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作坊蒸馏白酒自制的蒸馏酒设备为什么两百斤米蒸了七八个小
自制的蒸馏酒设备,如果设计合理,蒸馏酒是没有问题的,无非是一口蒸锅一个冷却器;蒸馏酒的出酒速度与发酵糟含酒量有关,发酵好的,含酒量大,蒸馏时凝聚酒份快而集中,出酒就快;发酵不良的酒糟,形成酒份低而慢,出酒速度就慢,长时间看着出不净,出的酒度数还很低。
你好!我这儿也是小酒坊,蒸馏设备也是自制的,就没有你说的那种情况,我一般一次蒸.300多斤料,半个多小时就出完了,不会超过一个小时,你蒸七八个小时,那得费多少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关键是蒸前要发酵好。
主要就是发酵
2,酿酒中的蒸是怎样操作的
酿酒的‘蒸’和蒸菜的‘蒸’方法差不多,都是在锅内、底盘放在支架上,然后把需要蒸的酒糟轻松缓匀摊在支架盘上,装满后盖上锅盖蒸馏出酒。可用的热源:电、煤、油等;锅现在大多是食品级不锈钢蒸酒锅。
3,酿酒的产出比
50分,好大方啊!1、一斤粮食产出酒不固定,发酵的时间越长,出酒率越低,酒的质量越好。在不同的公司出酒率也不一样,不同的季节也不一样,秋冬季节的酒质量和产量最好,一般40%。如果只注重产量的话可以达到60%甚至更高。2、蒸馏是把发酵好的酒坯放在蒸馏器中用高温蒸汽蒸,一般到最后酒尾的酒精度已经比较小了,就会停止,不会干,酒糟都还是比较湿润的。一部分蒸过的酒坯还会再回窖池。3、测试酒的度数有很多的设备,最简便的叫酒度计。4、最开始的酒酒没有什么现代化设备的,即使现在的大部分大酒厂都是在人工酿酒,最多半机械化。但是最基础的要有发酵的对方,比如窖池,和蒸馏的设备,哪怕最原始的蒸锅。5、越久越好,最少需要一年。但是保存的时候最好采用陶坛,放在地下,注意,不是埋在地下。以上答案满意否?
4,一斤粮食可以酿多少白酒
三两左右。在民间普遍流传的一种说法就是三斤粮食一斤酒,意思是说三斤粮食大概能酿制出一斤白酒。正常情况下,一斤粮食的出酒率是在三两左右,稍微淡一些的则能达到四两,如果再继续酿制的话,酒的品质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在民间所说的三斤粮食一斤酒这种说法是比较靠谱的。粮食酿酒工艺流程步骤:粮食酿酒一般包括,蒸粮,冷却发酵,再蒸等过程,如何提高乙醇的采收率,从而获得更多白酒,提高原料粮食的利用率,粮食酿酒工艺流程如下:流程1:占米---蒸饭--发酵----蒸酒(蒸漏法)准备:酒曲将蒸好的糯米端离蒸锅,冷却至室温。间或用筷子翻翻以加快冷却。流程2:在冷却好的糯米上洒少酒曲拌的水,用手将糯米弄散。用水要尽量少。将酒曲撒在糯米上,边撒边拌,尽量混均匀。流程3:不要性急,撒一层,混匀后再撒。留下一点点酒曲。将糯米转移到发酵的容器中。用小口的酒缸。泡糯米也是用它。边放边用手掌轻轻压实。放完后将最后一点酒曲撒在上面。流程4:用少许凉水将手上的糯米冲洗到容器内,再用手将糯米压一压,抹一抹,使表面光滑。流程5:将口封住,用塑料布封住发酵,时间为10天,常常看。等米糟烂了就可以上锅蒸酒。蛇管的产量大点。老式的蒸漏法酒精浓度高点,最高可以达60度。流程6:在配料顺序上,应采用先水后粮再加曲的方法较好,粮水比应控制在1:3,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用量为原料总量的0.6%~0.7%。先按比例把40℃的水倒入缸中,然后把粉碎好的粮食逐渐的倒入缸内,边倒边搅拌,再加入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下曲时温度不要超过40℃。流程7:酿酒的关键在于发酵,发酵搞好了,酒的质量、产量都会得到提高。生料酿酒的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上和40℃以下,高于40℃者易产酸,甚至曲种死亡,低于20℃者,生料难以发酵。最佳发酵温度是25~35℃。
5,一斤糯米能出多少酒
