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是什么事物
风景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山水画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层浪,入竹万竿斜。→风
画、风
2,唤酒青林渡斜阳千家舟出自何处
【溪村即事】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竹色溪阴见,梅香暗曲闻。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郭外】郭外人烟少,鱼村扬酒旗。江云低压树,沙竹细穿篱。地暖梅花早,天寒潮信迟。夕阳烟景外,倚仗立移时。【野趣】地偏居自稳,石路接平田。云合茅檐树,雨添花间泉。空山晴滴翠,远水绿生烟。唤酒青林渡,斜阳系客船。【悼白石道士冯鹤屿】白石长碧苔,闲庭落珠蕊。老鹤去不还,空山自流水。【客至】闲携雪瀑煮春茶,多病无钱送酒家。怪底今朝来好客,青灯开彻夜来花。【渔翁】转棹收缗日未西,短篷斜阁断沙低。卖鱼买酒归来晚,风飐芦花雪满溪。【晚渡】离离野树绿生烟,灼灼山花烂欲然。酤酒人归春渡寂,柳根闲系夕阳船。【秋日】石脉泉花蘸眼明,竹根沙路旧经行。云归天际山容淡,日落江头雁影横。梧叶庭除秋渐老,豆花篱落晚初晴。客行迢递归心远,烟火苍茫起莫程。【晚春】轻车繁吹尚纷纭,衮衮香浮紫陌尘。杜宇青山三月莫,桃花流水一溪云。东风旗旆亭中酒,小雨阑干柳外人。何许数声牛背笛,天涯芳草正斜曛。【葡萄酒】累累千斛昼夜舂,列瓮满浸秋泉红。数宵酝月清光转,浓腴芳髓蒸霞暖。酒成快泻宫壶香,春风吹冻玻璃光。甘逾瑞露浓欺乳,曲生风味难通谱。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3,醉翁亭记中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中“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两句中的两个“也”字有点悠然自得的样子。换成今天的话,就是,是谁造的亭子,是那个叫智仙的僧人啊。那么谁给亭子起的名字,那是太守我啊。就仿佛跟人对话说,你知道这亭子是谁给取的名字吗,那是我取的名字,言外之意,除了我,还有谁有那么高的文采。其实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当时心情还是非常不错的。醉翁亭记宋代-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建造亭子的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由滁州写到琅琊山,在写到琅琊山的泉,最后写到了泉边的醉翁亭。由远及近,层层递进。描写形象,富有动感。并解释了“醉翁”的由来,为下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做铺垫。
“也”表判断,还有舒缓语气的作用,重复使用“也”使文章有层次感,节奏感,回环美
没有任何意义,表示肯定、判断。
4,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
作者:郑板桥题目有3说:1.《留伴烟霞》 2.“板桥题画”3.《兰》1.《留伴烟霞》中说:“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各有本性。赠以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第209页)正因为郑氏认识到凡物皆因所生环境而茂盛,所以,他特别借助兰竹石来表达自己打破名教纲常的樊篱而回归大自然的渴望所画的兰竹石有着鲜明的图像:盆中之兰毫无生机,而回到大自然中的兰与竹,则生机盎然。2.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又云: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山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此幅,花皆出叶上,极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本文为“板桥题画”,郑板桥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①,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②,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③燥,对吾堂④亦不恶⑤也。来年忽发箭⑥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⑦,不如留与伴烟霞。” (郑板桥 《兰》节选)
《种兰》,郑板桥 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又云: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山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此幅,花皆出叶上,极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
