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酒业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孔乙己 是什么

1,孔乙己 是什么

一个鲁迅笔下的虚构人物

孔乙己 是什么

2,关于孔乙己

偷别人家的东西被打断了双腿 然后艰苦度日,或者靠乞讨 得了2个钱,喝了最后一碗酒 之后就自杀或者饿死了

关于孔乙己

3,绍兴孔乙己酒家位置

绍兴有两个咸亨酒店,一个叫咸亨大酒店,是五星级的,在绍兴解放南路上,这是一座高楼;另一个叫咸亨酒店,中间没有一个“大”字。这家咸亨酒店就是闻名海内外的酒店,地点在鲁迅中路上,是鲁迅先生笔下阿Q喝酒之地,酒店门口保留了曲尺酒柜,长板凳,长方桌,来客喝的是大碗酒,下酒菜是茴香豆、咸煮花生…… 楼主称孔乙己酒店大概指的就是酒店门口站着孔乙己铜雕的那个酒家吧。如果一定要找一家孔乙己酒家,那么这家酒家在我们绍兴人眼里根本不会去光顾的,我就住在鲁迅故里旁,就是鲁迅中路,周围的几个酒家大致也了解一些,也吃过几家酒店,只知道有家孔乙己土特产店,他那个门口也塑了一个阿Q,样子象老地主,根本不象长衫帮阿Q,还曾经要与因塑了个铜像阿Q的咸亨酒店打官司,说是侵犯了知识产权。 另:绍兴人说的是咸亨酒店,不是咸“享”酒店。我在绍兴生活了这么多年,从没听说过有绍兴文庙。

绍兴孔乙己酒家位置

4,孔乙己

1、片断一:“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吗?”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赏析]既然读过书,当然认识字,何以又问“你当真认识字么”,这明明是对孔乙己的奚落,“当真”二字尤为刺耳。但孔乙己毫不在乎,因为他不但认识字,而且“写得一笔好字”,这在鲁镇是闻名的。因而孔乙己对这样的攻击可以摆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可是当人家问他“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便失去了精神支柱,像泄了气的皮球,“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不屑置辩”与“颓唐不安”又是两种精神状态的对比。“不屑置辩”,其神情多么高傲;“颓唐不安”,其精神多么沮丧。“脸上笼上一层灰色”又把“颓唐不安”具体化形象化了。这个对比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为什么当人家一提及他没考上秀才他便如此颓丧呢?孔乙己满脑子的“学而优则仕”,对仕途始终抱着极大的幻想。学而不仕,意味着学而不优,屡试不第便成了孔乙己一生的奇耻大辱。因此,只要一触及他这块心病,他便语言阻塞,精神颓唐。以上关于酒客奚落、嘲讽孔乙己和孔乙己解嘲、争辩的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都极富有个性,因而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那时那刻的他可能会这样想:无知啊,无知!不与你们一般见识!你们这些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人竟也敢讥讽本秀才,真是世风日下啊!待我取得功名,看你们敢如此不?2、片断二:“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赏析]身材高大的孔乙己自然有一双大手,把五指伸开放在碟子上,确乎像个罩子。这个“罩”字不仅将孔乙己着慌的样子形象化了,而且也反衬出碟子之小,茴香豆之少。孔乙己虽然穷,但还舍得把自己可数的几粒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尽管每人只有一颗,但也足以表现出他的善良。当然,即使在这样的时候,孔乙己也是愚腐可笑、酸气十足的。
害怕别人抢走、 说明了他穷困潦倒的局面、
觉得自己认识字,仿佛高人一等,一个字--酸