糯米酒的做法:(1)将糯米洗净,用水泡三四个小时,直到米能用手捏碎 (2)象蒸馒头的方法一样,隔水用蒸锅蒸四十分钟 (3)蒸好后,完全凉到35°左右(4)把蒸好的糯米用凉水冲搅,将糯米打散(5)把酒曲碾碎成粉末,拌在糯米里 (6)将拌好酒曲的糯米放入容器,中间挖一个拳头大的窝,窝里撒上酒曲,糯米的表面也撒上酒曲 (7)盖上盖子,用厚布包好,放在温暖的方法。25度到30度的温度最理想。 (8)24小时后打开查看,如看到上面窝里有酒出来了,就差不多了。温度不够,就要相对时间长些。如果发酵过度,糯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过于浓烈。 如果发酵不足,糯米有生米粒,硌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 拌酒曲的时候,如果水放得太多了,最后糯米是空的,也不成块,一煮就散。一般是发酵差不多了、酒味稍浓再加入白糖水,一斤糯米加白糖水半斤,再发酵一天就行了。
6,一斤粮食能出多少酒
有一种粮一斤粮能出一斤酒。粮食有大米、小米、玉米、高粱,只要含淀粉的粮食都可以做酒,出酒率各不相同。 一斤粮食出多少酒,还得分什么类型的制酒方法,制作酒的方法有生料发酵法,还有熟料发酵法;然后还有稀粥式蒸馏制酒法,还有谷壳串气式制酒法。 而温度和技术水平是影响出酒率的关键因素。 以稀粥式蒸馏制酒法为例,只需蒸馏一遍就可以把酒拿净,一般大众化每百斤玉米直接粉碎玉米面出酒率可蒸馏出50度白酒50一55斤左右,相当于一斤玉米出半斤50度白酒,专用磨大馇子的玉米品种上的成如东北黑龙江玉米当家品种每百斤玉未东农248出酒率可以达到50度白酒58一60斤,有的制酒师付可以达到每百斤粮蒸馏50度酒65一68斤;而去脐去皮的玉米面不仅口味纯正,而且出酒率高。 高梁出酒率和玉米差不多,小米和小麦我没试过,所以我不能在这胡说,其实出酒率最高的是大米,特别是东北的粳米,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我也没用太高的技术,每100斤大米出50度白酒最高竞然能达到98斤!一般情况下可以每百斤大米可出50度白酒78一85斤。但是大米酒糟像水一样没有干物质,当猪饲料质量差了。如果用大米做酒,一百斤保出40度酒100斤,真不忽悠。 还有一种是掺稻壳子的那种蒸馏制酒法,需要发酵三遍蒸馏三遍,总体来说出酒率和稀粥蒸馏制酒法差不多,发酵蒸馏第二遍刚淌出的酒就是“二锅头”,发酵第二遍比第一遍和第三遍相比不仅出酒率高,而且味道纯正。二锅头就是这一锅料中三遍酒中的精华了。酒糟蒸馏到第三遍时料已发黑暗,夹的玉米面被抄空了。 稀粥式制酒发酵蒸馏适合春夏生产,稀粥式发酵制酒法喜温;而谷壳发酵蒸馏制酒法适合秋冬生产,谷壳发酵蒸馏制酒法素有“三伏三九不出酒”一说,所以做酒是一份挺玄妙的技术,学无止境,精益求精,希望能给你一些很好的启示。 我在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五年期间,在一家大型酿酒厂工作过。其中有三年时间在酿酒车间工作。并担任酿酒班长。我们酒厂当时生产的是高梁酒,其主要原料就是高梁糠。因为我们当时采用的是用曲子发酵,产量要求是一千斤高梁糠,能生产出六十度白酒二百三十斤,即为正常产量。我的这个班,产量多为三百斤左右。最多一次折合六十度之后,一千斤高梁糠竟达到了四百二十斤白酒。创造了当时用面子发酵,生产白酒的 历史 最高纪录。我本人还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在此之后酒厂改用糖化霉生产白酒,用糖化霉生产白酒,产量明显提高。一般情况下一千斤玉来能生产出五,六百斤六十度白酒。但是白酒的质量明显下降。且白酒的各相理化指标,均大大超过国家要求几倍或几十倍。致人死亡和双眼失明的事故也常有发生。现在白酒的投入和产出比,或许比我在酒厂时会高出更多。 粮食酿造纯粮酒现在很受欢迎,很多自家小作坊通过粮食酿酒创造了不错的收益。粮食酿酒分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种,固态发酵相对麻烦一些,要先将粮食蒸熟以后,在加入酒曲进行发酵,出酒量也没有液态发酵的高。液态发酵相对来说就简单了点,没有蒸熟粮食这道工序。直接加水、酒曲发酵。要是论口感还是固态发酵的好一点。 可以用作酿酒的粮食材料很多种,出酒率也是不同的。想最常见的大米固态大约三斤出一斤,液态二斤出一斤,有的技术好的,可以出酒量更高点。 小麦固态发酵2.5-3斤出一斤酒。液态发酵2斤左右出一斤酒。 高粱出酒率好像是最低的固态的三斤多出一斤,液态发酵也要二斤多才可以出一斤酒。 玉米出酒量和小麦相差无几。只不过玉米出的酒口感不如小麦。但也因人而异。我所知道常见的就这几种,像青稞、土豆、红薯、这些我们这很少使用。欢迎大家补充。 用客家方言回答:一斤粮食能出多少酒? 