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村酒中战斗机----「透瓶香」和「青花瓮酒」这两种酒武松都喝过,都是村酒中最好的酒,老百姓能喝到的最好的酒。而一贯钱就好理解了,等于一千文钱。我找到了某个有关古代的小说,其中一段话,很符合实际情况:正掌柜一名,月钱十两;副掌柜两名,月钱六两;前堂伙计六名,月钱二两;粗使伙计十名,月钱一两;洒扫仆妇四名,月钱一两。
中国古代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用米价折算银两和人民币兑率是错误的!用米价折算银两和人民币兑率是错误的!用米价折算银两和人民币兑率是错误的!历史上物价都在疯狂变动,一围城或闹灾,米价腾涌。直接光拿米价来对比现代,是不行的,不能很直白地反应古代的现实。要拿就得拿正常情况下,普通百姓一月的工钱,以及五口之家正常的年消费比。无论明代还是清代,普通小工的月钱就是一两到二两之间,非常稳定。
也就是说,要想知道古代的一两银子在当时大概值多少钱,你就记住——普通工人一月工资二两银子。《红楼梦》里最好使,老太太最喜欢的袭人,拨出去的月钱是二两。普通百姓家赚的,不比这个多。如清代景德镇的小工,月钱一两四钱,而在城市中当伙计,就会赚到二两。而多数时候,他们发的是铜钱而不是碎银子,也就约有一千个钱。
不稳定的是铜钱,清朝初年(顺治年间)银子贵,一两银子顶两千个钱。二十两银子够五口之家吃两年的,后期就不行了,渐渐滑落,一两银子顶一千个钱。但这也与明代的基本情况相差不远。我找到了某个有关古代的小说,其中一段话,很符合实际情况:正掌柜一名,月钱十两;副掌柜两名,月钱六两;前堂伙计六名,月钱二两;粗使伙计十名,月钱一两;洒扫仆妇四名,月钱一两。
所以,从工资来看,一两银子大约就是现在的(以2016.12.31为准)一千五百块,二两银子约是现在的三千块。那些从米价和其他固定商品对比出来的“一两=200”or“一两=500”什么的,都无法客观反映现实。好吧,有人说古代的农副产品便宜,肉十几文一斤。这就是算术学得不好,现在两千块钱的工资,约等于那时候的一两多一点。
但难道现在的农副产品相较于两三千块钱的工资,不便宜吗?要知道城市里什么都贵,还真就是去农贸市场买东西不贵。以下是现在的农副产品大概的价格,论斤的话要除以二:我们再反转对比,看情况属实不属实。查阅笔记资料,明清民间,肉价一般是一分多一丁点(从高到低,单位分别是两、钱、分、厘),也就是十几到二十文。你换算成我跟你说的兑率,一两一千五百元,一钱一百五十元,一分十五元,每一斤的猪肉价格大约就是十五元,与现代相差不多。
武松担任阳谷县“都头”,一年俸禄有多少?折算成人民币多少钱?
行者武松所担任的县城“都头”,一年的俸禄换成人民币有多少?长辈们都说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这句话其实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生活中。说起《水浒传》中的武松,相信大家伙都不陌生,可以说他是整个水浒中真正能够做到“路见不平一声”的英雄。武松是真实存在的很多人以为武松是《水浒传》里杜撰的人物,其实不然,在宋元交替的时候,《宋江三十六人赞》这本历史著作中,就记载了历史上真实的武松。
书中写道:“汝有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历史上的武松跟水浒里的一样,都是义薄云天、豪气十足的英雄。当然啦,施耐庵笔下的武松形象更为生动饱满,这才导致了后世之人只知道水浒的武松,并不了解历史上的武松。武松家境困苦、四处漂泊的人生施耐庵老先生笔下,武松不仅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大英雄,他同时也是家庭贫寒、人生困苦的一个悲情人物。
武松是山东清河县人,上面也说了武松出生于穷苦人家,所以他很早就跟着北宋末年武术家周侗学习武术。受到师傅点拨之后,武松的武功变得高强,自然脾气也暴躁了许多。学成归乡之后,在一次跟他人争吵的时候,不小心把人家打上了。武松被迫离开家乡,一路逃跑到柴进的府上。没想到武功这么高强的武松也有身子骨弱的时候,他在逃跑的路上感染了疟疾,所以就一直在柴进家里养病。
