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酒应该是非常古老的一种饮料。千百年来,酒,早已融入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皇家宫廷还是人间庶民,酒都是重要活动的必备之物。皇家祭典、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期满日、庆功祭奠、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些重要场合一个人如果饮酒过量,特别容易生乱,还会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因此饮酒礼节尤为重要。这,其实就涉及到一个喝酒的境界的问题。
我们常说“酒品好”是喝酒的最高境界,那怎么去判断一个人的酒品呢?
“酒德好”加上“酒风好”才算“酒品好”。普通人很难做到这两点。“酒德”,即喝酒的品德,豪气冲天,来者不拒,不耍滑、不偷奸,只要在座各位高兴,让喝几杯就喝几杯……“酒风”,即喝酒后的行为,或仪表堂堂、谦谦君子,或焦躁不拘、疯狂小人……
其实,在古代“酒德”并不指酒量,而是饮酒的道德规范和酒后应有的风度,也就是所谓“酒风”。合度者有德,失态者无德,恶趣者更无德。与“酒德”同时出现的,还有“酒礼”。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饮酒人群中的主体,尽管千百年前的很多酒仪、酒俗渐已失传,但作为传统饮酒文化根基的酒德和酒礼,很有必要加以传承和弘扬。酒德讲究以下三点:
一是量力而饮。饮酒不在多少,贵在适量。正确估量自己的饮酒能力,不作力不从心之饮。过量饮酒或嗜酒成癖,都将导致严重后果。
二是节制有度。饮酒要自我克制,十分酒量最好只喝到六七分,至多不过七八分,饮而不乱。
三是饮酒不能强劝。君子饮酒,不可强人所难,执意劝饮。还是主随客便,自饮自斟为好。
酒德和酒礼,是中国酒饮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行的是酒,践的是德和礼。只有同时具备了“酒德”和“酒礼”,才谈得上“好酒品”。“好酒品”不应当仅仅是个别人的优秀特质,更应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