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微庄子道酒业庄子梦酒价格,关于穷快活的名句

1,关于穷快活的名句

孟子说的,人知之,亦萧萧,人不知,亦萧萧。 意思是,人们理解我们的学说,我们快乐,人们不赞同我们的学说,我们也快乐。因为我们知闻乐道。只要你热爱学习,你就永远是个快乐的人。 庄子回答那些来叫他做再相国的人:你们见过那泥巴里的乌龟吗,那乌龟被抓起去祭祀祖庙的时候,身上批着彩缎,披红挂虑,身上装满了宝石,风光无比。你们说它是觉得被宰了后放在庙堂里好呢,还是自由的在泥巴里打滚快乐呢?来的官吏说,那当然还是活着好。庄子说,所以了,我宁愿在泥巴里打滚。
你好!银鞍白马度春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少年行》 五陵年少今市东。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如有疑问,请追问。

关于穷快活的名句

2,鲁人养鸟阅读答案小学6年级

庄子,擅长用平凡的寓言故事道出世间真谛.鲁国国君遇到了一只很大的海鸟,突然之间飞来了,国君觉得毕恭毕敬。国君说:这是我国最好听的音乐,好听吗?这些肉都是给你吃的,快吃吧;这是鲁国最好的酒,你喝吧,来,干一杯。每天用这样的礼仪在供奉这个海鸟,而这个海鸟目光迷离,神色忧思,不吃一口肉,不喝一口酒,就这样抑郁寡欢,三天就死了。 国君说:你为什么不吃呢?我什么都给你最好的了。这是为什么呢?庄子的总结说这叫以人养养鸟,而不是以鸟养养鸟,是以人喜欢的那种礼仪对待它,而不是以它自己的心思在对等它,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里头还少吗?其实不要说对朋友对他人,就有很多人对自己深爱的孩子是不是在这样养育着呢?庄子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世间的一世事物,都应该顺其自然,而不能自以为是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有时候我们常常会强掉自己的好心,却违背了自然的客观规律,就是我们对自己都没有认识清楚,又如何能认清客观的事物呢?----于丹
鲁 王 养 鸟 有一天,鲁国的城郊飞来了一只海鸟。鲁王从来没见过这种鸟,以为是神圣,就派人把他捉来,亲自迎接供养在庙堂里。 鲁王为了表示对海鸟爱护和尊重,马上吩咐把宫廷最美妙的音乐奏给鸟听,用最丰盛的筵席款待鸟吃。可是鸟呢,它体会不到国王这番招待盛情,只吓得神魂颠倒,举止失常,连一片肉也不敢尝,一滴水也不敢沾,这样,只三天就活活饿死了。 这篇寓言告诉我们:对待可观事务,一定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对象,应当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待。否则,像鲁王那样,用供养自己的方法供养海鸟,尽管主管愿望很好,也难免要失败。

鲁人养鸟阅读答案小学6年级

3,儒服与儒士 文言文

庄子见鲁哀公。哀公曰:“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庄子曰:“鲁少儒。”哀公曰:“举鲁国而儒服,何谓少乎?”庄子曰:“周闻之,儒者冠圆冠者,知天时;履句履者,知地形;缓佩者,事至而断。君子有其道者,未必为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为不然,何不号于国中曰:‘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僻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选自《庄子·田子方》。 【译文】一天,庄子进见鲁哀公。 哀公说:“鲁国的儒士很多,而崇尚您道家学说的人极少。” 庄子反驳道:“不然,鲁国的儒士很少。” 哀公听了,反诘说:“鲁国上下尽着儒士衣服,怎么能说儒士少呢?” 庄子说:“我听说,头戴圆形帽的儒士,知晓天时;脚穿方形鞋的儒士,通达地理;身佩彩络美玉的儒士,理事决策,当机立断。真正有这种学问的人,不一定穿这种服装。穿这种服装的人,未必懂得这种学问。您如果认为我说得不对,你可以通令全国:‘不通儒学而穿儒服的人,处以死罪。’试看结果如何?” 于是,哀公照此发了一道命令。五天以后,全国居然没有敢穿儒服的人了。唯独一位丈夫,身着儒装,气宇轩昂,站立在宫廷门口。 哀公马上召见,询问国家大事,果然满腹经纶,应对自如。 庄子说:“鲁国作为儒家的故乡,只有一名儒士,能算多吗?” 【题旨】看人看事,不能光看形式,而要看内容。为人也不要只求表面,而要有真才实学。 许多人认为儒家和道家是势同水火,其实不完全是这样。 庄子一日到鲁国见到了鲁国群哀公。鲁国本来就是儒学之国,哀公对庄子说:“我们这里没有人信奉先生你的学说,到处都是儒士,谈的是儒书。” 庄子说:“好呀。不过依我看来,鲁国儒士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怎么能说少了呢?” “名符其实的太少。按理,儒服园冠方殿,园指天、方指地,应当知天文地理,有许多这样的讲究。便如你下一道命令,没有真才实学敢着儒服者死,就可以看到真实情况。” 鲁哀公果然下了一道命令,结果全国只剩下一个人敢着儒服上街。鲁哀公召见他,果然是个奇才。这才知道,世上名不符实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所以,道家论儒家,不是纯粹的攻击,其实就是类似这种情况。

