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格式塔心理学
- 2,马克斯韦特海默的介绍
- 3,韦特海默是的代表人物之一
- 4,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谁我说的是后期的
- 5,马克斯韦特海默的人物生平
- 6,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是谁
- 7,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8,韦特海默是谁
- 9,格式塔疗法的历史渊源
- 10,什么是视觉思维和空间推理
- 11,什么是电影本体论
1,格式塔心理学
问题很专业
库尔特·考夫卡、威特海默、苛勒
Kurt Koffka、M.Wertheimer、W.Kohler
M.韦特海默、W.克勒和K.科夫卡
2,马克斯韦特海默的介绍
马克斯·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1880年4月15日~1943年10月12日)是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他出生于奥匈帝国时期的布拉格,去世于美国纽约州新罗谢尔。他早期学习法律和哲学,后转学心理学,在屈尔佩的指导下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然后长期执教并从事心理研究。1933年移居美国,受聘于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韦特海默一生著述不多,但他对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主张从直观上把握心理现象,并把整体结构的动态属性看作是心理学的本质,认为应从整体到部分地理解心理现象。他还研究了神经活动和知觉的关系、知觉和思维。
3,韦特海默是的代表人物之一
D
4,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谁我说的是后期的
应该是勒温。韦特海默是前期的人物。
韦特海默格式塔是德文的译音,是整体的意思,也称作完形心理学。格式塔是行为主义的一个学派,其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科夫卡和克勒(就是在海岛上做了好些年猩猩拿香蕉实验,最后提出顿悟那个)。
5,马克斯韦特海默的人物生平
韦特海默通过对似动现象的知觉研究,提出了完形主义的观点,创立了格式塔心理学。所谓似动现象(phi phenomenon),是指先后出现的两个静止刺激,被个体知觉为刺激从前一个刺激的位置向后面一个刺激的位置运动的现象。韦特海默用速示器通过两条细长的裂缝先后在幕布上投射两条光线,一条是垂直线,另一条则与这条垂直线成20°或30°角。如果先后投射的这两条线时间间隔很长(如超过200毫秒),则被试看到的是两条先后出现的光线。如果两条线出现的时间间隔很短(如30毫秒),则被试看到的是两条同时出现的光线。可如果这两条线出现的时间间隔在某一范围时(如60毫秒),则被试看到的是光线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对于上述运动知觉的机制,以前有三种解释:(1)以冯特为代表的眼球运动说;(2)以马尔比为代表的后象混合说;(3)以厄棱费尔为代表的感觉综合说(或联想说)。韦特海默对这三种解释进行反驳,并提出自己的解释。他认为,似动自身是一种现象,是一个整体或完形,而不是若干不动的感觉元素的集合。他进而推论,心理现象的整体是不可分析为元素的,因为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是先于部分又决定各个部分的。这是韦特海默根据似动现象实验研究首次提出的完形主义观点,并以题为《似动现象的实验研究》的论文于1912年发表在《心理学期刊》上。后来这被认为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创立的开端。 首先,韦特海默对关于创造性思维的两种传统观点做了评析。他认为,传统的逻辑观点虽然有很大优点,如思维严密、重视规则、强调证明等,但是不能说准确地完成逻辑运算就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他还认为,联想主义是把思维视为一系列观念的联结。虽然联想说已经发展到了非常复杂的程度,但是其核心还是重复、接近等旧观念。其次,韦特海默把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应用于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研究。韦特海默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旧的完形而发现新的完形。在他看来,对情境、目的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等各方面相互关系的新的理解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根本要素,而过去的经验也只有在一个有组织的知识整体中才能获得意义和得到有效的使用。再次,韦特海默提出了三条科学创造的方法原则。它们包括:(1)逻辑—非逻辑互补原则,即逻辑与非逻辑思维互相补充,交互作用,共同完成创造性思维。(2)结构—整体性原则,即结构重组和意义重释的整合形成创造性思维。