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野三关镇岩湾酒厂,湖北来凤到巴东县野三关镇

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苞谷酒哪里能买到

包谷就是玉米,土家族比较喜欢,鄂西,有买,比较出名的,湖北恩施洲巴东县野三关镇的,高浓度的颜色是金黄的,纯度很好,但没大规模生产,因为度数都很高,50-60是最基本的,现在在鄂西地区已经有类似连锁店形式的销售了恩施在沿江路,其他的地方我就不知道了,

什么是苞谷酒哪里能买到

2,湖北来凤到巴东县野三关镇

先从来凤坐车到恩施,票价50元左右,到达恩施后在到下车到车站售票点买一张去巴东野山关到车票就OK了撒,至于票价多少就不清楚了

湖北来凤到巴东县野三关镇

3,野三关镇的沿革

民国时期为农亭乡;后与石桥、白沙合并,为纪念寇莱公,改名才泽乡。1949年为第二区。1950年改为第六区,后更名为野三关区。1958年分属野三关公社、眠塘公社、鼓楼公社。……1984年为野三关区,1988年分设野三关镇、马眠塘乡、鼓楼乡。1996年,野三关镇面积222.8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玉米塘、菜子坝、支井河、庙坪、堰塘湾、大树垭、石马岭、平坦村、牛角冲、金象坪、石牛垭、石桥坪、水井淌、上李坪、青龙桥、冯字坪、冉家村、道子坪、枫木村、张家村、柳家山、两溪坪、吴家湾、主张岩、三斗坪、花栎树、猫儿坪、太平店、劝农亭、谭家村30个行政村和野三关居委会;马眠塘乡面积133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辖杨家湾、招凤台、凉伞坡、石板溪、白岩子、龙潭坪、杨家店、大湖坝、瓦屋场、柳树坪、穿心岩、箭杆山、清吉坪、金山坡、下支坪、茶园岭、东流河、西流坡、马眠塘、白米溪、上阳坡、耳乡湾、两河口、高炉坪、水井湾、泗渡河、流酒坪27个行政村;鼓楼乡面积132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辖龙坪、竹园淌、黄连坪、铺坪、鼓楼山、麻沙坪、核桃坪、申家湾、响板溪、葛藤山、岔二河、故县坪、大甘坪、水田坝、高阳寨、木龙垭、栗子园、响洞坪18个行政村。1996年,撤销马眠塘乡,并入野三关镇。2001年,撤销鼓楼乡,并入野三关镇。2004年,镇政府驻野三关,人口66498人,面积549.7平方千米,辖野三关、青树沟2个居委会和劝农亭、柳家山、两溪坪、吴家湾、三斗坪、花栎树、猫儿坪、太平店、谭家、主张岩、玉米塘、菜子坝、支井河、庙坪、堰塘湾、大树垭、石马岭、平坦、牛角冲、冉家、道子坪、上李坪、青龙桥、冯字坪、枫木、张家、招凤台、凉伞坡、石板溪、白岩子、龙潭坪、杨家湾、杨家店、大湖坝、瓦屋场、楸树坪、穿心岩、箭杆山、清吉坪、金象坪、石牛垭、石桥坪、水井淌、下支坪、金山坡、茶园岭、东流河、马眠塘、白米溪、上阳坡、耳乡湾、两河口、高炉坪、水井湾、泗渡河、流酒坪、西流坡、龙坪、竹园埫、黄连坪、鼓楼山、铺坪、麻沙坪、核桃坪、申家湾、响板溪、葛藤山、岔二河、故县坪、水田坝、高阳寨、大甘坪、木龙垭、栗子园、响洞坪75个行政村。

