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怎么熬用白酒,为什么有的中药在熬之前需要白酒打湿一下再熬

1,为什么有的中药在熬之前需要白酒打湿一下再熬

中药有很多制法,为的就是能提取最大的有效成分。有烤的,蜂蜜浸的,也有酒炙的。
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常用于祛风通络和补益方剂中使用,外用还可以祛风活血,消肿止痛。

为什么有的中药在熬之前需要白酒打湿一下再熬

2,中药能用白酒熬吗

不能 有些要可以用酒泡
1.可以,但是你的白酒起码要是60度以上的酒头也叫原酒。2.同上3.一般是2-3个月即可喝,一次不要过量,50ml-100ml为宜。4.要密封,一般用二十斤的大玻璃器皿盛着。鹿茸与人参尽量不要在一起泡,容易上火。

中药能用白酒熬吗

3,用酒煎药的正确方法

你好!上面的都错了,应该以水没过中药为度,还有有些特殊的中药要特殊的煎药法,如矿石内中药要先煎,易挥发的中药要后下,还有的要包煎,还有煎药有分文火和武火的方法,一包中药要煎两次,然后两次参合在一起服下!建议按医嘱!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古方记载:酒水各半煎药,(古代用的是黄酒,浓度低)现代用法 煎药前(加水后)放三盅白酒,再煎药。就行。一付药煎两次,每次放白酒三盅

用酒煎药的正确方法

4,用酒煎中药怎么煎

把药材放到罐子里注意忌铁器铝器,密封后放于水浴中加热煎煮就行啦
不是,就是煎药之后喝药的时候先喝一点白酒,一般这样的白酒都要温一温热的。喝了酒之后酒马上喝药。就是这样我说的是酒送服,怎么是胡说呢?你不知道中药有酒送服的吗?三楼孤陋寡闻了吧!再说酒煎也就是取酒的性子上行,还不如送服。现在都没有酒煎了,都改送服了。可以查查金铃子散,看看是怎么用酒送服的!别不调查就说别人胡说。会搞笑的

5,中药怎么煮

首先:煎中药前先要加水浸泡30--40分钟;其次:煎药时,根据砂锅和草药的量来加水,加水最好盖过草药,然后加入药引子;再次:先大火烧开,然后改用小火;最后:30分钟后,草药就可以了
1.将药材放入药罐中(药罐不要用金属的,最好是陶瓷一类的),加水浸没药材水面高出药材2-3cm,浸泡30分钟左右。 2.大火煮开后,小火煮20-30分钟,即可。 注意:有些药材要后下,比如薄荷之类发汗的药,一般就煮个10多分钟;有些药材要先煮,比如矿物类的药物(龙齿、牡蛎之类),先煮30分钟左右;有些药材要包煎,比如种子类的(车前子等)、青黛等,用干净的纱布包一下封口放到药罐里一起煮即可。一般医生开方时都会写明。
其实不管什么鸭蛋只要是腌制的方法得当都会出油的。关键是腌完的鸭蛋要清嫩黄香,一般腌制的鸭蛋黄是出油了但是清硬的不得了。教你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先把鸭蛋洗净用白酒擦一下放入大盆里。再就是熬制盐水,根据鸭蛋的多少往锅里面添水,加盐根据你的口味加盐每十斤鸭蛋放入2-3斤的盐,再放入花椒、大料烧开。把烧开的盐水倒入盛鸭蛋的大盆里,等到盐水晾凉后再把鸭蛋码入坛子里面,最后再把晾凉的盐水倒入鸭蛋的坛子里面要水面没过鸭蛋为止,一般20天左右就会咸出油的,这样腌制的鸭蛋,不管腌多长那个时间清都不会硬的。黄有种特别的香味。方法很简单你可以试着做下,一定会使你满意的。

