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升高,国内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消费信心加速回归,餐饮整体恢复情况向好,与餐饮业密切相关的酒类消费也在逐渐回暖升温。在“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的总基调下,活跃“夜经济”,不仅给城市带来了更多的烟火气,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多元化的消费体验。此外,疫情催生了更多的网购群体,利用线上线下的融合互动,兼顾消费体验与购物便捷,是酒类厂家拿下新消费、新需求的破题点。
01
“夜经济”的利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是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稳就业、保民生”,要“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夜市不单是呈现了浓浓的城市烟火气,也能帮助游人捕捉生活中的乐趣。在上海安义夜巷的开市直播中,主播在介绍一家夜市花店可提供插花学习等增值服务时,感慨道。
与以往夜市的捡漏儿、拾便宜不同,如今的夜经济,是品质商品、品味经济的承载体。武汉就有五星级酒店推出了惠民的大排档服务,让夜市更有质、更有品。在旅课草堂(北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CEO李关平看来,夜间经济包含多个方面:诸如夜间的餐饮、夜间的集市、夜间的演出、夜间的表演、夜间的游玩等等,发展夜经济是一个比较立体、综合的措施。
酒类的夜间消费还是需要别致的体验来激活、去承载。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央行、证监会等2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其中就包括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发展。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鼓励建设“智慧商店”、“智慧街区”、“智慧商圈”,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商旅文体协同。“酒可以与文体等活动产生关联,可以充分围绕“线上线下互动、商旅文体协同”大做文章。李关平认为,酒类消费场景的体验,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向消费者传递。“虽然不能直播喝酒的镜头,但是可以通过酒文化的讲解,通过对夜间经济场景的直播,通过对相关活动的直播,向消费者传递浸入式的消费体验,提振消费信心。”
02
数字点亮夜经济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餐饮消费的释放、改善,以及夜间经济的加持,啤酒消费将会持续好转,对今后的啤酒消费增长持乐观态度。
通过大数据挖掘契合年轻群体需求的新消费、推出新产品,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破题”点。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数字点亮夜经济(2019)》报告发布,报告选取了12个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城市(包括北京、哈尔滨、济南、上海、广州、深圳等),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12个城市消费夜化度为43%(即夜间消费占比),其中,夜间餐饮消费占比近4成,夜间文娱消费占比近5成,夜间网购消费占比超4成。
《报告》显示,30岁以下、30~40岁和40岁以上三个年龄段在夜间餐饮线上消费中的比重为76:18:6。30岁以下人群是餐饮夜间消费的绝对主力,订单占比分别是30~40岁的4倍、40岁以上的12倍。在30岁以下的人群中,18~24岁人群占比最高,达到全部订单的44.4%,特别是在零点之后的午夜时段,这一年龄段的订单占比达到46.6%。
正如埃森哲大中华区战略与咨询董事总经理柯涛提到的,受用户年轻化、中产化和城市化等因素驱动,除了餐饮外卖以外,零售便利、生鲜果蔬等非餐饮品类的配送订单也在高速扩张,拥有即时配送市场30%份额。同时,创新、多元、人本、合规的四大趋势,在即时配送行业也愈发明显。
万物到家的时代来临,疫情让更多消费的购物习惯“在线化”,通过文创产品的推出、定制服务的推出,契合年轻群体的需求,将成为啤酒等企业要解决的“消费痛点”之一。
03
线上线下共发力
在李关平看来,夜间消费属于休闲放松型的消费,更适合啤酒消费,对于白酒消费会有一定的带动,但不会像啤酒这么明显。
“当然,夜经济对于一些白酒品牌而言,不失为释放白酒消费的一个机会。”李关平以郎酒庄园的夜游活动为例,像夜游郎酒庄园的活动,游客沉浸其中品酒、游园,夜间营造出的氛围是白天无法比拟的。类似这种户外活动对于群体性的消费而言,夜游的效果会比较好。
在这种背景下,白酒企业可以策划一些活动,尤其是一些带有圈层化、偏重社交化的一些活动,对白酒消费的长期拉动效果会比较明显。
李关平认为,目前虽然谈不上报复性消费,但是社交、应酬是必需的消费,这类需求释放以后,酒水的需求量会更大。
对于酒类企业而言,可以通过促销加上体验式营销,通过夜间旅游等形式,通过夜间各种活动来加持酒水消费场景的营造和体验式的营销,以直播夜游、直播活动的形式,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互动,实现拉动消费的目的。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