酿酒的程序:头天睌上将要酿造用的大米倒入大水缸或大水池里用清水浸泡,第二天早上将浸泡的大米搂到竹罗里,用清水冲掉大米的沉淀物。 酿酒的灶台是前锅酿酒,后锅蒸大米同时进行,后锅蒸的大米在蒸的时候需要4个小时候的时间,在蒸时需要把大米经过两次撒水翻动,大米蒸熟后用铁铲铲到清水干净的地板上进行搞伴散,冷凉至温度在二十五度左右,将发酵的曲饼与大米饭搞伴均衡,后将大米饭倒入酒坛里面发酵,到第二天倒入清水浸泡,第三天将酒坛里发酵体打开手掌翻转,并封住坛口,经过7天的发酵期后,就可以酿造出米酒来了,以酒度50度为标准,每100斤大米能够酿造出75-80斤的米酒来。 注:发酵液体随时要撑握气候的变化,可以跟随着人的身体的温度进行管理,该降温度时降温度,该加温度时加温度,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怛温,发酵液体溶解不化,会造成烧锅,出现米酒焦锅味,一定要确保发酵液体全面溶解化,才能够酿造出高产高质量的米酒出来。 不请自来:用土方法烤酒,技术好的一斤粮食可以烤出来六十度白酒四两,要是要度数低一点的四十度以下的,可以烤出来六两左右白酒。这是最好的技术才能烤出来的产量。 白酒加工的土方法工序非常复杂,并且每一道工序都要有丰富的经验才能完成,从煮粮食 放酒曲 发酵粮食 到最后烤酒,每一道工序做错一道都会影响到产量。老爸爱这一口,啤酒不爱喝,喝的是米酒和白酒一天三餐米酒是崇阳地方的,大米煮熟放酒曲发酵。过几天煮酒,铁锅架上发酵好的熟饭下面大火烧的很旺,酒香四溢。旁边放点麻花,一口米酒一把麻花。我原来喝过这酒,刚入口很淡很淡,没有劲。不知道的人就当凉水唱,没什么事。身体发热的时候就已经醉了,醉酒时胃上向翻。都没有这么厉害。问问老师傅怎么回事,他说纯大米做的,没有酒精勾对。二百斤大米只做四五十白酒,全部是粮食精华。我听完哈哈一笑,我喝酒前喝两碗蜂蜜就好多了。当你来这时崇阳米酒是一大关不小心就喝翻,不想喝翻就用麻花蜂蜜灌!我是重庆人,我自己酿酒,我用固态发酵,用自制曲,基本是3斤高粱出一斤酒,我基本都是用纯高粱,很少用其他,偶尔帮别人加工糯米酒,那个出酒反而要高一些,就是速度要慢些,人工成本高一些,但是口味确实要比液态发酵好 我曾经开过小酒坊,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用的红高梁酿酒,每次用八十斤红高梁,先用蒸锅将红高梁蒸熟后,放入发酵池拌好酒曲用布密闭发酵,发酵一周后就可以出酒。出酒是用蒸锅将酒蒸馏出来的,所以开始出的酒度数高,一般前二十斤可达70度,越往后越度数低,一般接到四十斤就不要了,因为后面的酒含量少,味道也不好了。 所以,一斤粮食出酒多少主要看质量,要酒好的话三斤粮食产一斤酒,差一点的酒二斤粮食可产一斤酒。 好酒不上头,也就是喝多了也不头痛,不口干,如果喝多了头痛一般是假酒,喝酒伤身,少喝为好。 如果有了解过我国的白酒,那应该都知道我国的白酒种类是非常多的,大家可别单纯以为就只是一种白酒而已。因为这酿造时所用的原料不同,还有这酿造工艺上的不同,所以这酒的种类也被分成了好几种。而白酒大致被分为了酱香型、浓香型还有这清香型。 咱们平时看到的茅台酒是酱香型白酒、汾酒则是清香型、泸州老窖就是浓香型白酒。众所周知,这粮食的出酒率没那么高的,有人曾说过“三斤粮食一斤酒”,其实这也是咱们中国大部分白酒的出酒率,不过有一些粮食的出酒率比较低,例如这酱香型白酒,因为它5斤粮食最多也就出一斤的白酒这样的出酒率还是蛮低的了,为什么现在的粮食酒越来越少了,因为会这门手艺的人都已经不想做了,或者是已经失传了。而且大部分粮食酒的价格普遍比较高,所以大部分人都很难承担得起,没人想喝这粮食酒的话,那基本上这酿造酒的人不会做了。大家看完之后明白了吗?工艺不一样,出酒率也是不同的。 老老话说的是“三斤粮食一斤酒”,基本囊括了大致的范围,大部分酒的出酒率在30%左右。出酒率是指在标准大气压、20 条件下,一个单位所产出的含量为50%的酒精产量。 例如,以高粱为例,假设100斤高粱在标准气压,20 情况下,蒸馏出酒精含量50%的白酒为53斤,也就是说高粱出酒率是53%。而酿酒实际是谷物里的淀粉转化为酒精的过程。由上图可知: 100份淀粉可产乙醇(100%vol)56.79份。换言之,淀粉理论出酒率可达56.79%(100%vol)。 一般而言,酱香型白酒出酒率为5:1,即5kg粮食产约1 kg(53%vol)白酒 清香白酒的出酒率在20%-25%左右 浓香白酒的出酒率在10%左右 酱香白酒的出酒率在5%左右。 