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金收益预测和销售收入预测1样怎样进行资金收益预测资金收
2者完全不同。资金收益预测是根据资金的投入计算收益的,销售收入预测是根据业务情况计算营业额,根据营业额才能预测出销售利润。
2,投资价值的分析报告
对企业或项目法人而言,利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可以对项目的投融资方案以及未来收益等进行自我诊断和预知,以适应资本市场的投资要求,进而达到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的目的。一份好的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将会使投资者更快、更好地了解投资项目,使投资者对项目有信心,有热情,动员促成投资者参与该项目,最终达到为项目筹集资金的目的。
3,沱牌舍得天工绝版酒升值潜力如何什么时候可以变现也就是交
沱牌舍得联合工行出品的【天工绝版酒】白酒理财产品,未来升值空间之大是难以估量的。首先,产品是限量绝版及其稀缺的,这一点的增值空间就难以估量;其次,产品出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泰安作坊古窖池,经百年的紫砂陶坛30年陈酿,这种独特性也能使它未来价值翻数番;再次,产品使用百年紫砂陶坛盛装,这种陶坛具有“千窑难得一宝”之称,再加上陶坛表面使用的24K黄金手工描绘,还使得产品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如此综合来看,【天工绝版酒】这款产品升值潜力真是不可估量,难怪一些资深投资客认为这是2011年工行白酒理财开山之作、经典之作。交割已于5月5日开始,只要投资者采取了实物交割,并且在交割中抢购到了实物产品,那么6.7%的收益将于一年后获得,但得到的现货产品可以进行收藏或者是拍卖。
4,白酒股暴跌 白酒股暴跌是怎么回事
10月23日,白酒板块表现惨烈,龙头贵州茅台、五粮液等9股跌幅超过7%,板块市值蒸发超1100亿。以下是新闻原文,供参考。
收盘,股价报109.90元,换手率1.24%,成交额超过17亿元,创近8个月来新高,上市以来次高。白酒龙头贵州茅台近日一直呈震荡走势,在总体大势利好下10月19日、10月22日连续2天上涨超过3%,并在昨天盘中再次突破700价位。但23日开盘后便一路下跌,截至当日收盘,贵州茅台跌幅超过7%,市值蒸发超过500亿元。
白酒板块为何纷纷暴跌?Wind数据显示,白酒板块三季度业绩预计表现强劲。目前白酒股中仅有水井坊一家披露了三季报业绩,报告显示其归母净利润高达4.63亿元,同比大增90.15%。另外还有6家披露了三季报业绩预告,除了*ST皇台(维权)小幅亏损外,其余多数实现了大幅增长。如洋河股份同比增20%~30%;舍得酒业增长177%~204%;古井贡酒增长50%~70%等。为何业绩不俗的白酒板块突然重挫?10月22日,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二度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对比一审稿,二审稿明显加强了对烟酒的管控与宣传,除了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还特别加入了“国家加强对公民过量饮酒危害的宣传教育”。“白酒板块一向对政策较为敏感,例如2012年的塑化剂事件。如果从国家层面宣传饮酒的危害性,无疑将打击酒类的消费,引起投资者对该板块未来业绩的担忧。这一利空消息传出后,恰逢A股市场连续两个交易日大涨,一部分抄底获利资金短线存在了结欲望,两个因素一叠加,就加剧了板块的下挫。”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表示。兴业证券分析师陈娇认为,板块回调更多还是市场在行业增速回落时对基本面信心不足,并在悲观情绪下放大经济中枢下行对板块的影响。在2013、2014、2015年行业调整中行业库存彻底出清、消费结构实现切换,行业成长基础很夯实,厂商、渠道在这一轮当中又普遍谨慎,前者因强化终端掌控而更贴近市场,后者因为渠道利润较窄而减少库存囤积,这都是行业更为良性的保证,同时,不可逆的消费升级及名酒集中趋势也能有效对冲经济中枢下行带来的负面影响,行业基本面依然夯实,名酒成长逻辑依然成立。对于周二白酒股的突然大跌,资深证券投资人士张春林表示,白酒板块普遍大跌,浅层次而言是前期股价一直高高在上,资金主动调仓换股,导致茅台、洋河等高位股补跌,深层次而言,是这些股票在市场风险偏好上升预期下,吸引力阶段性减弱,在外延并购松绑的预期下,内生性增长的价值型品种,受到阶段性抛售,实属正常。一位公募人士指出,早在国庆假期后,市场便有传言称中国高档白酒也将和游戏、烟等产业一样进一步提高消费税,以便为其他行业减税留下空间。虽然该传言后续被酒业协会领导等多方认证为谣言,但在大盘大跌行情下,白酒板块及相关个股也在国庆后连续下跌,直到上周五才跟随大盘反弹。“虽然白酒征税存不确定性,但市场对此还是心存担心的。另外,白酒行业前三季度业绩增速预计整体下滑,这也较为受到市场关注。”