野三关镇的沿革

4,湖北恩施有哪些非遗产品

恩施的非遗文化比较多,列举几个:傩戏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和戏乐成分的礼仪祀典。宋代前后,傩仪由于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后慢慢与民间歌舞、戏曲等艺术形式相结合,演变为面貌一新的民间艺术形式,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恩施傩戏从不参与民间的亡人祭奠活动,更多的是在祈福、纳祥等喜庆场合参与演出。恩施傩戏中的分支曲目“耍耍”十分有名,与我国东北的“二人转”相似。在恩施,傩戏除了一般民间祭祀活动外,大多参与喜庆活动,起着“迎神、祈福、除邪、纳祥”的作用。演出根据角色的不同,戴上手工制作的各式面具,有“戴着面具是神,取下面具是人”之说。目前,傩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贵州、云南等省。在恩施市,傩戏主要在三岔、红土等地盛行。说起三岔傩戏,不得不说三岔傩戏第27代传人——“朝神”谭学朝。在三岔群众当中,至今还流传着他用傩戏引来百鸟朝凤的传说。上世纪80年代,谭学朝开始系统地向会员传授傩戏艺术。在他的引导下,三岔傩戏声誉越来越高,三岔乡因此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荣誉,谭学朝被命名为恩施州首届民间艺术大师。谭学朝大师收有实名弟子8人,记名弟子达2000余人之多。恩施傩戏闪耀着独特的民族魅力,具有较高的民族研究价值,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各大媒体及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关注。2003年,应中央电视台邀请,恩施傩戏参加了央视西部频道春晚的录制,100张傩面具在中央电视台亮相;2008年,傩戏《祭猪》赴京参加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演出;2008年,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到三岔调研傩戏;2010年,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洛秦慕名前来调研傩戏;2013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到三岔乡拍摄傩戏《打烘火》……恩施傩戏是国家级非遗名录保护项目,近年来,恩施市高度重视傩戏的传承与发展,制定并逐步实施《恩施傩戏“十二五”保护规划》。同时,组织专人对部分傩戏影像资料归档整理。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傩戏培训,扩大傩戏演出队伍,加强对外宣传。目前,三岔、红土等地的傩戏文艺表演队伍每年在州内演出达200场次以上,并渐渐走出恩施,走出湖北,多次应邀到全国各地演出。2.撒尔嗬撒尔嗬是清江流域土家人的一种祭祀歌舞,它的艺术价值、民俗学价值、人文价值和史料学价值弥足珍贵。已被列入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亲人去世,本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伤心事,谁会在此时击鼓踏歌至通宵达旦?然而,在巴东县野三关、清太坪、水布垭等土家族聚居的村镇山寨,就有这样一种奇特的“丧事喜办”的民俗:在这些地方,一旦土家老人亡故,亲朋好友往往不约而同赶到孝家灵堂,参加跳撒尔嗬,借此为死者亲属排忧解愁,慰藉亡灵。人们在孝家灵堂跳撒尔嗬,一跳就是两三个夜晚,直到送亡人上山时为止。这种丧事喜办的形式,在当地叫做“热热闹闹陪亡人,高高兴兴办丧事”。 亦歌亦舞祭亡灵按照土家人的习俗,丧家在老人去世后,孝子首先要跪在亡者床前,燃烧一种当地制造的很粗糙的黄色草纸,土家人称之谓“落气纸”。在将亡人装殓入棺后,即燃放鞭炮或派人翻山越岭去告诉亲朋好友,叫做“报信”,亲友及乡邻在得到报信后,即从四面八方赶到丧家,有的亲友乡邻要走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山路,不管多晚,打着火把也要赶到丧家,土家人称之谓“奔丧”。前来奔丧的亲友至家,会对孝家后人说一声:“恭喜你尽孝哒!”孝家把灵堂设在堂屋里。灵柩前的四方桌上供奉着红色的灵牌,灵枢上铺着红色的绣花绒毯。跳撒尔嗬所用的牛皮大鼓就置于灵柩前的桌子旁边,灵柩前的空地就是人们跳撒尔嗬的地方。夜渐渐深了,吊丧的人们吃过晚饭后,最热闹、最浓烈的跳丧也要开场了。