(3)和谐—简单性原则,即创造性思维追求结构的完整、简单与和谐。最后,韦特海默还强调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他不仅探索了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原则和途径,还指出了教师要教育学生打破框框、勇于创新、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现实意义。他认为,要把问题的细节层面和整体情境的结构联系起来进行考虑,解决问题也应该从整个问题向各个部分的方向进行。他说,如果教师能把问题安排得使课堂练习单元成为有意义的整体,那就能帮助学生顿悟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原则,也就很容易把这种原则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
6,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是谁
冯特特(科学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心理学第二势力精神分析创始人),华生(心理学第一势力行为主义创始人),罗杰斯(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文主义创始人),韦特海默,考夫卡,柯勒(格式塔心理学只有代表),荣格,阿德勒(弗洛伊德最重要的两个弟子,最后离开师门创建自己的理论但仍属于精神分析学派),铁钦纳(冯特的学生),詹姆斯(美国心理学之父)另外还有很著名的皮亚杰,布伦塔诺,斯金纳,班杜拉,勒温,维果茨基,马斯洛,罗洛·梅等。目前为止还没有最著名,只有最著名之一。要说影响力肯定是弗洛伊德。
7,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沃尔夫冈·苛勒、马克斯·韦特海默、库尔特·考夫卡。马克斯·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1880 - 1943)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他出生于奥匈帝国时期的布拉格,去世于美国纽约州新罗谢尔。他早期学习法律和哲学,后转学心理学,在屈尔佩的指导下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然后长期执教并从事心理研究。1933年移居美国,受聘于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在毕业以后的前六年里,韦特海默在维也纳、柏林、符兹堡和布拉格的一些心理和生理机构工作,继续研究词语联想,以及用实验心理学方法对失语症进行临床研究。1910年夏天,韦特海默特在去度假的列车上突然对似动现象的知觉问题产生了一些顿悟,于是在中途下车,买了一个玩具动景器,在他的旅馆房间里开始做知觉实验。同年秋他到法兰克福学院(后来的法兰克福大学)舒曼的心理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和苛勒、考夫卡一起讨论出,制定了后来的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纲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军队进行声源检听的设计研究,1922年进入柏林大学。1929年,韦特海默担任法兰克福大学心理学系主任。韦特海默一生著述不多,但他对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主张从直观上把握心理现象,并把整体结构的动态属性看作是心理学的本质,认为应从整体到部分地理解心理现象。他还研究了神经活动和知觉的关系、知觉和思维。沃尔夫冈·苛勒(Wolfgang K?hler,1887-1967)德国心理学家,出生在爱沙尼亚的塔林(Reval),后来在德国的沃尔芬布特尔长大。1905年进入蒂宾根大学就读,隔年转到波恩大学,一年后再转至柏林大学,1909年,他获得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在法兰克福大学担任心理学助教,与马克斯·韦特海默和库尔特.考夫卡一同工作。从1922年到1935年,他在柏林大学担任心理学研究院院长。1929年,他发表了《格式塔心理学》一书,1935年,纳粹试图插手心理学研究员,苛勒移居美国,任教于斯沃斯摩学院(Swarthmore College)。1956年至1959年间,他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2年获柏林自由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1967年逝世于美国新罕布夏州。库尔特·考夫卡(Kurt Koffka,1886 - 1941)美籍德裔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考夫卡1886年3月18日出生于柏林的—个律师家庭。考夫卡从小接受的文化可以说是“世界性的”,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律师;母亲是犹太人,信仰新教;弟弟是一名法官。他接受的柏林文化和心理学熏陶远比韦特海默更加深远。家里为他聘请了英语女教师教习英语,可能因为这个缘故,考夫卡始终是一个“亲英派”。