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质量的发展变迁历史

中国酒质量的发展变迁历史


  我国有一部浸泡在酒中的文学史书《水浒传》,其中的每个人物、每个场面、每个故事几乎都与饮酒相关。然而,每个角色所喝的酒却大有不同,比如说——口感。


  说到口感,武松到快活林打蒋门神的路上曾说过:“不管是酸甜苦涩,还是滑辣清香,是酒就要喝三碗。”不难猜测,酸甜苦涩的必然是酒质一般的,滑辣清香的才是上等酒。


  再有,朝廷第一次派太尉陈宗善去梁山招安的时候,赐了数十瓶皇家御酒,却被换成了水酒,惹得梁山好汉们大骂欺负人。显然,当时的好酒和普通酒口感差异很大,很容易辨别。因此,当时的上层贵族们已经喝上了品质较高的蒸馏酒,也就是白酒。


  权力的顶端——帝王的御宴,必然奢华至极,饮品包括:御酒、琼浆玉液、马乳……《水浒传》中,小王都尉作为上流贵族,对喝酒也有着极高的要求。有文字描写:水晶壶内,尽都是紫府琼浆;琥珀杯中、满泛着瑶池玉液……


  可见,古代的上层阶级,除了对酒的品质要求极高,还需要饮酒器具、饮酒环境来搭配,极尽风流。可以说,上层阶级的酒,是奢侈品。


  而梁山好汉们呢?据研究,《水浒传》中的英雄们喝的基本上米酒或果酒,也就是色酒。色酒由果实谷类酿成,这种谷物发酵酒,酒度不会高,基本在10度以内。制作工艺粗糙,再遇上不良商家掺水,酒精度可能只有三五度,比现在的啤酒还淡!


  也难怪,梁山好汉喝酒常用坛来计数。看来,不是因为他们酒量大,而是当时酿造技术的限制,普通人所喝的酒酒品并不好,聊胜于水解渴而已……


  其实,从夏朝开始,一直到唐宋时期,均是将粮食煮熟、加曲发酵,然后压榨形成酒,酒度不高不说,杂质还特别多。众所周知,酒的清浊和酿酒时间长短是判断酒质量好坏的两大重要标准。可见,当时平民的酒饮质量真的不高。


  不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酿酒工艺也在慢慢提升,酿酒的第三步逐渐升级成为“馏”,对酒精进行提纯,酒度可以达到30到50度。这也就接近于我们现在所喝的酒了,不再是三杯两盏淡酒。


  淡酒变成高度酒,但人们对酒的饮用习惯并没有改变,仍然提倡喝酒,不过酒文化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固然已众所周知:豪饮有害健康。但有人却打着医药保健的幌子,称“适量饮酒,有益健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