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布列塔尼级战列舰
法国海军布列塔尼级战列舰:布列塔尼号、洛林号、普罗旺斯号。
法国海军科尔贝级战列舰:Courbet号、巴尔号、法兰西号、巴黎号。
法国海军“黎赛留”级战列舰:黎赛留号、让•;巴尔号,凯斯科因号和克莱蒙梭号未完工。
法国海军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敦刻尔克号、斯特拉斯堡号。
2. 布鲁克林级战列舰
美国太平洋舰队: 【战列舰】 · 佛罗里达级:佛罗里达号BB30、犹它号BB31/AG-16 · 怀俄明级:怀俄明号BB32、阿肯色号BB33 · 纽约级:纽约号BB34、得克萨斯号BB35 · 内华达级:内华达号、俄克拉荷马号 · 宾夕法尼亚级:宾夕法尼亚号、亚利桑纳号 · 新墨西哥级:新墨西哥号BB40、密西西比号BB41、爱达荷号BB42 · 田纳西级:田纳西号、加利福尼亚号 · 科罗拉多级:科罗拉多号、马里兰号、西弗吉尼亚号 · 北卡罗来纳级:北卡罗来纳号、华盛顿号 · 南达科它级:南达科他号、印第安那号、麻萨诸塞号、阿拉巴马号 · 衣阿华级:衣阿华号、新泽西号、密苏里号、威斯康星号 【舰队航空母舰】 · 兰利号(CV-1) · 列克星敦级:列克星顿号(CV-2)、萨拉托加号(CV-3) · 突击者号(CV-4) · 约克敦级:约克敦号(CV-5)、企业号(CV-6)、大黄蜂号(CV-8) · 黄蜂号(CV-7) · 埃塞克斯级:共24艘 · 独立级:CVL22-CVL30,共9艘 · 塞班级:CVL48-CVL49,共2艘 · 中途岛级:CVB41-CVB43,共三艘 【护航航空母舰】 · 长岛号(AVG-1) | 军马号(AVG-30) · 桑加蒙级:ACV26-29,共4艘 · 博格/威廉亲王级(共40余艘,美海军留用11艘) · 卡萨布兰卡级:ACV55-57,CVE58-104,共50艘 · 科芒斯曼特湾级:CVE105-123,共19艘 【重巡洋舰】 · 彭萨科拉级:彭萨科拉号(1930)、盐湖城号(1929) · 北安普敦级(共6艘,1930-1931) · 波特兰级:波特兰号(1933)、印第安纳波利斯号(1932) · 新奥尔良级(共7艘,1934-1937) · 威奇塔级:威奇塔号(1939) · 巴尔的摩级(14艘,1943-1946) · 阿拉斯加级:阿拉斯加号、关岛号(1944) 【轻巡洋舰】 · 奥马哈级(共10艘,1923-1925) · 布鲁克林级(10艘,1935-1939) · 亚特兰大级(4艘,1941-1942) · 克利夫兰级(26艘,1942-1946) · 奥克兰级(7艘,1942-1946) 【驱逐舰】 · 弗莱彻级:(共175艘) · 桑普森级、考德威尔级、威克斯级、克莱姆森级、法拉格特级、 · 波特级、马汉级、格里德利级、索墨斯级、邓拉普级、贝纳姆级 · 西姆斯级、本森级、格立夫斯级、艾伦·萨姆纳级、基林级 【护航驱逐舰】 · 埃瓦茨级、巴克利级、坎农级、埃德索尔级 · 拉德罗级、约翰·巴特勒级 日本联合舰队: 【战列舰】 · 扶桑级:扶桑号、山城号 | 伊势级:伊势号、日向号 · 长门级:长门号、陆奥号 | 大和级:大和号、武藏号 · 金刚级:金刚号、比睿号、榛名号、雾岛号 【舰队航空母舰】 · 赤城号、加贺号 · 苍龙级:苍龙号、飞龙号 | 翔鹤级:翔鹤号、瑞鹤号 · 飞鹰级:飞鹰号、隼鹰号 | 大凤号、信浓号 · 云龙级: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 【轻型航空母舰】 · 凤翔号、龙骧号、龙凤号 · 瑞凤级:瑞凤号、翔凤号 · 千岁级:千岁号、千代田 【护航航空母舰】 · 神鹰号、海鹰号 · 大鹰级:大鹰号、云鹰号、冲鹰号 【水上飞机母舰】 · 若宫号、能登吕号、日进号 · 瑞穗号、秋津洲号、神威号 【重巡洋舰】 · 古鹰级:古鹰号、加古号、青叶号、衣笠号 · 妙高级:妙高号、那智号、羽黑号、足柄号 · 高雄级:高雄号、爱宕号、鸟海号、摩耶号 · 最上级:最上号、三隈号、铃谷号、熊野号 · 利根级:利根号、筑摩号 【轻巡洋舰】 · 天龙级:天龙、龙田(1919) · 球磨级:球磨、多摩、木曾、 大井、北上(1920-1921) · 长良级:长良、五十铃、名取、 由良、鬼怒、阿武隈(1922-1925) · 夕张级:夕张(1923) · 川内级:川内、神通、那珂(1924-1925) · 香取级:香取、鹿岛、香椎 · 阿贺野级:阿贺野、能代、矢矧、酒勾(1942-1944) · 大淀级:大淀(1943) 【驱逐舰】 · 峯风级(1919-1922)、神风级(1922-1924) · 睦月级(1925-1927)、吹雪级(1928-1931) · 晓级(1931-1932)、初春级(1933-1935) · 白露级(1936-1937)、朝潮级(1937-1939) · 阳炎级(1939-1941)、岛风级(1943) · 夕云级(1941-1944)、秋月级(1942-1945) · 松级(1944-1945) 【潜艇】 · 巡潜1型、巡潜3型 · 巡潜甲型、巡潜乙型、巡潜丙型 · 海大3型、海大6型、海大7型 · 伊-201型 · 伊—400型潜水航空母舰
