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扬长补短的论据
1、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可谓名扬四海。你也许不知道,马克·吐温在试图成为一名商人时却栽了跟头,吃尽了苦头。马克·吐温投资开发打字机,最后赔掉了5万美元,一无所获。
马克·吐温看见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作品赚了大钱,心里很不服气,也想发这笔财,于是他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然而,经商与写作毕竟风马牛不相及,马克·吐温很快陷入了困境,这次短暂的商业经历以出版公司破产倒闭而告终,作家本人也陷入了债务危机。
经过两次打击,马克·吐温终于认识到自己毫无商业才能,于是断了经商的念头,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说。这回,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马克·吐温完全没有了商场中的狼狈,重新找回了感觉。最终,马克·吐温靠工作与演讲还清了所有债务。
2、沃森和克里克是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第一次相遇的。当时克里克35岁,是学物理的,沃森只有23岁,是搞遗传学的。虽然是初次交谈,但他们对DNA的认识却惊人的相同,他们都感到自己终于找到了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在分析了当时世界各国科学家的研究情况之后,他们感到解开DNA结构之谜已经指日可待了。因此必须加紧工作,争取能够抢先一步。他们具有敏锐的思维,坚忍不拔的意志,并且都善于从新的角度上认识问题。
更重的是,两位年轻人的合作实现了生物学和物理学的完美结合,而这正是研究DNA结构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按照克里克自己的话说,他们“在工作时,并非沃森专营生物学部分,我分担物理学部分,而是两人一起工作,并且经常互相批评。这样,就使我们与其他也在致力于这一研究的人相比,占了很大的优势”。
沃森和克里克这两个直言不讳、锋芒毕露的年轻人,在不同思路的交流与碰撞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照亮了他们前进的道路,减少了在混沌中徘徊与摸索的曲折过程。正是两人的合作和智慧共享使他们在对DNA的认识上高于别人,得以在DNA结构的探索中捷足先登。
1953年2月28日,沃森和克里克终于将想象中的美丽无比的DNA双螺旋结构搭建成功了。4月25日,他们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论文——《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2. 扬长避短不如取长补短
知不足而后勇意思是,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不断的完善和提升自我,直到最后的成功。
对于缺点甘于承受
面对这样的缺陷和不足,我们一方面要勇于改变和完善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还要学会勇于接受,甘于承受 ,用努力和良好的心态去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学会扬长避短和取长补短。把缺点当成动力,化劣势为优势,化不利为有利,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辩证法。
3. 扬长避短与取长补短
避实击虚是关于取长补短的四字词语。
避实击虚
【解释】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出处】《孙子·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近义词】避实就虚 取长补短 扬长避短。
【反义词】以卵投石 因陋就简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方面
4. 有关扬长避短的论据
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还是在于刘邦有一套驾驭将帅谋臣的用人之术。