6,药酒的泡法

泡酒可以用白酒、黄酒和米酒,原浆酒当然也是可以的。药酒每天喝一小杯,最后是饭后1-2小时喝,因为饭前喝对肠胃不好。不用埋到土里泡,只要用玻璃容器密封了泡就可以了,一般泡1个月左右就可以饮用,当然了,泡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药酒服用简便,疗效显著,家庭亦可自制,但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1)选好配方 自制药酒应当选用适合家庭自制的安全可靠的药酒配方。有些配方并不适宜自制,如某些有毒性的中药、是必须炮制后才能用的,一般家庭无此条件。民间流传的一些单方、验方,如要配制药酒,应当先去请教医生,弄清楚药物性质和适用范围,以免误事甚至引起中毒。 (2)药材处理 一般制备酒剂的药材都切成薄片或捣碎成粗颗粒。要按医生处方配齐所用药物的种类、剂量,将其洗净晒干,凡坚硬的皮、根、茎等药物,切成3毫米厚的药片子;草质茎根,切成3厘米长度的段;种子类用捧击碎。有些药物,还需经过一定的加工炮制处理。民间验方的中药,首先要弄清其品名、规格,要防因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而搞错药材。 (3)酒的选择 以不低于60度的烧酒较适合。若用70%的药用乙醇来代替,则更有利于药材成分浸出。对于不善饮洒者,亦可用低度白酒或黄酒,但浸出时间及次数宜适当增加。 (4)浸制方法 第一,冷浸法。系将药材碎成片或粗粉,置于带盖的陶、瓷罐或带塞玻璃瓶等容器中,加处方量白酒,若未规定酒的用量,则一船酒量为药材量的8—12倍,可根据药材性质,适当增减。密闭放置,每天震荡或搅拌一二次,浸渍7天后,可改为每周一次震荡搅拌,搅拌次数多一些,浸出效果可更好。浸泡时间一般一个月以上。然后倾出上清液,并压榨残渣,榨出液与上清液合并,静置澄清,纱布过滤即得。如连续浸制,残渣则不必压榨,可再添加新酒浸渍。调补之品为人参、黄芪、当归及桔皮等多系如此。若所制药酒需加糖、蜜矫味着色,可将砂糖用等量白酒温热溶解,过滤,将药液与糖液混合,搅匀,再过滤即可得饮用药洒。如自制五味子酒:取五味子500克,冲洗干净,装入细口瓶中,加入60度白酒至500毫升,再封严瓶口,然后每日振摇一次,15天后可开始饮用。其饮用数量按每日3次,每次3毫升。此药酒主治神经官能症,以及失眠、心悸、健忘、乏力、烦燥等。第二、热浸法。药料和酒同煎一定时间,然后再放冷,贮存。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既能加速浸取速度,又能使药的成分容易并且能完全浸出。制作时,可采用隔水煮炖的间接加热方法,即把药料加酒先放在小铝锅、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后再放在另一盛水的大锅里煮炖。隔日一次,以有利药材成分的浸出。但热浸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酒易挥发散失。如自制青梅煮酒:青梅30克,黄酒100毫升,按热浸法隔水蒸炖20分钟。饮用剂量按每次温饮10—30毫升。此药酒主治食欲不振,蛔虫性腹痛,以及慢性消化不良性泄泻等病症
拜托 药酒?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讲只要是喝酒就不好,不管什么酒,每天喝多喝少都没有用,短期看不出问题来,但是久了就不同了
1.60度以上高度白酒+洗净的药材,常温下浸泡。挥发和药材吸收,会使酒度降低。高度可防腐和加快提取速度。2.见色就可以喝,但量必须少。酒度高和药性浓会伤身的。3.缺半斤(或三分之一)需补酒。饮用量适当加大。直至没有药材味道为止。4.药材必须因人而异,选方应请医师把关。5.遵照医嘱或饭后饮用。6.冬季药补佳期,春季必须停止。7.老人、妇女可选用黄酒,酒少药少,防止腐败。仅供参考
西汉古酒[配方]鹿茸2克,哈断19.5克(酒炙)。狗鞭(酒炙)96克黄精200克,枸杞子100克,松子仁50克,柏子仁(去油)65克,白酒、蜂蜜各适量。[制法]将前7味粉碎,以白酒适量浸泡7天,然后用渗德法收集流液;另取蜂蜜250克,炼至嫩蜜,待温,兑入渡液中,搅匀,静置,添至白酒至2500毫升,贮存备用。[功用]补益肾阳、强壮筋骨、养心安神、益气定喘。[主治]面色光白、腰酸肢冷、阳痿、遗精、心悸不宁、健忘不寐以及咳喘日久,气短无力、动则喘甚、开出肢冷等症。[用法]口服。每次服25~50毫升,日服2次。[附记]引自《卫生郎药品标准》。此药酒,用治早泄、效果亦佳。凡邪热内伏及阴虚火旺者忌服。孕妇慎用,感冒时停服。

