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石岐酒厂改造成,中山市石岐区更改了吗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山市石岐区更改了吗

改了石岐其实就是中山市的城区,有东区、南区、西区和石岐区。现在的南区和西区的很多地方都不属于石岐了。在区规划没有改之前的东区、西区、北区、中区就是纯粹的石岐。如果是说区的话,还有火炬开发区,不过那不属于石岐范围了。

中山市石岐区更改了吗

2,石岐街道的历史沿革

石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年前,那时,珠江口外古伶仃洋上,有一个四季常绿的岛屿,人们把它叫做“香山”(今五桂山),范围大约包括从现今石岐以南直到澳门以北的丘陵地带。大约从新石器时期开始,这里就是古越人的生息之地。近年博物工作者在野外考古发掘时,在这里找到多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其中就包括石岐的白水井。据《香山县志》明嘉靖本,香山岛在春秋战国时期原为百越的海屿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属南海郡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属南海郡之番禺县地;晋咸和六年(331年),属东官郡地,隋开皇十年(590年),东官郡改为宝安县,香山岛属宝安县地。唐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更名东莞县。香山岛地处边隅,经济落后,人烟稀少,因此东莞县在香山只设置乡级的行政编制,取名文顺乡,乡的驻地设在濠潭(今珠海市山场)。但在另一方面,香山却是边防重地,因此朝廷特意在在香山的濠潭设置了香山镇,那是戍边的军事机构,镇将的品级与县令相等。唐、宋以前,香山岛与珠江口北岸的广州之间,横亘着石岐海(今已淤狭成岐江)。海边有一条名叫石岐的小渔村,石岐往北大约一公里处,有一个七山环抱的小村庄,名叫仁厚村,与渔村石岐一起,统归“仁厚里”管辖。到了北宋,香山岛上的农渔业逐渐发展,并出现了一批晒盐、采银、养蚕缫丝的场坊,于是,香山自行立县的呼声日高。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广东运判徐九思与进士梁杞(邑人)联名上本请求建县,但只允设置香山寨,仍隶属东莞,寨址设在山场。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东莞县令姚孝资采用进士陈天觉(邑人)的建议,再次向朝廷请求建县并终获诏准。以原东莞县香山镇(五桂山周围)为基础建立香山县,并划南海、番禺、东莞、新会4县的部分海岛归香山,称为香山县,隶属广州。同年,以寨官暂代县令职务的陈天觉决定在香山岛北端石岐山(今称烟墩山)往东,直到七星峰(今石岐孙文中路西段、民生北路、拱辰路一带)之间的土地上兴建县城。据说,建城时,陈天觉曾下令“布铁沙于地以地”,所以民间把这座新县城称为“铁城”,县署则修建于仁山脚下(今石岐孙中山纪念堂公园内)。从那时候起,石岐基本上都是香山县(1925年后改为中山县、中山市)的行政机构所在地。立县初,香山县共设置10个乡,县治所在地称为“仁厚乡”(包括今天的石岐直到南区、深湾一带)。元初,香山县改属广州路。明初,香山县仍属广州府。明洪武十四年,香山县改划为11个坊、都。原来的仁厚乡分划为仁厚坊和良字都,仁厚坊相当于现今的石岐,良字都相当于现今的南区。清道光七年(1827年),香山全县11个都合并为9个都,仁厚坊与良字都合并,改为仁良都。光绪初年(约于1880年)改都为镇,全县设置9个都、镇,仁良都仍沿旧称。宣统二年(1910年)改镇为区,香山全县设置9个区,仁良都改为第一区(包括今石岐、港口、环城、石鼓一带)。民国元年(1912年),广东省撤销广州府,香山县直属广东省长公署管辖。石岐仍为香山县县城。民国十四年(1925年)4月15日,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经广州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府批准,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以纪念孙中山。