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不是有种夜郎的酒
有的,亲!贵州夜郎酒业
80年代有过夜郎村酒不错
2,萌系的动画片有那些
我的狐仙女友 人形电脑天使心 吸血鬼与十字架 吸血鬼与十字架capu2 灼眼的夏娜 零之使魔
虎X龙(龙与虎/掌中萌虎/龙虎斗)
灼眼的夏娜(夏娜炭是那个卡哇伊!)
零之使魔(露易丝~超傲娇!~)
另外,七色糖果/七色星露(秋姬。。大萌- -)
我觉得最好看的动画片就是灌篮高手了 哈哈~
.....................
七色星露
吸血鬼与十字架
吸血鬼与十字架capu2
3,福山润配音的动漫有哪些
福山润的啊........
《反叛的鲁路修》(鲁路修·V·布利塔尼亚 ) (鲁路修·V·不列颠) 《星座彼氏》(木之濑梓)
《黑执事Ⅰ&Ⅱ》(格雷尔·萨特克利夫 Grell Sutcliff)
《无法逃离的背叛》(从雨九十九)
《无头骑士异闻录》(岸谷新罗《死神Bleach》(绫濑川弓亲、小岛水色)
《超重神GRAVION》(天空侍斗牙)
《成惠的世界》(丸尾正树)
《机动天使ANGELICLAYER》(小林虎太郎)
《巖窟王》(阿尔贝鲁)
《xxxholic》(四月一日君寻)
《狼与香辛料》(克拉福·罗伦斯)
《公主公主》(河野 亨)
《迷糊餐厅》(小鸟游 宗太) 《S.A特优生》(泷岛彗) 《天国少女》(卡尔·罗芝泰尔)
《没有钱》(绫濑雪弥)
《蔷薇少女的KISS》(浅木晴岚)
《神幻拍档》(哈克连·欧克)
《信蜂》(格修·史维特)
《金色琴弦》(志水桂一)
《潘多拉之心》(文森特·奈特雷伊)
《吸血鬼骑士》(蓝堂瑛)
《滑头鬼之孙》(奴良陆生)
《传说中勇者的传说》(莱纳·硫特)
《咎狗之血》(RIN) 《犬神》(川平启太)
《空罐少女》(大地翔)
《无爱之战》(盐入弥生)
《闪亮的塔科特》 (新藤诹访)
《MM一族》(砂户太郎)
以上
我看过的有
鲁路修
sa特优生
神幻拍档
穿越宇宙的少女
冥王神话
滑头鬼之孙
潘多拉之心
信蜂
无法逃离的背叛
传说中勇者的传说
其他还有 吸血鬼骑士神马的
4,愿意认错的男人是什么性格
敢说敢当,是条汉子
傻乎乎的性格
中国各省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差异 [收集][转帖] 中国各省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差异 [收集] 中国各省的性格差异以下评论纯属收集各方资料所得: 上海女人:举止得体雅致,有女人味,但不可能出现那种为爱不顾一切的“烈女”。 上海男人:在媒体中往往有小男人的坏名声,但懂得尊重女士,体贴妻子,把西方的绅士遗风中国化了,也别有可爱之处。 四川女人:川妹子既辣且媚,骂起人来“嘴巴狡”,尤其是在公共场所与人吵架的时候,往往“辣”劲十足,使对方只好落荒而逃。同时她们发起嗲来也无人能抵档。 四川男人:偏居一隅,见识不免狭窄,有夜郎自大的遗风,虽藏龙卧虎,但若不走出三峡,也只能成为一些歪才怪才。 重庆女人:重庆美女多,人说重庆街头“三步一个张曼玉,五步一个林青霞”,也是辣劲十足,不好对付。 重庆男人:“坨子”硬嗓门大,性格狡黠而不乏豪放,像著名的重庆火锅一样,既麻且辣。 山东女人:女孩其实温柔多情,有教养,重仪表,尤其在青岛、烟台等沿海城市,美女也不少见。虽不像南方女孩那样妩媚多姿,却也不像南方人所认为的那样五大三粗,有一种健硕之美。