当然,出酒率在一定范围内是可控的,根据酒厂的实际情况,不同厂家的出酒率也不同,计算方法也不一样。而且白酒的酿造还要加酒曲,酒曲也是属于粮食制成。加入酒曲的量多量少也影响了出酒率。 另外酒曲的品质也影响出酒率。质量好的酒曲发酵效力更大,粮食也就发酵得越充分,出酒率相应的也就提高了。并且出酒的时候还要考虑酒质的问题,头酒和尾酒一般都是要去掉的,“掐头去尾”是好酒必须的工艺,头尾取酒过多会影响酒整体的品质。 按照打分制度来说,如果头酒的分数是20,之后的质量逐渐上升,到90到达顶峰,然后又逐渐下降,你把低于20分的部分都去掉,和把低于30分的部分去掉,剩下的平均数是不一样的。
7,初三的白酒的物理题很难要写过程告诉我给高分
已知:酒精的体积:45ml×5=225ml 水的体积:275ml 酒精密度:0.8g/cm3 水的密度:1g/cm3 求:汽化的最佳温度,白酒质量 解:根据白酒行业的规定,设有“450 500ml”中有V 酒精 45ml/100ml=V 酒精 /500ml 解得:V 酒精 =225ml 则V 水 =500ml-225ml=275ml; 则m 水 =ρ 水 V 水 =1g/cm3×275cm3=275g; m 酒精 =ρ 酒精 V 酒精 =0.8g/cm3×225cm3=180g 则酒的总质量m 酒 =275g+180g=455g;V 酒 =500ml 所以ρ 酒 =m 酒 /V 酒 =455g/500ml=0.911g/cm 3 分析说明: 纯酒精的密度0.8g/cm 3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白酒的度数越高,该酒的密度就越小,所以通过计算或测量白酒的密度就可以断定白酒度数的高低。 答:(1)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对汽化池的加热温度不应该超过78.5℃。输气管弯曲为了散热。 (2)该厂生产的生产的每瓶装“450 500ml”的白酒质量是455g不足一斤。这种酒的密度是0.911g/cm 3 或0.911×10 3 ㎏/m 3 记得采纳啊
、加热应保持78℃最好,这样能使酒精汽化而水较少汽化。输汽管弯曲能使管子与冷凝水的接触面积增大,加强冷凝效果。 2、500毫升白酒里含酒精:5*45=225毫升,这些酒精的质量=0.8*225=180克;另外还有水:500-225=275毫升,这些水质量是275克;(这里没有考虑水与酒精混合时体积发生的变化)。
8,二锅头酒是蒸馏时经什么方法留下来的酒
二锅头酒选用高粱为原料,还是以麸曲和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老五曾瓦”工艺,经原料清蒸、辅料清蒸,低温入池,适当发醇,缓火蒸馏,掐头去尾,贮陈精酿而成。由于二锅头酒的酒液清亮透明,香气芬芳,酒质醇厚,入口甘润、爽洌,酒力强劲,后劲绵长,回味悠长,因此备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二锅头品牌家族也日渐丰富,其中“红星”牌二锅头酒,执行国家优级和一级标准,采取电话、电码防伪,已受到越来越多饮酒者的喜爱。概述 1、每烧一锅酒,开始流出的酒叫“锅头”,这酒的浓度比较高,可达到75度以上,而后浓度不断地下降,到后来还能喝的酒,只有10几度了,叫“酒稍子”。烧酒的原料一般可以经过五到六次的发酵和上锅。除了原材料有小麦、高粱、玉米等等,还有辅料,如玉米秸、玉米核、麦麸子和米糠什么的。按一定的比例经过粉碎后加水,蒸熟,再加入酵母,搅拌均匀后入窖发酵,一般要5天后出窖、烧酒,这是第一锅。出酒后,要把蒸锅中的料取出,经过扬场,把这些料冷却、松散开,而后还要加入少量的新原料和酵母,搅拌均匀后再入窖发酵,这才完成一个班次的工作。5天后再取出用来烧酒,为第二锅,这时开始流出的酒才是真正的“二锅头”。顾名思义,“二锅头”就是原材料在经过第二锅烧制时的“锅头”酒,这酒最为纯正、无异味、浓度虽高却不烈,真的醇厚绵香。如果只取60度的酒,并把它装坛密封于地下,经过长时间醇化,那样的酒就更好喝了,就是有名的“窖酒”了。 名称由来 北京酿制白酒的历史悠久。金朝将北京定为“中都”,传来了蒸酒器,酿制烧酒。 到了清代中期,京师烧酒作坊为了提高烧酒质量,进行了工艺改革。在蒸酒时用作冷却器的称为锡锅,也称天锅。