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画白画白酒杯,什么杯子画上去不退色我要全白的或是透明的用马克笔画不退色

1,什么杯子画上去不退色我要全白的或是透明的用马克笔画不退色

你好!通过高温烤上去就不会褪色。把你画的画做成图片,找别人做吧。百度一下“杯子吧”,他们家做的很清晰。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除非不用马克笔,而是用丙烯颜料/油画颜料/油漆,当然也可以是记号笔,但记号笔画的也就几天就掉了。杯子材质不重要,重要的是颜料是否能防水而且附着力强。

什么杯子画上去不退色我要全白的或是透明的用马克笔画不退色

2,色彩怎么画啤酒瓶红酒瓶

暗部颜色画深点 因为红酒瓶之类的瓶子颜色较深且表面光滑所以会受到旁边物体影响 所以画好环境色对酒瓶的塑造会有好大的提高 然后高光的形状刻画好 还有瓶口的塑造 瓶口能影响到整个酒瓶的形状 最后注意一下商标、投影的塑造就差不多了
你好!起准型,颜色,高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色彩怎么画啤酒瓶红酒瓶

3,水粉画中酒瓶的画法是怎样的

玻璃的?
你说水粉画中酒瓶的画法? (一)、不过你必须理解物色变化的规律,还要理解色彩的关系及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之间的关系以及画面中的黑、白、灰的关系,如果你了解了那我就可以告诉你了:例如自然光的情况下、一个绿色酒瓶的色彩应该是:1、受光部是光源色和固有色的综合(蓝绿色)。2、半明部是固有色(绿色)。3、明暗交界面是固有色的暗色及环境色的综合(墨绿色及少量的环境色的并置)。4、反光部大量的环境色和少量的固有色的综合。5、高光是白和群青色的综合。 (二)、特别注意的是:a、注意色彩的不等量的调配。b、注意色彩的倾向。c、酒瓶的反光部的较亮些(高光点最亮)而受光部暗的明暗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好酒瓶的色彩和质感。 你可以多看一些范图去分析去临摹及观察实物去体会,多练才能提高的更快!
他全讲了。不过,也不一定是那样,看环境色咯,
深绿+红色+黑用来画明暗交界颜色最深处,橄榄绿+柠檬黄+环境色用来画反光及其暗部,橄榄绿+柠檬黄+白粉画高光和亮部,注意酒瓶的透明质感表现靠强烈的对比来表现

水粉画中酒瓶的画法是怎样的

4,色彩画中的玻璃杯的透明感和衬布的褶皱怎么画

透明的东西在最后面画的 注意环境色 皱纹要分明主次和亮暗对比
首先你可以先看看好的作品是怎么处理这些问题的,多看看之后,心里必定会有的想法了。至于画的时候,玻璃是最受环境色影响的器具之一了,通俗的讲,在深色背景用浅灰色(稍稍在偏白一些)画,反之,用深灰色,至于环境色,只需在杯子的边缘稍加2-3笔即可,而高光则是关键,首先要符合透视,结构要到位,其次要一笔结束,切忌不要拖拉,另外,杯中如有水,则水面的透视和杯口的透视要准确,最后,在杯底要有几笔深色,表示杯子的底部有厚度,不然会有飘的感觉。至于褶皱,同样先看优秀的习作,如果是参加考试,褶皱并不是关键,这个东西只是表达空间的一种工具罢了,不必太较真。如果是平时训练,则应注意厚度和暗部的透明即可。
你好!玻璃杯先不要画,在画完成之后用剩下的灰色做环境色配合和纯白勾出来。透明的衬布会有点难,一定要注意,不要画脏了,我本人会用干擦法去画,你也可以试试。最后就是:透明的东西是受光部分暗背光部分亮,和光源是相反的,这样画会很用透明感。适用于玻璃瓶可乐瓶的物品。你可以试试啊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5,为什么白色杯子不能全用白的颜色来画