5,孔乙己

按照原文的意思来说孔乙己原本的名字不可考证因为其整日之乎者也的样子被戏称为孔乙己名字的来历是旧时小孩学写毛笔字的描红上上大人孔乙己 一、〈孔乙己〉的主角孔乙己,据鲁迅先生自己告诉我,也确有此人,此人姓孟,常在咸亨酒店喝酒,人们都叫他做“孟夫子”,其行径与〈孔乙己〉中描述相差不多 ----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孔乙己〉” 二、他本姓孟,大家叫他孟夫子,他的本名因此失传,他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以致穷得讨饭.他替人家抄书,可是喜欢喝酒,有时连书纸笔都卖掉了。穷极时混进书房里去偷东西,被人抓住,硬说是“窃”书不能算偷……他常到咸亨酒店来吃酒,可能住在近地,却也始终没人知道。后来他用蒲包垫着在地上,两手撑了走路,也还来吃过酒,来了便不见了。(陈根生《择取遗产融合新机——(孔乙己)从生活到艺术》) 三.作者的本家,名叫“四七”。此人喜欢喝酒,抽鸦片,但能写得一手好字。经常穿着破旧肮脏的竹布长衫,头上歪戴瓜皮帽,到处游荡。他好骂人,却经常被人打。(陈根生《择取遗产融合新机——(孔乙己)从生活到艺术》) 四. 相传绍兴城内还有一个名叫“亦然先生”的,此人由于生活贫困不堪,为谋生计,只得去卖烧饼油条勉强度日。因他不肯脱下长衫,又不愿意大声叫卖,只好跟随别的卖大饼油条的小贩后面。小贩们吆喝一次,他跟在后面低低地叫一声“亦然”,令人啼笑皆非。街上的孩子们见他身穿长衫,手提货篮,叫着使人不懂的话,于是就围着哄笑起来,异口同声叫他“亦然先生”。从此,“亦然先生”就扬名绍兴了。 “亦然先生”卖完大饼油条,就缓缓地踱到咸亨酒店,掏出几枚铜钱,要一碗酒,一碟茴香豆,慢吞吞地边喝酒,边津津有味地嚼着茴香豆。孩子们一见“亦然先生”在喝酒,纷纷地赶来讨茴香豆吃。他就每人一颗地分给孩子们,直到碟子里的茴香豆所剩寥寥无几了,就用手盖住碟子,嘴里念念有词:“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据说这位“亦然先生”就是鲁迅笔下孔乙己的原型呢。(黄道富、慧芳:《咸亨酒店与孔乙己》)
这个名字,实际上 是鲁迅先生 来讽刺 当时所谓的书生的 然后便取了孔乙己 不是有很多所谓的文人 整天都宣扬 怎样报国和治理国家吗 他就是 用来 浇醒愚昧的人民的