民国十五年(1926年)8月,中山县公署改称中山县政府。民国十八年(1928年)2月,国民政府第19次国务会议确定中山县为全国模范县,实行模范县制(特别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5月,在县长黄居素和县训政实施委员会主席唐绍仪的主持下,县政府从第一区石岐移驻第六区唐家。同年7月,全县调整行政区域,区的名称改按地方命名,石岐定名为石岐镇。民国二十年(1931年)9月,全县9个区恢复按数字编列的名称,仁良区改为第一区(驻石岐镇)。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县政府由唐家迁返石岐,驻郑氏三公祠(今莲塘路)。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7日石岐沦陷。沦陷期间,中山县三大势力鼎立:日军在石岐凑合汪伪县政府;国民党的县政府流亡于鹤山县沙坪;共产党则在五桂山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中山县行政督导处。日本投降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7日,国民党县政府从第二区溪角乡移驻石岐镇,驻学宫(今孙文中路中山市人民医院内)。随后,在全县9个区普遍设立区署,第一区驻石岐镇。1949年12月,石岐改为区级镇。建国后,1952年11月17日,中共粤中区委、粤中行署决定改石岐镇为石岐市,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1953年3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设立石岐市(省辖市),以中山县石岐镇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由粤中行署领导。石岐建市后,分设民生、烟墩、莲峰、中区、太平、岐江上、岐江下、水上、郊区9个办事处,又从中山县划出长洲、后山、柏山、张溪、基边、员峰等6个小乡归入石岐市郊区。1957年6月,石岐市郊区改称环城乡。1958年8月,环城乡改为石岐市郊区公社。同年12月31日,经广东省人民委员会第二届第二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通过,1959年3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撤销石岐市,将原石岐市的行政区城全部划归中山县。1958年12月石岐市改为石岐公社,石岐市郊区公社并入环城公社。1959年10月,石岐公社改为石岐镇;12月,经广东省人民委员会确定为县级镇,仍称中山县石岐镇,属中山县和佛山专区双重管辖。1969年1月,经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石岐镇归并中山县,撤销石岐镇建制,由中山县城建街道战线管理石岐镇的工作。1971年8月,恢复石岐镇建制(公社级)。1983年12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中山县,设立中山市(县级),以中山县的行政区域为中山市的行政区域。翌年1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委托佛山市代管中山市。1984年2月,撤销石岐镇,改为中山市市区。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中山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1996年9月,中山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市人民政府的提请作出决议,同意将中山市城区的中区、岐江区、莲峰区、烟墩区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中区街道办事处;同意郊区、环城区街道办事处分别更名为北区、南区街道办事处。2000年4月,中山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决议,同意撤销中区、北区街道办事处,成立石岐区街道办事处。