儒服与儒士 文言文

4,这段出自哪里

出自《庄子·外篇·胠箧》(或《胠箧第十》),作者:庄周(战国时期人)原文第三段: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箧故:曰唇竭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庄子》原有内篇七篇、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五十二篇,十余万言。西晋玄学家郭象删减后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在郭象删减后的15篇外篇中,《胠箧》排第十,所以后世又将《胠箧》名为《胠箧第十》
盗亦有道,出自《庄子·外篇·囗箧第十》 译文:从前盗跖的弟子问盗跖说:“盗贼也有道(可循)吗?”,盗跖说:“做什么没有道(可循)呢?那凭空猜测屋里藏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是圣明啊;率先进房子里,是勇敢啊;(盗完)最后出来,是义气啊;知道能不能行盗,是智慧啊;分赃均匀,是能做到仁啊。这五个特点不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天下还没有呢”(盗跖,原名展雄,又名柳下跖、柳展雄,相传是当时贤臣柳下惠的弟弟,系春秋、战国之际奴隶起义领袖。“跖”一作“蹠”。在先秦古籍中被诬为“盗跖”和“桀跖”。)有的人认为,庄子这段话是在说明道无处不在的道理。我的理解是,庄子是用这个典故来表明自己对所谓“仁义礼智”的鄙夷态度。文中多处出现的“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 有不为大盗守者乎?”,就比较直白地说明了庄子的对“知”(智慧)的态度:世俗所谓的绝顶聪明的人,有不是大盗的智慧积累的吗?(即是说,绝顶的智慧其实和大盗的智慧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世俗所谓的绝顶圣贤的人,有不是遵守大盗所遵守的道的吗?(即是说世俗所谓圣贤所守之道,在本质上与大盗所守之道并没有区别)。《庄子·外篇·囗箧第十》在篇尾对上古至德之世的神往和赞颂(在这部分里,庄子描述了上古至德之世人人守大道而备至德,不知道所谓“圣贤”为何物;及至庄子的时代,出现一个德行杰出的人,大家都纷纷传扬),也间接说明了这一点。这暗合了老子“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的观点。
出自《庄子·外篇·胠箧第十》
出自先秦庄周的《胠箧》
佛教禅宗故事,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耱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便交衣钵传他。后入韶州(今广东韶关市)曹溪山宝林寺任主持,开创禅学南宗,倡顿悟法,弟子日众,形成禅宗的正系,被奉为禅宗六祖

