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蒸馏酒设备及制作方法是什么
材料:蒸熟的米饭、酒曲、矿泉水。工具:微波炉、盘子、瓦罐、微型蒸馏器、玻璃瓶。1、制作“酒饭”。用粮食做蒸饭。由于普通电饭锅受热不均,可改用微波炉蒸饭。2、拌曲。等饭晾到30度左右时拌入酒曲,放入木盘或其它敞口式的瓦罐中,用棉布或纱布盖上(避免污染又防止积水)。酒曲主要使用主黄酒曲或本地土制的小曲,或者安琪酒曲也可以。3、发酵。拌曲后一天左右(寒冷天气要2天),酒饭已进入糖化高峰,将酒饭倒入发酵罐,我用的是本地土制的瓦罐。4、按1斤米加2斤矿泉水(自来水或白开水也可以,只是质量差点),然后盖上“碗盖”,进入主发酵过程。放置约3周左右,可以包上棉被。5、蒸馏。蒸馏采取液态法蒸馏,将发酵料过滤,压榨。6、放入专门的微型蒸馏器(它的学名叫微型酿酒器)中,进行蒸馏。加热设备是电磁炉,蒸馏时先用大火烧开,沸腾后改用中火,很快酒就源源不断蒸出来了。7、一次蒸馏结束后,测量酒精度和量,计算拟取酒量和酒度,进行二次蒸馏,掐头去尾,中段酒即为成品酒,等酒完全自然冷却后测量酒度,存玻璃瓶或其它容器中,标明原料、生产日期及酒度。蒸馏酒酒度蒸馏酒的酒度都在40°以上,最高可达68°。国外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中的法律及税收规定,凡酒精含量超过43%的酒将加倍收税。所以,许多世界名酒的酒精度数只在40°左右。而中国名酒的酒度过去一直则多在55°~65°之间。蒸馏酒因其酒精含量高、杂质含量少,所以可以在常温下长期保存。一般情况下,可以存放5~10年。即使在开瓶使用后,也可以存放一年以上的时间而不变质。所以,在酒吧中蒸馏酒可以散卖、调酒甚至经常开盖而不必考虑其是否很快变质。
2,古代白酒蒸馏设备有哪些
古代白酒蒸馏设备 我国的蒸馏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其主要结构可分为四大部分:釜体部分,用于加热,产生蒸汽;甑体部份,用于酒醅的装载。在早期的蒸馏器中,可能釜体和甑体是连在一起的,这较适合于液态蒸馏。冷凝部分,在古代称为天锅,用来盛冷水,酒汽则盛水锅的另一侧被冷凝;酒液收集部分,位于天锅的底部,根据天锅的形状不同,酒液的收集位置也有所不同。如果天锅是凹形,则酒液汇集器在天锅的正中部位之下方;如果天锅是凸形(穹状顶),则酒液汇集器在甑体的环形边缘的内侧。 东汉的蒸馏器:该蒸馏器为青铜所制,通高53.9 cm,分为甑体和釜体两部分。甑体有储料室和凝露室,还有一导流管。从器形结构来看,应属于蒸馏器,上海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用该蒸馏器还蒸出了酒度为26.6-20.4的酒。 我国的蒸馏器的基本结构特点可从东汉的这一青铜蒸馏器得到反映。大致可分为釜体(加热或装料部分),甑体(装料或蒸汽挥发),冷凝器部分,冷凝液收集部分和冷凝液导出部分。这一器形结构一直延续至今。与外国的蒸馏器有较明显的区别。 宋代的蒸馏器:关于宋代蒸馏器的史料有三条,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器形。 《丹房须知》的蒸馏器"抽汞器",下部是加热用的炉,上面有一盛药物的密闭容器,在下部加热炉的作用下,上面密闭容器内的物质挥发成蒸汽。在此容器上有一旁通管,可使内部的水银蒸汽流入旁边的冷凝罐中。 南宋周去非在1178年写成的《岭外代答》中记载了一种广西人升练"银朱"的用具。从记载文字中可对其结构作出推测。这种蒸馏器的基本结构与《丹房须知》中的大致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则在于顶部安一管子。 南宋张世南的《游宦纪闻》卷五记载了一例蒸馏器,用于蒸馏花露,可推测花露在器内就冷凝成液态了。说明在甑内还有冷凝液收集装置,冷却装置可能在包括在这套装置中。 金元时期的蒸馏器:1975年在河北承德地区青龙县发掘出的金代铜制蒸馏器结构如图所示。 无独有偶,无代朱德润在《轧赖机酒赋》中描述的一种蒸馏器,据我们分析,正好与上述金代的蒸馏烧锅结构相同。 明清以来的蒸馏器的结构如何,大概可从民国时期的资料得到一些启示。基本结构与宋金元时代的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主要是蒸馏器的容积增大了,适用于固态蒸馏的蒸馏器发展得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