石岐街道的历史沿革

3,高分征答请问中山沙岗墟的墟期是什么时候

  农历逢三、六、九  另有文章详细介绍  北方称为“赶集”,广东叫做“趁墟”。喧沸热闹的卖场,极具传统特色的交易方式,这种在现代城市中较为鲜见的市场形态,却是中山市民身边一道亮丽的风景。  虽然在中山土生土长,但沙岗墟于我并不清楚其源自何时何处,只知从前是设在太平路一带,那里还有“猪仔街”、“卖鸭街”、“染布巷”等,应是有较长历史了。  记得小时候,逢墟期常去看马骝戏、玩蛇和阉猪阉鸡的,稍长些又与小伙伴去淘旧货,揣着过年兜得的利市钱,买上几个“滚珠辘”(旧轴承)来制作小板车玩,就像现在踩滑板那么时尚。墟里摆卖的都是农副产品和一些旧料摊,趁墟的除了城里人更多的是四乡农民。依稀记得当时石岐的商贸盛会应该就只有“沙岗墟”和“物资交流”了。  改革开放以后,沙岗墟从太平路迁至柏苑、松苑,之后又由于市容美观和交通便畅等需要,再搬到现在的起湾道旁。随着城市品位的提升,沙岗墟并未被湮没,不仅保留着传统的特色,还跟着时代的步伐焕发出新貌。  所谓“小墟日日有,大墟三六九”,现在的沙岗墟不再是摆地摊、甩平货的农杂贸集市,上沙岗墟不但能淘到价廉物美的物品、寻觅到玩家踏破铁鞋都难以求得的器件,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坊间民俗市井风情。逛墟成了不少中山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还吸引了很多邻市和港澳的客人。  身边一些颇有生活情趣的人,常去墟里流连,搞些家居DIY的或侍弄鱼虫花鸟、钱币陶瓷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乐趣。有个同事早前就淘获了几件心头好,其中一个美国军壶和一座英国古钟,造型十分别致,做工精巧,还能使用,当然,主要还是作玩赏收藏之用。逗鸟、品茶、观鱼、集币等坊间闲趣,都可以在此找到交集。  吆喝叫卖是古装剧中常有的桥段,是时尚服饰品牌店也采用的推销招数,其应是始于集市。沙岗墟的摊贩来自五湖四海,口音像方言杂烩,奇腔异调的现场“广告”——吆喝念唱起来虽然有些俗气,但大都词句巧妙流畅,诙谐夸张。一个卖玻璃刀的档主,带着齐皖鲁调的念白有章板节奏、婉转妙趣,俗而不粗鄙,很有山东快书的味道。围观的看客也多是冲着他的吆喝唱做,算是一种俗趣。  粤人都有信赖传统验方和生草药的习惯,因而沙岗墟的草药摊档非但没有式微,且相当火红。有病要求医,但如热气上火、偶感风寒或肠胃湿热等小毛病,家有老人或懂点医道的都会到墟里买点木患仔、黄丝鸡兰等。很多华侨回乡都会在沙岗墟广购草药或托亲友捎寄。  生活趣味、乡土情怀,是民俗文化的元素,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精神依归。琉璃厂、潘家园属于北京城的大腕和款爷,香港荷里活道是张五常、董桥等大师才子寄趣的地方,沙岗墟不可与这些地方相比,对中山人来说,却相似于昔日秦淮河畔于南京人,系着中山人心中的情结,也吸引过食家蔡澜、银髦写手欧阳应霁等外埠雅士。我想,中山人再稍微着意经营打造,可以成为民俗商旅文化的舞台。  身边一些颇有生活情趣的人,常去墟里流连,搞些家居DIY的或侍弄鱼虫花鸟、钱币陶瓷的,都可以在这里寻到趣味。生活趣味、乡土情怀,是民俗文化的元素,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精神依归。  相关链接:  墟以大型的榕树头为入口标志,以椭园形下沉式的文化广场为中心,中间有空地近30000平方米,设有可摆卖3000个摊位的墟日市场;北面中段建有一座约2800平方米三层高的墟场管理中心(包括派出所、工商、税务、管理办公室等功能);南面是一条长约250米,建筑面积为3600平方米的“花鸟鱼虫街”,主要经营花、鸟、鱼、虫、古董、邮票、陶瓷和精品等。  这里设有公共汽车总站,有10路、17路和19路A、B线等多条线路连接市内各地,方便市民赶集。  来源:中山商报  << 沙岗墟美的史话 >>  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上听风响,躺在草地上看白云,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什么叫做美呢?那时还说不出来.  一百年,在历史的长河是短暂的一瞬。一百年间,由于人们的观念变化,中山人的在面貌也随之发生变化,而美也随之发生变化.中山市的沙岗墟,正是其中一个美的变化,  沙岗墟迁移多次,仍然称做沙岗墟。