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咸,请简要介绍一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

本文目录一览

1,请简要介绍一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

阮咸,生卒不详。与叔父阮籍竹林之游。妙解音律,善弹琵琶。藐视礼法,任性不羁,与姑姑的女佣人相爱,姑姑出嫁带走了女佣人,他得知后,当着满屋的客人,遽借客马追婢,追上之后,与婢骑一匹马而回,别人说三道四,他满不在乎。在当时,这可算是一种大胆的越礼行为。画面阮咸形象,突出其“妙解音律,善弹琵琶”的特征。头戴帻,巾角飘于脑后。结跏趺坐于皮褥上,双手抱阮轻弹,面含微笑,内心已进入音乐世界。

请简要介绍一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

2,阮咸与阮籍是什么关系

阮籍和阮咸,两人同为竹林七贤。阮咸是阮籍之侄,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之孙。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阮籍(公元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阮咸,西晋时期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县)人,字仲容。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竹林七贤”。阮咸是阮籍之侄,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之孙。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生平放浪不羁;阮咸也是著名的音乐家,精通音律,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阮咸”为名。

阮咸与阮籍是什么关系

3,阮咸是什么乐器

搜索 请输入关键字阮咸是什么乐器 2020-07-01 趣味生活 By:caodan0:00/ 1:21弹拨乐器。阮是一种汉族传统乐器,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始于唐代,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了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阮,阮咸的简称,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琶不同。西晋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善弹琵琶,唐代开元年间从阮咸墓中出土铜制琵琶一件,命名为“阮咸”,简称“阮”。结构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唐时琵琶是军中传令之器,故有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说法。

阮咸是什么乐器

4,西晋文学家阮咸的简介 阮咸和阮籍是什么关系

阮咸 (生卒年不详),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南)人。 魏晋时期名士。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又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为"竹林七贤"。阮咸在仕途上并不得意,任散骑侍郎时,山涛推举阮咸主持选举,晋武帝认为阮咸好酒虚浮,于是不用他。因质疑荀勖的音律而遭到其记恨,贬为始平太守。后无疾而终。阮咸精通音律,善弹琵琶,时号"妙达八音",有"神解"之誉 。存世的作品有《律议》、《与姑书》。 "阮咸"这一乐器也是因其得名。阮籍、阮咸的一些后人们后来移居南方,有一些到了越南(当时越南尚未分裂出去),应了《圣经》里的话,神“定义人有理,照他的义赏赐他”,阮家人不仅后来在越南建立过一个王朝“阮朝”,而且至今阮姓仍是越南第一大姓,约占越南总人口的40%,得了上天的恩待。