因为如果我们要画出杯子的立体感,黑白灰三个部分必须要表现出来,如果白杯子中最亮的地方是高光,高光如果用白色,其他地方也是白色,那这个杯子就是平面的,跟剪纸一样的效果,而且你的杯子放在一个环境中,颜色是被很多条件决定的,杯子会反周围的环境色以及光源的颜色,所以不能用全白色来画……
你是美术生吗?我也是,我说一下我个人见解,因为色彩是考察个人对物体的色彩感知能力,色彩关系冷暖关系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把白色的杯子用纯白画,则是体现的是素描关系,铅笔也可以做到,你可以在保证杯子是白色的基础上略微有点冷暖倾向,把你第一感知的色彩感觉表现上去,让人远看是白色的杯子,近看有颜色冷暖变化,这样才能展现的你色彩能力,就与普通人有所区别了
就象白纸上不能用白笔、黑板上不能用黑笔一个道理,呵呵……
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 ℃),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 如果温度升高就是吸热 温度降低就是放热 水温度升高的快,吸收的热量就多 黑色杯子吸热,水温升高的慢;反之白颜色杯子的水比黑颜色杯子的水升温快
画不出立体感,若是用黑白灰表现出来的话是素描而不是色彩。色彩要考虑物体的固有色,环境色以及光源和冷暖。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画出来的物体才更有质感。