蒸酒时,需将蒸馏而得的酒汽,经第一次放入锡锅内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头”和经第三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尾”提出做其它处理,因为第一锅和第三锅冷却的酒含有多种低沸点和沸点的物质成分,所以只摘取经第二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故起为“二锅头”。是一种很纯净的好酒,也是质量最好的酒。现在各地的白酒厂蒸酒时所采取的“掐头去尾”、“按质取酒”的方法就是沿承“二锅头”工艺原理而来的。清代末期,二锅头的工艺已传遍北京各地,颇受文人墨客赞誉。吴延祁在诗中赞道,“自古人才千载恨,至今甘醴二锅头。”将二锅头比作“甘醴”。
蒸馏锅是双层的。【暖瓶胆性质】里面是酒料、夹层是蜡、外面加热。蒸馏塔的管也两层,里面走蒸馏出来的气体、外层是冷凝水。蒸馏气体预冷凝形成酒滴落下为酒。经两次蒸馏就叫二锅头。
二锅头酒是北京的传统白酒,属普通白酒。 北京酿制白酒的历史悠久。金朝将北京定为“中都”,传来了蒸酒器,酿制烧酒。 到了清代中期,京师烧酒作坊为了提高烧酒质量,进行了工艺改革。在蒸酒时用作冷却器的称为锡锅,也称天锅。蒸酒时,需将蒸馏而得的酒汽,经第一次放入锡锅内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头”和经第三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尾”提出做其它处理,因为第一锅和第三锅冷却的酒含有多种低沸点和沸点的物质成分,所以只摘取经第二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故起为“二锅头”。
9,谁知道江南米酒的做法麻烦详细告诉我十斤糯米大约可以做出多
【米酒做法】 1、糯米浸水10小时以上 2、倒水煮糯米(用高压锅蒸),大火煮开,小火煮10分钟,注:煮米要用筷子捅6个气孔以上。有条件的话最好用木桶蒸糯米。 3、米煮好后,洗净手(不能有油!) 4、把蒸好的糯米倒在干净的盆子里摊凉,然后放酿酒用的酒饼(压成粉沫),均匀撒在凉的糯米上,再注入凉开水(一斤米放二、三两水)用汤勺搅拌,装入干净的坛里。在坛里的糯米上面再撒点酒饼,封好坛。 5、天冷请用旧棉被或旧衣服包住酒坛,否则酒饼不会发酵。三天后请打开坛子,把封口的盖子的水珠用干净的布抹干净,这样,放点气糯米就会甜。想放久点最好倒入250毫升的白酒(一个星期后),这样能保存久点而且酒液不浑浊。 6、做糯米酒的全程不能碰到油,否则做出来的是酸的,还有女人生理期也最好别做。 糯米用干净的桶或盆浸10时以上再洗一、二遍。(全部过程不能有一点油,否则做出来的是酸的,就表示失败)
纯酿米酒的作法:1,先将糯米浸泡十四个小时。2,将糯米下锅放蒸屉上煮熟了(注意锅底要多放一些水,以免水烧干了!),由于糯米刚煮熟之后温度有一百多度的,所以要将其晾凉至四十到五十度之后再放到器皿里搅拌红曲和水。米与红曲的比例是1:0.1 米与水的比例是1:1.33,搅拌之后不要盖起来,放至八到十天之后方可封盖存放!~~~4,一个月后即可食用,酒精浓度二十至三十度!~~http://www.shw365.com/mstd/mskt/200701/20152.html看这里还有好几种呢!出多少酒看你用多少水拉
材料白米1.2公斤,水2400cc,二号砂糖200公克,酒麴20公克做法1.将米稍微洗净,加入量米杯8又1/2杯的水,用电锅煮成熟饭,然后将饭摊开使其冷却至凉。2.将酒麴压碎成粉末,均匀拌入饭中,并将成糰的饭弄散。3.将拌好的饭放入容器内,然后盖起来,静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室温20℃~30℃为佳),避免阳光照射。4.静置72小时后,开盖加砂糖搅拌均匀,再加水2400cc略为搅拌。5.盖上盖子继续静置12天后即发酵完成,成为酒醪。6.将酒醪放入造酒机内加热蒸馏,蒸馏出来的酒液待冷却之后就是香醇的自酿米酒了。材料糯米1.5公斤,清水,酒曲做法1.用清水淘两遍。2.保持水分,泡24小时。3.泡过24小时后的糯米。4.检查一下:用手搓搓,能搓碎就可以了。5.准备蒸锅,下面垫块笼布。6.把糯米放在笼布上。7.放糯米的时候,要把水沥干。8.蒸半个小时,关火。放凉至人体温度。9.把酒曲就凉开水,搅拌进蒸好的糯米里。10.酒曲就凉水搅拌糯米均匀后,中间挖个坑。11.盖上盖子,把锅放在窗台上晒(家里现在用煤气,没有水箱蜂窝煤了)。12.裹上毛巾被,发酵3天,温度最好能保持30度以上。13.观察:第一天可以闻见酒香了。14.观察:第二天能看见较明显的发酵了。15.观察:第三天大约过三天就好了,中间随时检查,看有无发热。发热就是好现象。第三天就可以尝尝。