受舅舅(考夫卡的舅舅是个生物学家)的影响,考夫卡从小对哲学开始感兴趣,而且在1903年进入柏林大学后选修了这门课程。他一生专著于格式塔心理学研究与推广,著有《思维的成长:儿童心理学导论》、《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等著作,在儿童生理发展、记忆论和人格学说方面作了杰出贡献。★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又叫完形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有马克斯.韦特海默、沃尔夫冈.苛勒和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很重视心理学实验,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资料至今仍是心理学的重要财富。
8,韦特海默是谁
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你对格式塔感兴趣吗?可以和我联系。呵呵
是不是 奥里森·斯韦特·马登 有时英文翻译可能不一样。奥里森·斯韦特·马登(1850~1924),1850年生于美国一个贫穷家庭。3岁失母,7岁丧父,在当地农家当过10多年雇童,干尽苦活,也受够他人的冷漠。直至一天在一个农家的阁楼里偶遇斯迈尔斯的《自助》,顿悟人完全可以从自身的环境中奋起的道理,命运从此改变。在《自助》的鼓舞下,他从此寻求自立,一边做工,一边学习,先后在新伦敦学院、波士顿大学、哈佛医学院接受教育并获得学位。他曾开设饭店和饮食俱乐部,购置宾馆和不动产。在生意因天灾受挫后,转而将全力用于励志书的写作。其间尽管曾遭一场大火,将他的5000多页书稿付之一炬,但这样没有动摇他以此“激励和帮助他人,使他们努力在这一世界上成为一个人物”的信念。《奋力向前》的出版,受到空前欢迎,并被翻译成数国文字。他在此基础上创办《成功》杂志。并成为了《成功》杂志的主编。凭借这一阵地,遍访同时代的无数名人,总结成功规律,宣传“任何一个普遍之人都可以变得非凡传大”的信条。他将富兰克林的人生价值——节俭、自控、勤奋、诚实与爱默生的成功标准——自我依赖、洞察和真理融为一体,成为无数人实现“美国梦”的催化剂,被誉为美国成功学的先驱。
9,格式塔疗法的历史渊源
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1912年在德国诞生,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格式塔心理学采取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主张心理学研究现象的经验,也就是非心非物的中立经验。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不能将它分析为感觉元素,并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或完形的(格式塔),所以称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苛勒和科夫卡。他们认为,现象的经验就是整体或格式塔,所谓感觉等元素乃是进行了不自然分析的产物。现实的经验只能证明”感性的组织”。韦特海默、苛勒和科夫卡等人提出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以后,在社会上和学术界渐渐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皮尔斯的咨询理论直接受到他们的格式塔思想的影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皮尔斯原先是从事心理分析学派的理论研究的,但是在一次心理分析年会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他彻底脱离心理分析学派,提出格式塔疗法(Gestalt therapy),他认为这种疗法的本质是“我必须对于自己的存在承担一切责任”。这种疗法主张通过增加对自己此时此地躯体状况的知觉,认识被压抑的情绪和需求,整合人格的分裂部分,从而改善不良的适应。
格式塔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德国出现的反对冯特构造主义的一个学派。诞生于1912年,“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意思为“形式”、“形状”,在心理学中用这个词表示的是任何一种被分离的整体。格式塔也被译为完形心理学。格式塔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活动都是先验的“完形”,即“具有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是先于人的经验而存在的,是人的经验的先决条件。人所知觉的外界事物和运动都是完形的作用。人和动物的智慧行为是一种新完形的突然出现,叫做“顿悟”。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魏特墨(1880~1934)、柯勒(1887~1967)和考夫卡(1886~1941)。魏特墨的主要观点:似动现象的视知觉问题实验研究,他认为似动现象就是一个格式塔,在心理现象上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的性质不存在于它的部分之中,而存在于整体之中。考夫卡的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因果关系,所谓心理物理场含有自我和环境的两极性,而这两极性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结构。他把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即外部实际的环境;行为的环境,即个人心目中的环境。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向左转|向右转
