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阳修爱喝酒自白砦獭古人还有哪些爱喝酒
还有个女酒鬼”李清照“,她喝多了是这样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2,历史上的酒神是谁
公认的中国酒神是有两个,分别是仪狄和杜康。仪狄传说是夏禹的一位祭司,是最早见诸史书的酿酒专家。中国人发明的“曲药酿酒术”的“发明权”就被划归她(他)——之所加括号写是因为仪狄的性别现在还有争议。先秦文献记录为女性,而后世的文献则完全男性化。杜康传说为少康,夏朝第五代君主,发现了发酵现象,从而发明了一整套酿酒术。但也有人认为杜康不是人名,而是上古的一种名酒,因曹操的《短歌行》而为后世所知。 中国电影《红高粱》中,众人手捧大碗高粱酒祭酒神的场面让人印象深刻。但实际上中国民间祭酒神的风气并没有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跟其他各行业都有神拜形成对比。中国是酒的故乡,中国人创造了博大精深的酒文化。我们的祖先酿造了几千年的美酒,发明世界独一无二堪称第五大发明的曲药酿酒术。制造出世界上最精美的酒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无数嗜酒如命的酒仙酒鬼,但却始终没有树立起一个独立丰满的中国酒神的形象,致使酿酒业无神可奉,很是奇怪。当学者们谨慎考证仪狄杜康是否真时存在时,中国的酒神失落了。国没有酒神崇拜,可能与夏禹禁酒有关。中国进入到夏王朝时期,农业开始发展,粮食有了剩余,加剧了酒的酿造和消费量增加。尤其是贵族饮酒的风气日盛。夏禹为了国计民生,为了节约粮食,备战备荒,防止皇室权贵沉湎于酒,荒废朝政,以至亡国。于是,夏禹在中国历史上笫一个提出禁酒。为了禁酒,夏禹甚至将身边最好的酿酒师仪狄都不予容忍,“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说文解字》)。这时期,连酒都不准产,不准销,不准饮,哪里还有人敢去树立酒神和崇拜酒神呢!中国没有酒神崇拜,可能与历代皇帝禁酒有关。自夏以后,直至明清,都有禁酒令。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因“为酒池糟堤,纵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 资治通鉴》),造成不理朝政,被商汤放逐,直至亡国。600年之后,商纣王比夏桀有过之而无不及,酒池肉林,朝纲不整,结果商朝又被西周取代。鉴于历史的教训,西周统治者一上台就竭力推行禁酒政策,颁布了长达672字的禁酒诰文(见《尚书·酒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笫一个禁酒令。诰文中告诫诸侯百官及民众:酒只能用于祭祀……不听则收捕之,罪重者杀之。秦律也规定“百姓居田舍者,毋取醢(沽)酉(酒),田墙夫、部佐谨禁御之,有不从令者有罪。”北魏文成帝禁酒更为严厉:“酿、沽、饮皆斩之。”历代统治者为了禁酒,不是“捕之”、“杀之”, 便是“有罪”、“ 斩之”,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能偷偷酿点酒喝点酒就是万幸了,谁还去管他酒神是个什么模样。中国没有酒神崇拜,甚至与佛教禁酒有关。佛教是中国人信仰的主要宗教,中国人崇拜神敬仰神祭祀神和佛教也存在必然的联系。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饮酒。《多论》以为酒戒极为重要,酒,能使人作四逆重罪,并能使人破犯一切戒,造一切恶,实是昏神乱思,放逸之本。故佛经经律中每每将酒譬喻为毒药,甚至有宁饮毒药不可饮酒的教诫。佛教不仅自己身体力行,严持酒戒,还化导世人远离酒患。尤其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古代中国,人民无力战胜自然灾害时,就把美好愿望全部寄托在佛神身上。既然佛认为酒为残贤毁圣、败乱道德的恶源,那么人们就听信佛的教诫,尽可能地克制饮酒。因为人们连饮酒都要谨慎,所以在人们心中根本就没有了酒神的概念。西方人非常喜欢他们的酒神狄俄尼索斯。美酒带给人们极度的兴奋和疯狂在他们的酒神文化中升华。但是酒的巨大破坏力在各个文明中都有太多典型的事例,所以在崇尚秩序的东方文明中,酒文化中的暗含的破坏元素被严格地压制。尤其是中国发生“因酒亡国”的惨痛教训后,不管这两者到底有多关系,禁酒都成为一种策略。在这种氛围之下,中国的酒神崇拜始终都没有兴盛起来。
唐朝有饮中八仙。杜甫诗云: 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阳王: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四仙崔宗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五仙苏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六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3,李清照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温文尔雅还是酒鬼赌神