1 准备一包米酒药2 糯米泡一夜3 蒸锅内垫上干净的布将糯米蒸熟4 糯米晾至四十度左右,加酒药拌匀装坛,中间弄个小洞,放些清水,水中加些酒药。5 坛子密封,一般二十天就可以吃了。注意:做的时候一定要干净,不能碰到油。 做米酒的温度嘛,25度左右就行了。
10,怎样制酒要有具体过程
家庭制啤酒
原料配方:大麦芽500克,水2.5公斤,鸡蛋清1~2个,酒花35~40克,白糖50克,酵母泥若干
制作方法:
1.麦芽汁的制取。将500克大麦芽粉碎,加2.5公斤水搅拌均匀,放在水浴锅中(即用热水进行加热),徐徐加温至55~65℃,保持3小时左右。中间每隔半小时搅拌一次,温度不可忽高忽低。经3小时后,每隔10分钟取出一点麦芽汁用碘酒一滴进行检查,若无蓝色出现,说明淀粉已转化成麦芽糖,糖化操作已完成。
用纱布过滤除去残渣,残渣可加入少量热水浸泡、冲洗,再过滤后扔掉。将两次过滤所得滤液混合在一起(约2500毫升,若不足可加白糖水补充)。为了有利于麦汁的澄清,将蛋清先用筷子搅起大量泡沫后加入麦汁中,另加酒花35到40克,白糖50克,如无酒花,可用25克柚子皮或桂皮代替。麦汁加热煮沸30分钟,然后经沉淀、过滤制得澄清透明的汁液,冷却至10~12℃备用。
2.前发酵。前发酵分为两步进行:(1)酵母的添加与繁殖。家制啤酒所用的酵母最简单的办法是取含有酵母菌的桶装生(鲜)啤酒作菌种,其用量为麦汁量的10%,或使用啤酒厂的副产品—酵母泥,用量为麦汁计量的0.5%左右。在一个消毒过的容器内,先将麦汁250毫升和生啤酒250毫升(或啤酒酵母泥12.5)混合均匀,用已杀过菌的棒子搅拌均匀,在20~25℃的温度下培养12~24小时(酵母的添加量越多,起发时间越短),经常搅拌,等发酵旺盛后,再倒入较大的溶器中,加入所有的麦汁进行发酵。(2)主发酵。在麦汁中添加酵母18~24小时后,液面开始有白色的泡沫升起,称为起泡,经过2到3天后,泡沫越来越多,称为高泡期,可延续2到3天,以后泡沫逐渐下降,称为落泡。
主发酵的品温应控制在8到12℃为宜,发酵时间约经过5~7天左右。落泡之后,口尝发酵液,喝到口中感到醇厚柔和,其有麦芽的香味,饮后杀口,不应有酸味或其它怪味,这就是嫩啤酒了。此时已有60~70%的糖分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3.后发酵。主发酵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二氧化碳不易保持。为了完成残糖的最后发酵,促进酒的成熟和酒液澄清并增加啤酒的稳定性和二氧化碳含量,需将嫩酒密封贮藏,又称为后发酵。方法是将前发酵的嫩啤酒沉淀之后,用棉细布过滤,装入啤酒瓶(一般瓶子经不起啤酒的压力,故不能用)。在低温下(0~10℃)再经过10~15天密封发酵,打开瓶盖,倒入杯中有泡沫升起,这就是清香爽口和酒味柔和的啤酒了。
注意事项:在制啤酒过程中,所用工具和容器,都要经过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使用。
玉米胚芽油饼制酒
用玉米胚芽油饼平均每100公斤可酿制21公斤白酒,出酒率达21%。经测定其度数可达60度。
原料配方:玉米胚芽油饼750公斤,快曲70公斤,酵母140公斤,稻壳125公斤
主要设备:发酵池、蒸酒锅、冷凝器。
制作方法:将玉米胚芽油饼和稻壳掺拌均匀后,装入蒸锅,加热蒸30分钟左右出锅,放在料台上翻晾,待料温降至20℃,将酵母掺入拌匀,随之装入发酵池内,经过6天左右的发酵,再将原料出池装入蒸酒锅,用蒸汽升温,蒸发出的汽,通过冷凝器,变为液体流出,即成白酒。
元代以来,蒸馏烧酒开始普及,很大一部分麦曲用于烧酒的酿造。 因而传统的麦曲中分化出一种大曲,虽然在原料上与黄酒用曲基本相同,但在制法上有一定的特点。到了近现代,大曲与黄酒所用的麦曲便成为两种不同类型的酒曲。明清时期,河南,淮安一带成了我国大曲的主要生产基地。
大曲是从麦曲中分化出来的,故在古代酒的文献资料中大曲的概念并不明确。一般指曲的形体较大的麦曲。这里所说的大曲,是指专门用于蒸馏酒酿造所用的麦曲。大曲与黄酒所用的麦曲的主要区别在于制曲原料,曲型和培养温度这三个方面。
1 制曲原料