有几件事就很能说明,刘邦的这项长处到底给他带来了什么样的收获与成功。 公元前202年正月,刘邦登基称帝,为汉高祖。此时,天下初定,各诸侯臣属,都罢兵归家。刘邦在洛阳的南宫设宴款待群臣,与臣下饮酒,纵论天下事。他让各诸侯列将们直言不讳地说出汉朝之所以能得天下,楚之所以失天下的原因。 高起、王陵认为,刘邦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就在于他能够用功名利禄和物质刺激的办法来吸引臣子替他卖命,从而夺取天下。比如大将鲸布在由楚投汉时,刘邦对他很不客气,没有以礼相见,结果鲸布懊恼得要命,悔恨得直想自杀,认为自己选错了路。可等他到了刘邦为自己安排的住处,才惊讶的发现自己的饮食和物质待遇竟然和刘邦是一个样的,于是大喜过望,从此心甘情愿地为汉效力。这只是刘邦用人的一个方面,物质享受对于贪图物欲的人来说,的确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他们唯利是图。可对于张良之类的本身就出身贵族的廉政好礼之士而言,就并非是灵丹妙药了。因为他们不慕名利。然而,这样才华出众的人,也对刘邦忠诚不贰了,尽心尽力,甘愿为刘邦所驱使,这依靠的就主要是刘邦知人善用的驭臣术了。 刘邦的驭臣之术,首要的就是联系乡情姻亲,建立同乡为主的骨干队伍。刘邦所信赖的心腹,主要是他从沛县起事时就一直追随在他左右的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审食其和王陵等人,以及吕雉的兄弟子侄们。这些人到处宣扬说刘邦是赤帝之子,他斩白蛇起事是天意,再加上吕雉放言,说刘邦居住的地方常有云气缭绕,这深深地影响了沛县地区的父老乡亲,所以萧何等人都死心塌地地为刘邦所支使,赴汤蹈火也万死不辞。比如,刘邦在征战中,几次将自己的亲生孩子都扔下不管,却被从刘邦起事之日起就一直为他驾车的夏侯婴冒死救下了。又比如樊哙,在鸿门宴中,千钧一发之际,怒斥项羽,保护刘邦从虎口逃脱,也表现了自己舍生忘死,力保刘邦的精神。这些人,是刘邦的左膀右臂,是刘邦最为倚仗的得力助手,他们也是汉朝的开国元勋,是创建和巩固刘氏汉室江山的中坚力量。 刘邦驭臣之术的第二条,就是善于扬长避短,各尽其能。刘邦登基后,就论功行赏。然而群臣争功,一年多的时间仍不能决定。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封他为侯,可武将们纷纷认为自己是最大的功臣,为刘邦披坚执锐,出生入死,却不如萧何这种只会动嘴皮子的人的功劳大,他们认为萧何只是文人,未上过战场,只会舞文弄墨,没有汗马功劳,很不服气。此时,刘邦比喻说,打猎时追杀走兽的是猎狗,可发现走兽行迹,指示走兽之处的却是猎人。现今的各位武将,都是只会追杀走兽,所以是猎狗的功劳;而萧何,是发号施令,善于发现敌情的猎人的功劳。群臣听了刘邦这样的话,就不再争论了。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刘邦对待智谋之士,和对待赳赳武夫,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他尊重真正有才能有实学的人,比如他封韩信为大将军,并且封其为齐王。对待张良,用对待军师的礼仪,言听计从。刘邦任用陈平时,不为谗言所动。因为这些人所建立的,正是万世不朽的功劳。而对于行伍出身的功臣武将们,刘邦则尽最大可能满足他们的物质利益需求,使他们甘愿为自己效匹夫之勇,因为这些武将们,攻城略地,驰聘杀场,只不过是一时之事罢了。 刘邦驭臣之术的第三点,就是他自己总揽全局,善于布局,用人不疑。比如有一次,刘邦和大将军韩信评论诸将们的能力。刘邦询问韩信,自己能带多少兵,韩信说不过十万,而认为自己带兵的能力是多多益善。刘邦心中妒恨地说,既然你带兵多多益善,你又为什么被我擒拿住的原因。再说,陛下靠的是君权天授,不是人力所能及也。“君权天授”当然是迷信的说法,是吹捧之词,可刘邦善于驾驭将帅,自己可以独揽大权,分散小权,他用人不疑,能得到将士们拼死拼活的卖命却是事实。 在楚汉对峙阶段时,韩信拥兵数十万,举足轻重,可以说,他的向背决定着刘邦和项羽之间的胜负形势。当项羽派人去说服韩信背汉连楚,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时,韩信拒绝了,他说:“当初我投靠项王的时候,项王不过让我做了一个郎中的小官,位卑言轻,我的计策项王从来没有听从过;所以,后来我离开了楚国,投入了汉王的军中。而汉王授给我上将军印,把数万军队都交给我指挥,还解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给我,把自己面前的食物拿给我吃,又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汉王那么相信我,我要是背叛他,就是不义的,我就是死也不能这么做。”从韩信的这些话中,我们很能看出刘邦取韩信于人,从善如流、知人善用的特点。 刘邦的知人善用,还可以从他的临终遗言中窥探。他在临终遗言中说曹参、王陵、陈平和周勃是理想的治国人选,这也展示了他具有帝王的胸襟和驾驭臣子的才能,这确实比项羽高明很多。所以,刘邦能战胜众多的敌人,最终夺得了天下。
5. 扬长避短不如取长补短,对此观点你怎么看?