等到风声过后,武松就打算回家了。就在武松回家的途中,发生了一件闻名世间的大事,相信大家都能猜出来,那就是景阳冈打虎。当时的武松赶路回家途径景阳冈,因为已经马不停蹄两三天了,所以就停留在景阳冈的一个小店中吃饭。大家也知道,这些江湖豪侠吃饭的时候都喜欢喝酒吃肉,武松自然也是如此。所以他坐下之后,就让店家上了几碗酒、切了两斤熟牛肉,“三碗不过岗”的典故也是由此而来。
喝多了武松比以往胆子更大了,到了山上遇到大虫居然毫无畏惧,利用他的武艺跟大虫打斗了起来,最后拿起哨棒终结了这只大虫。武松在景阳冈打虎这个事迹被店家传到江湖中,武松从此在江湖中留下了一己之力对抗大虫的威名。宋代官府们非常看重武松这类人才,自从打虎这事出来之后,阳谷县县令直接邀请他担任本地的都头,可以说是成功进入了宋朝的官僚体系中,吃上了皇粮。
这下,武松的人生可谓是逆袭了,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尊称他为“武都头”。这武松当上都头的故事就说完了,下面解答一下题主所问的问题,在宋代担任都头的一年俸禄有多少呢?其实这也是很多朋友好奇的事情。宋朝的薪酬制度根据《宋史·职官志》的记载,宋代的官员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编制内的,这些官员是拿着朝廷俸禄吃饭,而另一种是没有编制的小官,这些人的俸禄完全靠地方官府发放。
宋朝可以说是古代各王朝中经济最为繁荣的时代,就连著名史学专家陈寅恪都对宋朝有着非常高的评价:“华夏千年文明演变,在宋朝登上了最高顶峰”。经济发展好自然税收就多,税收多朝廷给官员开工资自然也是比较高的,而宋朝官员们的薪资待遇可以说是各朝代最好的了。这些在编制内的官员们不仅有常规的俸禄和赏赐的田地,还有各种餐补房补衣补,可以说比我们公务员的福利都要好。
就像水浒中的高俅,他是编制内太尉级别的官员,他每年几乎都能拿到三千贯钱的工资,再加上这么多的补贴,按照一般大米的购买价格换算一下,相当于150万人民币了,这工资真的高。那没有编制的官员待遇跟编制内的待遇就天差地别了。没有编制的官员可以说就是临时工,他们的工资一般都是地方官府自己想办法发放,可以叫做补贴。
就比如宋江,他在上梁山之前就是做一个编制外的押司,也就是保安队长,有时候连工资都收不到,只能靠别人给他发的补贴过日子。让武松非常得意的“都头”呢?其实这个职位比押司都不如,都头只不过是县令任命的,所以武松的工资是县令自个儿出钱补贴。看上去好像威威风风的,逢人都尊称他为“武都头”,这只不过是因为他景阳冈打虎打出来的名声,跟职位压根没一点儿关系。
那武松的工资到底有多低呢?因为没有进入编制的官吏是不能够得到朝廷给予的俸禄福利的,他们的工资只能靠地方官府发放,而这就跟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税收数量有很大关系了。如果是在经济发达的江南一带,都头一年的工资大概能有个八十贯钱,虽然比不上编制内的官员,但起码能够维持正常生活。但是武松所在的是阳谷县,阳谷县只是宋代的一个小县城,经济不发达税收少,连县官府自己都非常穷,这都头的工资自然就低了。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像阳谷县那么贫困的县城,一个都头一年的工资大概有40贯钱左右。在北宋时期,一贯钱大概能够买一石大米,那武松的工资大概能买40石左右。那40石的大米,一石大米相当于125斤米,也就是说武松一年的工资能够买到5000斤大米,按照现在最普通3块钱一斤的米价算一下,一年也就只有15000元。
15000元是什么概念?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每个月也就一千出头,放到现在还没达到最低工资的标准,属于贫困户,还得接受精准扶贫的扶持,武松也太难了吧。小呆说原来我们心中的那个打虎英雄的生活也这么困难,按书中描述,武松没有找女朋友,也不爱去什么烟花柳巷之地,所以这点钱还是能够满足他温饱的。但是,按他动不动就两斤牛肉一壶白酒的生活,这点钱确实不算什么,毕竟古代牛肉的价格可是很高的,只能说他可能还有别的来钱门路吧。
《水浒传》里好汉们经常吃酒,如今的52度白酒,他们能喝几碗?