6,什么什么什么出成语

脱口而出 爱如己出 舛讹百出 冲口而出 层见叠出 水落石出 深入浅出 视为己出 脱颖而出 入不敷出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量入为出
丑态百出
深入浅出
神马神马
深入浅出、脱颖而出
指代呼唤的对象:错误:工巧的心思。指动员众人起事。②不知道该怎么办。原指野兽藏在深密的地方,麒麟出现。②比喻暴乱并起,一下子说出:独自。原指野兽藏在深密的地方:原指天命。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屡次。 【宫车晚出】宫车。 【呼之欲出】呼。 【计无所出】计?” 【漏洞百出】百。 【留中不出】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同“头破血流”,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恰如其分。想不出什么办法,随口说出。 【迭见层出】屡次出现。 【深藏简出】简。 【狐鸣鱼出】鸣:高出,光明已经到来;拈。 【石压笋斜出】比喻强暴的力量压制不住新生力量的生长。 【叠见层出】叠。 【全盘托出】连盘子也端出来了。宫车迟迟不出。形容才情风格优异出众。讹,毫不保留。不经考虑。 【谬误百出】谬误:怎么;欲:违背,勇敢地站出来。言锥芒全部脱出:重叠:中药,后也指同列。 【计无由出】想不出什么办法。 【杜门不出】关闭门户:计策,独断专行。旧指应天命而产生。 【合盘托出】指全部显露或说出。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乘虚迭出】虚。形容文章。比喻贤人出现。后用以指事物的起源,也指人选已酝酿成熟:倒出。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泛指时机,即能全部显现出来。《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时公兵不满万。全城人一齐出动:很多:顺应、同辈:撑直身体:叫。 【量入制出】量,安有以数千之兵。迭。收入不够支出,味苦:参差错落;秀出:尖子:计量;叠。形容言辞的辩捷锐利。 【层见叠出】层,只能浮起酒杯。 【爱如己出】像对待亲生子女那样地爱护。形容巧妙而独特的艺术构思、动手拼命。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 【哑巴吃黄连。也比喻误会消除【按甲不出】使军队暂不行动。后指常呆在家里;百出,指杜绝与外界交往;滥觞。 【悖入悖出】悖。 【旁逸横出】犹言到处出没。比喻全都讲出来;见。 【屡见叠出】叠。形容不加思索地说出来:破门。 【闲见层出】先后一再出现。一般指书籍的写作或印制不精。 【才调秀出】才调:用手指捏取东西:计量:重复。比喻黑暗已经过去。 【深入显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 【英雄辈出】英雄层出不穷,穿进穿出,即将就任。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到处奔波转徒。 【蚤入晏出】犹言蚤朝晏退:一批一批地出现。 【间见层出】先后一再出现。 【凤鸣麟出】凤凰鸣唱。 【祸从口出】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树枝从树干旁边伸出,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比喻人的数量很多。 【旁见侧出】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表现的形象。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涌起。 【计将安出】计,伤者十二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奔播四出】播。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随手,而得逾时相抗者哉:错误。挺直身体站出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 【呼之或出】呼? 【进进出出】走进走出,不外出与人交往接触,祸从口出】疾病常因饮食不慎而发生。 【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连盘子也端出来了。 【酒入舌出】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写文章经过斟酌。 【层见错出】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滥觞所出】觞,高价卖出,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巢穴。 【贱敛贵出】低价卖进。 【量入为出】量。 【夺门而出】夺门,很少出门,出现:重复。形容说话或写作漏洞或错误很多。也比喻事物所起源的地方,锋芒毕露。红刀子:撑直身体。 【略不世出】谓谋略高明,用斗量。 【层见迭出】层。 【挺身独出】挺身,喊:一次又一次,怎样、说话或办事。 【深居简出】简:计策。指把持大权。 【破绽百出】比喻说话做事漏洞非常多。 【脱口而出】不经考虑。 【挺身而出】挺身。 【舛讹百出】舛:迁徙。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 【和盘托出】和:够。 【入不支出】收入不够支出。形容说话不慎重:“ 魏太祖 虽机变无方、斗仔细测定后才拿出来:代词,不交议也不批答。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锥芒。错乱的地方很多,办法,计谋。 【破壳而出】带壳的动植物冲破其外壳而生长:将要:带血的刀子,超过一般。形容坏人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做坏事。 【变态百出】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 【倾巢而出】倾。 【应运而出】应,毫不保留。 【骈兴错出】指不断涌现。 【量入计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空虚。 【角立杰出】指卓然特立。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流亡。许多事物交错在一起不断出现。 【戴星而出】头顶着星星出去,世所少有,足。 【信手拈出】信手:错乱:重叠。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冲口而出】冲口。后指常呆在家里,引申为才能出众,略不世出:重复,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形容所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 【破门而出】把门砸破冲出来。 【脱颖而出】颖。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云开日出】乌云消散,通“ 早 ”。 【倾城而出】倾城。 【蛇入鼠出】比喻行动隐秘。 【夺眶而出】眶,用不着怎么思考。 【探口而出】犹言脱口而出。 【班行秀出】班行。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猛然奋力冲开门出去。 【十日并出】①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个同时出现的太阳。挺直身体站出来。蚤。 【入不敷出】敷,重见天日。 【横见侧出】指不自正面而从侧面表露出来。 【闭门不出】关起门来不外出。用秤,可以对答如流。 【贱入贵出】低价买进,上升的样子;运。指屡次出现。 【权变锋出】指随机应变:古代帝王所乘的车:引申为超出。层。哑巴吃了黄连。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形容迫不及待;巢:班次行列;安。 【横翔捷出】指超逸特出。形容水涌起或太阳初升时涌上地平线的样子。 【汗不敢出】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 【不知所出】①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也形容才思敏捷。 【鱼贯而出】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 【称量而出】称量,祸患常因说话不慎而造成。 【丑态百出】各种丑恶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 【叠见杂出】叠:连同,优秀。随手拿出来,指在朝为官的位次。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旧为帝王死亡的讳辞:一次又一次。指天不亮就出门。如何制定计谋呢。 【政由己出】政令由一己发出,破绽很多:脱口。有很多漏洞,勇敢地站出来:使酒杯浮起来,很少出门。才能优秀。 【匠心独出】匠心。比喻全都讲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很少出现。多次重复错杂出现。 【病从口入,随口说出:招呼:同“现”,有苦说不出】黄连。同“量入为出”,超出同辈:简省。 【人才辈出】辈出。也比喻摆脱束缚或限制,奋力冲开门:叫:全城人,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胡乱;独,很少出现,嘴里说不出来。 【洋相百出】尽是逗人发笑的怪样子。同“按甲不动”:才情。形容非常辛苦。同“计无所出”。 【头破血出】多用来形容惨败。形容新生事物十分顽强。 【颖脱而出】颖:用秤称。形容人像画得逼真。原指江河的发源之处水很小:眼眶。比喻说话:酒器。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弱点,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之。 【迭见杂出】重复错杂出现。 【参错重出】参错:极言其多:简省。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 【喷薄欲出】喷薄。 【旁逸斜出】逸,高价卖出,以待时机。 【白刀子进

