由进士历官户部郎中。赋性刚介,尝赈饥给饷,所至有功景州等处,民田万顷,界接东宫庄,田为内侍冒占,遣廉往勘,内侍语廉曰:“田如归我,讲官可得也!”廉曰:“以万人命易一官,吾弗为也!”所占之田,尽归于民。

官贤:按《平度州志》贤,字汝俊,廉之弟。由进士,任刑部主事,谪汝州同知,开渠灌田,贮粟济民。累升陕西按察司佥事,寻督学校,政声大着,抚按交荐,以忤刘瑾归。

官贞:按《平度州志》贞,廉之弟,贡生。

官名重:按《平度州志》名重,以子延泽贵,封文林郎,安县知县。

官曰慎:按《平度州志》曰慎,以子箴贵,赠承德郎,户部主事。

官熙载:按《平度州志》熙载,廉子。官庆阳经历。

官熙业:按《平度州志》熙业,廉之子。贡生。

官希伯:按《平度州志》希伯,贤子。官楚雄县知县。

官寅:按《顺昌县志》寅,字思敬。嘉靖贡士。幼有奇气,天性孝友,学问宏博,教授嘉兴,化泽及人,视平湖篆,清介不染。及归,杜门课子,立祭田,睦宗族,所著有《言缶声》集。 

官承恩:按《桃源县志》承恩,大高村人。嘉靖年贡士。

官延泽:按《平度州志》延泽,历官晋隰二州知州。

官箴:按《平度州志》箴,历官梧州府知府。

官永仁:按《沙县志》永仁,字怀政,荆村水西人。生而知孝,五岁丧父,即能随诸父,行礼拜跪,哀痛备至。生母朱,矢志守节,永仁能善事之,晨昏起居,必求得其欢心,母得危疾,乃斋戒祷天,母疾寻愈。隆庆登极,诏旌为孝子。

官天纬:按《沙县志》天纬,字秉臣,邑廪生,永仁子。事母,曲尽孝道,母卒哀毁逾度。既葬,庐墓三年。万历初,督学胡旌之曰:孝子。  

官成:按《平度州志》成,字经卿。由举人,累官永州府知府。生平宽厚谨守,事母以孝闻。  

官希稷:按《光泽县志》希稷,字师忠。万历癸酉恩贡,授浙江嘉兴别驾,催科政简,抚字心劳,兴利除害,民甚德之,乐输恐后,挽运有功,值岁歉发粟赈民,活民者众,当道嘉其:廉能有为,咸推重之。后以直道见阻,解绶,乞休。

官一夔:按《平度州志》一夔,字舜鸣。博综群书、工诗词。历官卫辉府同知,政尚宽惠,鞭朴不施,卫人慕之。致仕归里,教子睦族,所著有《环山亭集》。

官如皋:按《蕲水县志》如皋,以子应震贵,累赠中议大夫。

官秉忠:按《明外史·官秉忠传》秉忠,榆林卫人。万历中,起世荫,历官固原参将,擢宁夏甘肃副总兵,移守蓟镇,积功加署都督同知。四十年五月,擢总兵官镇延绥,套寇犯保宁,秉忠督参将杜文焕等败之,一日再捷,无何。旗牌撒勒犯长乐,秉忠将轻骑追袭之,大获。猛克什力犯保宁,秉忠又破之。吉能者,卜失兔子,为套中之主,合诸部,大举入寇东道,副将孙洪谟遏之,中伏被围,士卒死伤过半,洪谟遂降,秉忠闻寇入,急遣游击张榜潜劫其营,又败死四百余人。会故帅杜松、宁夏帅杜文焕援军至,并破敌,而秉忠所部亦有斩获,寇始退。秉忠屡出袭击,多获首功,竟以前负被劾去官。方候代,沙计谋从双山、建安入犯,秉忠设伏待之,遂大败去。四十六年被召,令佥书前府,寻赴援辽东。杨镐之四路出师也,令秉忠防守镇城。无何,辞疾归,久之卒。子:抚民,亦为宁夏总兵官。

官应震:按《明外史·刘廷元传》万历时,齐楚浙三党用事,廷元与亓诗教、官应震等为之,魁刱小东大东之说目,东宫为大东,东林为小东,一人稍异议,辄群起。应震,黄冈人,为户科给事中,贪恣不若诗教,而声势并之以久,次擢太常少卿,谢病去。