扬长避短 解 释扬:发挥;避:回避.发扬自己的长处,回避自己的短处. 近义词 避实就虚、取长补短.
6. 扬长避短的论据
1.孔子
有一次,孔子下课后回到了书房,公西华给了他一杯水。然后子路匆匆走进教室,大声问老师:“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看着子路,慢吞吞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一出门,另一个学生冉有就悄悄地走近孔子,恭敬地问道:“先生,如果我听到正确的想法,我应该马上去做吗?”孔子立刻回答说:“是的,应该马上执行。”学生离去时,公西华奇怪地问道:“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
孔子笑着说:“冉有性格谦逊,做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果断地行动;但是子路很坚强,渴望胜利,所以我建议他听别人的意见,三思而后行。”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效果才好。
2.蔡元培
蔡元培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主任,后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不仅致力于西方美学和教育的研究,而且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教育遗产。
蔡元培十分重视因材施教。他曾明确指出“我们必须灵活运用知识”。特别是有特殊人才时,要经常运用特殊的教育方法。在学生时期,他也常常反省,哪些科目我觉得很难,哪些科目需要更加努力,哪些科目觉得特别喜欢,不妨多学一些。
蔡元培先生主张对“特别的”和“天才的”学生,都分别“施以特别的教练”,这就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体现。
3.陶行知
陶行知是一位著名的现代教育家,对教育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他主张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反对不问实际的“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陋习。
4.姚明
姚明上小学时,成绩中等,但是他参加了初中体育学校的篮球训练。在小学初期,在父母的鼓励下,姚明整夜奋战,考试考得很好,进了城里的一所重点中学。然而,进入学校后不久,他的父母发现姚明和其他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差距,同时,姚明每天很晚做作业,并逐渐放弃打篮球。家长们认为姚明在重点中学太累太苦,甚至不能坚持兴趣爱好。
该怎么办?他们选择放弃重点中学,转向以体育为特色的普通中学。从那时起,姚明一直学习顺利,篮球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几年后,他被城市青年队录取,然后加入上海队,然后被国家队录取,最后去了美国火箭队,成为世界级的篮球明星。正是因为父母认识到了姚明的个性特征,充分利用他的长处,规避他的短处,并根据他的才能教他,姚明才成为著名的篮球明星。
5.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倡导所有青年男女都应该上学的同时,也承认青年学生之间存在“性格差异”:“有些聪明而有些迟钝、有些温顺而顺从、有些强硬而不屈服、有些人很机智,有些人沉默寡言。”
7. 关于扬长避短的论据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8. 扬长与补短
扬长与补短!如果你同时进行这两件事,扬长的同时还要补短,那就矛盾了,正如喝水的同时还想抽烟一样,不给呛死才怪。但如果我们喝一口水,再抽一口烟呢?这当然就不矛盾了。所以,矛盾的事,只要时间上或者空间上错开,就完全不矛盾。 很多人喜欢问的一个问题,顺序问题。我们是要先扬长,还是要先补短? 一个人先扬长,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解决生存问题。先解决了生存,再来把短板补上。你就会更加强大。 很多人都知道木桶理论,一只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版。但这和人生不一样,对于一个人来说,即便你是个文盲,只要你声音甜美,长相过关,你仍然可以成为一个歌星。赚到很多钱,过上幸福的生活。很多人用木桶理论来比喻人生,是完全错误的。 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先成为歌星,而后去补习文化知识;而不是先把每一块短板都补上,最后再来想该发挥什么长处。因为先成为歌星,再来补习文化知识的话,有大量资源可以用,这样相对容易;而先补文化知识......你穷得连饭都吃不上,更不要说买书,进补习班,请老师了,你怎么补? 所以邓亚萍先打好乒乓球再进了清华读书。很多明星艺人先唱好歌,演好电影,有了钱了,再去读了MBA。想了解更多创业资讯添加我的VX:(五一八四八八九一)(木子创业邦) 一个企业,一个公司,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有一个过人的长处,就可以保证利润,而其他的问题(比如制度不规范),都要在保证了利润的前提下,才谈得上去改善。如果先把所有地方都改善的无比完美——这个成本是无穷大的。 企业活不了几天,就被你折腾死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找到自己的长处呢??我们通过两个假设来找到自己的长处。 假设一:特长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每种事都去做至少一次,然后通过别人的反馈,来找到自己真正的长处。这样是最合理的做法,必能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但是,却没有现实意义,因为我们不可能每种事都至少去做一次。 假设二,特长是通过锻炼得到的,必然存在于你已经做过的事情中。这也有个致命缺点,那就是你找出来的,未必是你最擅长的。不过你找出来的,肯定是你比较擅长的,而且得到别人承认的。 容易看出,第二种假设才是可实现的。要在自己还没有做的事中,找出自己的长处来,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你已经做过的事情做,找出自己比较擅长于哪一方面,这就不难了。 当我们找到自己的长处过后,,就去发挥自己的长处吧,,这才是聪明人应该干的。 短处等有了实力了,想补在去补,我们人是靠长处活着的,企业也是。
9. 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对我们的启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于自己来说就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尽量补足自己的短处。而如果向别人学习就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只有各取所长才能互相学习,互相进步。为什么集体的力量强大,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进步,互相学习,团结一致,取长补短,才能永远胜利。
10. 扬长补短的论据有哪些
不知道你要说的本文指的是什么,下面的提供你参考!