3. 不列颠尼亚号战列舰
回答里有几个完全是错的… 虽然确实是这部分历史很复杂,但也请自己搞清楚再来回答好吧?别误导别人啊…
从行政区划方面来说
不列颠=英格兰+威尔士大不列颠=不列颠+苏格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北爱尔兰(阿尔斯特六郡,1974年改为26个自治区)(以及英国海外附属殖民地)
以上是现代的。
历史上:
罗马时代
不列颠尼亚=上不列颠(首府朗蒂尼亚姆,今伦敦)+下不列颠(首府伊布拉坎,今约克)
阿尔比昂=不列颠尼亚(哈德良长城以南地区)+卡里多尼亚(哈德良长城以北地区,不能全算作苏格兰,因为后来英格兰的诺森伯兰伯爵领有一部分是在哈德良以北 )
爱尔兰岛被称作希伯尼亚,由于在罗马帝国势力范围之外,与上述无关,不属于阿尔比昂。
中世纪
中世纪时分英格兰王国,威尔士王国,苏格兰王国及爱尔兰王国,没有不列颠,大不列颠及不列颠尼亚等等的说法。不列颠在当时被少数人用以描述不列颠岛。1536年和1542年联合法令将英格兰王国和威尔士王国进行了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的统一,可以看作是将威尔士地区并入英格兰王国,故威尔士王国自1536年以后存在于头衔,并且按照传统,是由英格兰王国的王储被加冕为威尔士亲王。但这样仍然不能将威尔士看作是独立王国。当时国王有同时加冕多个王国国王的现象,也就是所谓共主邦联。实际上虽然是由一个国王宣称领土,但各自有立法司法行政机关,所以按照今天统一的概念,并不能认为是真正统一。而威尔士王国在1536年之后不存在独立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所以它与英格兰王国不能称为共主邦联,而是实实在在的统一。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没有直系继承人,而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的母亲玛丽斯图亚特,也就是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是英王亨利八世的大姐的孙女,所以詹姆士六世是英格兰王国继承顺位第一人,而且早在伊丽莎白一世即位之初,由于她策划玛丽斯图亚特与罗伯特达德利的婚礼失败而资助的莫里伯爵叛乱的失败,伊丽莎白一世重新审视了与苏格兰王国的关系,承认了玛丽斯图亚特的继承权。故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合法加冕为英格兰国王,是为英王詹姆士一世。同时也是都铎王朝的结束,斯图亚特王朝的开始。但直到1707年联合法案的颁布之前,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政府机关还是分开的。光荣革命后,联合法案对两个共主邦联式的王国进行了结合,废除英格兰王国和苏格兰王国称号,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自1707年至今由于立法司法行政的统一,故可以看作是英格兰与苏格兰的统一。
日不落时代
大不列颠王国(1707-1801)1800年联合法案,大不列颠王国与爱尔兰王国合并。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801-1922)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至今)
所谓大英帝国和日不落帝国
大英帝国(1815-1922),用来描述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所属海外殖民地注意大英帝国只是用以描述的非正式名称,没有正式的大英帝国存在。1815年王国击败了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主导世界事务,此后的一个世纪被称为"不列颠治世"。故从此时被称为大英帝国,实际并不是正式名称。日不落帝国为1922年后,由于一战后巴黎和会中夺取德国殖民地,王国达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实际并不是正式名称。而且之前在16至17世纪,"西班牙治下的和平"时代,西班牙帝国也在那时被称作日不落帝国,可见不是正式名称。