5,简述价格成本和价值这三个概念各是什么含义有什么区别
采购成本指与采购原材料部件相关的物流费用, 包括采购订单费用、采购计划制订人员的管理 费用、采购人员管理费用等。采购成本有广义 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采购成本,即采购过程中 发生的订购成本,包括取得商品和物料的费用、 订购业务费用以及因采购而带来的库存维持成 本和采购不及时带来的缺料成本。广义的采购 成本,即整体采购成本构成,是企业在采购材 料过程中的购买、包装、装卸和存储等环节所 支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采购价格是指企业进行采购作业时,通过某 种方式与供应商之间确定的所需采购物品和 服务的价格。采购价值以市场的承受力及采购者对产品价值的 理解程度作为定价的依据。
资产评估价值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 1、公开市场价值。它是指资产在公开市场上应该实现的价值,即理性的买卖又方在地位平等、信息公开、交易成本时间成本足够低的市场上最终达成的一致价格。 2、投资价值。投资价值是以资产的收益能力为依据确定评估价值。体现的是评估价值对资产未来收益能力的反映。 3、重置价值。是指在现在的市场条件下,按功能重置资产的并使资产处于在用状态所耗费的成本作为资产评估价值。它是从投入角度对资产进行的评估。 4、清算价值。是指资产在非正常市场上限制拍卖时的价格。 资产评估的方法有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 (一) 市场法的含义 市场法也称市场价格比较法, 是指通过比较被评估资产与最近售出类似资产的异同,并将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 (二)市场法的特点: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普遍的方法。 (三)市场法适用的前提条件 应用市场法进行资产评估,必须具备以下前提条件: 1、需要有一个充分发育的、活跃的资产交易市场。 2、市场上要有可比的资产及其交易活动。 ------------------------------- (一) 成本法的含义、思路 成本法是指在评估资产时按估测被评估资产的现时重置成本扣减其各项损耗价值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方法。 其基本思路是两部:首先估测出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再估测出被评估资产业已存在的各种贬损因素并将其扣除。用数学公式可以表述如下: 资产的评估值=资产的重置成本—资产实体有形损耗—资产功能性贬值—资产经济性贬值 或者是:被评估资产评估值=重置成本×综合成新率 (二) 成本法应用的限制条件 1、 应当具备较为详尽的历史资料。(在确定是用复原重置成本或更新重置成本时尤其重要) 2、 形成资产价值的耗费是必须的。(否则在成本与其价值之间不能形成相应的关系) ------------------------------- (一)收益法含义:收益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再将其折算成现值,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 用这种方法进行评估,资产的评估价值与资产的效用、获利能力密切相关。这一价值反映的是,为获取取得预期收益的权利所需支付的货币额。 (二)应用收益法的前提条件: 1、 用货币衡量未来收益; 2、 未来收益风险能用货币衡量。 若资产的投资不是为了获利,或获利很少,则不能用收益法来计算。(回报率与折现率的关系
6,计算分析每股收益应注意的问题
每股收益定义
每股收益即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它是测定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分析每股价值的一个基础性指标,是综合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是公司某一时期净收益与股份数的比率。该比率反映了每股创造的税后利润, 比率越高, 表明所创造的利润越多。 若公司只有普通股时,净收益是税后净利,股份数是指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如果公司还有优先股,应从税后净利中扣除分派给优先股东的利息。