只是山东话忒土,女子撒起娇来让人头皮发麻,故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山东女孩子发嗲”之说 山东男人:“山东出响马”山东男人有豪放的名声,但那可能只是《水浒》之类小说的误导。其实他们重等级、讲礼仪,很在乎别人的评价,尤为怕官,并不比其他地方的人更豪放,反而常常使人觉得拘谨。 湖南女人:湘妹子没有川妹子的辣劲,却精干而又聪慧,娶来做老婆绝对不错。 湖南男人:蛮劲十足有爆发力。湖南男人文人多,重事业,所以文人似乎喜欢从军,“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河南女人:河南女人与山东女人相似,缺少女儿性而妻性母性重,做老婆可以,做朋友则不免乏味。 河南男人:河南男人坐镇中原云游四方。大多文质彬彬,思想活跃,文人学士众多。但名声不好,河南紧邻山东,似乎没有鲁人的质朴爽快,却有鲁人的粗野;南接湖北,没有鄂人的精明能干,却有鄂人的滑头。 陕西女人:陕西女子表面温柔顺从,内心刚烈,炽热如火,往往以柔克刚将丈夫控制得服服帖帖。 陕西男人:为人温厚而又豪放,秦腔高亢激越,信天游悠远单纯。如:贾平凹、陈忠实、路遥等人。男人重传统但也是负担,往往保守偏执,而现实中的落后与历史中的辉煌又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失落感,于是自恋又自卑。 东北女人:东北女孩普便身材高大,但不粗俗。她们说的都是一口东北普通话,听起来比较舒服;大连女孩子口音与胶东方言相类似,听起来有一种海栗子味,与她们洋气的外貌不太相称。不过东北女孩细心,性格好,会照顾人。 东北男人:表面豪爽,内里暗藏心计,处世相当细腻,玩起计谋来也花样百出。即使对人恨之入骨,也很少像南方人那样马上撒破脸皮,而是引而不发待机行事。但东北男人大男子主意严重,好面子。 天津女人:表面性格开朗,习性不乏带一些京味,但油腔滑调的天津话与小气的性格相得益彰,让人难以恭维。善长控制男人。 天津男人:天津男人有“青皮精神”之说,没有发展成上海市民的那种独立的个性意识,反而沾染上几分“京官”常有的欺下媚上之气,从而变形为一种刁悍的性格。
5,三国杀里孔明的特技是怎么控制的
新三国终于上映了。它的上映免不了要和老版的三国演义相比较。我感觉这两个版本各有千秋。看了几集感觉新三国在战争场面很气魄。规模宏大确实把古代战争的残酷表现的淋漓尽致,但在人物刻画方面要比老版要逊色的多。特别喜欢老版人物,他们的表演出神入化,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那么到位。 举个例子来说, 一,刘备的出场,始终以哭惯穿全书中,你看新三国哪一次刘备有哭的情节。相反新三国刘备一出场,就表现出他的志向远大。这一点都被曹操看出。 其他的所谓的英雄没有看出也就罢了,因为他们算不上英雄。每一次刘备和曹操的对话中,都体现出刘备作为枭雄的一面,城府极深。刘备的城府在十八路诸侯面前就表现出来了。我们也知道,曹操他的志向。他看出刘备的志向,以至于在后来两个煮酒论英雄时说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日后我们也知道曹操也强大了,作为强大的曹操,知道刘备是个英雄,也知道会与他争天下,阻碍他事来的发展。曹操什么都明白,为什么没有刘备成大事前把他杀掉呢,如果我是曹操,我一定会杀掉刘备。