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再次回望那段多难兴邦的历史,在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进行实业救国,振兴民族工业,改变贫弱的现状,便成为了其中一股重要的时代潮流。
在泸州老窖的发展历史中,不乏有推动民族品牌发展壮大而名留青史的关键人物,其中有一位更是让泸州老窖名扬海外,誉满全球。他不仅是一代酿酒大师,更是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回报社会的爱国典范,他不仅为民族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让泸酒烙上了深深的红色印记。
他就是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十五代传承人温筱泉。
弃官从商,兴办实业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十五代传承人温筱泉(1870-1961年)
温筱泉,字翰桢,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是清朝初年迁居泸州的酿酒世家温氏家族的第十一代传人,早年的温筱泉并没有继承祖业经营酿酒,而是走读书科举之路,并颇有建树。
1902年,32岁的温筱泉考中举人,后担任川南经纬学堂监督(后更名为川南师范学堂),在川南学堂任职期间,他与许多拥有新思想的老师互相交流碰撞,“革命”意识也开始在他心中悄然萌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泸州同盟会起义响应,成立了川南军政府,虽然此时的温筱泉还不是同盟会成员,但因声望颇高,被大力推举为川南军政府副都督,后改组为蜀军政府川南总司令署任枢密院院长,并受孙中山嘉勉勋章一枚。自此,温筱泉开始了正式的革命之旅。
1912年,温筱泉正式加入同盟会,因深感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国人无知识无文化,尤其是封建礼教束缚下妇女不识字,影响国民素质提高,遂大力推崇教育救国,与同盟会会员陈漱云创办川南女子师范传习所(后更名育群女子中学,现在的泸州老窖天府中学前身),并以此作为同盟会活动基地。
同年12月,北京成立国会,温筱泉当选为首届众议院议员。在北京期间,温筱泉目睹军阀黑暗,国家忧患,国会无力维护国家的统一,拒不介入国会中的党派斗争,而常与著名实业家张謇、黄炎培,民国教育部长章士钊等谈论“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之道。
筱记温永盛酒厂
深受张謇“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温筱泉萌生了返回泸州兴办实业的想法。1914年,他辞去了川南军政府副都督的职务,回乡经营祖上传下来的温永盛酒坊(泸州老窖前身)。
他结合自己在北京的见闻,借鉴张謇等人的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对“豫记温永盛”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加强了生产管理,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另一方面,他借鉴现代企业的营销策略,开始创立品牌,将“豫记温永盛”更名为“筱记温永盛”,重点培育祖父温宣豫首创的“三百年老窖大曲”,使其成为温永盛酒坊的高端品牌。
1915年,泸州老窖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1915年,适逢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温筱泉携温永盛作坊所产的“三百年老窖大曲”(泸州老窖特曲前身)远赴重洋参展,一举夺得金奖,开启了中国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的先河,温筱泉也成为了将中国白酒推向世界的第一人。于此,一坛酒,换来整个民族的荣誉,唤起了东方中国的一种新的觉醒。
诗酒唱酬,宣传革命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复辟,国内护国战争一声炮响,革命运动再度风起云涌。1916年,时年30岁的朱德随蔡锷起兵,由云南赴川讨袁,驻节泸州,因屡立战功,晋升为靖国军第二军十三旅旅长兼泸州城防司令,驻防泸州五年。
1916年,朱德驻防酒城泸州
在泸州的五年里,朱德广结善友,“以诗言志、以文会友、宣传革命、统一意识”。当时,温筱泉等泸州酿酒人怀着浓厚的爱国热情,继续踏上实业报国的道路,被朱德引为知己,惺惺相惜。
