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方蒙古人喝酒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吗是不是擅长喝酒就可以多喝点也无
蒙古人和中国人及其他亚洲人一样,都可能会缺少乙醛脱氢酶,喝酒会脸红,脸红、大量出汗、身上皮肤发红等都是中毒的表现。有少部分亚洲人体内有乙醛脱氢酶,喝酒后脸不红,显得很能喝。还有部分蒙古人是俄国血统,体内可能也会有乙醛脱氢酶。但无论是哪里的人,有没有乙醛脱氢酶,酒精本身就是极强的致癌物,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尤其对肝脏、神经系统伤害最大。所以大多数蒙古人不是很能喝酒的,和其他民族一样,也是只有少数人能喝得多点,而且也照样醉,照样容易得肝病。
2,蒙古人为什么那么能喝酒拜托各位大神
看过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皇帝》的人,应该还记得年羹绕劝酒的法子:若在座的敬酒不喝,就把敬酒女奴的手砍下来,再不喝,再砍,直到客人喝了杯中酒为止。年羹绕是满人,不过蒙古人劝酒也是一个路数的,只要你曾经端起过酒杯,且酒量只是一般般的好,那这顿饭你就只能站着进来躺着出去了。 到蒙古族地区旅游的人印象最深的大概都是歌舞哈达和喝酒了,因为到草原旅游几乎都是一个调调:先在辽阔的草原上看风景、然后骑骑马、看看羊群、最后,无一例外都是进蒙古包献哈达、吃肉喝酒。今天这样,明天换个地方还这样,也可能哈达和歌舞改在蒙古包外面了,不过进蒙古包吃肉喝酒必不可少。蒙古人现在也多开化了,游客来了,喝酒不喝酒装装样子也就是了,人家也不深让,不过要是真的以客人身份到了真正的蒙古人家里,那就没有饮酒随意的自由了。 那年我去赤峰,打算到草原人家看看。还没出发,一行的汉人朋友就嘱咐我们到了蒙古人那里,如果不能喝酒,就千万不要碰酒杯。当地的习俗,只要是端过酒杯了,不喝醉酒不是朋友。我是女的还能有点优待,男同胞一定是跑不了的了。据说,当地人劝酒最绝的是你不喝他就不坐下,不仅进行下一个节目,有唱歌的人也就不能停,就一直冲着你唱--我的个乖乖,一听我就打了退堂鼓,后来因故就真的没去成,现在想来真有点遗憾。 蒙古人不分男女都爱喝酒,不过男人要比女人凶得多。蒙古人游牧四方,多时也见不到一个人影,孤单寂寞加之天气严寒冬季漫长,爱喝酒实在是地域气候使然---就跟俄国人爱喝酒一样。 蒙古男人在马背上便走边边喝的很可能就是酒。他们醉到人事不知被马儿带回家是常有的事。冬季严寒,从马背上摔下来又无人发现的话,基本上就没命了。据赤峰当地人讲,每年都会有蒙古男人因醉酒而冻死。 麻烦采纳,谢谢!
