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辽酒业,大辽是现在的哪个地方

1,大辽是现在的哪个地方

大辽是指现在中国的内蒙古、东北、河北等大部分地区。大辽国是在五代十国时期由原本受制于唐朝的契丹人建立的。大辽一般指辽朝。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年。

大辽是现在的哪个地方

2,大辽的国都在哪里

大辽国都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叫做辽上京临潢府。上京临潢府城故地原称“苇甸”。耶律阿保机选定作政治中心后,建有“龙眉宫”,通常被称作“西楼”。据史料记载,从唐代中期以来,辽上京故址就一直是契丹迭剌部的主要居地。唐天复元年(901年),耶律阿保机成为迭剌部夷离堇,对外征讨接连告捷。天复三年升为契丹总知军国事的于越王,阿保机的领袖地位得到巩固。这时,“西楼”已经成为契丹部落联盟的决策中心之一。

大辽的国都在哪里

3,大辽是什么朝代

大辽是辽朝。大辽是辽朝。辽朝(907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年。907年,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916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后吸收农耕技术,为了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分开管理,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有效地促进辽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

大辽是什么朝代

4,五代十国时期契丹的习俗

仪俗契丹民族的社会与风俗,本不同于汉人。契丹人服饰契丹在统治汉人的燕云十六州地区,则同于中原;在北方的契丹人,则依旧俗生活;介于混杂地区,就呈现两种混合型态。契丹人的仪俗很多,如拜日仪、柴册仪、再生仪、祭山、射鬼箭等。特别的生活方式就是四时的“捺钵”,辽朝皇帝带领百官的中央政权,随着一年四时,到各地巡狩,其宫帐的所在地就是“捺钵”。其他还有“头鱼宴”、“头鹅宴”等生活习惯。契丹饮食文化因地制宜,有蜜饯、果脯等,是用蜜蜡浸渍水果而成,以利保存。清朝东北仍有以欧李(野果)“渍以饧蜜”之俗,今日北京特产果脯,也是与契丹人的“蜜渍山果”“蜜晒山果”之类一脉相承。服饰契丹与周边各族各国的交往甚为密切,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融合了其他民族文化因素,尤其与汉文化的交融最为深入。以服饰为例,契丹人传统的服装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腰间束带,下穿长裤,裤在靴筒之内。发型契丹人男女皆佩戴耳环,并同乌桓、鲜卑人一样,也有髡发的习惯。其发式不一,有的只剃去颅顶发,颅四周发下垂并向后披;有的在颅两侧留两绺长发,自然或结辫下垂;有的留双鬓上两绺,自然或结辫下垂,或使其从耳环中穿过再下垂,即沈括所说的,“其人剪发,妥其两髦”。 辽墓壁画提供了髡发的形象资料,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豪欠营出土女尸又提供了不见于文献记载的契丹女性髡发样式。婚俗契丹人奉行同姓不婚的原则,即所谓“同姓可结交,异姓可结婚”。姑舅表亲的婚姻比较普遍,并且不受行辈的限制,建国初期还有“姊亡妹续之法”。述律、拔里、乙室已三族都是与皇族耶律氏互通婚姻的家族,后族女为后、男尚主的特殊地位和它所反映的这种婚姻形态,既有早期婚姻习俗的影响,也是统治集团的政治需要,普通部民遵循着同姓不婚的原则。居住饮食游牧的契丹人“随阳迁徙,岁无宁居”,居住的是辽墓中的壁画场景便于迁徙的穹庐式毡帐,类似内蒙古牧区牧民居住的蒙古包。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二八地辽墓的石棺上所绘的契丹住地小景,提供了这种毡帐的形制,门多东向。车马是迁徙、游牧不可缺少的运载工具。契丹人迁徙地,夏日选择高阜处,秋、冬、春季则选择背风向阳临水处。食物以乳肉为主,也有少量粮食。肉类可煮成“濡肉”,也可制成“腊肉”,牛、羊乳和乳制品是他们的食物和饮料。粮食则有“糜粥”。果品有桃、杏、李、葡萄等,常用蜜渍成“果脯”,夏日有西瓜,冬天有风味果品“冻梨”。饮料有乳和酒,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的酿酒业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建国后,汉人、渤海人的食品也传入了契丹,辽朝皇帝过端午节时就有渤海厨师制作的艾糕。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