温筱泉受朱德邀请,先后于1916年和1917年与泸州名士共同结成“东华”诗社和“振华”诗社(取意“振兴中华”之意),一边衔觞赋诗,探索民族的未来和出路,思索前进的方向,一边发展实业、推动生产、主动支持拥抱革命。
而朱德在泸州组织的东华诗社和振华诗社以及诗社的活动,数年间积累了大量诗稿,集辑而成《江阳唱和集》,为泸州这座革命历史悠久的红色之城增添了无限光彩。
1916年除夕,朱德百感交集,遂赋诗抒怀,酒城因此正式得名
1916年的除夕夜,朱德想起为寻求救国真理,离乡背井已经七年的颠沛,更忆起了久别的故乡亲人,百感交集的他当场赋诗:“护国军兴事变迁,烽烟交警振阗阗。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泸州“酒城”的美誉,由此被写入了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诗篇,而温筱泉与朱德的往来唱酬,也传为美谈。
实业救国,慷慨捐输
1927年,刘伯承临危受命赶往泸州指挥“泸州起义”后,时任泸州老窖掌门人温筱泉积极响应,发动全城商人、民众一起保卫泸州,并以泸州老窖酒为刘伯承送行。
相传,1927年4月,在朱德的引荐下,温筱泉与刘伯承一见如故,温筱泉还以自家酒坊酿造的泸州老窖酒为刘伯承及起义军接风、壮行、庆功,因极为赞同起义军反军阀、救民于水火的主张,温筱泉随后积极发动全城商人和民众向起义军捐助军饷,共同保卫泸州,而刘伯承与泸州老窖的热血故事也在酒城泸州流传开来。
在抗日战争中,德高望重的温筱泉被推选为泸州财务委员会委员长。1939年11月,日本轰炸泸州城,位于珠子街的温公馆变成一片废墟。但直到抗战结束,温筱泉一直忙于公务,既没有时间,也没有余钱去恢复自己的祖宅。在前线医用酒精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温筱泉冒着轰炸的危险坚持生产,将大量基础酒医用处理后全力供前线抗战使用。
1943年,冯玉祥将军来泸州募款抗日,温筱泉也积极协助,冯玉祥特意写了书法作品赠与他,勉励其慷慨捐输。此次募捐,泸州共捐款5000万,不仅在四川,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都位居前列。
著名教育家、政治家章士钊
1944年8月,曾与温筱泉同为国会议员的著名教育家、政治家章士钊在重庆参加国民参议会后,应其学生冉仲虎之邀到访泸州,此时的温筱泉与章士钊,故友相约叙旧长谈。在泸期间,温筱泉盛情邀请章士钊到自己住的城南营沟头饮酒叙旧,章士钊参观了温家酿酒作坊,感慨不已,诗兴盎然,挥笔写道:“温家酒窖三百年,泸州大曲天下传。”此时,泸州大曲酒的名气,也由此可见一斑。
1945年8月,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同月28日,毛泽东携周恩来、王若飞等人飞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在重庆谈判的43天里,毛泽东屡屡用泸州大曲酒招待各界友人和谈判代表,泸州老窖一时成为消融国共两党隔阂的催化剂。一位老一辈革命家后来曾深情回忆:“在重庆谈判期间……泸州老窖是立了功的,我们今后一定要注意发展好它保护好它。”
公私合营,再启新篇
1949年12月3日,泸州解放后,温筱泉相继担任泸县军分区剿抚委员,泸州市政协第一、二、三届常委,泸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省文史馆通讯研究员等职务。
在国家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为了让泸州老窖获得长足的发展,温筱泉在泸州大曲酒新列中国“四大名白酒”之际,将“温永盛”等作坊进行公私合营,转为国营生产,给泸州留下了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温筱泉的诗作《祝沱江大桥建成》:“七眼长虹百尺高,泸州酒色数今朝”,充分表达了他对泸州酒业永远兴盛的信心和喜悦之情。
1961年,温筱泉病逝,享年91岁。留有《秋兰》《秋水》《荒园桂》等诗,《输新社的史迹》《佘竟成史迹片断》《川南辛亥起义回忆》《二次革命记》和《曹锟贿选》等历史资料文章。
实业救国赤子心,温筱泉一生之经历,恰是开天辟地以来,华夏神州遭遇过的最颠覆性的变革,所幸一切都化险为夷。此后,温永盛作坊的百年传奇并未以此为终,它由一代代泸州老窖国窖人接力而行,并在岁月的磨砺中持续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一代酿酒大师的爱国人生,一杯泸酒里的红色印记,经过近代革命的洗礼,泸州老窖已经成为众多坚持到底、实业救国的民族工业的缩影,在百年发展史中,一步步走向辉煌,成为民族企业不屈的脊梁。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积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