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瓶子为什么这么小口,古钟瓷酒瓶开酒说明不会开没有盖子配有一把好像钥匙的东西

本文目录一览

1,古钟瓷酒瓶开酒说明不会开没有盖子配有一把好像钥匙的东西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就是用钥匙撬瓶颈的小口,能将玻璃瓶盖撬断,钥匙贴近小口的一边

古钟瓷酒瓶开酒说明不会开没有盖子配有一把好像钥匙的东西

2,大口瓶倒酒时怎样保证酒不会漏掉很多

大口瓶倒酒时要注意慢倒,期间旋转瓶口快收。
小口喝 你喝多了一样会醉 大口喝无非就一下摄入大量酒精到体内 醉得就快

大口瓶倒酒时怎样保证酒不会漏掉很多

3,白兰地和威士忌的瓶口为什么不同

专利设计,用来区分不同酒种。威士忌瓶盖和白兰地瓶盖有很大的区别,白兰地一般为橡木塞、打开时拔出即可;威士忌一般为塑料盖,打开时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瓶口内置有塑料漏酒塞。白兰地酒倒出瓶后可再倒回,而威士忌不能。

白兰地和威士忌的瓶口为什么不同

4,为什么酒瓶的瓶口都是小口

防泄漏 防挥发 方便携带
1.便于取用 2. 如果是不幸遇到瓶子里面压强大了, 把瓶塞冲开, 只有瓶塞向外冲, 瓶体是向里的, 危害为最小,
酒精挥发快,化学装液体试剂的不都是细口瓶吗?
一般都是倒在杯子里喝的,大众化吧,古人也是一样的,酒长用广口的瓶子也是增加成本。
太大了就不叫瓶了

5,一瓶45度的二锅头分别有大小两种杯来饮到底是小还是大

应该是小杯。 品白酒向来是用小杯慢品的。
用小杯对身体好点
小杯的,喝起过瘾些
小杯的阿,
看个人喜欢,有的人喜欢喝慢酒那么就用小杯.喜欢喝急酒就用大杯喝,一次喝一大口.有的人是不会喝感觉挺难喝的想一小口一小口喝,而有的人感觉白酒挺辣的想,反正辣一下也是辣两下也是辣还不如就辣一下,一大口就喝完省得遭罪.
小杯子 一边倒一边喝 喝完一杯又一杯 有倒的乐趣 也有喝的乐趣

6,喝白酒喝两小口就有喝不下去的感觉怎么办有一点点想吐但是就喝了

把白酒兑雪碧,可乐。那样慢慢喝,以后就会了,也不想吐了。
有这种感觉就不要再喝了,不能喝酒说明肝功能不好,化解不了酒精!喝点蜂蜜解下酒吧!
1、酒后不可以喝醋、喝茶解酒,这些都是误区,醋和茶都不能解酒。 2、酒醉后最好不能喝浓茶,但可以喝点淡茶。茶叶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浓茶中的茶碱可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如果有人身不由己喝得太多,可以事后吃一些水果,或者喝一些果汁,因为水果和果汁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中和酒精。很多人酒后往往不吃饭,这样危害更大,应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来一碗面条就非常好。 3、甜点加水果。饮酒后立即吃些甜点心和水果可以保持不醉状态。俗话说“酒后吃甜柿子,酒味会消失”,这话不错。甜柿子之类的水果含有大量的果糖,可以使乙醇氧化,使乙醇加快分解代谢掉,甜点心也有大体相仿的效果。 4、至于在饮酒之后,能够尽量的饮用热汤,尤其是用姜丝炖的鱼汤,特别具有解酒效果。 5、酒后如发生呕吐不止,应立即找来矿泉水一瓶灌下,以免胃里没有东西而呕出血来。 6、呕吐完后,不可立即进食,尤其是烧烤一类食物。 7、睡觉之前请记住在床头放置盛器一个,以免,睡后惊醒欲呕吐在还未到达洗手间之前已然喷将出来。 8、翌日,若感胃酸,请服用胃舒平,等胃酸缓解后再喝水。 9、惹感胃痛,可适情况服用其他胃药,且不可服用止疼药,因为止疼药对于胃疼疗效胜微。 10、早点可选用豆浆、牛奶一类热饮。若还需上班者,可选用脉动、红牛等提神饮料,以保证不耽误工作