6,走出酒店的孔乙己

就剩毁灭了,不值600字了
孔乙己在别人的嘲笑声中走出了酒店,他用那沾满泥的双手在路上走着,他看到天空那么晴朗,而自己的内心却在流泪,路上的人也向他投来蔑视的目光。 他的内心极度同题库,想到自己已经五六十岁了,却在别人的嘲笑中生活,他在回家的路上想了一路,终于想明白了。于是人们的嘲笑激发了他的斗志,他要用心过完他生命中最美丽的夕阳时光。 孔乙己的腿被打折了,可是他的手还是完好的,他决定离开这个让他痛苦的地方,到别处去谋生。他用手走到了一个没有人认识他的地方,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孔乙己在这个新的地方,一改过去的坏毛病,在这里替别人抄书。没有人嘲笑他,没有人看不起他。有了对生活得信心,找他抄书的人越来越多,没几个月,孔乙己已成为这个小镇不可缺少的人。所有的人都关心他,帮助他,他在这里愉快的生活着。 两年后,孔乙己回到了原来的鲁镇,来到了咸亨酒店,同样说:要两碗酒,一碟茴香豆。“我”看到他的时候呆住了,这是原来的那个孔乙己吗?消失了两年,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他们都还以为他已经死了呢。孔乙己笑着说明了一切,这时,店里的人都笑了,他们的笑声里带着一种尴尬,还有一种佩服。 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孔乙己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人们的看法。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有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地去奋斗,就一定会掌握住自己的命运。
秋风萧瑟,候鸟南飞。孔乙已离开咸亨酒店,竟不知该往何处。眼看暮色将至,孔乙己又冷又乏,昏昏欲睡。 恍惚中,似见一位白胡子老神仙飘然而至,指着孔乙己说:“起来起来,你尘缘未尽,岂能一死了之!”孔乙己好生奇怪,正待开口问时,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入水塘,急忙爬起来时,竟发现自己原先被丁举人打折的腿已能动弹,花白胡子也纷纷飘落,忙到水塘边对水细看,发现自己居然变成了一位天庭饱满的年轻秀才,浑身充满了自信和力气。 于是,孔乙己上京赶考,竟中了头名状元,接着又入赘宰相府,位极权重显赫一时。那天,孔乙己忽然想起要回鲁镇看看,早有师爷差役一阵风鸣锣开道,知府、县令诚惶诚恐,丁举人、掌柜的坐卧不安。 孔乙己走出八抬大轿,款款步入咸亨酒店。掌柜的三拜九叩请安,丁举人负荆长跪不起,县令知府拱手肃立两旁。鼓乐齐鸣,鞭炮震天。孔乙己看着吓得瑟瑟发抖的丁举人,心里得意之极,放声大笑。 丁举人头碰地“嘭嘭”作响。孔乙己两手一抬,说:“算啦,本官不与你计较些须小事。”丁举人如获大赦,更加叩头不迭。众人齐呼:“孔大人真是大人有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哪!” 时光流逝,一晃数十年过去,年迈的孔乙己已是权倾朝野,满堂子孙。俗话说“乐极生悲”,就在孔乙己八十大寿那天,一时高兴多饮了几杯,竟一醉便卧床不起。眼看病情一日重过一日,纵然目之所及全是金玉美食,可惜已无法消受。孔乙己长叹:“光阴太快,人生苦短。一生荣华富贵,就像一场梦……”猛听一声断喝:“既知人生不过一场梦,为何还不醒来!” 孔乙己大惊,睁眼看时,但见秋雨飘零,暮色浓重,断腿处阵阵揪心的疼痛。“果然好一场美梦!”孔乙己放声长笑。笑声惊起一群夜鸟,“哑哑”怪叫着飞向远方。孔乙己惨笑:“人生就像一场梦。我这五十多年,就做了一场科举梦……哈哈……哈……” 笑声嘎然而止。夜幕中,一个枯瘦的身影像一截木桩,颓然栽倒下去…… 3孔乙己死后,灵魂不散,飘飘悠悠,竟来到了阎罗殿。 阎王见着孔乙己,开口便道:“东西拿来。”孔乙己不解,问:“什么拿来?”判官道:“你真糊涂还是假糊涂,难道不知凡来阎罗殿的,只有给足见面礼,方可投胎做人上之人。”孔乙己心想:“唉,看来阴间比阳世黑暗更甚。”遂说道:“阎王爷,可怜我一介穷书生,临死还欠人家掌柜的十九个钱呢,哪有什么东西孝敬您老人家呀?”阎王不悦。判官问:“你在阳间分明有钱喝酒,怎能说可怜?” 孔乙己哭诉道:“阎王爷,我那喝酒之钱得来不易呀。为了酒,我不得不隔三差五的做当做梁上君子窃些书籍,换几个钱喝几口淡酒,吃几粒茴香豆。可恨那丁举人,为了几本书竟将我的腿硬生生打折……”孔乙己泣不成声。阎王似乎有些感动,于是说:“那你倒是受了不少的委屈冤枉——也罢,你要阳间可曾做过善事?”孔乙己忙道:“有有,我给孩子们分吃过茴香豆,教小伙计写过‘茴’字……” “嗯——”阎王点点头,问,“孔乙己,看来你还有些善心,那你可想投胎转世做人上之人?”“想——如果能够做得人上之人,我定会烧给您不少纸钱。”孔乙己急忙答应。阎王爷哈哈大笑:“谁个要你以后的钱哪,我要的是现在。抓住的鱼儿我会让它跑掉?告诉你,有钱赶快拿出来,没钱——你等着下地狱!” 孔乙已再三哀求,无奈中竟冒出一个荒唐主意,说:“我情愿割股献王,以示忠心。”阎王好不奇怪。孔乙已强忍疼痛,动手割下自己腿上肌肉一块,呈给阎王。阎王尝了一口,大叫:“哎呀,又酸又臭,文人气十足——孔乙已,你竟敢戏弄本王,来人呀,将孔乙已打入十八层地狱!” 两边鬼差拉起孔乙已就走。