只见掌鼓歌师父走到灵柩旁,拿起鼓捶示意前来奔丧的客人,意思是愿意上来跳的可以开始跳了,随即擂响了牛皮大鼓,随着“咚咚咚”的鼓点节奏,掌鼓的歌师高声唱出了跳撒尔嗬开场的第一个曲目“待师”——“我打鼓来你出台,黄花引动白花开……”伴随着鼓声和歌声,前来奔丧的土家汉子两人相邀上前,随着鼓点踏着节奏,自然地走到灵柩前起舞,边跳边与旁边观看的乡邻一起唱着应和:“跳撒尔嗬哎——”。一领众和,边唱边舞,现场气氛欢快热烈。撒尔嗬是一种歌舞性很强的民俗祭祀表演活动。其舞姿刚健、古朴、豪放、粗犷,尤其是跳“燕儿衔泥”,更为妙绝。只见一人丢一手帕在地下,另一人叉开双腿下大腰,随着鼓点的加快,双手后翘煽动双翅,嘴拢地面衔起帕子。“好!”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喝彩声……就这样,众人且歌且舞,壮观的场面一直持续到次日天明…… 笑对生死的人生观跳撒尔嗬,又称“跳丧”、“打丧鼓”。土家族跳撒尔嗬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隋书·地理志》中记载的“绕棺”。到唐宋时期,撒尔嗬已基本定型,唐樊绰《蛮书》载:“初丧,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此乃盘瓠白虎之勇也。”至元明清时期,地方史志对撒尔嗬的记载更为完备:“旧俗,殁之日,其家置酒食,邀亲友,鸣金伐鼓,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嘉庆《巴东县志》)用亦歌亦舞的方式悼念死者,是土家族先民巴人在长期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独特习俗,它不仅是一种民俗,也表现了巴人特有的生死观。土家人把丧事称之为“白喜事”。他们所跳的“撒尔嗬”,歌乃高亢欢快之曲,舞系豪迈雄健之风,无悲痛哀伤之感,讲求的是“欢欢喜喜办丧事”,“高高兴兴送亡人”。这一切都缘于土家族古老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人生观。即灵魂不灭,生命永恒,生与死是生命存在的不同形式的自然转换,死亡是旧生命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生命的开始,生与死是人生的必由之路。因此,土家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是乐观的,在他们看来,人的生老病死,就像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从出生到终其天年老死,是顺应了大自然的规律,所以,他们称人之老死为“顺头路”或称“黄金落窖”,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因此,老人去世后,为老人去世举丧,办得越热闹红火,就越是有面子、有孝心。举丧实质上成了礼赞生命、祝福新生的一种特殊的仪式。 立法保护撒尔嗬撒尔嗬这种清江流域独有的土家祭祀歌舞,虽然目前在清江流域还在传承,但从现实的情况看,流行的范围和区域正逐步缩小,究其原因,有外来文化的冲击,加之年轻一代对本土文化缺乏了解和足够的认识,以至于对传统艺术不感兴趣;再就是土家族的乡民们越来越多地走出大山到外地读书、务工,传承的人群越来越少。1986年9月,巴东县野三关镇民间艺人黄在秀和他的撒尔嗬表演队,应邀赴新疆参加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并获表演奖一等奖,从此以后,这一民间舞蹈开始由山野乡村走向大雅之堂,这也为撒尔嗬的传承推广起了很大作用。但是,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一些高难度动作逐渐失传,撒尔嗬的保护传承迫在眉睫。那么,怎样来保护这一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呢?目前,州及巴东县已实施了一些保护举措:在州委、州政府命名的“民间艺术大师”中,巴东县两位跳撒尔嗬的歌师邓习稳、黄在秀名列其中,政府每年为他们发放1200元生活津贴,以表彰他们为传承土家撒尔嗬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巴东县文化工作者多年收集整理编写的《清江流域撒尔嗬》已于2006年初正式出版;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巴东县在野三关镇挂牌建立传承基地,成立了“撒尔嗬表演队”,每年有计划地培训撒尔嗬传人。目前,该镇75个村,村村都有人会跳撒尔嗬,全镇会跳撒尔嗬的已近3000人。