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烧酒出酒少是什么原因
1.接下来我将介绍5个不同因素对出酒率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调整方法,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烤酒经历进行对照。第一大因素:控制初始淀粉浓度在合适的范围为什么我将这个因素放在第一位呢?
2.这是因为很少有人进行淀粉浓度的精细化控制,或者做了相应调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只有理解了才可以在做酒过程中灵活调整。
3.首先我讲一下白酒发酵的基本原理:白酒发酵的过程是淀粉经过糖化过程转化成葡萄糖,然后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在厌氧条件下转变成乙醇。
4.注:酿酒酵母是不能直接利用淀粉的,必须是淀粉先变成糖,再变成酒。白酒发酵所有的操作及控制条件都是围绕这个基本原理进行的。
5.粮食中的淀粉是产酒的有效成分,淀粉浓度的概念是淀粉占整个物料的比例,比如大米的淀粉含量70%,那么就是说100斤大米就含有70斤的淀粉,这70斤淀粉才是产酒的关键。
6.做酒初始淀粉浓度一般控制在20~30%最佳,我们做酒的粮食淀粉含量一般在60~70%之间,不同的粮食淀粉含量也不同,比如:粮食淀粉含量大米70%左右玉米65%左右小麦65%高粱70%常用的控制初始淀粉浓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第一种做液态发酵,一般100斤粮食加200~300斤水。
7.第二种做固态发酵,加配糟,配糟就是蒸完酒后的酒糟,凉到合适温度后使用,配糟添加比例一般是100斤粮食加300到500斤配糟。
8.根据季节以及配糟残余的淀粉含量而定,夏季温度高,一般需要把淀粉浓度控制在相对较低水平,所以配糟必要要大一点,冬季升温慢,就需要把淀粉浓度控制在较高的水平。
9.如果初始淀粉浓度没有控制在20~30%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第一种是淀粉浓度很高,比如蒸完粮食摊凉加曲药后直接桶发酵,这种情况我们用什么曲药粮食都会发酵不完全,这种情况可以产酒,但是粮食的出酒率很低。
10.第二种情况,如果淀粉浓度很低,比如做液态发酵100斤粮食加了500斤水,发酵液很稀,这种情况发酵的强度低,发酵缓慢,并且还容易染菌,也时常会出现出酒率低的问题。
11.我们了解了这个原理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可以灵活调整,这是初始淀粉浓度对出酒率的影响。第二大因素:适当的溶氧适当的溶氧通俗一点讲就是在做酒过程中需要有适量的空气。
12.首先还是先讲一下原理:白酒发酵的前期是酵母菌、根霉等微生物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有氧发酵,细胞数增多、代谢糖化酶、淀粉酶等一些酶系帮助粮食分解,到了发酵的中后期,氧消耗完,这个时候酵母菌就开始厌氧发酵产乙醇。
13.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出现发酵异常现象,第一种情况溶氧太少,如果是做液态发酵发现冒泡少,发酵没有动静,做固态发酵发现升温缓慢,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是否是溶氧不足;第二种情况溶氧过多,溶氧多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酸败,因为大部分杂菌都是好氧菌,如果杂菌数量在前期起来后,发酵就会直接失败。
14.控制溶氧的实际操作:第一种做液态发酵,发酵的前3天,每天对发酵液搅拌1~2次,搅拌完后立马密封好,搅拌的过程一方面是将沉降的粮食打散,防止结团,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溶解一部分氧气到里面去。
15.第二种做固态发酵,固态发酵会出现糟子板结,结团等现象,遇到这种情况要加大糠壳的使用,糠壳的主要目的是起疏松作用,只有糟醅足够疏松,在入池发酵的时候才会有适当的溶氧,才会发酵正常。
16.糠壳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本身是不会产酒的,牲口吃含有糠壳的酒糟适口性要差一点。此外糠壳对蒸酒也很有帮助,发酵完后的糟醅比较板结,不容易蒸酒,这个时候添加一部分糠壳可以更容易把酒蒸出来。
17.第三大因素:控制发酵温度首先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基本原理:酵母菌最适的生长繁殖温度是20~30℃,最适的发酵温度是38~40℃。
18.根据这个基本原理我们知道初始温度在20~30℃酵母菌都可以长起来,发酵的最高温度不宜超过40度。实际操作情况如下:第一种是采取暴露在外面的发酵容器做酒,这种方式做酒环境温度的高低以及波动会对发酵容器的温度造成较大的影响。
19.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干预外界条件来创造合适的发酵环境,比如夏季做酒就采取降温措施以及低的初始温度来达到,冬季做酒就要对发酵容器进行保温处理,防止散热快发酵温度过低。