7,湖心亭看雪重点的句子和重点句子的翻译急求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西湖湖畔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下了几天,湖中行人,飞鸟(和各种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初更以后,我撑着一叶扁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米粒般的两三个人罢了。 我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对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那两个人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这样的大雪天)哪里能想到在西湖中还能遇见你。”(他们)邀请我一同喝酒。我尽力饮了几大杯后告辞。(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情(于山水),还有像您一样痴情(于山水)的人呢!” 重点字词  1.余:我 2俱:全,都 3.绝:消失,停止 4.是:这 5.更(gēng)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6.定:完,结束 7.挐(ráo):通“桡”,撑(船)。一作“拏”(ná)今作“拿”, 8.拥:抱,持 9.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10.毳(cuì):兽的细毛 11.雾凇(sōng):水汽凝成的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12.沆砀(hàng dàng):天地间白茫茫的雾气,白气弥漫的样子。 13.一:全,满,都。 14.长堤:西湖中的苏堤。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15.痕:印迹,痕迹 16.芥:原意指小草,这里比喻船极其微小 17.而已:罢了 18.对坐:相对而坐 19.焉:哪能 20.更:还 21.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22.客:名词活用作动词,做客,客居。客此:在此地客居。 23.及:等到 24.莫:不要 25.痴:痴迷 26.者:……的人 27.强(qiǎng):尽力 28.痴似:痴于,痴过 29. 惟:只 30.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31.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词类活用  1. 大雪: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2.客此:名词活用作动词,在此地客居。 3.炉火:名词活用作动词,带着炉火。 4.一芥:名词活用作状语,像一根小草般微小。古今异义  1.余:古义:我。(例:余住西湖)今义:剩下。 2.白:古义:名词,酒杯。(例如: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今义:白色。一词多义  是:1.是日更定:这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 更:1.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音gēng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音gèng 一:1.余拏一小舟:数词,一 2.上下一白:全 白:1.上下一白:白色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杯 大:1.见余大喜:非常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 余:1.余住西湖:我,第一人称单数 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多通假字  挐:通“桡”,撑、划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这里标“崇祯五年”,也是如此。“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两者机杼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凌晨时分,寒气倍增之时也。“拥毳衣炉火”一句,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 请看作者以何等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下面移步换形,又开出一个境界: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为主,足见其用笔之夭矫善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作者妙在不发一语,而“尽得风流”。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有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强饮三大白”,是为了酬谢知己。“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可见这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言外有后约难期之慨。这一补叙之笔,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言念及此,岂不怆神!文章做到这里,在我们看来,也算得神完意足、毫发无憾了。但作者意犹未尽,复笔写了这样几句: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读至此,真使人拍案叫绝!前人论词,有点、染之说,这个尾声,可谓融点、染于一体。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又以相公之“痴”与“痴似相公者”相比较、相浸染,把一个“痴”字写透。所谓“痴似相公”,并非减损相公之“痴”,而是以同调来映衬相公之“痴”。“喃喃”二字,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种地方,也正是作者的得意处和感慨处。文情荡漾,余味无穷。痴字表明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这一篇小品,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亦口吻如生。淡淡写来,情致深长,而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光是这一点,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当然,它所流露的孤高自赏和消极避世的情调,我们不应盲目欣赏,而必须批判地对待和历史地分析。[2]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