水有源,树有根,沙岗墟有其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  我邑民间贸易,宋代有10处。明初洪武年间,石岐迎恩街(今工人文化宫一带)形成墟市,旺市西移,商贾开设批零大户“十八间”(今中山老人仍将三元庙至石岐大庙下叫十八间)。摆地摊的墟市向东移,分别在拱辰路南端所前市、登瀛桥南门市和学宫前的堑头市设了集市。弘治元年(1488年),县衙规定集中在东附廓,名曰“东门墟”,集市期定为三、六、九日,地近沙丘小岗,民间俗称“沙岗墟”。虽是成交农副产品为主,然而贩布颇盛(参阅《嘉靖志》)。墟市逐渐扩大到染布巷、猪糠厂(街)、猪仔街、卖鸭街、蓑衣街、猫儿狗仔巷(今三帅坊)。  清光绪前半期,沙岗墟迁往渡头乡(今尚有旧铺字迹)。后来,迁在石岐南门外麻洲街、南洲街、码头街一带。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山老人仍沿习对这一带叫做“新墟”。  几个版本的《香山县志》叙述“光绪十八年创设沙岗墟”。据考证“创设”:一是官府认可的名称东门墟改叫沙岗墟;二是从新墟迁回城区;三是太平路东段各小巷摆卖,引导他们迁出大街上。从此,官方文件有了沙岗墟这个名词。辛亥革命后,沙岗墟一步一步地伸展到榕树头,再向西到达打铜巷、界木厂(街)、板坊街、后岗涌,衔接甲子桥、青云桥,货船由这里入墟市。得云、新嘉宾、古记几间茶楼和街边粥粉面、甜品档很兴旺。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的产品不经二道贩子转手买卖,而是在上午直接入墟,下午买生产资料或生活用品回村,沙岗墟比以前更旺。可是,1954年4月,县市场管委会成立,再成立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戴红袖章人员查得紧,严肃处罚倒卖者。1958年公社化后,凭大队证明可入墟出售“非统购”产品。随着计划经济农村交售各类农产品任务愈来愈繁重。墟市十分凋零。1962年后,允许完成计划外超任务农产品上市,部分自负盈亏的合作厂社,超计划产品可以上市。价格比收购价高,卖者多点钱收入,买者不凭证可买到所需用品,沙岗墟又旺了。  文革期间,为了“防止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复辟”,中山39个墟市全面关闭。不过,还是有人暗中做买卖。1968年县革委撤消关闭令,公布《规定》,允许完成任务后的一些农产品可以集市贸易,但很多商品还严禁上市,包括柑桔橙等。 1970年,墟市迁到悦来中路与中山路交界的花圃周围处。晴天晒、雨天淋,政府试图用这种方式“限制”。后来,又将沙岗墟迁到湖滨路,规定农历一、六日墟期。不久,又根据全佛山地区新历1、6号为墟期,而摆设沙岗墟,结果墟市陷于瘫痪。  进入80年代,虽然1978年12月中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方针,社员联产责任也是实行几年了,但有关人士仍然心有余悸,墟市仍未兴旺起来。到了1985年,才逐步恢复沙岗墟,墟市先设在华柏市场附近,再迁到柏苑新村与竹苑新村交  到现在沙岗墟迁移到起湾道,总算有一个稳定的地理位置,而政府为了给不断兴旺的沙岗墟增添群众性文化氛围,发挥墟内原有文化广场"以文促商、以商促文"的作用,加快经济文化一体化步伐,促进两个文明的发展,石岐区高度重视广场文化建设,今年投入60万元将沙岗墟中心文化广场改造成能容纳近5000名观众的石岐电影文化广场,并在2000年9月3日落成启用,成为中山市首个电影文化广场。新落成的石岐电影文化广场除了保留原有中心文化广场的建筑特色外,还增设了适合大型文艺表演、传播电影文化的多功能舞台,配备了相应的灯光、音响等高质量的视听设备和专业的电影放映队伍,建立健全和完善了电影文化广场的管理制度,以确保电影文化广场活动的持久繁荣。  沙岗墟这美的变化正如同中山市美的变化,中山市由一个小小的填区发展到现在这繁荣的城市,人民的生活由贫穷到现在的富裕.人民的居无定所到现在高楼大厦.每一处都蕴含着中山的美变化.这就是小年时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  来源:http://www.oncity.cc/zs/show.php?id=56 作者 林颖桃

高分征答请问中山沙岗墟的墟期是什么时候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