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写文章各有什么好处?
叙述人称指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也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根据作者与所叙述对象的关系,叙述的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也有第二人称。在小说中,作者还可以通过小说中人物的眼睛和心理来叙述事件,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叙述公司秘书主任到格里高尔家,作者就是从格里高尔的心理角度叙述的。这样写,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
下面着重说说三种叙述人称的表达作用。每一种叙述人称都有其局限性,下面所谈主要是其优点。
第一人称叙述,即叙述者以当事人口吻来进行叙述。叙述者叙述的事件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阅读时要注意,“我”并不是作者本人,而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有时指作者自己,如《故都的秋》中的“我”就是郁达夫本人;有时指作品中的主人公,如鲁迅的《一件小事》中的“我”——车夫;有时指所叙述事件的见证人、次要人物,如鲁迅的《孔已己》的“我”——酒店里的小学徒;有时指全文的线索人物,如《祝福》中的“我”,祥林嫂的故事通过“我”贯穿起来。第一人称叙述的优点是,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情感,有如袒露胸怀,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如《孔乙己》通过小学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的命运和其他人物的嘴脸,从而展现孔乙己命运的可悲和世态的炎凉。以“我”为见证人,就比用第三人称叙述更为真实地揭示人物的性格、遭际和命运。
第三人称叙述,即叙述者站在第三者的旁观角度,把“他”或“他们”的经历或事件的发展变化呈现在读者面前。采用这种人称叙述,叙述者无所不知,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的内心秘密等等,叙述者都了如指掌。《阿Q正传》《边城》采用了这种角度。它的优点是,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可以不受特定的时空的限制,叙述者如冷眼旁观,反映的生活面极为宽广。
因为这两种叙述方法各有长短,为了发挥各自的优势,文章常常交叉采用两种不同的叙述人称。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使用第三人称的,则常常夹杂进人物的独白、对话等,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第二人称叙述,即作品通篇只以“你”为视角叙述。但这种视角的作品少之又少,大量的作品只是一个人称而不是叙述人称。这里必须区分一下人称与叙述人称。两者并不是一回事。人称指人物的一般代称,如你、我、他;而叙述人称指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从叙述者、读者和被叙述者三者间的关系分析,作家很难站在“你”或“你们”的角度进行叙述,绝大多数文章中的“你”或“你们”常常是指文章的读者或被叙述对象,也就是人称称谓。如2006年广州一模卷所选的安勇的《烟囱里的兄弟》的第二人称,就是称谓被叙述对象——小说中的麻雀——的。第二人称叙述的优点是,缩短作者和读者,或者“我”与被叙述者之间的距离,有如促膝谈心,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从而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下面再说说叙述人称或者人物称谓的变换。叙述人称可以在第一和第三人称之间互相变换,也可以在叙述者和作品中人物之间互相变换,其好处已在前文说过,不再赘述。人物称谓的变换也就是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之间互相变换,例子见文章开头2000年高考全国卷考题的第二问。对人称变换原因的分析要视具体的语境而定,对变换人称好处的分析则可以参考叙述视角的相关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