官惟贤:按《明外史·官惟贤传》惟贤,万历末,为甘肃裴家营守备。天启二年,以功擢都司佥书,署镇番参将事,历宣府游击、延绥西路参将,复移镇番。西部频寇边,惟贤屡挫其锋。王之臣经略辽东,乞惟贤赴关门。崇祯改元,用为山海北路副总兵。二年冬,京师有警,惟贤入卫,总理马世龙令,急援宝坻、漷县。明年正月九日,大清兵自抚宁向山海,明日至凤凰店,离关三十里许,列三营,惟贤率参将陈维翰等设两营以待,坚壁数日,连战十余合,互有杀伤;十七日,世龙以祖大寿军已迫永平,议轻兵袭遵化夹击,惟贤及游击张奇化等慷慨请行,世龙乃简精锐,令将而东,是日至遵化城下,城上矢石如雨,寻复遣兵出战,惟贤陷阵,中矢死,奇化亦战死。惟贤胆略绝人,勇冠诸将,其死也,人咸惜之。  

官抚极:按《黄冈县志》抚极,字进之,号用庵,给谏应震子。拔贡,授保定别驾。有能声,以父艰归,补贵阳别驾,升平越守,环平越,皆苗洞。守至,苗帅蓝二忽率众围城,抚极多方守御,伺其懈,夜袭贼营,擒蓝二,贼自相蹂躏散去,以功升太仆卿,致政归。

官禄:按《黄梅县志》禄,任光禄寺署正。

官世守:按《光泽县志》世守,邑义士,为人尚信义,然诺不轻,笃于孝友。父早逝,母尝疯疾,出入必亲抱,汤药必亲尝,凡周急济乏,靡不尽力。

官应龙:按《沙县志》应龙,事母至孝,兄弟五人,应龙居长,以家自任,竟不分火,以免弟累。母卒哀恸几绝,庐墓三年,督学胡旌之曰:“孝友两全”。

官贤:按《延平府志》贤,字子选,将乐人。博学多才。由恩选,授温州司理。有政声,负性潇洒,工艹书,善丹青,吟咏着述,多有风致。

官廷谟:按《平度州志》廷谟,官新河县训导。

官政:按《平度州志》政,官朔州吏目。

官靖共:按《平度州志》靖共,历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参议。

官文仲:按《平度州志》文仲,一夔子,官长洲县主簿。

官学古:按《平度州志》学古,官鲁府教授。

官师古:按《平度州志》师古,官西安府训导。

官荐:按《平度州志》荐,官栖霞县教谕。

官希皋:按《平度州志》希皋,官芜湖主簿。

官籍:按《平度州志》籍,鸿胪寺序班。

官篆:按《平度州志》篆,官汝宁府照磨,署上蔡县印,流贼破城,死之。

官不佞:按《平度州志》不佞,候选盐运司运判。

官不玷:按《平度州志》不玷,官光禄寺典簿。

官桂:按《平度州志》桂,工部主事。

8. 巨鹿县魏征公园图片

1、魏征公园(河北省五星级公园)2、梨花公园3、新世纪公园4、文体公园(南海子)5、双拥公园(烈士陵园)6、时代公园7、光明公园(湿地公园)8、镜湖公园

9. 魏征巨鹿人也文言文

任贤

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①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

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②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③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④之曰:“卿⑤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贞观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⑥。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⑦,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译文, 魏征是河北巨鹿人氏,后来全家迁徙到相州的临黄。武德末年,官至太子洗马。他看见李世民与李建成明争暗斗,便多次劝太子提早做打算。

太宗杀了隐太子后,召见魏征并责备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大家都替魏征担惊受怕。但魏征神情自若,答道:“皇太子若听了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太宗听后严肃起来,更加厚重地对待魏征,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把魏征叫到寝室询问政务。魏征素有治国之道,性情耿直,敢于进谏。太宗每次与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的。魏征也因为碰上了明君而非常高兴,竭尽全力为太宗效劳。太宗抚慰他说:“你前前后后提的200多条建议,都合乎我的心意。如果不是你如此尽职尽责,天下怎会如此安定!”

贞观三年,连续升官到秘书监,参与政事,有着深远的谋略,对治理国家有着很多重大的帮助。太宗曾经对他说:“你犯下的罪甚至比管仲射中公子小白衣带钩还要重,但我信任你却比齐桓公信任管仲还要多。近代君臣之间,有像我和你这样的吗?”

10. 魏征 巨鹿

巨鹿县历史悠久,五千年前唐尧禅位虞舜即于此,是秦始皇当年封爵36郡之一。汉置县,晋时为国,张角、魏征、张遂都为巨鹿的文明史增添了光辉。 同时, 巨鹿还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楚汉“巨鹿之战”即发生于此,西汉末王莽与刘秀之争,东汉末黄巾起义,明王朱棣的“靖难之役”、明末的明清兵“贾庄大战”,清末的景廷宝夏头寺起义等,都给这片沃土留下了历史的一页。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