额
10,什么是视觉思维和空间推理
个人觉得,简单说可能就是只是通过眼睛对事物的观察,在大脑作出判断,而不用外物比如笔纸等推算。。。。例如在做那些折纸游戏是,不是真的折,而是通过大脑想象,推理出折的过程。同样对于其他事物也是如此。。。。主要是注重观察推出过程,以及在大脑中运作。这是一般天才的方式。。。。
视觉思维 较早对“视觉思维”概念进行详尽的研究和阐述的,是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阿恩海姆继承和发展了韦特海默关于知觉和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而且从更高的角度探究了视知觉的理性功能。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以大量的事实证明“,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在《视觉思维》专著中他不仅进一步阐述了视知觉的理性功能问题,而且还阐明了“视觉意象”在一般思维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这里的“意象”不是传统观念上对客观事物忠实、完整和逼真的复制(事实上,这种“意象”是根本不存在的),而是视觉思维对其对象的总体特征的主动把握。 美国心理学家麦金是正式使用视觉思维概念的第一人。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这一概念作出了独特的概括和界定。他指出,“视觉思维借助3种视觉意象进行”:一是“人们看到的”意象(观看);二是“我们用心灵之窗所想象的”(想象);三是“我们的构绘,随意画成的东西或绘画作品”(构绘)。而且“,虽然视觉思维可能主要出现在看的前前后后,或者仅仅出现在想象中,或者大量出现在使用铅笔和纸的时候,但是有经验的视觉思维者却能灵活地利用这3种意象,他们发现观看、想象和构绘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将其表述为意象思维、直觉思维或审美直觉思维,也许更为恰当。麦金关于视觉思维定义的最大特点就是富于操作性,可以看作是视觉思维概念的一种操作性定义。 结合普通心理学关于思维的定义,以及阿恩海姆、麦金关于视觉思维的解释,我们可以形成对视觉思维这种心理活动的基本认识。视觉思维是建立在视觉器官对外部刺激进行反应的基础上的,视觉器官得到外部刺激,以信号的形式逐层传送至大脑,形成视觉意象,这些视觉意象成为视觉思维的直接材料。视觉思维就是指人类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对视觉意象进行分析、概括、加工、整理,以寻求含意、达到一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视觉思维是一种积极的理性活动,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视觉思维自始至终借助意象,在观察、想象、构绘等形式的不断交替、变化中进行创造性活动;视觉思维是大脑右半球的独特功能,其创造性的内在机制是左右脑分工合作、交互作用的结果。
11,什么是电影本体论
电影本体论 关于电影的本体,电影学研究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说法。 似动说 电影本体来自似动现象(apparent movement,即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20世纪初,德国心理学家M.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似动现象。他相继呈现一条垂直(a)和一条水平(b)的发亮线段(见图似动现象实验示意),改变两条线段呈现的时距,并测量对它们的知觉经验。结果发现,当两条线段的距离短于30毫秒时,人们看到a、b同时出现;当时距长于200毫秒时,人们看到a、b先后出现;当时距约为60毫秒时,人们看到线段从a向b运动。韦特海默解释说,当视网膜受到两条线段的刺激后,会引起皮层相应区域的兴奋。在适当的时空条件下,这两个兴奋回路之间发生融合,形成短路,因而得到运动的印象。 似动主要依赖于刺激物的强度、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这些物理参数的相互关系可以用科尔特定律来表示: 当刺激间的时距不变时,产生最佳运动的刺激强度和空间距离成正比; 当空间距离恒定时,刺激物的强度与时距成反比; 当强度不变时,时距与空间距离成正比。有人认为,对似动具有重大意义的不是刺激的时距,而是刺激的持续时间。如a、b两个刺激,a呈现100毫秒或更长一些,那么在a、b之间根本没有时距时,也能知觉到最好的运动。 人们在电影银幕上看到的物体运动,是由影片上一系列略有区别的静止画面产生的,这种运动叫动景运动。 