7,中药的正确熬制方法

先用自来水泡半小时。泡的水不要丢了(中药是不需要洗的)。就用泡的水的药去熬。先用大火熬到沸腾。沸腾后该小火,用小火熬20到30分钟。然后将药汁沥出。在用同样的方法熬第二遍(泡药的过程可以省略)。将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药汁混合在分成两份。就可以了。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中药的服法:  一、每天煎一剂,每剂煎二汁,早、晚各服一汁,一般在饭后服为宜。  二、丸药一般每天服二次,服时最好将药烊开服用,便于吸收增强疗效。  未煎药需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质。  怎么熬中药,如何服中药?  (1)中药的煎煮是有一定要求的,具体有:①每次将一剂中药饮片材料放入煲内,加入清水,观察加水能否浸满药面,不足时可稍加水量。②一般浸泡半小时使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如赶时间,此步骤可略去)。③先用猛火煎至充分沸腾1-3分钟。然后收至小火,煎20-30分钟使之成一碗,用消毒纱布或咖啡格滤渣倒入杯内,温热服用。④一次将药物煎好后,可以将首剂和再煎的药物混匀,以便药效均衡。  (2)服药方法也是给药护理中重要的护理内容。清代徐灵胎曾指出:“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非特乏功,反而有害。”说明了服药方法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也确有因服药方法不符合要求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此,在护理上必须正确执行各种服药方法。  ①汤剂的服法大致分为4种:分服:即是将每天1剂中药,分2-3次等量分服。对老人小儿服药有困难的也可采用少量多数或浓煎后服用。顿服:将1剂汤药1次服下,以取其量大力峻、快速起效之作用。连服:是指在短时间内连续给予大剂量药物的服用方法。意在短时间内,使体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②中成药服服法一般分送服、冲服、调服、含化及喂服等。送服:是将药放入口内,用温开水或药引、汤剂送服。冲服:即将药物放入杯内,用温开水、药引等冲成悬混液后服用。调服:是将一些散剂用温开水或白酒、醋等液体调成糊状后口服。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均用此法给药。含化:是将丸、丹剂含在口中,让药慢慢溶化,缓缓咽下。如六神丸、喉症丸、救心丹等。喂服:本法主要用于婴幼儿、年老体弱或急危重症病人。是指将中成药溶成液状,逐口喂给病人的一种方法。  (3)中医用药护理除了注意煎药和服药方式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内容:①服药温度:服药温度一般是指服用中药汤剂的药液温度或用于送服的、酒等温度而言。常有热服、温服和冷服之分。热服:是将刚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常用于寒证。温服:是将煎好的汤剂或送药的水等放温后再服用。一般汤剂均采用温服。冷服: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常用于热证。②服药剂量:用药的剂量一般应该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决定。③服药后应注意休息,观察药物效果,观察有不良反应。尤其是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药物,更须严密观察和记录。④空腹服中药易胃肠反应,如腹鸣、便前腹痛、大便稀烂,故适于大便硬结或便秘患者。如有胃病,宜进食后一小时后服用。⑤对中西药合用的病人,应告诉中西药服用的方法的间隔时间。⑥体虚、年老、胃寒易呕吐或儿童,药物可分两次服用(相距时间可酌情)。⑦注意食物对药效的影响,中医历来有“药食同源”之说。这是因为药性和食性都有“四气”(寒、热、温、凉)和“五味”(辛、甘、酸、苦、咸)相同内容和区别。同时某些食物本是药物,既可食用,又当药用。如大枣、莲子、桂圆、百合、山药、赤小豆、海带、甲鱼、桑葚、黑芝麻、峰蜜等。既然食性和药性有共同的性味,凡是食性与药性相顺应,食物能增强药物的作用;食性与药性相反,食物便会降低药物的作用。总之,食物的正确选择,对提高药物的疗效,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与用药同等重要的位置,饮食因素还可能对中药的吸收有多种多样的影响,要充分利用有利的食物因素来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妨碍吸收的因素。  一、特殊处理的药物  1,先煎。目的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毒性,充分发挥疗效。先煎的药物有:(1)有毒药物:乌头,附子,雪上一支蒿,商陆等。(2)矿物类,动物骨类:生石膏,穿山甲,珍珠母等。应先煎15~30分钟。  2,后下。目的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使有效成分免于分解破坏。后下药物:(1)薄荷,木香,青蒿,玫瑰花,大黄,钩藤,番泻叶等。一般在煎好前10~15分钟入药即可。  3,烊化(溶化)。应于其他药物煎得虑出液后,再入药液中溶化。有阿胶,龟胶,鹿胶,蜂蜜,硭硝等。  4,另煎。贵重药材应另煎。如:羚羊角,人参等。  5,包煎。花粉淀粉等应包煎。  二、火候  一般应“先武后文”  三、煎药时间  解表药:头煎时间:10~20分钟。二煎时间:10~15分钟  滋补药:头煎时间:30~35分钟。二煎时间:20~25分钟  一般药:头煎时间:20~25分钟。二煎时间:15~20分钟  四、服药  1、服药温度  一般药物宜温服,呕吐或中毒病人所服汤剂宜冷服,解表药宜热服。  2、服药时间  滋补药宜饭后服,安神药宜临睡前服,解表药宜趁热服并覆盖衣被,令其出汗  3、服药剂量  成人一次150ml,每日2次。儿童一次75ml,每日2次。  还有汤剂煎煮器具应用瓷器,陶瓷等,不锈钢也行。千万别用铜或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