每股收益=利润/总股数
并不是每股盈利越高越好,因为每股有股价
利润100W,股数100W股 10元/股,总资产1000W
利润率=100/1000*100%=10%
每股收益=100W/100W=1元
利润100W,股数50W股 40元/股,总资产2000W
利润率=100/2000*100%=5%
每股收益=100W/50W=2元
收益指标计算公式
传统的每股收益指标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期末净利润÷期末总股本
使用该财务指标时的几种方式
一般的投资者在使用该财务指标时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 通过每股收益指标排序,是用来寻找所谓“绩优股”和“垃圾股”;
二、 横向比较同行业的每股收益来选择龙头企业;
三、 纵向比较个股的每股收益来判断该公司的成长性。
如何分析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仅仅代表的是某年每股的收益情况,基本不具备延续性,因此不能够将它单独作为作为判断公司成长性的指标。我国的上市公司很少分红利,大多数时候是送股,同时为了融资会选择增发和配股或者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所有这些行为均会改变总股本。由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总股本发生变化每股收益也会发生相反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再纵向比较每股收益的增长率你会发现,很多公司都没有很高的增长率,甚至是负增长。G宇通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每股收益在逐年递减的同时,净利润却一直保持在以10%以上的增长率。
应当列示每股收益的企业,比较财务报表中上年度的每股收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4 号——每股收益》的规定计算和列示。
在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研究时,投资者最关心的一个数字是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将公司的净利润除以公司的总股本,反映了公司每一股所具有的当前获利能力。考察每股收益历年的变化,是研究公司经营业绩变化最简单明了的方法
。 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公司财务报表上的净利润数字,是根据一定的会计制度核算出来的,并不一定反映出公司实际的获利情况,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取得不同的盈利数字。与其他国家会计制度比较,相对来说,我国会计制度核算出的净利润,比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制度核算出来的盈利数字通常偏高。 投资者要特别留意,公司应收帐款的变化情况是否与公司营业收入的变化相适应,如果应收帐款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收入的增长速度的话,很可能一部分已计入利润的收入最终将收不回来,这样的净利润数字当然要打折扣了。
另外要注意,公司每年打入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是否足够。如果这些资产的实际损耗与贬值的速度大于其折旧速度的话,当最终要对这些设备更新换代时,就要付出比预期更高的价格,这同样会减少当前实际的盈利数字。 在研究公司每股收益变化时,还必须同时参照其净利润总值与总股本的变化情况。 由于不少公司都有股本扩张的经历,因此还必须注意 没时期的每股收益数字的可比性。公司的净利润绝对值可能实际上是增长了,但由于有较大比例的送配股,分摊到每股的收益就变得较小,可能表现出减少的迹象。但如果以此便认为公司的业绩是衰退的话,这些数字应该是可比的。不过,对于有过大量配股的公司来说,要特别注意公司过去年度的每股收益是否被过度地摊薄,从而夸大了当前的增长程度。这是因为,过去公司是在一个比较 小的资本基础上进行经营的,可以使用的资金相对目前比较少,而目前的经营业务是在配股后较大的资本基础上进行的。
如果仅仅从每股收益来看,目前的确有较大增长,但是这部分盈利可能并不是因为公司经营规模扩大造成的。比如,公司收购了一定公司,将该公司的利润纳入本期的报表中,就很容易地使得每股收益得到增长。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34658.htm