3,蒙古族的饮食习俗
一,红食-肉食蒙古人民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而草原红食中最鲜的,又非羊肉莫属。羊肉最原汁原味的吃法之一,著名的手抓羊肉——“手扒肉”,不过是把带骨的羊肉按骨节拆开,在大锅里用原汁熬煮,只放盐和葱。二,白食-奶制品到草原非吃不可的,除了肉,还有各种各样的奶制品,而其中最独特的又当属有“沙漠白金”之称的骆驼奶。其中必体验的骆驼酸奶,性味甘醇、微辛,黏而浓锢、富含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强筋骨,大补中益气,其营养成份接近人乳初乳,富含维生素。三,酒文化蒙古人虽然把酒视为饮食之最,耐日之魂,可也不提倡把它不分岁数的随意乱用,随意喝上几口的。对此,蒙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喝酒的岁数、敬酒、献酹、请曲等方面,都确立了具体而固定的标准和明确的礼节禁忌,创立了蒙古族独特的酒文化。四,饮茶习俗蒙古族与新疆、西藏的牧民一样,蒙古族人民喜欢喝与牛奶、盐巴一道煮沸而成的咸奶茶。蒙古族人民喝的咸奶茶,用的多为青砖茶和黑砖茶,并用铁锅烹煮。烹煮时,都要加入牛奶,习惯于"煮茶"。五,香炒米-蒙古族人最喜爱的粮食炒米,蒙古语称:“蒙古勒巴达”,意为“蒙古米”。它是糜子经煮、炒、碾等工序加工而成的。炒米在蒙古人心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因为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蒙古民族。炒米,是蒙古人最喜爱的粮食。因制作方法稍异,炒米又分为脆炒米和硬炒米。炒米便于携带,易于保存,蒙古人吃炒米,讲究多种食物搭配。放在碗里的炒米,倒上喷香的奶茶,奶茶边喝边续,待奶茶喝够,炒米也被泡软时,就要喝干碗里的茶,再放上黄油、奶皮、奶酪、红糖拌着吃,甜酸适中,香咸可口,味道尤佳。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 小香炒米 蒙古族人最喜爱的粮食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咸奶茶与蒙古族饮茶习俗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饮食之最 蒙古族的酒文化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骑士音乐嘉年华7月相约乌拉特后旗 品蒙古各色美食
4,饮食之最蒙古族的酒文化大家了解多少
生活在中国北方蒙古大草原上的蒙古族,自古就是一个豪放勇敢而坚强的民族,千百年来,无论辉煌与衰败,都影响不了这个马背上的民族的粗犷和豪放。蒙古人喜欢骑马,也喜欢饮酒,尽管他们的酒俗酒规不少,但他们的这些关于酒的风俗无不渗透着大草原的气息。在蒙古人看来“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 酒,给宾主带来隆重的热烈气氛和畅饮的欢乐,是最能表达蒙古人对宾客的尊敬和深情厚谊的。蒙古人向客人特别是远道而来的客人,敬献醇香的马奶酒或白酒,是他们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每当有客人到来,身穿整洁民族服装的热情蒙古族姑娘便手捧洁白的哈达和银碗,把最圣洁的哈达、醇香的美酒及甜蜜的歌声同时献给每一位客人。 而无论你是他们本民族的还是外族的亲朋好友,在接受敬酒时都要用右手无名指先到酒盅里蘸一点酒向天弹一下;再蘸一点酒向地弹一下;最后蘸一点酒涂在自己的脑门上。而在饮酒时,豪放的蒙古人最喜欢客人畅快淋漓地一饮而尽。宾主开场只是蒙古人饮酒习俗的一个点滴,要是逢遇蒙古人生儿育女、婚嫁等大事,那种气氛和热情就会让人不饮而醉。 祝福酒、洗尘酒、下马酒、上马酒……当宾主沉浸在微酣的惬意里的时候,一支支饱含着深情嘹亮而能播动人心弦的祝福歌便在人们的耳边响起^“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炒米、奶茶、手扒肉,今天唱个够。