与此同时,该县还在全县范围内对撒尔嗬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建档,并进入数据库,以便进一步落实保护措施。尤为重要的是,我州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权利,制定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对撒尔嗬等民间艺术给予保护,使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3.肉连响2008年6月7日,利川市申报的“肉连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肉连响是诞生于利川市都亭、汪营、南坪一带,流行于全市的民族民间舞蹈。舞蹈主要以手掌击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人们习惯称之为“肉连响”。肉连响起源时代无详考。据本地民间老艺人陈正福介绍,民国时期,利川城区及一些人口比较集中的乡镇,常有一些人在寒冬腊月,赤裸上身,头上、身上、脸上涂满稀泥,双手拍打,沿街行乞,被称为“泥神道”。解放后,现已有78岁高龄的民间艺术大师吴修富,根据年轻时理发师表演泥神道动作,便悉心学习和模仿,并揉进秧歌舞、耍耍、跳丧舞、竹莲湘等民间舞蹈,配上“莲花落”的曲调,唱词则根据需要即兴创作,见什么唱什么,使舞姿更加优美和充满情趣,逐渐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肉连响。肉连响主要动作有:“秧歌步”、“穿掌吸腿跳”、“颤步绕头转身”、“鸭子步”、“双打”、“十响”、“七响”、“四响”、“三响”等。在动律上讲究“圆转”,顺着相击部位不断改变身体倾斜角度,柔美协调。肉连响本无唱腔和伴奏,艺人根据表演的需要,加上舌头和手指弹动声响伴奏,增加舞蹈的欢乐气氛。肉连响形式简单,不用道具,不拘场合,且强身健体,极易普及,群众常用以自娱自乐、锻炼身体,深受群众喜爱。肉连响被选入恩施自治州广场舞蹈《清江舞》中,在全州普及、推广。4.土家族摆手舞2006年5月20日,土家族摆手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摆手舞又名“舍巴”,整个活动以祭典舞蹈、唱歌等为表演形式,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内容。祭礼仪式毕,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土人作战前跳此舞以助长士气。摆手舞分单摆、双摆、大摆手、小摆手数种。跳摆手舞击大鼓、鸣大锣,气势宏浑壮阔,动人心魄。舞蹈时双手呈同边摆动,踢脚摆手,翩跹进退,成双成对,意境生动。摆手舞不仅是民间一种娱乐和健身性质的体育活动,亦是舞台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正是“摆手堂前艳会多,携手联袂缓行歌。鼓锣声杂喃喃语,袅袅余音嗬呓嗬。”土家人喜爱的传统大型舞蹈。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歌随舞而生,舞随歌而名。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七,一村一寨的男女老幼齐集摆手堂或土王祠,先由土老司手举扫帚,唱起扫邪歌,然后摆手队伍举着龙凤大旗,打着镏子、围鼓,吹着牛角、土号、唢呐,燃放三眼炮和鞭炮,身着“西兰卡普”,头包花巾,扛着神棍,在一声“喂嗬”中入场,翩翩起舞,热闹非凡。舞姿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粗犷豪放,生活气息浓烈。摆手舞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大摆手在摆手堂进行,规模大,时间长。一般从正月初九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摆手队伍一般以村寨为单位,参加者众多。表演的具体内容主要有闯堂进驾、开头辟地、人类起源、迁徙定居、耕作劳动、自卫抗敌、扫堂关架等八个部分,穿插打镏子、唱山歌、吹冬冬喹、打花鼓、唱薅草锣鼓歌,表现土家先民跋山涉水、迁徙繁衍、农事活动、日常生活、战争场面等。小摆手规模较小,时间较短,正月初九至十一日在各村寨所在的土王祠举行。其内容为祭彭公爵王、打蚊子、牛打架、塞冰口、挖地、下种、插田、除草、收割,表示劳动丰收的喜悦欢乐之情。摆手舞有独唱、领唱众和、众人齐唱等形式,曲调随舞的内容而变换。竹枝词记曰:“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