相反,在老版的三国中,刘备除了会哭没有别他,表现的很懦弱,从而骗过了曹操,以至于以后鼎足三分 二,曹操为报父仇,进攻徐州,刘备支援徐州,后因吕布在后方给曹操捣乱,曹操做了个顺水人情,让刘备一封信解了徐州之围。后陶公祖三让徐州,刘备做了徐州太守,之后吕布被曹操打败,前来投靠刘备。刘备出于仁义收了吕布。这时,曹操为了消灭刘备和吕布,采用了荀彧的"驱虎吞狼"建议,让刘备出征攻打袁术,在出征前,刘备为防范吕布,商量谁留下守徐州看家。根据新三国的剧情现在的刘备有三员大将,关羽,张飞,赵子龙。商量来商量去,结果留张飞在家守徐州,看到这儿我就是感觉刘备的大脑是不是被挤了,为什么留张飞在家?我们知道,张飞向来和吕布不和。让张飞在家,徐州不丢那才怪呢?这是关羽和子龙分别要求留下在家,可刘备却说出征事事要和二弟关羽你商量,所以让关羽必须跟着刘备出征,子龙是作为先锋最好的大将,必须让赵子龙也一起出征。看到这儿我就很纳闷了,难道张飞不是一员 做大将先锋最好的人选吗?我们知道张飞也是一员有勇有谋的大将。而且是一员猛将。后来诸葛亮入川,可是让张飞做的前部呀,张飞成功的完成了入川任务。我们知道赵子龙是智勇双全的大将,做事细心谨慎,让他守徐州万无一失的。如果赵子龙守徐州,张飞也不会醉酒失徐州。新三国观后感(2):说实话,新三国拍的已经很不错了,和94版的老三国可以说是各领风骚! 当然其中新三国的的情节也有所不同,比如:老三国貂蝉在董卓死后,就隐退,而新三国却成了一段吕布貂蝉的龌龊而又经典的爱情故事! 而所知的貂蝉拜月也完全没有,可能在新三国里,貂蝉是很不情愿为大汉除贼的,思想还不够觉悟! 老三国没有完整看遍,故不能相比较。 在新三国中的演员,刘备、关羽、曹操、吕布还是得以肯定,形象不错! 而貂蝉、张飞、赵云完全没有达到心中的水准! 有人说陈好演的貂蝉,似一村姑,说实在的是演的实在不怎么地,完全没有貂蝉的妩媚和妖艳,比陈红版相差很多,再说化妆、服饰完全不合貂蝉,貂蝉如算失败岂是一个人错? 而吕布,风度翩翩,算是对的住"人中吕布"一词。 张飞,一开始很是讨厌,简直把张飞演成了一个超级SB、弱智的呆子,形象后来倒是慢慢认同了,张飞不是李逵,怎么还算有点头脑的将才! 赵云,算是平平吧,唯一的一点,就是认为还没达到超级帅哥的程度!看了新三国有很多感慨也有不少失望的感觉,首先,仿佛现在大多数的翻拍剧都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演员的选择,总是不能(本文来自第一范文网 ,转载请保留此标记。)选到合适的演员来出演角色,也许现在太过于注重明星效益吧。放眼当年的三国演义,唐国强在当时只是个小生级别,但是他塑造了一个经典的诸葛亮形象。再看集结号,全是不出名的演员,但同样使集结号票房口碑双赢。那为什么现在的三国总要让一些到出名不出名的演员来出演某些角色喃?并不是因为演技,而是有些人生来就不适合出演某些角色。像新三国里面的刘关张、吕布、貂蝉、董卓等等之类的本人觉得看起来太别扭了,刘备说话一副背书的样,张飞面白,把胡子一剃根本没一个钢猛的样子,关羽我总看起来没武圣的那种神,不高傲,身材也不够高大……其他就不多说。 第二,不应该把所有人公认的经典剧情一笔带过,桃园结义多经典的一幕十秒钟就被
观星:挑自己需要的牌,尽量挑能在本回合用掉的,好空城。好像要将牌移到第一个,才能获得。
空城:就是将所有手牌用掉,闪没法用就留着,等别人杀你你用闪就空城了。空城时不能成为杀和决斗的目标。但南蛮、万箭就要掉血了。
6,以谈责任或以说自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内容积极向上