板桥题画三则——郑燮( 板桥题画三则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季,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凌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又云: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山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此幅,花皆出叶上,极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 【赏析】 这三则题画,旨归皆在于阐发事理,然了无说理之枯燥乏味,此乃“理趣”之功。理趣何在?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会: 一、寓理于生动的形象描绘之中 。说理无形象则枯,形象无寓意则穷,这三则题画既不枯也不穷,就因为它们首先都是借助生动的形象描绘来寓理;二、将理融化在亲切微妙的情致之中。艺术的生命在于情感,叙事、说理而不熔于情者,难以成为艺术珍品。表面上看来,作者是在叙述他种竹、养兰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抒写他对竹、兰的酷爱 ;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艺术的特性在于“以不尽尽之”,在有限中见出无限。这三则说理的题画,之所以具有艺术品位,就在于它能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最明显的是第三则,即是用了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全文生动形象之事趣,心与物交感之情趣,托物言志、文外无穷的意趣,这几个方面共同铸成了板桥题画的“理趣”。
百度一下不就完了
原文 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又云: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山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此幅,花皆出叶上,极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
原文 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又云: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山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此幅,花皆出叶上,极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 译文 我种了几十盆兰花,到了春天将尽的时候,都显出萎靡凋零、仿佛思念故乡的样子。因而将它们移植到假山石之间,在山的北面,石头的空隙中,既能够躲避烈日,又接近干爽之地,正对着我的堂屋,观赏起来也没有碍眼之处。第二年,忽然生发出数十枚新枝,挺拔直上,香味坚实、厚重而悠远。又一年,长得更加茂盛。由此我体悟到:万物均有自己的本性。于是就写诗赠送给兰花,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盎:情趣洋溢)不如留与伴烟霞。”又曰:“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山谷送香非不远,哪能送到俗尘中?”这不过是假山罢了,尚且如此,何况是真山呢!我画的这幅兰画,它的花都超出在叶子的上面,而且十分肥壮而强劲,这是由于它是山中的兰花而不是盆中的兰花啊! 作者 郑板桥 题目 板桥题画 兰
5,眼界高时无物破心源开处有波清
《兰亭集序》集字联 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一亭俯流水;万竹引清风。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风竹引天乐;林亭集古春 畅怀年大有;极目世同春 室有山林乐;人同天地春 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 惠日朗虚室;清风怀古人。 少言不生闲气;静修可得永年。 日利千万曾祥;大吉阳宜侯王。 今趣岂异于古;天听可期诸人。 公生明偏生暗;智乐水仁乐山。 文情生若春水;弦咏寄之天风。 一人知己亦已足;毕生自修无尽期 一亭尽揽山中趣;幽室能观世外天 二分诗景八分画;楼外江声天外峰。 卜邻喜近清凉宅;与客同参文字禅。 人有不为斯有品;己无所得可无言。 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 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 大文间世有述作;至乐在人无古今。 大贤自合为九列;清风可以流万年。 万类静观咸自得;一春幽兴少人知 万树苍颜千里翠;一楼新色满城辉。 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 万壑泉声云外去;数点秋色雁边来。 与世不言人所短;临文期集古之长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与贤者游信足乐;集古人文亦大观。 与弦作契风生竹;列坐为情水抱山。 才高自觉风云阔;情重反疑华岳轻。 才能济变何须位;学不宜民枉有官。 山水之间有清契;林亭以外无世情。 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书。 山有此生未能至;竹为一日不可无。 不知明月为谁好;时有落花随我行。 不要钱原非易事;太要好也是私心。 不除庭草留生意;爱养盆鱼识化机。 世间清品至兰极;贤者虚怀与竹同。 勿施小惠伤大体;毋以公道逐水情。 风人所咏托于古;静者之怀和若春。 文生于情有春气;兴之所至无古人。 古与为怀稽作者;兴随所引契天然 古迹虽陈犹在目;春风相遇不知年 旧书细读犹多味;佳客能来不费招。 旧书百读无新意;古事重论感世情。 四面云山归眼底;万家灯火系心头。 四面江山尽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四壁春烟无燕到;一窗云影有龙飞。 生当稽古右文日;老作观山乐水人。 汉璧秦璆千岁品;光风佳月四时春。 司马文章元亮酒;右军书法少陵诗。 丝竹放怀春未暮;清和为气日初长。 吉金乐石有真好;读书校碑无俗情。 老可情怀常作竹;少文乐事在游山。 老爱江山成独住;醉搴民物入衷吟。 老骥伏枥千里志;短锥处囊半寸锋。 压角旧仪烦阁老;译经新谛出高僧。 有血性人能共事;无身家念可居官。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 有时自向竹间坐;无事一至兰若游 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 有足春随惠风至;无怀人合盛时生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岂因果报方行善;不为功名亦读书。 