20.第二种采取窖池或者地缸发酵,这种操作方法环境温度变化相对来说对发酵体系温度影响不是特别大,也很难通过环境温度的干预来改变发酵体系的温度,一旦入池封窖后我们就很难做出调整。
21.这个时候就要设定合理的入池温度以及调整合适的入池淀粉浓度,比如入池淀粉浓度在2入池温度我们一般控制在24~26℃左右,冬季高一点,夏季低一点,主要考虑到在封窖之前环境温度对发酵体系温度的影响。
22.总而言之,发酵前期温度宜控制在30℃以下,发酵中后期顶温不要超过40℃,这是发酵温度控制的基本原则。
23.第四大因素: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抑制杂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灭菌,就是要做好消毒以及环境的卫生工作;另一个方面是抑制杂菌的生长,不让杂菌迅速长起来。
24.第一点很好理解,对发酵容器、发酵用水、凉床、操作工具等进行消毒处理,比较简单方面的是用热水消毒,如果染菌比较严重的可以用生石灰、双氧水等化学药品消毒。
25.第二点抑制杂菌生长主要是利用了杂菌的生长特性,白酒生产中主要的杂菌种类包括醋酸菌、乳酸菌等,大部分是需要氧气才能生长的,并且最适生长温度在30℃以上,我们可以设置较低的初始温度来达到抑制杂菌生长的目的,当酵母菌数量长起来后就会抑制杂菌生长了,达到以菌抑菌的目的。
26.第五大因素:边糖化边发酵生产工艺在白酒生产中的应用通俗一点讲就是在白酒发酵开始到结束,淀粉的糖化和葡萄糖转化成乙醇的过程始终在协调进行。
27.如果淀粉转化成葡萄糖的速度慢于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转化成乙醇的速度,那么酵母菌容易提前衰退,如果速度过快,高葡萄糖浓度会抑制酵母菌产乙醇。
二.烧酒的蒸馏锅什么原理
1.用特制的蒸馏器将酒液,酒醪或酒醅加热,由于它们所含的各种物质的挥发性不同,在加热蒸馏时,在蒸汽中和酒液中,各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就有所不同。
2.酒精(乙醇)较易挥发,则加热后产生的蒸汽中含有的酒精浓度增加,而酒液或酒醪中酒精浓度就下降。收集酒气并经过冷却,得到的酒液虽然无色,气味却辛辣浓烈。
3.其酒度比原酒液的酒度要高得多,一般的酿造酒,酒度低于20%。蒸馏酒则可高达 60%以上。我国的蒸馏酒主要是用谷物原料酿造后经蒸馏得到的。
三.为什么白酒放一段时间酒里面就会有沉淀物那。
1.1 浑浊、沉淀原因 1 勾兑过程中用水硬度过大 水的硬度大小是由水中所含钙、镁等金属离子所决定的,一些金属离子所对应的盐类仅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所以水加入酒中后,部分金属盐类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形成白色沉淀,像碳酸钙或碳酸镁是白色沉淀;还有些金属离子与酒结合时,其同酒中的有机酸发生反应而形成白色沉淀,或针状结晶析出,像乳酸盐类;还有一些氯化物、硫酸盐等粉状的白色物体。
2. 2 酒基含高级醇和高级脂肪酸酯类过多 在兑酒所使用的酒基中,高级醇类和高级脂肪酸酯类含量过多也会引起沉淀。
3.由于高级醇类和高级脂肪酸酯类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当酒基进行加浆降度时,基酒中的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及某些高级酸、高级醇类因溶解度变化而析出,造成成团的絮状物沉淀或白色浑浊。
4. 3 水中的腐殖质带来的沉淀 目前我国白酒厂生产条件的要求和生产设施水平不高,所以微生物较大量的无意引入是常有的事情。
5.由于白酒本身是优良的杀菌剂,微生物在其中不能存活,一旦进入酒中立即死亡,死菌体分散于白酒中,而且不发生腐烂,蛋白质溶出,这样就产生了白色的点状物沉淀。
6. 4 设备引起的沉淀 我国白酒厂的贮酒容器多种多样,有铁罐、铝罐、陶质容器、水泥池、酒海、不锈钢罐等。
7.输送管道有食用乳胶管、不锈钢管及镀锌管、塑料管等,这些容器和管道清洗不净,将带入一些不洁性杂质。白酒所含的有机酸与铝形成有机酸铝,形成颗粒状沉淀或者是半透明乳胶状粘糊物质,而且这种物质特难处理,一般过滤后又慢慢形成乳胶状物质。
8.所以建议不要用铝罐。酒海内衬是由桑皮纸与动物血及钙离子溶剂复合而成,长时间使用,易脱落或溶出钙离子在酒中,与白酒中有机酸结合形成沉淀,或溶出Pr乳胶沉淀。
9. 由于加浆后酒度降低,输送、过滤过程中使用铁质管道,会溶入部分亚铁离子在酒中,若长时间放置,使亚铁离子形成三价铁离子,在酒溶液中形成络合物而使酒液变成棕色。
10.若是同含单宁过多的物质接触就会生成蓝色的单宁酸铁沉淀。 5 调香调味物质(香料)不纯造成沉淀 市场上有些香精不是很纯,其中含有或多或少的杂质,用其对酒进行调香调味时就会出现片状或絮状的沉淀。
11.主要原因是由于普通酯类物质含有多种高级酸酯在内或制造提纯过程中所残留的工业残渣,在加入酒中后就很容易析出从而形成沉淀。
四.不锈钢锅漏水用什么胶布粘
1.不锈钢锅漏水?在什么部位?如果真漏了,不能用胶布粘贴,因为在高温下,一般胶布都会析出一些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锅中,对人多少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