自信铸造成功 渡过成功的河流,自信是一座桥梁; 攀登成功的颠峰,自信是一架天梯。 ——题记 自信使他荣登成功的宝座;自信使的坚守自己的信念,创下如今硕果累累的果园;自信使他在遭受挫折时,不心浮气躁,从而解决难题,迎来胜利的曙光;自信使他闯出一条柳暗花明的康庄大道! 一、创办果园:坚守信念——自信的风采,成功的基石 当他决定建立一个果园时,村民的不屑可让他沮丧,家人的劝说可让他灰心,资金的不足可让他愈加失望……这一切,都足以动摇他的决心。然而,这位朴实的汉子把这些都吞进肚里,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眼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于是,以后的日子里,人们便见到他在田间忙着种树的身影。 因为自信,他不顾旁人的流言蜚语和创业的艰辛,毅然为自己的梦想付诸行动,所以他成功了。 自信,经得起流短飞长的冲击,碰撞出成功的火花。点燃自信的火炬,照亮你前进的道路,让你走向成功! 二、遭受挫折:坚定不移——自信的装点,成功的酝酿 当他的果园已初步大功告成,赢来旁人的赞美时,一次旱灾让他跌入谷地,一场虫害让他坠入深渊,一阵暴风雪又让他几乎绝望……这一切,都让他措手不及,痛苦不堪。然而,这位坚强的农民把这些藏入心中,依然对自己重新振作解决困难抱以坚定不移的决心。他请来技术师,学防虫害、汗涝灾情的知识。于是,以后的日子里,人们便看到他和技术师们讨论问题的身影。 因为自信,他对果园美好的未来坚定不移,毅然开始学习技术,成功地解决了种种困难,从挫折中走出来。 自信,经得起艰难险阻的磨练,迸发出激越的浪花。扬起自信的风帆,划过水底的暗礁,让你驶向成功! 三、圆梦之时:不骄不躁——自信的韵味,成功的内涵 当他的果园终于达到如此大的规模,并获得“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的荣誉称号时,村民的称赞可让他飘飘然,家里的富裕可让他得意,政府的支持更让他可“忘乎所以”……这一切,都足以令他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然而,这位诚挚的男人,依然坚守自己的为人准则,帮助其他人改善生活,带动村民们富裕。他这样做难道不怕有人超越他吗?他带着一脸自信的微笑,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于是,以后的日子里,人们便看到他教给村民栽培果树的身影。 因为自信,他毫无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别人,毅然坚守自己的人格,为他的成功注入精髓. 自信,经得起利益浮名的考验,划破了高空的气流.挥动自信的翅膀,拍打心灵的灰尘,让你飞向成功! 相信自己,面临困境时,我们才会有力量去排忧解难;相信自己,坠入低谷时,我们才会想到“天空依然阴霾,有鸽子在飞翔”;相信自己,陷入深渊时,我们才会坚信“山重水复”后有“柳暗花明”;相信自己,受到功名利禄考验时,才会做到“宠辱不惊,静观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坐看天上云卷云舒”。经历这些,我们才会抵达成功而不失去真我!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从此次社会调查中,我深深地懂得了这一点。自信会让你走向成功,迈向光明之路!
