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手参怎么吃 佛手参的家常做法
手掌参又称手参、掌参、手儿参、佛手参,为兰科植物手参或粗脉手参的块根。青藏高原稀有药材,生长在海拔3000-4000米高山灌木丛中。性温味甘,具有滋补元气,安神增智等功效。功能:补益气血,生津止渴。治肺虚咳喘,虚痨消瘦,神经衰弱,久泻,失血,带下,乳少,慢性肝炎,用于中毒和泻下,泡酒为强壮、强精剂。用法:1、泡酒 白酒500克 手掌参50克浸泡两周后使用2、炖品、煲汤每次10克3.手掌参、党参各16克,黄精32克,白酒500克,浸泡1个月后服用。每服10一20毫升,日2次。功能补虚益气,定智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神经衰弱,阳萎,久泻等症。
2,手掌参怎么吃
手掌参又称手参、掌参、手儿参、佛手参,为兰科植物手参或粗脉手参的块根。青藏高原稀有药材,生长在海拔3000-4000米高山灌木丛中。性温味甘,具有滋补元气,安神增智等功效。 功能:补益气血,生津止渴。治肺虚咳喘,虚痨消瘦,神经衰弱,久泻,失血,带下,乳少,慢性肝炎,用于中毒和泻下,泡酒为强壮、强精剂。用法:1、泡酒 白酒500克 手掌参50克浸泡两周后使用2、炖品、煲汤每次10克 3.手掌参、党参各16克,黄精32克,白酒500克,浸泡1个月后服用。每服10一20毫升,日2次。功能补虚益气,定智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神经衰弱,阳萎,久泻等症。呵呵,我家还有一斤手掌参呢。http://baike.baidu.com/view/123162.htm这个网页也介绍得很详细,你可以看看。
3,农村名叫手掌参的植物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手掌参又名佛手参,因块根形如手掌而得名,多年生草本,生长在海拔2000-2800米的桦木林、冷杉林带下,名贵药材。具有补肾益气、生津润肺、固本养生、强壮机体的功效,有不老草之称。有滋补强壮、消瘀作用,主治积血不行,跌打损伤。还可治疗疖肿等症。手参,又名: 阴阳草。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 块茎4~6裂,肥厚似手掌,通常2枚,初生时白色,后呈黄白色。茎直立,基部具淡褐色 叶鞘。茎生叶4~7,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抱茎,先端渐尖。穗状花序顶生,长6~15厘米;花多数,粉红色或淡红紫色,苞片椭圆状披针形,外花被片长圆状卵形,中央花被片内凹,侧花被片下弯,内花被片2,广卵形,偏斜; 唇瓣长宽相等,菱形,三浅裂,裂片近于卵形而钝,中央裂 片较长;距通常呈镰状弯曲,细长,长1.3~1.8厘米;子房甚扭曲,长约8毫米。蒴果长圆形,无柄,长约10毫米;种子小。花期6~7月。果期7~8月。生于林间草地、河谷及灌丛间。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等地。粗脉手参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块根肥厚,通常4~6掌裂,形如手掌,初生时白色,后变黄色,顶部生须根。茎直立,具叶5~7片。叶互生,长圆形或披针形,基部成鞘抱茎,向上逐渐变小,最上部叶近鳞片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 穗状花序顶生,花密集,紫红色, 唇瓣三角状或近菱形,先端3裂, 距短于子房。蒴果,长圆形,先端尖。生于高山草地或林缘潮湿肥沃处。手掌参,块根入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胃经。手掌参有补肾益气、生津润肺,安神增智,滋补强壮,消瘀止血,理气止痛,解毒之功能,具有有不老草之称。主治病后体弱,虚劳消瘦,神经衰弱,肺虚咳嗽,阳痿,失血,久泻,白带,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乳少,慢性肝炎等。内服常用量5-15克,煎汤、研末或浸酒;外用鲜品适量,捣敷。附方:1、治病后体弱,神经衰弱,阳痿,久泻;手掌参、党参、黄精各15克,炖肉食。亦可单用手掌参15克,水煎服。或用手掌参15克,白酒500克,用酒浸药7天后,饮酒,每次1盅,日服2次。2、治咳嗽气喘:手掌参10克,百合、大枣各20克,水煎,分2次饭前服。3、治跌打损伤;手掌参15克,水煎服或炮酒内服。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4、治久泻,失血,白带:手掌参15克,水煎服;或研末服,每次4克,霉天服2次。5、治疖肿:手掌参适量,研成细末醋调成膏状,外敷患处。相传人参最早生长在太白山,被人发现后连夜逃跑,药王孙思邈带人追到长白山上,下令将其抓住倒绑双手带回,回到太白山却只剩下两只断手,就是现在手掌形的块根。手掌参是草药珍品,因被过度采挖现在野外难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