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是哪三巡?

酒过三巡,这一礼仪,目前全国大部门地方都认同,认可度较高。酒过三巡大家都会说,但为什么是酒过三巡,很多人讲不清楚。

 “酒过三巡”说法源于唐代 

唐代以前,人们席地而坐,各有一套食具,分餐而食。与宴者各有一席,分散而坐,为之斟酒也不会有”巡”的感觉。随着胡床(一种高脚折叠椅)传入中原,有了高凳,为此逐渐发明了桌子。 

唐代时开始围桌吃饭,在《宫乐图》中,宫女围案而坐,一位宫女执长柄杓为其他宫女轮流斟酒,这才有“三巡”的意味。 

所谓“三巡”,就是三遍。主人给每位客人斟一次酒,如巡城一圈,斟过三次,客人都喝光了,这就叫“酒过三巡”。 

古人倡导饮酒有节,饮不过三爵,过则违礼。 

因此“酒过三巡”的深层含义应是:酒已经喝得不少了,有正事谈正事,没有正事的话,也就应该散了。 

一巡点到为止 

客至,主上座,三瓶酒入桌,分酒器一圈码开,带着三两句嘘寒问暖,一顿酒席开场。 

倒第一杯酒时,一般都点到为止,说:“客气客气,酒量不行,不能多喝。”或者“您随意,酒我管够!” 

这时,酒是一桌人心照不宣的爱好,是话题最初的切口。八碟小冷菜把酒香衬得越发醇和,小酌几口,胃口大开,全身都放松下来,思维也开始变得活跃,初见的尴尬与隔阂慢慢融化。 

二巡渐入佳境 

二巡就到了自我表现的黄金时机。 

举杯起身给在座之人敬第一杯感谢酒,是展示你得体的礼貌;用了几口热菜之后,再起身敬第二杯,唠唠家常,缩短距离,赞同与欣赏就在不知不觉中孵化而出。 

三巡意犹未尽 

临近饭毕,敬第三杯,再次表达感谢。酒席间话题千变万化,心底无限往事与感悟都如涨潮而出,氛围也常如夜色越饮越浓。 

三巡已尽,酒也不再是酒,成了情感述说的润滑剂。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陌生到熟悉往往只需要一席酒的时间,一瓶好酒能催生出的场景远比我们的想象更加广阔,而三巡酒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流露才是酒的真味!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