人生,是一场战斗的过程,时而平稳顺利,时而坎坷残酷,谁也不能卜知自己的命运,要想前进,要想成功,自信是必备的.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人生又像一座险峻的山峰,只有自信地向上攀登,才能无限风光尽览眼底.自信是成功的秘诀.参透了自信的真谛,就算是已定的事实也有翻身的希望.自信是一种力量.一种潜在的、可贵的、强大的力量,有了它,就可以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来.自信是做人的原则.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顺利,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历经多少失败,都要努力去战胜困难,要像那无所畏惧的苍松一样,傲然挺立.自信是一种拥有,一股勇气.就是凭借着这股激情,我们才能开拓自己的人生道路,尽情描绘明日的七彩世界.没有自信,越王勾践怎能砍断吴王的金戈?没有自信,区区西秦如何东出函谷而一统天下?没有自信,百二秦关怎能更换上刘汉的旗号?没有自信,成吉思汗的铁骑又如何能踏上多瑙河的土地?自信是失败的支柱,是成功的基奠.自信,它给我以勇气与力量,有了它,失败不再追随我,胜利不再躲避我;有了它,生活更充实有趣,学习更富有生机.自信,是一颗火热的太阳,使我享受了它的温暖;自信,是心底的一颗宝珠,什么时候用它,什么时候就会发光;自信,是征途的导航灯,指引我跨过一道道艰险的门槛.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表扬自己,把自己的优点、长处、成绩、满意的事情,统统找出来,在心中“炫耀”一番,反复刺激和暗示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我真行”,就能逐步摆脱“事事不如人,处处难为己”阴影的困扰,就会感到生命有活力,生活有盼头,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从而保持奋发向上的劲头.“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己给自己鼓掌,自己给自己加油,自己给自己戴朵花,自己给自己发锦旗,便能撞击出生命的火花,培养出像欧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的那种豪迈的自信来!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形,毫无根据的自以为是和盲目乐观;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是以高昂的斗志、充沛的干劲、迎接生活挑战的一种乐观情绪,是战胜自己、告别自卑、摆脱烦恼的一种灵丹妙药.自信,并非意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成功,而是说战略上要藐视困难,战术上要重视困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动手,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地奋斗拼搏,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战胜每一个困难,从一次次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中肯定自己,不断地突破自卑的羁绊,从而创造生命的亮点,成就事业的辉煌.
7,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怎样的美景
夜景
赏析一:峨眉山,在今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县。山中多寺观。李白涉及峨眉山的诗。人们比较熟悉的有三首,一首是《登峨眉山》,这是作者早期居蜀时所作,另一首是写于晚年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这一首则是写于作者二十六岁(726)离开蜀地时。如果说李白早期是为了访道求仙而登峨眉山,那么在他即将离蜀和离蜀后写的关于峨眉山月歌的诗,则主要是借以表达豪情壮志及其对友人的思念。这首诗人们很欣赏,但理解却有很大不同。 第一,是对作者写此诗时的心情说法不一。明高棅《唐诗品汇》卷四十七引刘须溪谓此诗“含情凄婉”,而程千帆《古诗考索·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则云:“李白的构思是在以孤悬空中的月与自己所要随着江水东下而经过的许多地方对比。来展现自己乘流而下的轻快心情。”