李清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中南大学教授杨雨在新作《莫道不销魂——杨雨解密李清照》中,完全颠覆了人们心中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李清照形象。在这位美女教授的眼里,李清照虽然长得漂亮又有才,但也有很多“劣行”,比如好赌、好酒、好色(据《现代快报》4月1日报道)。
李清照好赌、好酒、好色?如此“评语”让人瞠目结舌。这样一位杰出的古代女词人,是如何变得劣迹斑斑的呢?原来,杨雨教授居然是从李清照的诗词中“考证”出的。譬如,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就成为李清照是酒鬼的“写照”。再譬如,李清照的词《点绛唇》,也被杨雨教授翻出来作为其好色的证据。
在我国古代,喝酒赋诗、咏物抒情,不过是文人雅士们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与现代意义的“酗酒”完全是两个概念。岂能以此断言李清照“好色荒淫不知羞耻”呢?可谓是荒唐到了极点。古代诗词名家,写醉酒、少女怀春之类题材的不计其数,又何止是一个李清照,如果都以此作为评定其道德品性的“标准”,恐怕有很多都要被归类为道德败坏之徒。
当然,李清照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一个著名的女词人。她不可能是“完人”,肯定有其性格甚至是品行上的“缺陷”。作为现代学术研究,剥离其神化的色彩,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李清照,没有什么不可以。但还原不是“妖魔化”,更不能以“另类”去哗众取宠,夺人眼球,达到学术炒作的目的。事实上,此类对于古代名人的颠覆性解读也并非是头一次了。“诸葛亮有称帝野心”、“司马相如包二奶”、“大禹有婚外情”……如此种种,莫不如是,都是赤裸裸学术功利和学术浮躁的体现。
戴着功利学术的墨镜,以自以为是的现代人思维观念和价值判断去臆测古人,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试想,如果让李清照站在今天的演讲台上,以她古代人的思想去解读现代社会的一些现象——学术抄袭造假、学者频频走穴为利益代言、婚外恋一夜情……又将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
我们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利这样不负责任地戏说先贤。正如一个网友所言,先贤们即便是有这样那样的“毛脖,但他(她)们毕竟给今人留下了车载斗量的传统文化瑰宝,而当前一些所谓的学术专家呢?除了会炒作之外,除了借助商业的推波助澜腰包鼓起来之外,又给后人留下了什么?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朝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以后。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她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有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的条件。李清照之所以成为一个杰出的女词人,其天赋条件固然十分重要,但家庭的薰陶和教养,犹如种子对于土壤、阳光和雨露的需要,也是不可缺少的。
历史为李清照提供的是一个文化空气甚浓的书香门第,一个颇有声望的仕宦之家的家庭环境。据她后来的回忆:"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当年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说明她的父祖之辈都生于山东,并曾在今济南一带住过。也表明她的祖父和父亲虽然地位不很高,但学识渊博,名望很高,拥有不少门生。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字文叔,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李格非中过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徽宗崇宁元年,蔡京专权,打击元佑党人,这时他正"提点京东刑狱,以党籍罢"。(《宋史?李格非传》)崇宁5年大赦,党人再度叙用,他也终得"与监庙差遣"。(《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124卷)。李格非为人孤高耿介,史载他考进士前,"有司方以诗赋取士",他不以此为敲门砖,却"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宋史?李格非传》)。在郓州作教授时,郡守怜其贫寒,想让他兼任其它官职,以便增加一些薪俸,却被他婉言谢绝。做广信军通判时,他曾把一个宣传迷信、蛊惑百姓的道士重责数十大板,然后驱逐出境。可见,他是一位能够为人民做些好事的官吏。