「水浒传」中好汉们喝的酒品种,档次其实各不相同,书中能叫出名字的酒至少有七八种。所以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给这些酒分分类,搞清楚好汉们究竟喝的是什么酒。(一)老百姓的家常酒----「茅柴白酒」这是一种统称,泛指各类普通劣质酒。一般人家或村酒店卖的酒,也是好汉们最常喝的酒。古代的酒都是「酿造酒」,度数可能十几度甚至更低,比不得现在的「蒸馏酒」。
而「茅柴白酒」度数自然也很低,好汉们喝个五六碗七八碗甚至十几碗都是有可能的。书中出现的村酒,白酒都是如此,和如今的米酒类似。(二)村酒中战斗机----「透瓶香」和「青花瓮酒」这两种酒武松都喝过,都是村酒中最好的酒,老百姓能喝到的最好的酒。这些酒的酿造周期更长,储存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度数比普通酒要高。「透瓶香」又叫「出门倒」,是武松打虎前喝的酒。
酒店老板说「这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三碗不过岗」倒也不是吹牛。如果普通酒几度到十几度,那这两种酒我觉得应该在二十至三十度之间。武松喝了十八碗,一碗三两,就是六斤。那么喝现在的高度酒大概在三斤左右,有点夸张,但逻辑上还是说得过去的。「青花瓮酒」出现在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
总之这两种酒武松喝了都醉了,一次打虎,一次打人。(三)五星级酒店高端酒----「蓝桥风月」和「玉壶春」看这两种酒出现的地方,前者在「浔阳楼」,后者在「琵琶亭」。前者苏东坡到过,后者白居易到过。当然宋江两个地方都到过,两种酒都喝过。故事发生在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特别是「蓝桥风月」,堪称水浒酒劲最大的酒。
宋江喝了一尊就醉了,就开始胡说八道了,最终惹出大乱子。也就是一尊蓝桥风月,最终将宋江送上了梁山。(四)大宋朝的「国酒茅台」----御酒皇帝喝的酒,也是梁山诏安时,朝廷必备的东西。虽是皇帝喝的好酒,但酒劲似乎不大。第七十五回「活阎罗倒船偷御酒,黑旋风扯诏骂钦差」,阮小七一人一次性喝了四瓶,感觉还不错。当然好酒不一定度数高,不然皇帝一喝就上头,怎么批奏章,怎么在三宫六院里玩耍?总之,好汉们喝着酒,唱着歌,一起走向梁山泊。
林冲买刀用一千贯,武松打虎知县赏一千贯,一千贯相当于现在多少元?
回答这个问题,直接简单的以黄金或者白银进行换算肯定是不行的,我认为以购买力来衡量应该是最科学的办法。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不论古代还是现代,维持基本的米价、面价是一个政权稳定繁荣的先决条件,所以以米作为购买力的判断是最公平的。回到题主的问题中,林冲、武松是《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其历史背景设定在北宋宋徽宗时期。
而此时,由于皇帝宋徽宗昏晕无道,政治腐败,内忧外患,先有宋江、方腊起兵造反,后有金兵入侵,靖康之耻。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米价也较和平时期涨了好几倍。据史料记载,北宋初年米价大概是300到600文一石,宋仁宗时期是600文到700文之间。到了南宋初年米价疯长到2贯一石,从宋仁宗到宋高宗这其中一段时期,期间几十年最主要的时期就在宋徽宗在位时,天下大乱导致米价飞涨,据此判断此时米价也在一贯以上。
讲完了当时的米价,在这里还要给大家普及两个单位,一个是"石",一个是“贯”。据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称三百四十一斤也”。意思就是宋朝时期的一石米相当于92.5斤,而宋朝一斤是640克,也就是一石等于现今的59.2公斤。而一贯钱就好理解了,等于一千文钱。那么回归正题,林冲买刀花了一千贯钱,如果用这笔钱购买米,大概能买多少呢。
我们就以宋徽宗时期一石米要花1.5贯来算,一千贯也就是能买666石大米,相当于今天的39466公斤大米。而且不管北宋还是南宋地理位置都属于中国偏南方地区,咱们就以今天南方大米的价格来计算。如上图显示,南京和江苏大米都在四块多一公斤,我就以四块五一公斤来算,购买39466公斤大米大概需要花17759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