如果我们联系李白出川的动机来分析此诗,对以上两种理解的正误便不难做出判断。作者当时抱着四方之志出蜀远游,犹大鹏将展其翅。此时没有什么“凄婉”之情可言,相反,倒是大有与明月争胜之心。峨眉山月本来随着江水东流,作者乘轻舟顺流而下。所经之处有时可以看到山月,有时看不到,明月时隐时现,仿佛在紧紧追赶自己。看不到时,就像远远地将山月抛在身后。假如把上述刘须溪所谓“含情”的“情”,理解为作者与山月相嬉的情趣或得以出川的喜悦心情,似乎比“凄婉”二字更接近原意。 第二,是对“秋”字的不同理解。一种认为是指秋天,另一种认为“是指峨眉山月上弦或下弦呈半圆形的时候”。揆度其意,当然以后一种说法较合理。不过可以肯定,李诗中的“半轮”,不会是指上弦月,因为峨眉山此时在作者的西南方向,自然是指阴历月终的时候了.同时,将“秋”字解作“时候”,可以在训诂方面找到根据,即“秋”字可训为“时期”、“日子”。 此外,“秋”字还训作飞动的样子,或腾跃的样子,如《汉书·礼乐志·安世房中歌》之七:“飞龙秋,游上天。”据此,将这句解作弯月飞挂峨眉山,似亦说得通。 第三,是对“三峡”的不同解说。一说这里的“三峡”是指鄂川交界的瞿唐峡、巫峡、西陵峡;一说指四川乐山县的黎头、背峨、平羌所谓小三峡。要辨别哪一个更合理。不妨先考察一下李白的出川路线。作者看到峨眉山月的倒影映在平羌江里,说明是从峨眉山的方面启程的。平羌江即青衣江,源出四川芦山县西北,至乐山县入岷江。第三句的“清溪”即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县。“清溪”在乐山三峡的下游,作者夜间从这里出发。目标是“向三峡气显然不是指乐山县的三峡。否则不仅“向”字失去了着落,行人便成了走回头路。所以.此处的“三峡”必定是指著名的巴东三峡。这里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也是由乐山经渝州(今重庆一带)出川的必由之路。 第四,是对二联对句中“君”字的不同解说。有的说是指作者怀念的友人,或为其“送行之人”;沈德潜则云:“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唐诗别裁》)看来后一种说法更合情理。峨眉山是作者实际上的故乡,月是故乡圆。作者对峨眉山月的怀念。无疑也是对故乡的依恋。如果把“思君”解作“思友”,便嫌平直,倒不如看作以月拟人更有诗意。俞陛云认为:“以秋宵之残月,映青峭之峨眉。江上停桡,风景幽绝。无奈轻舟夜发,东下巴渝。回看斜月沉山,思君不见,好山隔面,等于良友分襟也。”(《诗境浅说续编》)所以“思君”不是单指对某一友人的思念,而是一种宽泛的乡情。以象征着故乡的山月为友,不是比指某一具体的友人更有深意吗? 古人论此诗,最称道它对地名的妙用。明人王世懋说:“谈艺者有谓七言律一句不可两入故事,一篇中不可重犯故事。此病犯者故少,能拈出亦见精严。然我以为皆非妙悟也。作诗到神情传处,随分自佳,下得不觉痕迹,纵使一句两入,两句重犯,亦自无伤。如太白《峨眉山月歌》,四句入地名者五,然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艺圃撷金》)王世贞称此诗是太白佳境,并说:“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艺苑卮言》)。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作者不仅擅用地名,不露痕迹,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对于绝句诗艺的娴熟,尤其是第三句,承转很见工夫。作者是从平羌江顺流而来,所以第三句的“夜发清溪”是实接,如果再是实转,由清溪直下渝州,则成了水上码头名称的罗列,便可能诗味索然,而“向三峡”却是在虚实之间,作为地名,“三峡”属实,但此时诗人尚未抵达。它又是在想像之中。由于第三句承转得妙,第四句便成了顺水之舟,并把一系列普通地名赋予浓郁的诗情画意。变成了诗中的佳境。全篇说来亦巧亦壮,不愧为古今绝唱
赏析一:峨眉山,在今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县。山中多寺观。李白涉及峨眉山的诗。人们比较熟悉的有三首,一首是《登峨眉山》,这是作者早期居蜀时所作,另一首是写于晚年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这一首则是写于作者二十六岁(726)离开蜀地时。如果说李白早期是为了访道求仙而登峨眉山,那么在他即将离蜀和离蜀后写的关于峨眉山月歌的诗,则主要是借以表达豪情壮志及其对友人的思念。这首诗人们很欣赏,但理解却有很大不同。 第一,是对作者写此诗时的心情说法不一。明高棅《唐诗品汇》卷四十七引刘须溪谓此诗“含情凄婉”,而程千帆《古诗考索·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则云:“李白的构思是在以孤悬空中的月与自己所要随着江水东下而经过的许多地方对比。