竹环窗外图书润;花落池中砚水香。 竹榻夜移听雨坐;纸窗晴启看云眠。 自古在昔有述作;当今之世咸清贤。 论心只觉宜狂士;得句常疑复古人。 论文古人可平等;瞰窗明月能自由。 尽日山游得风趣;一生浪迹契天随。 尽日言文长不倦;与人同事若无能。 好书不厌看还读;益友何妨去复来。 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 好古不求秦以下;游心常在物之初。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好装书画终年住;欲部风波此地稀。 观水期于无情地;生天当是有情人。 观钓颇逾垂钓趣;种花何问看花谁。 红豆山前云出岫;绿杨烟外水横舟。 红树暗藏殷浩宅;黄花尚醉葛天民。 昔时尝品惠山水;异日期为少室游 极清闲地是兰若;观自在春于竹林。 述古期同彭不作;临风若遇惠之和。 吟余搁笔听啼鸟;读罢推窗数落花。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我书意造本无法;此诗有味君勿传。 何以至今心愈小;只因已往事皆非。 但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 但有余闲惟学帖;即逢佳客莫谈天。 但教有花春满眼;何曾不醉月当头。 作书久意张安世;时论虚归祖孝征。 作文每期于古合;寄怀时或与天游。 坐随兰若幽怀畅;游及竹林躁气清 闲栽花木知寒暑;静读诗书鉴古今。 闲情小品茶烟酒;得意挥毫字画诗。 闲情欲被春将去;落笔月与天同功。 闲邀风月为良友;漫步园林寄逸情。 怀古人若不可及;生今世岂能无情。 快坐崇山观大水;慨陈古事悟时人。 林间虚室足觞咏;山外清流无古今。 知足一生得自在;静观万类无人为。 知足是人生一乐;无为得天地自然。 追摹古人得真趣;别出心意成一家。 追随永日情殊畅;坐领春风气不群。 鱼龙寂寞秋江冷;碧水春风野外春。 夜静斗横谈剑处;春深花饶读书庐。 放水流长观其曲;为文气盛集于虚。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持身勿使白壁玷;立志直与青去齐。 持身每戒珠弹雀;养气要如刀解牛。 相知当不在形迹;修己岂可殊初终。 亭间流水自今古;竹外春山时有无。 染指何妨因涤砚;折腰不惜为浇花。 室人名花樽人酒;门无俗客案无尘。 室有芝兰气味别;胸无城府天地宽。 室因抱水随其曲;竹为观山不放长。 室临春水幽怀朗;坐对贤人躁气无。 室临春水秋还朗;坐对贤人躁气无。 修己可知有乐地;作文自合舍陈言。 修和群品先咸苦;管领春风日亦长。 流水永无风浪作;春情时以管弦和。 流水情文曲有致;至人怀抱和无同。 随时静录古今事;尽日放怀天地间。 随所遇时将静悟;老于文者不陈言。 随群流观及盛事;欣乐岁述古初言。 梅花万树鼻世界;茅屋三间心太平。 梅含白雪诗无字;柳绽青丝画有声。 梅横画阁有寒艳;雪照书窗生夜明。 掩卷古今都在眼;拥衾寒暖不关情。 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雪点梅花轻作画;风摇竹叶漫吟诗。 雪舞长空开瑞景;寒凝大地蕴春华。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虚 竹 幽 兰 生 静 气;和风朗月喻天怀。 虚怀视水人咸悟;和气为春天与游。 眼明小阁浮烟翠;身在荷香水影中。眼界高时无物碍;心源开处有波涛。眼前沧海难为水;身到蓬莱即是仙。 野树穿花月在涧;清风拂座竹环门。 野烟千叠石在水;渔唱一声人过桥。 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 崇山有阁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崇兰清咏怀贤契;修竹欣现长茂林。 得山水乐寄怀抱;于古今文观异同。 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 得趣在形骸以外;娱怀于天地之初。 情文俯仰怀迁固;述作风流契老彭 情寄古怀同竹静;品殊群类契兰修。 情挚能交知己友,心清好读等身书。 清风无私雅自爱;修竹有节长呼君。 清风有信随兰得;激水为湍抱竹流。 清言每不及世事;静坐可以修长生。 寄字远从千里外;论交深在十年前。 寄兴在山亭水曲;怀人于日暮春初。 溪畔游鱼吹柳絮;竹边啼鸟避茶烟。 群芳呈艳香清远;万木争荣叶绿新。 群然和者幽兰曲;快哉当之修竹风。 碧通一径晴烟润;翠涌千峰宿雨收。 碧海芝浓春五色;丹崕日暖鹤千年。 碧海青天一行墨;荻花枫叶四弦秋。 静坐不虚兰室趋,清游自带竹林风。 小有清闲抱弦怀古;随其时地修己观人。 小窗多明使我久坐;入门有喜与君笑言。 天下断无易处境遇;人间哪有空闲光阴。 天半朱霞云中白鹤;山间明月江上清风。 天地有情长若春日;山林无事自是清流。 云岚四时迷离朝暮;风雨一室上下古今。 不次之迁人同品峻;及时为惠情与春长。 长桥卧波新亭挂月;荷香醉客柳色迷人。 今古毕陈趣生一室;人天兴感文可万言。 兰有群情竹无一曲;山同月朗水与情长。 在福则冲乐善不倦;与道大适即事多欣。 毕生所长岂在集古;闲情自托亦不犹人。 扪虱之谈岂伊景略;闻鸡而舞不减祖生。 传家有道惟存忠厚;处事无奇但求率真。 似兰斯馨比蕙又畅;和神当春清节为秋。 抗心希古任其所尚;研精耽道安有幽深。 足以山引不作自骋;目喻水流以卧当游。 取静于山寄情于水;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林气映天竹阴在地;日长似岁水静于人。 林荫清和兰言曲畅;流水今日修竹古时。 经纬区宇弥纶彝宪;抑扬人杰雕绘士林。 春风乃为诗人所觉;夜坐能使画理自深。 春风来时宜会良友;秋月明处常思故乡。 春水初生系怀左右;清风惠及盛领情文。 视履考祥其旋元吉;清明在躬气志如神。 诞妄不生虚无视事;幽闲自得清静为修。 涧流浚多生我禾稼;泽皋之上来观柘桑。 朗日和风斯世咸喻;清文盛德古人与稽。 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气同山。 云树绕堤沙青山绿水;芸房连石径修竹茂林。 今文与古文期其一是;无极为太极化可万殊。 信古不迁也是昔贤知己;流阴若寄无为今世贤人你要的我把他隔出来让你更明显的看
一个人修为达到了较高境界时,通常会心胸豁然开朗,没有什么烦恼和物欲能让他心生挂碍,他的心灵是自由而空灵的。当一个人悟性大开时,对一切事物都有了新的理解,会感到一切都清新而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