李格非是一位博通经史之学的学者。他的经史著述见载于《宋史?艺文志》中的,有《礼记精义》16卷,《史传辨志》5卷。此外,还有《永洛城记》一卷,《洛阳名园记。》一卷等。《洛阳名园记》中记洛阳名园19处,记述翔实,行文简洁,富于诗意,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但它并不是单纯地写景记事,文中还寓有兴亡之感、讽谕之旨。特别是全书结尾所指出的:"公卿士大夫方进于朝,放手一已之私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含李格非对皇帝王公荒淫奢糜生活的批评。当时徽宗赵佶仿照杭州的凤凰山,在东京营建了周围10余里,峰高90尺的万岁山。北宋的名公巨卿在西京洛阳、东京汴梁也大都辟有地域广阔的花园以供享乐。李格非还对他们敲起了警钟:"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他的警告,统治者没有听进去,但他的警言,却被历史所证实了。果然没过多久,金人就入侵中原,洛阳名园付之一炬了。
李格非还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诗歌和散文都不错,尤以散文为佳。元?元年,他"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宋史?李格非传》),继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学士之后,和廖正一、李禧、董荣被称为"后四学士"。李格非的诗词修养也很高,其才思敏捷,文笔酣畅,纵横恣肆,气魄宏大。可惜他的作品没有流传下来,但他的文艺思想却有所记载。他提出"诚著"二字作为文学批评的标准。所谓"诚著",就是诗文要有真情实感,要像从心里掏出来的一样,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字字如肺肝出"。他鉴赏古人的作品,正是基于这样的标准,在晋代人的诗文中他最推崇刘伶的《酒德领》和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因为这两位都是以狂放不羁、傲视一切著称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里,敢于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而李格非的文风和生活态度,都与他们有相通之处。
李清照还有一位颇有文化素养的母亲。她是王状元拱辰的孙女。亦善文,工词翰。在封建时代,她给李清照树立的,决不仅是三从四德的规范,在诗词创作方面,一定会给女儿以深刻的影响。
李清照生长在文学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里,年青的时候不但诵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而且笔记小说、轶事遗闻,亦无不浏览。封建时代有条件读书的女子,一般只能读些《女诫》、《烈女传》之类的书籍。而李格非夫妇的思想比较通达,并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迂腐之见。因此,李清照在父母的带领下,踏进了广阔的知识领域,从丰富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中吸取营养。从她的作品和文艺思想来看,她的确从父母、尤其是父亲那里有所继承。她的词作能够揭示内心的奥秘,她的诗篇能够涉及时政,而她的散文又是那样叙事精当,富于感情色彩。在各种文体里,无论写景、抒情、状物、叙事,都留有父亲的流风遗韵。所以,李清照所受的家庭教育是相当优越的。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李清照,从心灵到身体都得到了健康的、正常的发展。她那渊博的历史知识,卓异的文学禀赋,豪爽坚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父母的熏陶。
李清照的成长,与她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是分不开的。李清照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历城渡过的。大约在她五六岁时,因父亲李格非作了京官,她便也随父母迁居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她是在东京长大的。那时候,北宋统治阶级享乐成风,东京表面上仍极繁荣。李清照作为一个士大夫阶层的大家闺秀,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不可能像男子一样走出家门。接触整个社会。但她毕竟出身于城市,不像乡村地主家里的女子那样闭塞。她不仅可以划着小船,嬉戏于藕花深处,而且可以跟着家人到东京街头,观赏奇巧的花灯和繁华的街景、这一切,陶冶了她的性情。丰富了她的精神生活。李清照爱好自然的性格和描摹的自然的能力,说明了她曾经受过故乡山东的涵育。而她在爱情描写上的"毫无顾藉",显示了都市社会风气和文学气氛对她的熏染。
别拿现在的观点去猜测古人 毕竟时代不同!观念不同.认识也不同
古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对于我们现在来说也只能是假设和猜测,我们现在最直接的也就是念念她的词
李清照是女士,她的前期生活幸福,但是亡夫后就变得多愁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