来展现自己乘流而下的轻快心情。”如果我们联系李白出川的动机来分析此诗,对以上两种理解的正误便不难做出判断。作者当时抱着四方之志出蜀远游,犹大鹏将展其翅。此时没有什么“凄婉”之情可言,相反,倒是大有与明月争胜之心。峨眉山月本来随着江水东流,作者乘轻舟顺流而下。所经之处有时可以看到山月,有时看不到,明月时隐时现,仿佛在紧紧追赶自己。看不到时,就像远远地将山月抛在身后。假如把上述刘须溪所谓“含情”的“情”,理解为作者与山月相嬉的情趣或得以出川的喜悦心情,似乎比“凄婉”二字更接近原意。 第二,是对“秋”字的不同理解。一种认为是指秋天,另一种认为“是指峨眉山月上弦或下弦呈半圆形的时候”。揆度其意,当然以后一种说法较合理。不过可以肯定,李诗中的“半轮”,不会是指上弦月,因为峨眉山此时在作者的西南方向,自然是指阴历月终的时候了.同时,将“秋”字解作“时候”,可以在训诂方面找到根据,即“秋”字可训为“时期”、“日子”。 此外,“秋”字还训作飞动的样子,或腾跃的样子,如《汉书·礼乐志·安世房中歌》之七:“飞龙秋,游上天。”据此,将这句解作弯月飞挂峨眉山,似亦说得通。 第三,是对“三峡”的不同解说。一说这里的“三峡”是指鄂川交界的瞿唐峡、巫峡、西陵峡;一说指四川乐山县的黎头、背峨、平羌所谓小三峡。要辨别哪一个更合理。不妨先考察一下李白的出川路线。作者看到峨眉山月的倒影映在平羌江里,说明是从峨眉山的方面启程的。平羌江即青衣江,源出四川芦山县西北,至乐山县入岷江。第三句的“清溪”即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县。“清溪”在乐山三峡的下游,作者夜间从这里出发。目标是“向三峡气显然不是指乐山县的三峡。否则不仅“向”字失去了着落,行人便成了走回头路。所以.此处的“三峡”必定是指著名的巴东三峡。这里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也是由乐山经渝州(今重庆一带)出川的必由之路。 第四,是对二联对句中“君”字的不同解说。有的说是指作者怀念的友人,或为其“送行之人”;沈德潜则云:“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唐诗别裁》)看来后一种说法更合情理。峨眉山是作者实际上的故乡,月是故乡圆。作者对峨眉山月的怀念。无疑也是对故乡的依恋。如果把“思君”解作“思友”,便嫌平直,倒不如看作以月拟人更有诗意。俞陛云认为:“以秋宵之残月,映青峭之峨眉。江上停桡,风景幽绝。无奈轻舟夜发,东下巴渝。回看斜月沉山,思君不见,好山隔面,等于良友分襟也。”(《诗境浅说续编》)所以“思君”不是单指对某一友人的思念,而是一种宽泛的乡情。以象征着故乡的山月为友,不是比指某一具体的友人更有深意吗? 古人论此诗,最称道它对地名的妙用。明人王世懋说:“谈艺者有谓七言律一句不可两入故事,一篇中不可重犯故事。此病犯者故少,能拈出亦见精严。然我以为皆非妙悟也。作诗到神情传处,随分自佳,下得不觉痕迹,纵使一句两入,两句重犯,亦自无伤。如太白《峨眉山月歌》,四句入地名者五,然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艺圃撷金》)王世贞称此诗是太白佳境,并说:“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艺苑卮言》)。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作者不仅擅用地名,不露痕迹,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对于绝句诗艺的娴熟,尤其是第三句,承转很见工夫。作者是从平羌江顺流而来,所以第三句的“夜发清溪”是实接,如果再是实转,由清溪直下渝州,则成了水上码头名称的罗列,便可能诗味索然,而“向三峡”却是在虚实之间,作为地名,“三峡”属实,但此时诗人尚未抵达。它又是在想像之中。由于第三句承转得妙,第四句便成了顺水之舟,并把一系列普通地名赋予浓郁的诗情画意。变成了诗中的佳境。全篇说来亦巧亦壮,不愧为古今绝唱 参考资料: www.baidu.com回答者: 飞翔随风 - 五级 2010-5-14 21:52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晋代民间歌谣《四时咏》)“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周啸天)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晋代民间歌谣《四时咏》)“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周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