7,饮食器具发展进程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历代饮食器具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菜式和烹调方法千变万化,地方菜系各具特色,历代的饮食器具品种繁多,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从五十多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出现最初的食器,到以后历代发明的以青铜、铁、陶瓷等制成的各式饮食器具,当中可以窥见不同烹调技法的问世。这不但印证了中国的文明进程,更足见美食与美器之间存在一种相伴相依的关系。并且,古语有云:“美食不如美器”,美食佳肴也要精致的餐具烘托,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可以追溯至旧石器时代中后期(约60万年前——1万年前)。这时期的人主要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食物不加调制,直接生食。后来人类逐步学会了人工取火熟食,更逐渐掌握了采用石板和石子作为传热炊具的间接烧烤技法,及发明用水煮的方法,大大改进了饮食的素质。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4千年前)时的进食方式一般是席地而坐,环火而食。这时期亦见证了种植业、养殖业和制陶业的诞生。农业的发展使古人定居下来,从而衍生对容器和食器的要求,促进了淘器的发展。从早期造型简单的淘器,发展到后来对陶罐、陶釜、陶甑等炊具的使用,反映了当时水煮、汽蒸的烹饪方法问世;日趋精美的陶制食具更反映了古人对美器的追求与重视。及至夏、商、周、春秋战国(约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时期,中国的饮食生活的基调和格局初步奠定,以谷物为主,辅之以果、肉、菜的膳食结构和主副食体系形成,饮食礼仪亦逐步完善,还产生了烹调理论及膳食养生的论述。这个时期更出现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两份食单,包括周代的“八珍”和战国《楚辞·招魂》中罗列的一席酒菜。这一时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其中青铜酒器更是商代最具代表性的食器。鼎及簋为夏、商、周时期最盛行的食器,器型风格厚重,繁缛纹饰中具有神秘、狞厉美的特征,与战国时期蕴含纤巧、活泼及清新风格的漆木制食器有天壤之别。秦、汉(公元前221——220)时期,国家统一强盛,农业发达,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交流,加上温室种植技术的发明,大大丰富了中国的饮食内容。铁制炊具在汉代开始使用,常见的食具有釜、甑、碗、盘、杯、壶、盒、罐等日用器,以及用于烧烤肉串的烤炉、蒸食的蒸笼,饮茶的托盏,以及具有异域色彩的银器、玻璃器皿等。魏晋南北朝(220—581)时期,制瓷业迅速发展,出现了质量较高的青瓷。于隋唐、宋元、明清(581——1911)时期,随着水陆交通与贸易的发达,大批城市兴起,酒肆饭店也随着市场的兴盛而日趋发达,促使国内各民族饮食文化频繁交流,更衍生出大量且多样化的美馔佳肴。高型家具的出现和普及也改变了中国自古以来席地而食的生活习俗。众人围坐共同进食的合食制已取代了传统一人一份的分餐制。食器的发展方面,瓷器逐渐成为最普遍的食具,除大量生产,更运销海内外,其质量及制作工艺也日趋精美。这一时期的食器分类越来越细致,茶具、酒具已经从传统食具中独立出来,瓶类实用器逐渐发展成精致的陈设品;而常见食具中以碗、盘、瓶及壶出现最多变化。