1833年J.A.F.普拉托(J. A. F. Plateau)设计和制造了第一个动景器。在一个圆盘分成的各个扇形平面上,依次画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着的舞姿,当圆盘旋转时,人们即可看到连续运动的舞蹈动作。后来的电影摄影技术和电影放映机,就是根据动景运动发生的原理提出和制作的。在黑暗中,如果注视一个细小的光点,人们会看到它来回飘动,这叫自主运动;在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只觉得月亮在“静止”的云朵后徐徐移动。这种运动是由实际飘动的云朵诱发产生的,因而叫诱发运动;在注视倾泻而下的瀑布以后,如果将目光转向周围的田野,人们会觉得田野上的景物都在向上飞升,这叫运动后效。在所有这些场合,看到的运动都不是物体的真正位移,所以也是似动现象。 近20年来,心理学家们对似动与真正运动的关系、似动的机制、似动中图形因素与运动因素的相互关系、似动的深度效应等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对揭示人们怎样从周围环境中拾取运动的信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对于电影本质的定义。
电影本体来自似动现象(apparent movement,即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20世纪初,德国心理学家m.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用实验方法研究了似动现象。他相继呈现一条垂直(a)和一条水平(b)的发亮线段(见图似动现象实验示意),改变两条线段呈现的时距,并测量对它们的知觉经验。结果发现,当两条线段的距离短于30毫秒时,人们看到a、b同时出现;当时距长于200毫秒时,人们看到a、b先后出现;当时距约为60毫秒时,人们看到线段从a向b运动。韦特海默解释说,当视网膜受到两条线段的刺激后,会引起皮层相应区域的兴奋。在适当的时空条件下,这两个兴奋回路之间发生融合,形成短路,因而得到运动的印象。 似动主要依赖于刺激物的强度、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这些物理参数的相互关系可以用科尔特定律来表示: 当刺激间的时距不变时,产生最佳运动的刺激强度和空间距离成正比; 当空间距离恒定时,刺激物的强度与时距成反比; 当强度不变时,时距与空间距离成正比。有人认为,对似动具有重大意义的不是刺激的时距,而是刺激的持续时间。如a、b两个刺激,a呈现100毫秒或更长一些,那么在a、b之间根本没有时距时,也能知觉到最好的运动。 人们在电影银幕上看到的物体运动,是由影片上一系列略有区别的静止画面产生的,这种运动叫动景运动。 1833年j.a.f.普拉托(j. a. f. plateau)设计和制造了第一个动景器。在一个圆盘分成的各个扇形平面上,依次画上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着的舞姿,当圆盘旋转时,人们即可看到连续运动的舞蹈动作。后来的电影摄影技术和电影放映机,就是根据动景运动发生的原理提出和制作的。在黑暗中,如果注视一个细小的光点,人们会看到它来回飘动,这叫自主运动;在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只觉得月亮在“静止”的云朵后徐徐移动。这种运动是由实际飘动的云朵诱发产生的,因而叫诱发运动;在注视倾泻而下的瀑布以后,如果将目光转向周围的田野,人们会觉得田野上的景物都在向上飞升,这叫运动后效。在所有这些场合,看到的运动都不是物体的真正位移,所以也是似动现象。 近20年来,心理学家们对似动与真正运动的关系、似动的机制、似动中图形因素与运动因素的相互关系、似动的深度效应等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对揭示人们怎样从周围环境中拾取运动的信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综合论是相对于本体论的一种电影理论,最早是由意大利前卫艺术家卡努在1911年提出,“电影是三种时间艺术和三种空间艺术的综合,这三种时间艺术是:诗歌、音乐、舞蹈;三种空间艺术是:建筑、绘画、雕刻。因此,电影是第七艺术。” 如在c·威廉主编的《现实主义与电影》一书的序言中所指出的:“(有人认为,)电影的素材接近造型的、空间的艺术,也就是说,接近于绘画;而它的展开的方式又接近于文学和音乐的‘时间’艺术。……l·德吕克认为‘电影是运动的绘画’;……a·冈斯认为‘电影是光的音乐’”,电影艺术综合论者认为电影不能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存在,而是多种艺术的综合。 但是事实上,电影本身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因为现代电影之所以能够从卢米埃尔那个能动的图片发展过来,就是因为电影自身的独立性质,即似动性。似动性是一种视觉和心理的幻觉,我们看到电影是动态的,但其实银幕上并没有“活动影像”,那仅仅是一格格静态画面的二十四分之一秒的间歇运动,“活动影像”是出现在观众的脑海中的“幻觉”。电影利用的正是这种幻觉,这是本体论坚持的原则,即电影因为其独立的特性所以电影是独立的艺术,不是其他任何一种艺术或多种艺术的综合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