*****************************************
查看文章
如何分析每股股利和每股收益之间的关系?2007年06月29日 星期五 下午 11:40每股股利是公司股利总额与公司流通股数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股利=当期分配利润/总股本
每股股利反映的是上市公司每一普通股获取股利的大小。每股股利越大,则公司股本获利能力就越强;每股股利越小,则公司股本获利能力就越弱。但须注意,上市公司每股股利发放多少,除了受上市公司获利能力大小影响以外,还取决于公司的股利发放政策。如果公司为了增强公司发展的后劲而增加公司的公积金,则当前的每股股利必然会减少;反之,则当前的每股股利会增加。
每股收益是公司每一普通股所能获得的税后净利润,但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往往不会全部用于分派股利。每股股利通常低于每股收益,其中一部分作为留存利润用于公司自我积累和发展。但有些年份,每股股利也有可能高于每股收益。比如在有些年份,公司经营状况不佳,税后利润不足支付股利,或经营亏损无利润可分。按照规定,为保持投资者对公司及其股票的信心,公司仍可按不超过股票面值的一定比例,用历年积存的盈余公积金支付股利,或在弥补亏损以后支付。这时每股收益为负值,但每股股利却为正值。
反映每股股利和每股收益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股利发放率,即每股股利分配额与当期的每股收益之比。借助于该指标,投资者可以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股利发放政策。
“每股收益”反映企业普通股每股在一年中所赚得的利润。计算公式:每股收益=(税后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额。
每股获利额常被用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评估股票投资的风险。如果企业的每股获利额较高,则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较强,从而投资于该企业股票风险相对也就小一些。应该指出,这一指标往往只用于在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以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动,而很少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因为不同企业由于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的不同会使这一指标产生较大的差异
参考:http://hi.baidu.com/%C9%EA%BA%E9%D4%CB/blog/item/158eaaef37c1b314fcfa3c41.html
7,高估还是低估A股近十年市盈率怎么比较
市场在大跌后估值体系逐渐回归
如今A股市场市盈率水平再次逼近20倍左右,这个点位在近10年42个指标中为第六低点,仅比2005年的熊市大底略高。是A股市场近十年市盈率最高水平66.29倍的33.56%,是平均水平38.07倍的58.45%,但比05年上半年的最低水平高37.43%。从数值上讲这个水平已经开始低估但还不是底。如果我们再考虑宏观经济面的变动的话,1998-2008年间,1998年GDP增长率为7.8%,为近十年的低值,随后GDP增长率逐年加快,2004其10.1%的GDP增长率处于中值水平,而在2007年达到了11.90%的近十年峰值,并在2008年1季度下滑到10.6%,并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仍将继续下滑。由此可见,2007年是有可能是近10年GDP增长率和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最快的一年,随后可能逐季下滑。因此以2007年业绩计算的当前市盈率水平和以2004年业绩计算的2005年市盈率水平不具有直接可比性,因为2005年面对的是宏观经济水平上升趋势,而2008年面对的是宏观经济水平下降趋势。因此,2008年和2005年之间的市盈率估值水平真实差距应该比实际数据显示的要大些。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初步认为当前市盈率水平或已开始低估但还不是底(数据详见附表)。