可怜的孔乙已,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满肚子的“之乎者也”,竟全无用武之地。 简评:本文是一篇辛辣的讽刺文章,阎罗殿认钱不认人,孔乙己连肉都是又酸又臭,可见金钱和科举的害人之深。全文较多的采用了语言描写,却少有雷同之感。遗憾的是讽刺有余,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尚不充分。 4据说孔乙己喝了碗酒后就离开了咸亨酒店。慢慢地用手在地上挪着,从他身旁匆匆而过的行人,瞧也不瞧他一眼。一阵寒风吹来,鲁镇的石板路上显得格外“孤独”。只听见孔乙己双手与石板想擦的唰唰声。 孔乙己漫无目的地挪着,不知不觉已经出了鲁镇。眼下却是铺着厚厚灰尘的黄土路。孔乙己的手有时刚落到地上,“啪”的一声,尘土飞扬。他的眼睛着了“迷”,止不住地淌着泪水,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什么,但都很无奈…… 傍晚时候,孔乙己蹭到了一座小山岗上,朦胧中望见再远处有一带村庄。但此时的他,早已筋疲力尽,挪不动半步了。凛冽的寒风越吹越紧。光秃秃的树枝在风中“嘶哑”咆哮着,不时传来一阵刺耳的乌鸦的“呱呱”的叫声。孔乙己浑身一颤,抬头呆呆地望着灰暗的天空,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心头。他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间茅草房。草房的土墙歪歪斜斜,屋顶的茅草经风一吹,横七竖八地飘落着。孔乙己挣扎着硬挪过去,推开虚掩的门,挤了进去。可谁料到房里却是无比的阴暗潮湿,借着门缝里透出的一丝光亮,他将散落于地上的茅草铺了一层草铺,便躺下了下去。孔乙己已经饿得肚子“咕咕”叫了,他却连睁开眼的力气都没有了。全身上下累得骨头像散了架似的。于是便模模糊糊地睡着了…… 孔乙己眼前忽然闪出一片金桄,身体随之浮了起来,飘出了草房。然而很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不是那破旧不堪的长衫而是华贵的状元服。他手捋着梳得极整齐的胡须,忍不住笑了。恍惚中,孔乙己又回鲁镇,又来到咸亨酒店。他背着手,踱着步,眼角斜扫了一下。掌柜一眼就认出了孔乙己,立刻小跑过来,惶恐地弯着腰:“孔状元,请进请进。”孔乙己没搭话,昂着头,双手倒背,仍慢慢地踱着步,后面的随从紧跟着,让孔乙己先进了去。 待孔乙己一坐定,掌柜的忙亲自用抹布把桌子擦了又擦,然后双手捧着菜单双手送到孔乙己面前过目。孔乙己捋着胡须,看了半响,点了几道菜,慢条斯理地说道:“顺便给我的几个随从弄几道菜,现钱结帐,以前的十九个钱也一道结清。”掌柜在一旁唯唯诺诺,然后退下,不多会儿,酒菜上来了,掌柜的亲自斟了酒,孔乙己伸出两指,端起酒杯,放在嘴边抿了抿甜滋滋地笑了…… 一阵狂风吹过,门被吹开了,房内的草飞了起来。孔乙己哆嗦了一下,醒了原来是一场美梦。孔乙己连忙爬过去,想把门关上突然“哗”的一声巨响,草房连顶带墙塌了下来,孔乙己却连亨也没亨一声,就被埋在这倒塌的草房底下。 寒风依旧呼啸……
话说孔乙己喝了最后一碗酒后,他付了酒钱,然后用双手支撑走出酒店。他走在酒镇那空荡荡的街道上,街道上只看见几个人跑着,像是回家的样子,可孔乙己已经没地方可去了。孔乙己走着走着来到了鲁镇的河埠头,他望着那绿色的河水,看看天空,突然想出一个主意——走,离开鲁镇去别的地方,这时他手上还有一些钱,够过河的了。之间孔乙己上了船,把钱给了船夫,船夫问:“去什么地方?”“随便。”孔乙己说到。船夫点点头说:“坐好了。”船缓缓的划向了河中心,离鲁镇是越来越远了,鲁镇的影子渐渐的消逝了,这时的孔乙己想:离开了鲁镇这个人人都嘲笑,讽刺他的地方,以后不论到了什么地方都要重新做人。不能在像以前一样:想当富人,又当不成,穷人的日子又不想过。当孔乙己沉浸在他人生下半辈子的憧憬中时,船以靠了岸。这时孔乙己以上了岸。 突然眼前一片桃花林,两岸几百步以内,花树繁茂,芳香而美丽,花瓣纷纷飘落。树林尽头,便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里面好像有亮光。他便用那双伤痕累累的手进了那个山洞,开始山洞很狭窄,刚够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眼前忽然开阔明朗起来。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林等。走在那天间小路上,交错相通,村里鸡鸣狗吠的声音,相互都能清楚听见。里面走路的和种地的男男女女,装束全都和外边的人不一样。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小孩都高高兴兴的。他们见了孔乙己,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孔乙己详细的回答了他们。村里得人上上下下打量了孔乙己的穿着,觉得有一种不同的感,就问孔乙己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孔乙己告诉他们,现在外面很乱,恳求这里的人能够收留他。以后孔乙己在桃花源过着非常快乐的生活。那里的人对他非常好,他也非常努力的干活,从此以后鲁镇的人再也没有见过孔乙己。 到现在可能孔乙己已经死了,也可能还没死,谁知道呢。

