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心一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的意思是什么

1,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的意思是什么

人们把精力、智慧、决心、毅力投放到某一事业上,就没有不成功的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出自《遗教经》。意思是一心不动而觉性常灵,觉性常灵而一心不动。一心不动谓之定,觉性常灵谓之慧,这样定慧等持,才是真正的制心一处。从大处来说就为自己树立人生的目标,就可以理顺散乱心,把精力放到佛法修学上,精进修学后智慧得开,理智得成。工作生活上的事情就都成了小问题,不但可以智慧处理,更可以利用世事为修学助缘,成为历事练心的最佳道场。制心一处就会“处顺境,随善缘,不生贪痴;处逆境,随恶缘,不起瞋恚。” (见蓝蝶非梦的解答,略有改动)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的意思是什么

2,如何才能制心一处

努力想自己要干的事,多设想一下光辉的未来。为自己找到一个目标,这是最重要的
住于四念处 旧曰四念处,新云四念住。念,即能观之观;处,即所观之境也。释迦牟 尼佛临入涅盘时,告诉阿难陀及弟子说:「 我入灭后,汝等比丘,应依四念处安住。」在广大的佛法中,为何佛只说安住於四念处?这是因众生 有四种颠倒妄见:1. 缘身执净,2. 缘受执乐,3. 缘心执常,4. 缘法执我。 如果不将此四颠倒妄见消除,则烦恼重重,随俗流转。因此在三十七道品中,首要的道品,即是对治此四颠 倒妄见的四念处。此四念处即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四念处的四种观法即为: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一、身念处,观身为不净也。身为父母所生之肉身,身之内外,污秽充满,无些净处,故观 身为不净。 又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搅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一一观之,纯是秽物。众生颠倒,执之为净,而生贪著,故令观身不净也。 以修不净观之慧力,对治「缘身执净」的颠倒妄见。试想我们的身体是否乾净?任你打扮得如何美观,当你满身大汗时,便会觉 得臭气难堪,何况唾涕便溺等,皆是不净。当人死后,大家更怕看死人。人到死后,尸体腐烂,遍体生蛆,穿筋啮骨,最后成为白骨一堆,这个身体的生存,实在不 净。故能观身不净,则贪爱渴想,恋慕艳丽色相等烦恼,自可消除,才能把心念安住於道法中。 二、受念处,观受为苦也。受为苦乐之感,乐从苦之因缘而生,又生苦乐,世间无实乐,故观受苦 也。又领纳名受,有内受外受。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一一根有顺受、违受、不违不顺受。於顺情之境,则生乐受。於违情之境,则生苦受。於不违不顺之 境,则受不苦不乐受。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不苦不乐受是行苦。众生颠倒,以苦为乐,故令观受是苦也。 是以观苦之慧力,对治「缘受执乐」的颠倒妄见。受,乃领纳为义,也即感受外界的印象。 当我们与境界接触时,所领纳的不论是苦、乐、舍的感觉,在无常的法理上看来,苦受固然是苦,而乐受以至於乐极生悲, 仍是逃不了苦。舍是舍受,即不苦不乐的感觉。因众生外有生住异灭四相迁流, 内有意念中的诸想不斯,到底也是苦(即行苦)。故人生是苦,这世界充满著苦。 苦既是由「受」而有,那麼,如苦而不贪恋欲乐,就不为境界所转移,则「缘受 执乐」的错见,便不能存在了。 三、心念处,观心为无常也。心为眼等之心识,念念生灭,更无常住之时,故观无常也。又心即第 六识也,谓此识心,体性流动,若麤若细,若内若外,念念生灭,皆悉无常。众生颠倒,计以为常,故令观心无常也。 以观心无常之慧力,对治「缘心执常」的颠倒妄见。「心」是生命的本质,同时是众生的中心,但心不是固定独存物,而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因缘和合的心物世 界,即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世界,五蕴的身心世界是无常的,会坏灭的,故我们的心是无实体的,不过是心理或思惟之因缘关系的发展而已,绝无实体可 捉取;而且心的现象,是念念生灭、刹那不住。怎麼可执它为常?由此观心无常之慧力,能使心念远离执常妄见的过患。 四、法念处,观法为无我也。法除上之三所余之一切法,无自主自在之性,故观无我也。又法有善 法恶法,人皆约法计我,谓我能行善行恶也。善恶法中,本无有我。若善法是我,恶法名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众生颠倒,妄计有我,故令观法无我也。 以观法无我之慧力,对治「缘法执我」的颠倒妄见。宇宙万法,都是因缘互相依存,我们的身体是五蕴四大(地、水、火、风)组合的躯体,一旦四大不调,五 蕴离散,生命便死亡。佛说五蕴的我是「假我」,不可执为真我。但众生无知,於无我法中,妄执有我,这种妄执叫做「我见」,有了我见,则有种种偏执烦恼,便 不能接受正法。故要使心念安住於道法中,便要以「观法无我」之慧力,消除「缘法执我」的错误。 修此身、受、心、法四种观想(四念处), 皆是重在智慧,以慧为体--用慧观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谓诸众生,於色受想行识五阴,起四颠倒。於色多起净倒,於受多起乐倒,於想行 多起我倒,於心多起常倒。若众生常修此四观,可除四倒,故名四念处也。在修此四念处阶段上,已经趣向真实智慧,此后更加精进,智慧增多,再修其他道品,就 能步步走上八正道!

如何才能制心一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