中国古代餐具史概略 饮食器具产生于农业经济出现之后。 新石器时期:人类学会烧制陶器。陶罐的问世,也正是饮具和食具的诞生之日,它具有饮具和炊具的双重作用。以后又演化出专门的饮具和食具。此后出现陶鼎,陶豆。晚期,出现灶,釜,鼎,甑,鬲,钵,碗,盆,盘,杯,罐,斗等。材料:多为泥土烧制。 河姆渡文化时期:食器主要是陶钵和陶碗。以后又出现陶鬲。 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专用酒器:陶gui(这个字是规字下面一个鬲字,我的电脑打不出。)进食器:餐匙(当时称匕),以兽骨为材料。 商周-春秋时期:青铜饮食器具主要分三类:饮器,食器,酒具。 饮器:鼎,鬲,簋等。 酒器:爵,觚,觥,尊,觯,斝,盉,钫,壶,卣,钟,方彝等。 食器:簋,敦,豆,瓿,盘等。 漆食器类:碗,豆,盘,杯,樽,壶,钫,羽觞,卮,匕,勺等。 春秋晚期出现刀,勺,叉,箸.匕和斗,也用来熨衣服,一直沿用至唐朝. 许多精品餐具多为贵族王侯使用,或者是祭祀时候使用,平民多用简单的泥土烧制的陶器。 秦汉时期:基本延续春秋战国时期的餐具,但已经有许多变化,特别是融入了胡风。代表餐具有:釜,甑,碗,盘,杯,壶,盒,罐,盆,勺,箸。许多精品餐具多为贵族王侯使用,或者是祭祀时候使用。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此时期多为铜,金,银器。代表餐具有:金盏,金匕,铜樽。鎏金双鸳团花银盆,菱花形银盆,青釉印纹形罐,越窑海棠式碗,越窑划花酒注(习称执壶,饮酒器)。茶具开始兴起:碗,杯,还有用酒器来饮茶。碗杯为金,锡或陶瓷材料。代表有越州碗,白瓷瓯。 茶壶在西晋时候出现。 此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因此餐具文化也是胡汗杂糅,互相影响。尤其是唐朝时期文人力量的兴起,带动了喝茶,饮酒的习俗。 宋朝-明朝:此时期多为陶瓷餐具,最有名的是景德镇陶瓷。代表餐具有:越窑划花酒注,永乐青花压手杯,成化斗彩人物杯。次时期茶具兴盛。茶具与酒具完全分开。茶具:宋代有素漆托盏(小碗),黑盏。元代有景德镇青花茶具,明代有宜兴紫砂陶。此外还有铜器,银器,锡器,金器,玉器,水晶,玛瑙等。茶具上绘有白鹤飞翔,游龙戏凤,翠鸟舒翼,彩蝶恋花,人物美女,花卉,山水画等。宋代陶瓷业发达,有官窑和民窑。元明清三代:青花瓷,五彩瓷,粉彩瓷,珐琅等彩瓷。 明代以后才把箸改称筷子。 许多精品餐具多为贵族王侯使用,或者是祭祀时候使用。文人群体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并日渐主导或影响潮流,尤其表现在茶餐具上。 普通百姓和中下地主阶层多使用民窑烧制的餐具。 清朝:带来了满族的一些饮食特色,但最终被汉化,大体上延续明朝餐具,在陶瓷业上有所发展,但辉煌已不如前。末期,西方饮食进入中国,餐具也随之变化。 参考书:《长江流域的饮食文化》 姚伟钧 著      《饮食文化》 穆艳霞 编著 中国古代盛食具 藏贮具广义地讲,用于藏贮食物原料与食物成品的器具均可归入此类,腌制食品的容器也可视作藏贮器。这类器物的构成比较繁杂,包括瓮、罐、仓、瓶、壶、菹甖诸类,既有存贮粮食的,也有汲水、提水的,还有存贮剩余熟食和腌食的。部分盛食器如盆、盘类也兼有储藏的功能。由于功能的多样化,我们虽可将它们广义地归入饮食具中,但仅仅借此说明饮食具的构成与发展,而不作过多的深究。 瓶一种小口深腹而形体修长的汲水器,新石器时代的陶瓶形式多样且大小悬殊,尤以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瓶最有特色,进入青铜时代以后,金属瓶虽已出现,但数量甚少,用于汲水的瓶仍以陶质为大宗。形体较小的瓶进而兼具盛酒的功能。 罐罐是小口深腹但较瓶矮胖的器物的泛称,考古学所指称的罐,包括了瓮、缶、瓿等多种器物,直到北魏时期,文献中才有"罐"的名称,但也无确切所指。我们可将新石器时代及其以后用于汲水、存水和保存食品而难以明确归入其他器类的小口大腹器物统称为罐。 