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台,清朝府台是多大官

1,清朝府台是多大官

府台相当于知府、太守,地级市市委书记兼市长官名。宋代至清代地方行政区域“府”的最高长官。唐以建都之地为府,以府尹为行政长官。宋升大郡为府,以朝臣充各府长官,称以某官知(主管)某府事,简称知府。明以知府为正式官名,为府的行政长官,管辖所属州县。清沿明制不改。知府又尊称太守、府尊,亦称黄堂。
请参考:清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一般可分为省、府(州、厅)、县三级。 省一级的最高军政长官为总督、巡抚。总督和巡抚在明朝都是属于都察院的差遣职官,在清朝则成为正式的地方高级官员了。 总督一般管辖两省至三省,但四川总督就只管四川一省。总督例兼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衔,这就使他掌握了数省的行政、军事、监察大权。总督又可称为“制军”、“制台”。 巡抚为一省的最高军政长官,例兼兵部侍郎、都察院有副都御史衔,这样便有权统管全省的行政、军事、监察等大权了。巡抚又可称为“抚军”、“抚台”。 督、抚之下设布政使,掌管一省的财赋、民政。布政使又可简称藩台、藩司。 又设按察使,掌管一省的司法、监察以及驿传事务。按察使又可简称臬台、臬司。 清代道的长官,官方称为“道员”,民间尊为“道台”,因此得名道台衙门。清代的道,是省以下、府以上的机关
相当于知府、太守,地级市市委书记兼市长
知府 不大正五品左右
z主任吧
通常是要听的,但是清朝有两套系统,一个是政务系统,另一个是旗务系统在政务上,县令要听府台的,但如果这个府台正好是这个县令旗中的,县令又是那个旗的牛录什么的,府台就算他的奴才,会很复杂通常出现这种情况时,这两个人都会避免见面

清朝府台是多大官

2,请问清朝的道台和藩台还有府台都是个什么官呢是几品呢

一、官员的品级清时官阶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之分,所谓“九品十八级”。不能列入九品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末入流”。列表如下: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正三品——(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省知州。(武)守备。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卫千总。正七品——(文)翰林院修编,各部院七品笔贴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贴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贴式,县主簿。(武)外委把总。从九品——(文)翰林院待诏,刑都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末入流——(文)京、外县典吏,驿丞,河泊所所官。(武)无末入流。二、官员的服饰品级 顶 戴 蟒 袍 补服一品 珊瑚 九蟒五爪 仙鹤二品 起花珊瑚 九蟒五爪 锦鸡三品 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 九蟒五爪 孔雀四品 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雪雁五品 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八蟒五爪 白鹇六品 砗磲及白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鹭鸶七品 素金顶 五蟒四爪 (打不出)是溪旁加一个鸟和涑鸟 旁加一个鸟八品 起花金顶 五蟒四爪 鹌鹑九品 镂花金顶 五蟒四爪 练雀末入流 镂花金顶 五蟒四爪 黄鹂三、官员的称呼大学士——中堂。太子少保——宫保。吏部尚书——天官、冢宰。礼部尚书——大宗伯。户部尚书——大司徒、大司农。刑部尚书——大司寇。兵部尚书——大司马。工部尚书——大司空。左都御史——总宪。左副都御史——副宪。通政使——银台。御史——侍御、都老爷。郎中、员外郎——部郎、郎官。主事——主政。总督——制军、制台、制宪、督宪、部堂。巡抚——中丞、抚军、抚台、抚院、抚宪、部院。河道总督——河台、河帅。漕运总督——漕台、漕帅。学政——学台、学院、学宪。布政使——藩台、藩司、方伯、东司。按察使——臬台、臬司、廉访、西司。盐运使——盐司。道员——道台、观察。知府——太守、太尊、黄堂、五马。同知——二府、分府、司马。通判——别驾、三府。知州——牧、刺史。州同——州驾、州司马。州判——别驾、州司马。知县——明府、令、大令、宰、邑尊、邑宰、邑令、令尹、大尹。学官——教官、校官、学老师。县丞——左堂、二尹、捕厅。主簿——三尹。吏目——捕厅、右堂。典史——捕厅、右堂、廉捕、少尉、少尹、少府。巡检——捕厅、巡政、分司。提督——军门、提台。总兵——总镇、镇台。副将——协镇、协台。
(1)藩台(承宣布政使:管行政,钱粮)——省长。(2)臬台(提刑按察使:管刑事,司法)——公,检,法。(3)道台(俗称。是由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派到各地的“分道”。管钱粮,司法业务)——地区专署的干部。(4)府台(管理几个到十几个县行政的长官)——专署主任
道员,简称“道”,中国明清时期的地方政府官职之一,清乾隆时期为正四品之官,俗称“道台”,雅称为“观察”、“观察使”。 该官职通常省与府之间-道官署的主官,另外,也有如盐道道员的专任官职。 布政使副手也是道员,后来演变为分守道与分巡道官职,如福建分巡台湾厦门道一职。 1910年代,清亡后,道员官职废除。 藩台,既承宣布政使是中国古代官名,明朝时是承宣布政使司(国家一级行政区,大约等于现代的“省”)的行政长官。清朝时改称布政使,为省行政长官——巡抚的下属,从二品,初时设左右布政使,至康熙三年,只设布政使一人。 巡抚为中国14世纪-20世纪初的地方官制名称,统治区域从数千、数万平方公里甚至数十万平方公里,权力大于今日仅负责行政事务之省长,统筹地方行政、军事、司法权力。巡抚尊称为“抚台”、“抚军”。
道员 官名。明布政使有佐官左、右参政及左、右参议,分管各承宣布政司辖区内部份地区、钱谷等事,无定员,因事添设,各省不等,称分守道;按察使有佐官副使、佥事,无定员,分管各提刑按察使司辖区内部分地区、刑名等事,称分巡道。清乾隆十八年(1753)废参政、参议、副使、佥事等官衔,专置分守道主管一省内若干府县政务、分巡道主管全省提学、屯田等专门事务,守、巡诸道多加兵备衔,长官皆称道员,俗称道台,尊称观察。清末又在各省置巡警道与劝业道。民国初年曾分一省为数道,以道尹为长官。道员(道台、道尹)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级别,为从三品或正四品官员。

请问清朝的道台和藩台还有府台都是个什么官呢是几品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