大曲的原料为豌豆,小麦和大麦。其配比也随各地而有所不同。 豌豆在原料中占30%-50%。因此豆类原料的广泛使用,对于大曲中的微生物种类, 相对数量,对曲香,酒香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制曲工艺
大曲的形体较大。如<<天工开物>> 所描述的当时淮郡所造的曲是打成砖片。这种曲形延续至今。
大曲的生产工艺流程:
小麦→润水→堆积→磨碎→加水拌和→装入曲模→踏曲→入制曲室培养→翻曲→堆曲→出曲→入库贮藏→成品曲
砖块式的大曲,是由专门的制曲工人踏制的。 踏曲是一项即辛苦又有趣的工作。颇有讲究。首先是其严密的组织形式及相互配合的工作方式,往往有一监工,由曲坊主人或有经验的人担任。制曲工人有严密的分工,有人专门量原料和水,有的专门拌料,有的专事搬运,曲面装入木模,由踏曲工踏实。踏曲工有十几人甚至数十入之多。每人规定踏几脚,如第一人连踏三脚,第二人接过去,同时即翻一面,再踏三脚,第三人又接下去,最多时一块曲需经过60人的踏制。然后由专入取出木模,还有专门的人从事曲块边边角角部位的踏制,有人负责修曲,使曲块平滑。由数人搬至曲室。这样严密的踏曲组织系统,其目的是为了踏制高质量的块曲。踏曲最重要的是要使曲块紧密,一方面是为了减少曲块在搬运过程中曲块的破碎,更重要的是曲块的紧密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酒曲中所繁殖的微生物。制块曲所用的曲模,采用砖形,这大概也是数百年的经验积累下来,人们认为这是一种最佳的几何形状。前面说过,较原始的曲模较小,有园形,扁方形,而长方体的砖形则是综合了各种因素之后所确定的最佳几何形状。这些因素大致包括:曲面的粘性, 曲块水分的蒸发需要,散热的需要,踏制时的力量大小,曲块堆积的需要,搬运的需要。
3 培养温度
曲块成型后,送入曲房,微生物菌体是由多种渠道自然接种的。 在密闭的曲房内,微生物开始繁殖,并散发热量,温度的升高又加速水分的蒸发,使整个曲房内温度和湿度都上升。从培菌过程的操作来说,大曲与黄酒麦曲并无显著差异,翻曲,通风,堆曲等仍是必要的操作步聚。但关键的区别是培菌温度。大曲向高温曲方向变化。
大曲的培养温度可达50-60℃。各地的做法也有所不同。如民国时期唐山地区的培养温度为52℃,茅台酒的酒曲培菌温度可达60℃。翻曲的工人往往裸体进入曲房进行操作,也不免汗流浃背。
大曲向高温曲的方向发展,客观原因之一, 可能是曲室内堆积的曲块数量增加,导致曲房内温度上升速度快,幅度大(前面已说过, 这是由于品字形堆曲法的采用所造成的),明清时期,制曲成为一门手工业,曲坊专门从事酒曲生产, 为尽量利用空间,曲房内的块曲数量有可能尽量增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人们意识到高温曲所酿造的酒香气较好。其机理虽未完全阐明,但有一条是较为肯定的,即酒曲上生长的高温菌与低温菌的的比例随培养温度而变,高温菌代谢产物对酒的香气成分具有一定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大曲,培养时期的最高温度有所不同。 大致有三种类型: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中温曲以清香型白酒汾酒所用的大曲为代表,最高温度为50℃ 以下。其培养过程的特点是:制曲着重于曲的排列,曲房的窗户昼夜两封两启,温度则两起两落。控制热曲和凉曲温度较为严格,热凉升降幅度较大,小热大凉,适合于多数中温性微生物生长,以白色曲较多。中温曲的糖化力,液化力和发酵力最高。高温曲以浓香型白酒所用的大曲为代表。制曲时期最高温度大于50℃,制曲期间,以曲的堆积为主,复盖严密,以保潮为主。培养期间温度的掌握主要靠翻曲来实现,只有当最高温度超过工艺要求的极限时,才进行翻曲,放潮降温。工艺特点为多热少凉。曲的糖化力,液化力和发酵力均不及中温曲。超高温曲以酱香型白酒所用大曲为代表。如茅台酒所用的大曲,制曲时着重于曲的堆积,复盖严密,以保温保潮为主,每当曲温升至60-65℃时,才开始翻曲。超高温曲的糖化力,液化力和发酵力均最低。故曲的用量最大,茅台酒用曲,曲粮比高达1:1。
现代的白酒生产,优质酒和国家名酒都采用传统法制作的大曲。 为减轻制曲工人的劳动强度,曾应用过机械化制曲。
[编辑本段]六 红曲生产技术
红曲,顾名思义,其色泽红艳,在古代除了用于酿酒外, 还广泛用于食品色素,防腐剂。现代还发现红曲中有一些药用成分,如可用于治疗高血压,腹泻。