至于 英国 。 这可以说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名称,存在于口头表述。现在一般中文口语中用来指代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故不做讨论。
够…明白的了吧?实际只要研究各时期的盾徽或旗帜就能看出来了… 爪机无力,就不贴图再解释那些了,有需要很多的话会考虑。
4. 布列塔尼级战列舰被击沉
从二战爆发前夕,英国和法国就是盟友关系。
法国为了防御德国的进攻,建立了坚固的“马奇诺防线”,与此同时,英国为了帮助法国抵抗德国的入侵,向法国派遣了十多万的远征军,英法两国军队在法国境内筑起一道防线。但是,德国并没有傻到去进攻坚固的“马奇诺防线”,而是选择先拿下荷兰和比利时,然后再迂回进攻法国,这样法国重兵防守的“马奇诺防线”就失去了应有的防御作用。
德国这次进攻法国集结了126个师的兵力和10个坦克师的装甲武器,可以说所向披靡,法国军队根本没有招架之力,德国军队很快突破法国防线,直插法国境内。虽然英国派遣了十几万的英军和400多架的战机,但是也难以阻挡德国军队的疯狂进攻,以至于英法部分军队被赶到敦刻尔克附近。幸亏希特勒向装甲部队下达了暂停进攻的命令,这才给英国从敦刻尔克撤退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共有33.8万英国和盟国军队得以撤到英国,这为此后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敦刻尔克大撤退以后,由于法国军事指挥混乱,德国的继续进攻,法国的形势日益严峻。法国政府和军方上层对于是否继续战斗产生了动摇,以雷诺总理为首的主战派主张将政府迁往法属北非,依靠法兰西帝国和海军坚持战斗,而以副总理贝当元帅和法军总司令魏刚将军为首的主和派则认为法国已经彻底战败,应当尽快停战求和,以免在国内引起社会革命。
此后,法国政府高层主和派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陷于孤立的雷诺不得不辞去政府总理职务,贝当在勒布伦总统的授权下连夜组成新政府。6月17日,贝当政府迫不及待的通过西班牙政府开始向德国探寻“议和条件”,同时向法国军队下达了“停止战斗”的命令。6月22日法国投降,当时时任国防部副部长的戴高乐将军选择流亡英国继续领导法国的海外抵抗运动。
英国一直主张继续同德国作战到底,但是法国的投降让英国很不是滋味,英国最为担心的不是英国一个国家孤军奋战,而是担心法国的海军舰队落入德国之手。
由达尔朗领导的法国海军共有238艘舰艇,包括1艘航空母舰,10多艘主力舰,11艘战列舰,数十艘巡洋舰,数十艘驱逐舰,101艘潜艇,还有不少炮艇和鱼雷快艇。法国海军是当时世界上最优良的现代化海军之一,仅次于美国、英国和日本,居世界第4位、欧洲第2位。
法国海军一旦落入德国之手,转过来进攻英国,那么对英国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威胁。所以,英国政府向法国政府提出三种解决方案:一、将法国舰队开往英国港口,继续参加对德作战,战后英国将返还给法国,如有损失英国予以赔偿;二、将法国舰队开往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三、解除法国舰船上的武装,使其失去作战能力。如果法国不同意以上方案,那么英国将夺取并摧毁法国舰队。
虽然法国当时已经投降,但是法国政府既不想自己的舰队落入德国之手,也不想被英国政府控制,所以法国对英国的施压比较抵触。由于法国政府不配合,英国为了避免法国舰队落入德国之手对自己不利,就实施了“弩炮”作战计划,夺取或者摧毁法国的舰队。
英国最终夺取并控制了朴茨茅斯和普利茅斯港口的200多艘舰船,包括2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数艘潜水艇以及大约200艘小型扫雷舰和反潜舰;在攻击奥兰港口时炸毁了“布列塔尼号”战列舰,致使“敦刻尔克号”和“普罗旺斯号”战列舰搁浅;经过谈判,亚历山大港5艘法国军舰同意排除燃油,卸掉大炮主要部分,并遣返部分船员;达喀尔的“黎歇留号”战列舰被“赫尔米兹号”航空母舰攻击,遭到重创;法属印度群岛的法国航空母舰和两艘轻巡洋舰遵照与美国达成的协议,解除武装;法国舰队将停靠在土伦港的数艘军舰凿沉。