朋友,朋友,请你尝尝这酒醇正,这酒绵厚……”;“远方的客人请你不要走,盛情的草原将你留,闪光的银碗高高举,请你喝一杯蒙古酒。 ”此时,热情的蒙古人还要端着酒杯,双手齐额,向客人敬献他们的纯朴与真诚。置身此间,无论你是否喜欢饮酒,也不论是否能胜酒力,都会禁不住痛快地干上一杯。这就是蒙古人,这就是当你成为蒙古包的贵客时能感觉到的欢畅和热情。蒙古人喜欢饮酒,并把酒视为生活中的饮食之最,平时他们会随意地喝上几口,但热情的蒙古人绝不提倡不分昼夜的随意狂饮和任意地乱用。 蒙古人对喝酒的岁数、敬酒、献酹、请曲等方面,都确立了具体而固定的标准和明确的礼节禁忌并创立了蒙古族独特的酒文化。蒙古人在饮酒规矩上的一个最为独特而又最为严格的规定,就是可以上桌喝酒的岁数,而这主要又是针对蒙古男人而言的。在蒙古族民间,男子到了37岁,或者说过了三个本命年之后(有些地方到了25岁,过两个本命年之后)才被认可为“成年汉子,体力健全的,人,进入大人行列”,并被视为“有资格当官,做婚宴的头儿,品尝美酒之头份”,可以赏赐美酒而才被允许上桌喝酒。 不到37岁就饮酒沉醉者被看成是不懂规矩的人,是会受到人们讨厌和唾弃的。蒙古人在人际交往时常用的恭敬礼节就是敬酒礼。敬酒的礼节是从敬“策格”(酸马奶)开始的。在蒙古族的八大名贵食品中,策格指的是“白玉浆”。它被看作是王公贵族的招待品,无论是祭祀,封官晋衔、葛根活佛转世等重大仪式,还是平时招待客人时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轮式敬酒的礼节,这是四部卫拉特的土尔扈特部落的后裔,现在生活在阿拉善额济纳旗蒙古族的人们的敬酒礼节。额济纳蒙古人把敬酒叫阿日哈?查础呼(蒙语,阿日哈汉意为酒,查础呼为敬酒)。敬酒的时候,敬酒者把酒瓶盖打开后,在酒杯里滴一点酒,用右手按太阳旋转方向转着向陶脑(汉意为蒙古包顶中央的圆形天窗)敬酒。 这时席间在座的全体人员都放松地握住右手原地转向陶脑,同时用大拇指尖触到额头处以示行礼。这叫“向酒酹叩首 ”。在这之后,杯里第二次滴一点酒向火灶敬献。第三次则斟满酒杯开始向客人中最年长者敬酒。接受敬酒的人要把酒杯用双手恭敬地接过来,然后转移到左手,用右手做“向酒酹叩首”礼,再把酒杯转移到右手并品尝后还回去。 敬酒者把酒斟满后再敬下一位客人,以此按太阳转旋次序向每位客人敬酒品尝。这叫“轮流敬酒按此次序轮流到第三次时,客人就必须把酒干了。这个礼节就叫“三轮式敬酒”礼节。当三轮式敬酒结束以后,全体人员可以开始唱歌游戏。游戏中每唱一首完整的歌曲之后,作为“歌的轮次酒”每人都要品尝一次酒。 由于“歌的轮次酒是随意喝”,所以这个轮次喝多少由饮者自己决定。还有献斯日吉莫的礼节。斯日吉莫(蒙语,汉意为酹酒、乳、茶)。献斯日吉莫的礼节,是指在要喝的酒里面,蘸三次右手的无名指向上敬弹的习俗。弹献三次的内容有三,即一是“愿蓝天太平”,二是“愿大地太平”,三是“愿人间太平”。 蒙古人正因为把酒当成饮食之最,所以用它来表达了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和愿望。蒙古人不但有饮酒的固定礼节,而且还有许多饮酒的禁忌礼节。蒙古人忌讳随意的过分饮酒而饮得酩酊大醉,提倡“四十岁时只可品尝,五十岁出头放开一点儿喝,六十岁才可用酒取乐”或“过分饮酒等于活受罪”。 所以在耐日那达慕上忌讳酒过三杯,而且在饮用阿日哈、达日苏(达日苏,蒙语,汉意为黄酒)之后,忌讳谈话说它为“苦的”或“烈性的”,因为蒙古人视酒为饮食之最,酒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是香的或甜的,所以不能说它是苦的或烈性的。蒙古人忌讳站着品酒或饮酒,忌讳沉湎于饮酒而成为酒鬼,忌讳在父母、长辈面前喝酒,如果实在有应酬则要得到父母许可后,方可礼节性地喝一点。 敬酒的时候,忌讳在客人的手上斟酒,必须把酒杯接过来,斟好后用双手敬上,否则就是对客人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