红曲的主产地历来在南方,尤其是浙江,福建,江西等省。 又以福建的古田为最著名。红曲的品种又分为库曲,轻曲和色曲三大类。库曲的单位体积较重,多用于酒厂酿酒;轻曲体轻,一般用于酿酒或用作为色素;色曲曲体最轻,色艳红,多用于食品的染色。
1 红曲的由来
红曲在宋初有记载。但详细制法在元代及以后的文献中才得以所见。 如元代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明代的<<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
2 红曲的传统制法及技术进步
古代制红曲,必先造曲母。曲母实际上就是红酒糟。 该红酒糟是用红曲酿成的。红曲相当于一级种子,红酒糟是二级种子。曲母的酿法与一般酿酒法相同。现代可以直接采用红曲粉或纯培养的红曲霉菌种接种。
著名的福建红曲传统制法是:
曲种(曲粉+醋)
↓
洗米→蒸饭→摊饭→拌曲→入曲房培养→堆积→平摊→浸曲→堆积→→翻拌 →第一次喷水→第二次喷水→出曲→晒干→成品曲→包装
红曲所生长的微生物属于红曲霉菌,其种类很多。其生长特点是耐酸。 从古代起,人们就掌握了这一规律,在接种时及培养过程中,加入醋酸或明矾水调节酸度。红曲培养的好坏与否,还与温度有关,故在培养过程中,堆积或摊开就是一种调节温度的方法(这和其它制曲时的方法相同)。培养过程中,湿度和水分含量更是非常关健的。水分太高或太低均不利,调节水分或湿度的方法有多种,如喷水,或短时间的浸曲。红曲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开始时还是雪白的米饭培养数天后,米饭粒上开始出现红色的斑点,随着培养时间的延续,米饭上的红斑点逐渐扩大,一般在7天左右,全部变红,如果继续培养,颜色会变成紫红色。
现代除了传统的制曲方法外, 还发展了厚层通风法制红曲工艺和红曲的液态法培养工艺。厚层通风法制曲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空间。液态法制曲,可以利用更为廉价的原料,如玉米制红曲。原料的利用率也得以提高。
除了红曲外,我国一些地区还有乌衣红曲和黄衣红曲。乌衣红曲中的微生物除了红曲霉菌外,还有黑曲霉菌;黄衣红曲中的微生物不仅有红曲霉,还有黄曲霉菌。这些曲可以酿制各种不同风格的酒。
[编辑本段]七 麸曲和酒母
白酒酿造中麸曲的使用是中国酿酒业的一次重大改革。自从1955 年确立了以麸曲,酒母为核心的<<烟台酿酒操作法>>以来,这一方法得到了大力的推广, 现在已成为我国白酒生产的主要操作方法之一。其主要优点是麸曲的糖化发酵力强,酿酒原料的利用率比传统酒曲提高10%-20%左右;麸曲的生产周期短, 而且便于实现机械化生产。液态法白酒也是在麸曲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麸曲法生产的白酒香气香味等方面较为欠缺。不少厂家则采用多种微生物发酵(如添加生香酵母,己酸菌等)加以弥补。
麸曲是采用纯种霉菌菌种, 以麸皮为原料经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培养而成的,它主要起糖化作用。酿酒时,需要与酵母菌(纯培养酒母)混合进行酒精发酵。
麸曲生产的主要方法有:盒子曲法;帘子曲法;通风制曲法。 制曲工艺分为固体斜面培养,扩大培养,曲种培养和麸曲培养四个阶段。实际是逐步扩大培养的过程。
现代酒母虽然从本质上来说与古代的酒母是相同的, 但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酒母是纯种培养的酵母菌,而古代的酒母(如<<北山酒经>>中所提到的)实际上是用于作种子的酒醅。
酒母的培养也是一个纯种逐级扩大培养的过程。先采用试管培养, 然后是烧瓶培养,再用卡氏罐培养,最后是种子罐培养。
[编辑本段]八 酶制剂
传统的酒曲,其本质之一就是粗酶制剂。 但传统的酒曲的最大缺点是酶活较低。现代,由于酶制剂工业的发展,在酒的生产过程中,适当加入一部分酶制剂以代替部分传统酒曲。目前所使用的酶制剂主要是液化酶和糖化酶两大类。酶制剂的使用可降低酒的生产成本,但所产生的问题是酒的香味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一些名酒厂,传统的酒曲仍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