经此一战,法国舰队这个潜在的可能影响战局的威胁被清除,英国开始转向本土的全面防守,等待与德国的一战。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英国抵抗德国的态度要比法国坚决的多,法国由于实力和指挥问题,本土沦陷已不可避免,法国投降派最后不再进行抵抗,选择投降,这可能就是各国利益取舍的不同。
对于法国而言,即使本土沦陷,还有广大的殖民地,法国政府可以撤到殖民地继续进行对德作战。但是,以贝当为首的投降派选择停战,这样可以避免法国继续遭到德国炮灰的轰炸,减少军队和民众的伤亡,这也是一种利益权衡。
但是,对于英国来说,法国这么快投降,这意味着对英法盟友关系的背叛,这会让英国在对抗德国的入侵时显得更加孤立。而且,法国投降后还保留着实力强大的舰队,这让英国如坐针毡,一旦法国舰队被德国控制调转炮口针对英国,那么英国可真的是凶多吉少。所以,在国家安危面前,各国都是以国家利益为先,英国夺取、控制和摧毁法国舰队也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利益。
5. 弗吉尼亚级战列舰
军舰介绍
佐治亚号战列舰(舷号BB-15)是一艘隶属于美国海军的战列舰,为弗吉尼亚级战列舰的三号舰。她是美军第一艘以佐治亚州为名的军舰。
佐治亚号在1901年于缅因州巴斯钢铁厂开始建造,并在1904年下水,最终在1906年服役。稍后佐治亚号参与美国大白舰队(Great White Fleet)的环球航行,并支援美国在坦皮科事件后入侵韦拉克鲁斯。美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佐治亚号主要用作训练舰及护航舰,并在停战后接载美军返国。1920年佐治亚号退役,并在1923年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出售拆解
6. 布列塔尼号护卫舰
二战各国被击沉的战列舰有:
法国:
1940年7月30日法国布列塔尼号战列舰,在米尔斯克比尔港被英国海军舰炮击沉
德国:
1941年5月27日,俾斯麦号袖珍战列舰,在北大西洋海域被英军舰炮和鱼雷击沉。
1943年12月26日,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在挪威北角外海被英军舰炮和鱼雷击沉。
1945年4月9日,舍尔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在基尔港被飞机击沉。
英国:
1939年10月14日,皇家橡树号战列舰,在斯卡帕湾被德国u-47号潜艇击沉。
1941年5月24日,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被德国俾斯麦号击沉
1941年11月25日,巴汉姆号战列舰,在地中海被德国u-331号潜艇击沉。
1941年12月10日,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在马来西亚外海,被日本舰载机击沉。
同日,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在马来西亚被日本舰载机击沉。
希腊:
1941年4月23日,基尔基斯号战列舰,在比雷埃夫斯港被德军飞机击沉。
同时,利母诺斯号战列舰也被击沉。
意大利:
1940年11月12日,加富尔号战列舰,在的里雅斯特被飞机击沉。
1943年9月9日,罗马号战列舰,在地中海被德国用滑翔炸弹击沉。
日本:
1942年11月13日,比睿号战列巡洋舰,在瓜达尔卡那尔外海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1942年11月15日,雾岛号战列巡洋舰,在瓜达尔卡纳尔被美军舰炮和鱼雷击沉
1944年10月24日武藏号战列舰,在锡布延海被美舰载机击沉。
1944年10月25日扶桑号战列舰、山城号战列舰,在苏里高海峡被美舰炮和鱼雷击沉
1944年11月21日金刚号战列舰,在台湾基隆外海被美海狮号潜艇击沉。
1945年4月7日大和号超级战列舰,在九州西南被美舰载机击沉。
1945年7月24日日向号战列舰,在吴港被美飞机击沉。
1945年7月27日榛名号战列巡洋舰,在吴港被美飞机击沉。
1945年7月28日伊势号战列舰,在吴港被飞机击沉
美国:
1941年12月27日,亚利桑那号战列舰,在珍珠港被日本舰载机击沉。
同日,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在珍珠港被击沉。
苏联:
1941年9月23日马拉号战列舰,在喀琅施塔得被德军飞机击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