5,竹林七贤之一的宅男阮咸做了什么让人意想不到的事

所谓“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这其中,阮咸就属于“竹林七贤”之一。据记载,阮咸善弹琵琶,尤其是长颈琵琶。武则天时,蜀人蒯朗发掘古墓得到铜器,器身正圆似琵琶,没人能够认识。元澹说:“此阮咸所作器也。”就用木头重新制作了一把,其声高雅,乐家将这个乐器命名为“阮咸”,现简称“阮”,结构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在南京西善桥东晋墓和江苏丹阳南齐陵墓砖刻壁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上,也能见到阮咸弹奏阮的图像。但与此同时,他也算是一个标准的宅男,并且,性格也与众不同。平时他就喜欢窝在家里,喝点小酒、配点花生,这种状态的阮咸,很容易就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完全不顾及他人的看法。有一次,阮咸在村里面喝酒,喝得正兴起时,就将手里的小杯换成了大盆子,与大家喝个痛快。突然,有一群猪冲了过来,还将头伸进他们的盆子里痛饮起来。众人急忙将猪赶走,唯独阮咸比较淡定。阮咸完全没有顾虑,跟小猪一起喝盆中的美酒。大家都规劝阮咸要赶走小猪,防止它抢走美酒。甚至,认为阮咸确实不应该跟小猪一起喝,这样会引起误解,但是,他毫不在乎。阮咸说:“天地万物本没有贵贱之分,人为什么就不能跟猪一起喝酒呢?”说得兴起,阮咸还连忙招呼小猪一起干杯,他还招来其它小猪,让它们跟自己一起喝。阮咸不嫌弃小猪,小猪更不嫌弃阮咸,他们和平相处、皆大欢喜。这一幕让众人感到惊讶!阮咸居然能跟猪一起吃喝,他完全将封建礼数给抛弃了,也超越了“自命不凡的人类”这个人性弱点。阮咸说的不无道理,天生万物都是独立个体,凭什么人类要比其它生物高贵呢?我们可能会嫌弃动物不讲卫生,但是,当我们帮助动物改变卫生问题后,是否就可以一起生活、一起吃喝了呢?并不是的,在我们的心里还是有芥蒂。魏晋时期,社会的风气并不好,大家都是嫌贫爱富,争相攀比。按照习俗,七月七日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应该将自家的衣物拿出来晒一晒,通过暴晒来杀菌消毒。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习俗就变味了,大家都把这次暴晒变成炫富的机会,只为将其他人比下去。有钱人纷纷将家里的绫罗绸缎拿出来晾晒,有的衣物不需要暴晒的,这一天也会拿出来晾晾,只为让大家知道他家里确实有珍藏。于是,这个习俗就变成了服装会展,普通人都不好意思将自家的东西拿出来暴晒,毕竟,这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村里的阮姓可是一个大家族,家族里面贫富差距很大。村里的一条大路将村子分成两块,北边是高档的别墅区,那里居住的都是富豪,称为“北阮”;南边是贫民区,居住的都是村里的贫下中农,称为“南阮”。我们的主人公阮咸,则居住在贫民区“南阮”。当他看到别人在晾晒衣物,自己也从家里拎出一条大裤衩,用长竹竿撑着,也展示在大伙面前。这条裤衩打满了补丁,且由于多次清洗,都有些起皱了。裤衩挂在竹竿上,仿佛是一面抗议贫富悬殊的旗帜,肆意招摇着,让人禁不住发笑。有人问阮咸:“你为何要挂一条破裤衩出去,让大家看笑话?”阮咸毫不在意的说:“这不就是我们的习俗?既然是习俗,我就要按照要求来,也算是参与其中了。”这也是成语“南阮北阮”的典故出处。阮咸也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他跟姑母家的小保姆还有过一段风流韵事。这位小保姆是鲜卑族,属于少数民族,在当时社会地位并不高。阮咸的母亲过世后,姑母前来奔丧,就带着这个小保姆。没想到,阮咸竟然看上了这个小保姆,频频暗送秋波。这段时间,有小保姆在身边,阮咸不至于那么悲伤。丧礼结束,姑母要离开了,小保姆也要随之离去,阮咸却着急了。于是,他赶紧向邻居借了一头驴,火急火燎得赶过去,要把小情人给追了回来。阮咸撵上了姑母一行,向姑母说明了来意。姑母也无奈了,索性成全了这个孩子,将小保姆留给他。没多久,穿戴孝服的阮咸和小保姆骑着馿、踏着夕阳的余晖往家里赶。他们的脸上都是快乐的表情,跟身上的孝服有巨大的反差,这完全成了“夫妻双双把家还”的例子。众人见到阮咸火急火燎得去追一个异族下人,都感到非常好奇。阮咸回应说:“这是他们家传宗接代的希望,可不能弄丢了。”原来,小保姆已经怀上了阮咸的孩子,正承担着传宗接代的重任。那么,他骑馿前去追赶就可以理解了,这位婢女就是后来阮孚的母亲。鲜卑族在那时并没有社会地位,但是,阮咸却可以不顾世俗的眼光,执意要将其娶回家,这其中,也承担着一些压力。阮咸这样的宅男,确实经常做出意想不到、突破常规的事情,这些都是他勇于担当、忠于追求的表现。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