7,孔乙己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有,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在这严重兼督下,羼水也很为难。所以过了几天,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⑵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⑶,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⑷,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吃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 “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 “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⑸,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吃茴香豆,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⑹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 “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 “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⑺,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 “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 “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一九一九年三月。⑻ □注释 ⑴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四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发表时篇末有作者的附记如下:“这一篇很拙的小说,还是去年冬天做成的。那时的意思,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并没有别的深意。但用活字排印了发表,却已在这时候,——便是忽然有人用了小说盛行人身攻击的时候。大抵著者走入暗路,每每能引读者的思想跟他堕落:以为小说是一种泼秽水的器具,里面糟蹋的是谁。这实在是一件极可叹可怜的事。所以我在此声明,免得发生猜度,害了读者的人格。一九一九年三月二十六日记。” ⑵描红纸:一种印有红色楷字,供儿童摹写毛笔字用的字帖。旧时最通行的一种,印有“上大人孔(明代以前作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这样一些笔划简单、三字一句和似通非通的文字。 ⑶“君子固穷”:语见《论语·卫灵公》。“固穷”即“固守其穷”,不以穷困而改便操守的意思。 ⑷进学:明清科举制度,童生经过县考初试,府考复试,再参加由学政主持的院考(道考),考取的列名府、县学籍,叫进学,也就成了秀才。又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省一级考试),由秀才或监生应考,取中的就是举人。 ⑸回字有四样写法:回字通常只有三种写法:回、〔外“冂”内“巳”〕、〔“面”之下部〕。第四种写作〔外“囗”内“目”〕(见《康熙字典·备考》),极少见。 ⑹“多乎哉?不多也”:语见《论语·子罕》:“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这里与原意无关。 ⑺服辩:又作伏辩,即认罪书。
  文章上面有,我就不多说了,注:《孔乙己》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2篇白话小说。 (1)这篇小说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我”——12岁的小伙计的口吻来写,使全文显得真实可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量。“童言无忌”,一个12岁的小伙计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人和事,没有偏见,没有顾忌,因而行文比较自由,便于表达作者冷峻而热烈的思想感情“我”即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喜剧人物与周围的环境极不协调,以喜写悲,是悲更悲。   (2)“当时”——1918年,封建科举制度已经废除,孔乙己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不复存在,人物,以及表现人物的故事情节就无法展开。写20年前的故事能更好地表现主题,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3)开头两段,描写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咸亨酒店,然后让主人公孔乙己出场,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①使人物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活动,故事情节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展开。这样,全文结构严密,情节集中。   ②这样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的社会气氛,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这样一种阶级对立十分严重的社会环境,为既穿“长衫”又“站着”喝酒这一特殊身份的孔乙己的出场作了有力的铺垫。   (4)这里写的是无数次喝酒的情形。作者是取生活中几件典型事例来写,既节省笔墨,又能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5)要是再用一段文字,侧面描写孔乙己的死,就会显得太平白、太直露,没有给读者回味、思考的余地,那么,表现主题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一、〈孔乙己〉的主角孔乙己,据鲁迅先生自己告诉我,也确有此人,此人姓孟,常在咸亨酒店喝酒,人们都叫他做“孟夫子”,其行径与〈孔乙己〉中描述相差不多    二、他本姓孟,大家叫他孟夫子,他的本名因此失传,他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以致穷得讨饭.他替人家抄书,可是喜欢喝酒,有时连书纸笔都卖掉了。穷极时混进书房里去偷东西,被人抓住,硬说是“窃”书不能算偷……他常到咸亨酒店来吃酒,可能住在近地,却也始终没人知道。后来他用蒲包垫着在地上,两手撑了走路,也还来吃过酒,来了便不见了.   三.作者的本家,名叫“四七”。此人喜欢喝酒,抽鸦片,但能写得一手好字。经常穿着破旧肮脏的竹布长衫,头上歪戴瓜皮帽,到处游荡。他好骂人,却经常被人打.   四. 相传绍兴城内还有一个名叫“亦然先生”的,此人由于生活贫困不堪,为谋生计,只得去卖烧饼油条勉强度日。因他不肯脱下长衫,又不愿意大声叫卖,只好跟随别的卖大饼油条的小贩后面。小贩们吆喝一次,他跟在后面低低地叫一声“亦然”,令人啼笑皆非。街上的孩子们见他身穿长衫,手提货篮,叫着使人不懂的话,于是就围着哄笑起来,异口同声叫他“亦然先生”。从此,“亦然先生”就扬名绍兴了。   “亦然先生”卖完大饼油条,就缓缓地踱到咸亨酒店,掏出几枚铜钱,要一碗酒,一碟茴香豆,慢吞吞地边喝酒,边津津有味地嚼着茴香豆。孩子们一见“亦然先生”在喝酒,纷纷地赶来讨茴香豆吃。他就每人一颗地分给孩子们,直到碟子里的茴香豆所剩寥寥无几了,就用手盖住碟子,嘴里念念有词:“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据说这位“亦然先生”就是鲁迅笔下孔乙己的原型呢.可见作文灵感来源于生活。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