瓮瓮是罐类器物的基本形态,用以存水、贮粮,当然也可贮酒,但装酒的瓮多称为资或卢,形体稍小的瓮可称为瓿,一般在口沿部位有穿孔以备绳索,主要用于汲水。另有一种形态与瓮相近的汲水器名为缶,有盖,秦国曾以此为乐器。 壶形态介于瓶和瓮之间且有颈的器物称为壶,因其形似葫芦而得名。壶可存水,也用以存贮粮,另有一部分盛酒。用作量器的壶叫锺,陶壶自新石器时代产生后一直沿用,后又有金属制品及瓷壶行业。 菹甖形状似瓮但有内外两层唇口,并加有盖,实际就是今天所说的酱菜坛子。菹就是酸菜,甖则是类似瓮的存粮储水陶器,其命名已示用途。周代已有腌制食品,但尚未发现其制作器具,最早的菹甖出自汉代墓葬,魏晋唐宋遗物也屡有出土,均为陶瓷制品,至今亦然。 盛食具指进餐时所使用的盛装食品的器具,约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餐具,包括有盘、盆、碗、盂、钵、豆、〓、敦、俎、案等类。盘是盛食容器的基本形态。 盘新石器时代已广泛使用陶盘作为盛食器皿,自此而后,盘一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用具,直到今天仍与我们朝夕为伴。作为中国古代食具中形态最为普通而固定、流行年代最为久远的品类,盘包括了陶、铜、漆木、瓷、金银等多种质料。最为常见的食盘是圆形平底的,偶有方形,或有矮圈足。值得注意的是,商周时期的青铜盘中有一部分是〓洗用具。 碗、盂、钵碗似盘而深,形体稍小,也是中国炊食用具中最常见、生命力最强的器皿。碗最早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历久不衰且品类繁多。商周时期稍大的碗在文献中称为盂,既用于盛饭,也可盛水。碗中较小或无足者称为钵,或写作钵,也是盛饭的器皿,后世专以钵指称僧道随身携带的小碗,是佛教梵文钵多罗(patra)的省称,故有"托钵僧"之谓。碗或写为盌,如同钵写作钵一样,反映了同一类用具的不同质料。 盆盘之大而深者为盆,从"锅碗瓢盆"这一习语中可知,盆自然是用于炊事活动的。但"金盆洗手"的说法,又表明盆也可以作〓洗用具,不过后一种意义的盆古代常写为鉴,形态上与盛食之盆也略有差异,新石器时代的陶盆均为食器,式样较多,秦汉以后食盆的质料虽多,但造型一直比较固定,与今天所用基本无别。 豆盘下附高足者称为豆,豆即是此类物品的泛称,也专指木质的豆,陶质豆称为登,竹质的豆则做笾,都是盛食的器皿。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已产生陶豆,沿用至商周时期,汉代已基本消亡。青铜豆最早产生于西周而不见于商代。商周时期,豆均是专以盛装肉食的,广泛用于祭祀场合,故后世以"笾豆之事"代指以食品祭神,豆类器皿因此被称为"礼食之器",用途甚明。 俎平板下安有足谓之俎。俎即可用来放置食品,也可用作切割肉食的砧板,故鸿门宴上张良自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意昭然。新石器时代的此类食具尚无确切的发现,但夏商周时期的俎却多有出土,既有石俎、又有青铜俎。当时的俎也是祭祀用的礼器,用来向神荐奉肉食,所以常常"俎豆"连用,代指祭仪,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论语·卫灵公》)即言其擅长祭祀礼制之意。 案案的形态功用与俎多有相似,但秦汉及其后多言案而少称俎。食案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案面长而足高,可称几案,既可作为家具,又可用作进食的小餐桌;另一种案面较宽,四足较矮或无足,上承盘、碗、杯、箸等器皿,专作进食之具,可称为棜案,形同今天的托盘。自商周以至秦汉,案多陶质或木质,鲜见金属案,木案上涂漆并髹以彩画是案中的精品,汉代称为"画案"。 簋青铜质圆形带足的大碗称为〓,或写作簋,又叫作琏,方形的则叫作簠,又叫作瑚,故瑚琏即簠。 