从行业类市盈率数据来看。在我们选择的23个申万行业大类中,2008年6月30日的所有的行业市盈率水平均小于平局值,其中有色金属、机械、交运设备、信息设备、纺织服装、交通运输、房地产、金融服务和综合类9个行业当前市盈率水平仅为平均值的一半左右,占比约40%。而食品饮料、农林牧渔、采掘(煤炭)、医药生物和公共事业则同近十年平均水平接近,这些行业同时又是近期较为抗跌的品种。但如果同近十年历史最低值(大多出现在2005年6月30日)相比,则23个大行业均不同程度高于最低水平,其中同近十年历史最低水平相比较为相近的有电子元器件(112%)、交运设备(123%)、家用电器(115%)、纺织服装(113%)、交通运输(111%)、金融服务(108%)和综合类(117%)。而依然大幅高于近十年最低水平的有农林牧渔(220%)、采掘(213%)、化工(176%)、钢铁(193%)、建筑建材(191%)和食品饮料(165%)。如果从二、三级行业来看,在所有252个二、三级行业中,当前有氨纶、氯碱、橡胶、铅锌、机床、半导体、电子元件、船舶制造、汽车零部件、洗衣机、印染、家具、环保、航空运输、高速公路和保险等近60个行业市盈率创近十年新低或同最低水平非常接近(差距在10%以内),占比接近25%,但与此同时仍有不少细分行业的市盈率水平远远高于近十年平均水平和最低水平(数据详见附表)。
综上所述,通过考察近十年的历史市盈率水平,我们认为市场在大跌后估值体系逐渐回归。当前市盈率水平已经大幅的低于近十年平均水平,但同05年中期的熊市大底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虽然有近25%的行业市盈率水平创出新低或同最低水平接近,但仍有不少行业同平均水平和最低水平相去甚远,市场在大跌后开始存在结构性低估,但还未达到全面低估的境地。如同牛市中所有行业最终会轮番上涨一样,同样,熊市中各行业也会轮番下跌,市场不会单方上涨或单方下跌。这样给于我们一个思路,对于大幅下跌,接近或创近十年市盈率低值的行业中的优质个股,投资者可以考虑逢低吸纳,而对于依然坚挺一些行业中的个股投资者应该警惕补跌风险。
通过对近十年市盈率的考察,在投资策略上我们给以如下一些适当建议。如同市场不会单边上涨或下跌一样,全球经济和宏观经济的波动有着自身的规律,众多影响宏观经济的悲观因素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逐步消化。中国制造业近30年的积累和崛起本身蕴藏着强大的竞争力,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业绩大可不必过分悲观。市场的交易价格是在乐观或悲观情绪下的反应,在以博取价差为主要目的的中国股市,这个价格很难反应个股的真实价值。如同在牛市无法估计顶部点位一样,我们同样很难估计市场调整的底部在哪里。我们虽难以准确估计市场调整的底部区域在哪里,但在市盈率大幅回调到近十年历史低点附近和优质股票投资价值凸显的情况下,握有优质股票同时流动性不成问题的投资者大可不必过分看淡。只是在实业资本逐渐取代基金登上历史舞台的背景下,投资者对相关公司的估值体系应该有更清晰的认识。在合理的估值水平下买入主业稳定增长的优秀公司一直是巴菲特等投资大师提倡的长期理财投资观念
很详细,但简单来说,现在的中国股票市场还是相对高估了
与近期市场的大幅下滑相对应的是风险的大量释放和估值水平的大幅下滑。有些个股的价格和市盈率估值水平开始重回2005年熊市大底的时候,纵观近十年A股市场,其阶段性高点或低点基本上处于每个季度末附近,尤其是半年末或年末。如今再次面临市场大跌后的半年末,市场是否存在转折机会呢?我们试图通过分析近十年(1998-2008)市盈率水平给投资者带来一些启示。
当前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面临着众多的难题,这其中既有国际方面的共同因素,也有国内方面的特殊因素。国际上有不断攀升的国际油价在不断灼烧世界经济的神经;不断上涨的基本原材料和农产品(000061)价格使各国都不同程度地面临通胀风险;弱势美元的不断贬值使得国际货币体系更加动弹,一些国家开始面临货币危机的威胁;次贷危机阴魂不散,各国股市普跌等。而国内因素方面,通胀率居高不下,出口增长受挫,房地产市场停滞导致投资乏力,企业家信心不足,灾害不断,热钱的涌入使得货币政策面临困境,大小非等解禁股扩容压力始终笼罩在市场上空。纵观整个2008年,内外部经济的重大不确定性使得市场无比踌躇,再加上对2007年下半年狂奔行情催生出来的泡沫的挤压使得半年多来股指大幅回调。
股指从2007年10月16日最高点的6124.04点到2008年6月30日的2736.10点,不到8个月时间里大跌3887.94点,跌幅高达55.32%。时间之快,幅度之大,令人瞠目结舌。而在这期间,上市公司收入依旧增长,利润增速虽有所下滑,但还在增长;印花税率升了又降了下来,回到原点;从基本面上看市场近一年的趋势应该还是向上的。但在业绩仍有所增长的同时股指却大幅下滑,相对应的是风险的大量释放和估值水平的大幅下滑。以上年年报计算的A股市场的整体市盈率水平从最高点的76.98掉到2008年6月30日的22.95倍,于是在有些个股的价格和估值重回2005年熊市大底的时候,A股究竟是低估还是高估?
