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业占gdp多少,烟酒税收占国家的GDP的多少

1,烟酒税收占国家的GDP的多少

十分之一,这个可以查

烟酒税收占国家的GDP的多少

2,葡萄酒在中国酒类的销量占多少

比重2010好像是16%,具体的分析看看相关杂志吧,如《葡萄酒》、《中国酒业》等等。

葡萄酒在中国酒类的销量占多少

3,07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多少

增长11.4%,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1%.3个百分点,下降0,增长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3个百分点,上升0.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2%.4%;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

07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多少

4,市场各种葡萄酒大概市场占有率

就现在我所在的这个地区来看,张裕长城王朝等一系列国产红酒所占的市场比例大概是80%左右。进口占了20%左右。但是进口酒正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
你问的是,国内葡萄酒几大厂商的问题,我略知一二,看你能用的上不。 目前,在国内,毫无疑问,长城,张裕,王朝占据了国内的大部分消费市场。威龙葡萄酒现在势头也很强,挤进前三名是很有可能的。排名前5名的,分别是长城,张裕,王朝,威龙,新天了,你要是再精确的,我没有办法了,这都是我大学毕业时的毕业论文内容,早忘记了,哈哈... 如果要了解具体一点的内容,直接上百度网页上搜不就行了,实在找不到,上google上搜索吧,或者找华夏酒报看,里面肯定有这些东西的。

5,中国支柱产业有哪些 占gdp分别为多少2010

房地产
什么是支柱产业?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经常提到支柱产业,那么何谓支柱产业呢?顾名思义,是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诱导新产业崛起;对为其提供生产资料的各部门、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变化,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支柱产业是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 支柱产业具有以下特征: 1、大规模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中占较大比重,有资料证明,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百分之五以上的,可以叫支柱产业。 2、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发展快于其他行业。 3、生产率持续、迅速增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 4、扩大就业。 5、产业关联度高、长期预期效果好。 6、节约能源和资源。

6,工业产值占大概GDP的多少

GDP是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成本=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属于第二产业增加值。 所以工业总产值比GDP高还是低都正常的,工业产值高主要代表工业化水平较高,农业比例低,第三产业比重低。 现在真正的发达国家比例最高的是第三产业,而不是工业,当然更不是农业。
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工业产品总量。它是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计算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和主要比例关系,计算工业产品销售率和其他经济指标的重要依据。工业总产值包括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和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但各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其计算公式为:报告期工业总产值=报告期全部产品的成品价值+报告期工业性作业价值+(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和在产品期末余额- 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和在产品期初 余额) 计算工业总产值采用的价格有不变价格和 现行价格。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 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 门营业利润; 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由以上可知,gdp来源之一包括工业生产的增加值,但工业生产总值却不完全转化为gdp。 工业生产总值就是工业总产出,是gdp核算中的构成部分,gdp是各个产业的增加值之和,所以为增加值。

7,2019全国百强县排行榜

《2019年赛迪百强县》榜单中,东部地区占71席,中部地区占19席、西部地区占7席,东北地区有3席。前十排名: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晋江市、长沙县、慈溪市、宜兴市、太仓市、龙口市。7月19日,由工信部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19赛迪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及 “县域经济100强(2019年)榜单”正式发布。这是县域经济研究最为权威的排行榜之一,常常成为衡量区域经济的重要参考榜单。报告公布的2019百强县榜单显示,百强县以不到全国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25%的县域GDP,10%的全国GDP;30县进入千亿方阵。百强县的区域分布格局极不平衡。百强县东部地区占71席,中部地区占19席、西部地区占7席,东北地区有3席。一、百强县分布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2019年,百强县仍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态势。东部地区稳中有降,占到7成左右(71席);中部地区逐步上升,占到2成左右(19席);西部地区保持平稳,稳定在8个席位左右;东北地区开始反弹增长,年均增加1席。县域经济区域间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东部地区县域显著强于其他地区,发展优势明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东部地区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承恩指出,今年的百强县中,东部地区入榜数稳中有降。长三角地区的县域依然雄踞百强县榜单前列,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区域协调等方面,引领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入榜总数的减少是由于其他地区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东部县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入榜数逐步提升。中部经济总量约占到全国的20%左右,同百强县占比基本相当。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特别是河南、湖北两省县域经济增长明显。成渝、长江中游、中原等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将带动中部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入榜数量保持平稳。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平稳发展,入榜数量稳定在8左右。随着我国产业转移、区域协调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落实,广阔的西部县域未来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二、GDP超过1000亿元的百强县已达30个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百强县中GDP超过1000亿元的已高达30个,其中,有5个GDP超过了2000亿元。30个千亿级县域中近九成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且县域间的GDP最高有近4倍的差距。百强县整体发展头部带动效应明显,近一半的GDP由前30强的县贡献。前30强的GDP增速高于同期重点省份和全国平均值。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前30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除个别指标略低于广东外,均高于同期其他重点省份和全国平均,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动力。百强县的GDP总量由2016年的8.2万亿增加到2018年的9.6万亿,增幅近17%。报告认为,这种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百强县实现了由主要依靠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的“粗放式增长”,向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集约式增长”的快速转变,充分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和特色,在技术、管理制度、人力资本、规模报酬、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全面推动了百强县工业经济的发展质效。马承恩指出,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十分之一的GDP,以占全部县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创造了县域约四分之一的GDP。百强县的人均GDP、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支出,比全国分别高出56%、12%、61%和72%,充分体现了百强县对于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所做出的努力与成效。三、百强县对人口和资金的吸引能力显著提升百强县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与山东省相当,但低于其他同期重点省份,说明县域经济在吸引资金的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准,但与一些省份还存在差距。通过分析东部主要县域发现,排名越靠前的县域人口密度越高,对人口的集聚能力越强。因此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吸引集聚人口,特别是高素质人口,将是影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固定资产投资仍是当前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百强县中7个县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大于100%,54个县域介于50%-100%之间,说明在当前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整体县域来说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力量,而对于那些固定资产投资相对饱和、增长缓慢的县域来说,转变发展动力,依靠消费和服务提升经济发展则十分必要和迫切。四、百强县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方面,百强县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第二产业,占比高达52.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百强县的第二、第三产业年增速均高于同期的重点省份和全国平均值,且第三产业增速明显高于第二产业,报告认为,这说明百强县在产业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这将有利于提高百强县未来的城镇化水平、产业附加值和科技创新活力。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