簋,专指商周时期的青铜盛食器。在青铜器产生之前,此类器物是陶质或竹木质,被称为塯,或称土簋,功能与碗相同。簠簋之称仅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当时除作为日常用具外,更多地用作祭祀礼器,且多与鼎连用,以偶数出现,用来表示使用者身份地位的不同。与豆不同的是,簋专盛素食,秦汉之际,作为实用器的簠簋已不复存在。 盒两碗相扣成为盒。盒产生于战国晚期,流行于西汉早中期,有的盒内分许多小格,自西汉至魏晋,流行于南方地区,被称为八子樏,后也发展出方形,统称为多子盒,无盖的多子盒又叫格盘,此类器具均是用来盛装点心的,但扣碗形的食盒也一直在使用,不过由陶器变成漆木器或金银器了。 敦(音对)青铜质盛食器,存在于商周两代,盛行于春秋战国,进入秦汉便基本消失。敦呈圆球状,上下均有环形三足(或把手)两耳(或无耳),一分为二,盖反置后把手为足,与器身完全相同,同样用来盛装黍、稷、稻、粱类谷物食品。方形之敦叫作彝,但属酒具而非食具。 进食具饮食活动中,将烹饪好的食物从炊具中取出放入盛食器,再从盛食器中取出放入口腔,这两个过程所需要的中介工具就是进食器,中国传统的进食器具可分为勺子和筷子两类。筷子一经产生,历三千余年而无功能和形态的木质变化,因而被视为中华国粹的一种,成为饮食文化的象征。而勺类进食具的历史则更为久远,发展变化的过程相对要复杂些。 筷子筷子古称"箸",至明代始有今称。考古发现最早的箸出于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墓葬中,文献中曾记载商纣王制作使用精美象牙箸。但中国发明使用箸的历史肯定要早于商代。这种首粗足细的圆柱形进食具,最早应是以木棍为之,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制品,汉代则流行竹木质,且多经髹漆,至为精美。隋唐时出现了金银制作的箸,一直沿用到明清,至宋元时期,出现了六棱、八棱形箸,装饰也日渐奢华,明清时宫廷用箸更是用尽匠心,工艺考究且有题诗作画的箸实际成了高雅的艺术品。 瓢·魁将完整的葫芦一剖为二便成了两个瓢,故俗语说"比葫芦画瓢",可见最早的瓢应是圆形带柄并是木质的。后来又有了陶质和金属瓢,汉代的瓢方形、平底,既可舀水,又可直接进食,称为"魁",瓢之较小者称为"蠡",古语有"以蠡测海"言其工作之艰巨,或谓不自量力之意。瓢魁之类,既然可舀水进食,当然也可用以挹酒,上古之世,用于舀水的器具除陶质、木质的瓢外,尚有以动物甚至人脑壳为瓢者,民族学有许多相关的例证,考古学也有相关的发现。 勺在功能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炊具中捞取食物入盛食具的勺,同时可兼作烹饪过程中搅拌翻炒之用,古称匕,类似今天的汤勺和炒勺。另一种是从餐具中舀汤入口的勺,形体较小,古称匙,即今天所俗称的调羹。但早期的餐勺往往是兼有多种用途的,专以舀汤入口的小匙的出现应是秦汉及其以后的事。考古发现最早的餐勺距今已有七千余年的历史,属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勺既有木质、骨质品,也有陶质的。夏商周时期出现铜勺,带有宽扁的柄,勺头呈尖叶状,自铭为匕,即勺头展平后形如矛头或尖刀,"匕首"之称即指似勺头的刀类。自战国起,勺头由尖锐变为圆钝,柄也趋细长,此形态一直为后代沿袭,秦汉时流行漆木勺,做工华美,并分化出汤匙,此后金、银、玉质的匕、匙类也日渐增多,餐桌上的器具随着食具的多样而更加丰富了。 在古代的饮食活动中,餐勺与箸往往是一同出现并配合使用的。周代时曾规定,箸只能夹取菜类,而食米饭米粥时则必须用匕,分工十分明确。但延及后代,这一规定也渐成具文。何况,餐桌上的礼仪只是有闲阶级的标示,因为"礼不下庶人",所以对仅以果腹为目的的民众来说,只要有吃的,徒手去抓去捞又有何妨呢? 炊具通过烹、煮、蒸、炒等手段,用以将食物原料加工成可食用物品的器具就是炊具。