我们从近十年A股走势的月K线图来看。1998年至2008年上半年十多年间,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98初到2001年6月的牛市阶段,中间夹有1999年6月份的阶段性高点和1999年12月份的阶段性低点两个关键时点;
第二阶段是从2001年7月份到2005年6月的熊市阶段,中间夹有2002年6月、2003年5月份和2004年3月份3个阶段性高点,以及2002年12月份、2003年9月份和2005年6月份3个阶段性低点;
第三阶段是从2005年7月份到2007年10月份的大牛市阶段,市场几乎一路向上;
最后一个阶段是从2007年11月份到2008年的6月份的调整(熊市)阶段。由此见近十年A股的阶段性高点或低点基本上处于每个季度末附近,尤其是半年末或年末。如今再次面临市场大跌后的半年末,市场是否存在转折机会呢?我们试图通过分析近十年(1998-2008)市盈率数据来得到一定的启示。
由于十年市盈率数据的考察庞大且复杂,为了便于分析理解,我们对近十年A股的市盈率数据进行适当的从简处理。首先在时点选择上,我们把一年中的所有交易日进行简化为4个最具代表性的时点,即每年的4个季度末,也就是3月31日、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这样从1998年至2008年6月30日共选择了42个关键时点,这也是近十年市场的阶段性高点或低点。其次由于个股数量的繁杂和各自特色,我们主要以市场类和行业类市盈率为主,并采用整体法计算市盈率;再次在市盈率的计算上我们以选择时点的收盘价去除以其上年每股收益计算;最后为消除亏损个股对整体市盈率的扭曲影响,我们把市盈率负值剔除掉。在此基础上我们计算每个市场类和行业类的市盈率,并计算其出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从市场类数据来看,虽然经过了市场的大幅下跌后,到2008年6月30日,在我们考察的12个市场类指数中,上市公司剔除负值后的市场类市盈率整体水平有10个处于20-25倍之间,其中有两个偏差值,一个是全部B股的15.71倍和中小企业板的33.47倍。当然,这同两个偏差值的市场流动性截然相反有关,虽然B股公司中有不少和A股是同一公司,但由于B股的规模和购买货币特性使得其流动性较A股差上不少,流动性的不足使得其估值水平同A股相比有一定的贴水。而中小板则相反,其小市值和高成长性使得其流动性要比主板好,估值水平也就相应高些。但总的来看,目前市场剔除负值后的总体市盈率水平在22倍左右,而代表市场中坚力量的沪深300、上证50和上证180的市盈率水平分别为20.96倍、20.07倍和20.83倍,即在20倍左右(附表)。那这个市盈率水平在历史上高还是低呢?
我们纵观A股近十年市盈率水平,在我们所考察的42个关键时点中,全部A股剔除负值后的市盈率水平高于60倍的有4个,在50-60倍的有4个,在40-50倍的有7个,在30-40倍的有17个,在20-30倍的有6个,低于20倍的只有4个(表1)。可见A股市盈率的中枢区间在30-40倍之间,平均值为38.07倍。而低于30倍的只是少数,在低于30倍市盈率的10个数值中,有7个是连续分布在2004年9月30日至2006年3月31日之间,还有两个分布在近期市场大跌后的2008年3月31日和2008年6月30日,最后一个为2006年9月30日。除此之外,近十年市场市盈率水平全部在30倍之上。其中市场市盈率水平低于20倍的4个指标中有3个是在市场大底部的2005年。还有一个是在2006年3月30日。可见2005年不但是A股市场近十年的点位大底,而且也是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大底,并产生了16.19倍的近十年A股市盈率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