这类器物包括灶、鼎、鬲、甑、甗、釜、鬶、斝等类别,而以灶为核心用具。 灶最原始的灶是在土地上挖成的土坑,直接在土坑内或再于其上悬挂其他器具进行烹饪。这种灶坑在新石器时代广为流行,并发展为后世的用土或砖垒砌成的不可移动的灶,至今仍在广大农村普遍使用。新石器时代中期发明了可移动的单体陶灶,为商周秦汉各代所继承,并发展出了铜或铁铸成的炉灶,较小的可移动灶称为灶或镟,实际就是炉。进入秦汉以后,绝大多数炊具必须与灶相结合才能进行烹饪活动,灶因此成为烹饪活动的中心。 鼎新石器时代的鼎均为圆形陶质,是当时主要的炊具之一。商周时期盛行青铜鼎,有圆形三足,也有方形四足。因功能的不同,又有镬(音获)鼎、升鼎等多种专称,主要是用来煮肉和调和五味的。青铜鼎多在礼仪场合使用,进而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而日常生活所用主要还是陶鼎。秦汉时期,鼎作为炊具的意义已大为减弱,演化成标示身份的随葬品。秦汉以后,鼎变为香炉,完全退出了饮食领域。有关鼎的许多典故说明了鼎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现代语汇中,鼎仍是较为活跃的字根。 鬲(音利)鬲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已渐趋消亡,故秦以后的文献中此字已很少见。陶鬲是炊具,青铜鬲则同时也作为祭祀用的礼器而存在于夏商周时期。 甑(音增)甑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来蒸饭的器皿,它的镂孔底面相当于一面箅子。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产生后,甑便绵延不绝,今天的厨房中仍能见到它的遗风。 釜古代写作鬴,实际就是圜底的锅。它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商周时期有铜釜,秦汉以后则有铁釜,带耳的铁釜或铜釜叫鍪(音谋)。釜单独使用时,需悬挂起来在底下烧火,大多数情况下,釜是放置在灶上使用。"釜底抽薪"一词,已表明了它作为炊具的用途。 甗(音眼)这是一种复合炊具,上部是甑下部是鬲或釜,下部烧水煮汤,上部蒸干食。陶甗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有青铜甗,秦汉之际有铁甗,东汉之后,甗基本消亡,所以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关的语汇,东周之前的甗无论是陶还是铜,多是上下连为一体的,东周及秦汉则流行由两件单体器物扣合而成的甗。鬲、鼎与甑相合的甗可直接用于炊事,而釜、甑相合而成的甗仍需与灶相配才能使用。汉代有时径直将甗称为甑。 鬶(音规)将鬲的上部加长并做出流,一侧再安装上把手就成了鬶,这是中国古代炊具中个性最为鲜明独特的一种,只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其他地域罕有发现,同鬲一样,鬶也是利用空袋足盛装流质食物而烹煮的,但它因有可以外泄的流和鋬而显得功能更齐全。 斝(音甲)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陶斝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也是空足炊具之一。进入夏商周时期的斝变为三条实足,且多青铜制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作为炊具的陶斝只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百年间,作为酒具的斝则盛行于商周两代。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