5,相忘于江湖出处

“相忘于江湖”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指两条鱼因泉水干涸,被迫相互呵气,以口沫濡湿对方来保持湿润。它们不禁怀念昔日在江湖中互不相识,自由自在的生活。现多指在尘世中忘却彼此,不通音讯。亦多见于情感散文中,指放下对某种情感过于执着的追求,彼此放手。台湾现代女作家简媜有散文《相忘于江湖》。  出自《庄子》:  出处一: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天运》  译:泉水枯竭,泉下之鱼无处可逃,相互哈着水汽,把嘴里的沫子抹在对方腮上,与其这样,不如相忘,逍遥于江湖。  这个寓言,按照一般的逻辑,是有毛病的:  “不如.......”这个句式,含有多项选择的意味。  比方说:(与其等死)不如拼死一搏。  (闲着也没事)不如喝杯酒去。  不如怎样怎样,后面的选项往往可以做到的,更好的选项。但是寓言里的那些鱼,找一口水都成问题,庄子却建议它们到江湖去逍遥,怎么可能做到!这是说不通的。  就像西晋的那个白痴皇帝说的:既然老百姓没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糜呢?  但是别忘了庄子的两重身份:第一,他是大哲学家;第二,他是大文学家。  既不可能不懂逻辑,也不应不懂语法。  仔细的读读《庄子》,读懂了,再拐回来看这则寓言,发现不但没毛病,而且令人拍案叫绝。  传说,修道的人,只有看破生死之后,才算入门。  《庄子.应帝王》里,讲了列子的老师壶丘子,就达到了这个境界。  说:有一次列子找了个神算,叫季咸,来给老师看相。季咸见到壶子,转身告诉列子说:你师傅快死了,也就是十天八天的阳寿了,准备后事吧。  等季咸走了,壶子告诉列子:刚才我关闭了气机,给季咸看的是将死之相,你明天再让他来看看。  第二天,季咸再来,很奇怪,明明昨天气若悬丝,今天怎么又有了生机?……  这就是道学里说的:置于死地而后生。  正常人的精气走的是生路,肾精生发,化为阳气,入12正经,流转全身。  得道的人,精气逆行,走的是死路,把生路关闭,积蓄阳精,找准时机瞬间穿越尾闾,打通任督,阳炁由尾闾逆行冲顶,入奇经八脉。  所以在得道的人眼里,生死没有分别,人生如梦,视死如归。  但是你说的这些,奇经八脉什么的,怎么做到呢?  在《庄子.人间世》里,其实详细的介绍过具体的方法和工具。  主要的,是这篇里面,孔子教颜回的两个方法:“心斋”和“坐忘”。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研读一番。  回到开始的这个寓言上来。  寓言里的那些失水的鱼(肾精中的一阳之气),生路已断,唯有一条死路可走。  奇经八脉这条路径,人生下来时就封闭了,成为死地,禁区。  神话中,将其称之为18层地狱,可见其难度。  怎样打通这条死路?基本的方法是颜回所说的“坐忘”,具体的工具很多,佛经、道经、高等的儒学易学里面都有。  相忘江湖。  相忘,指的正是方法。  能做到“相忘”,那些鱼也就能穿越生死阻隔,入于逍遥江湖。  所以《庄子.大宗师》里,后面又有一句:  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出处二)  相忘江湖,正是高深的道术。
庄子·内篇·大宗师
“相忘于江湖”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指两条鱼因泉水干涸,被迫相互呵气,以口沫濡湿对方来保持湿润。它们不禁怀念昔日在江湖中互不相识,自由自在的生活。现多指在尘世中忘却彼此,不通音讯。亦多见于情感散文中,指放下对某种情感过于执着的追求,彼此放手 “相忘于江湖”,语出《庄子·大宗师》。原文是:“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意是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终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朝夕相处,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忍受着对方的吹气,忍受着一转身便擦到各自身体的痛楚。此时,两条鱼便不禁缅怀昔日在江河湖水里各自独享自由自在快乐的生活。庄子真是厉害,一句话里就创了几个新词,其中尤以江湖和相濡以沫为人所熟知,在武侠的推动下,江湖成了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语词。而相濡以沫也演化成了专门用来比喻在困境中相依为命和相互救助的夫妻。   可是庄子却是并不喜欢相濡以沫的,这虽然很动人和高尚,但是对于鱼来说,最好的情况却不是用死亡来相互表达忠诚和友爱,鱼最希望的是遨游在大江大湖中,即使彼此谁都不认识谁。” 一个不如的转折,他更喜欢的是两条鱼能够相忘于江湖。因为相濡以沫并不是一个生活的常态,而是一种非常时刻的非常举动,如果生活时时处处都需要相濡以沫的话,那样的生活也就缺乏乐趣了,倒真不如相忘于江湖来得轻松自在。在这点上,庄子是很实际很达观的人,并不虚伪地要追求高尚的英雄主义。

6,如何理解庄子的齐物论

“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都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便是齐物论的主旨。全文大体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怒者其谁邪”,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生动地描写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第二部分至“吾独且奈何哉”,推进一步描述社会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心态,并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第三部分至“此之谓以明”,说明是非之争并没有价值。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从这一意义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那么区别是与非就没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第四部分至“此之谓葆光”,进一步指出大道并不曾有过区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因而是非无别,容藏于一体。第五部分至“而况利害之端乎”,从忘物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确定是非区别的必要。第六部分至“故寓诸无竟”,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余下为第七部分,通过两个寓言故事表明“无所凭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齐物”与“齐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篇文充满辩证的观点,但也经常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须得细加体会和分析。世间万物本来不同,但却能相容于天地之间,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生出种种成见,由成见划分出是非彼此,为坚持是非,彼此你争我斗,互不相容,终生役役迷失自我。人的真正解放在于消除一切成见,以开放的胸怀包容万物,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同存。
庄子《齐物论》的主旨是“万物齐一”,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1、齐彼是。“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认为,凡物都存在对立面,如果从彼面看不到的话,从此面看则能看清楚。所以说,彼出于此,此出于彼,进一步说,就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此就是彼,彼就是此。二者的存在,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论缺少哪一方,各自均不会存在。“彼此彼此”,也是这个道理。“彼是,方生之说也。”“彼是”是一种学说,一种理论,一种不断变化、不断新生的学说和理论。“齐彼是”还是一种方法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彼与是不互相对立,就叫做“道枢”,“道枢”就是循环,就是围绕“道”这个中心而循环往复,无穷无尽。“道枢”就是“齐彼是”的方法论。 2、齐是非。“是”、“非”的存在,是以“彼是”的存在为前提的。既然“彼是”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那么,“是非”也是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因为有了“是”,所以就有“非”;相反,因为有“非”存在,所以才有“是”的存在;没有“是”也就没有“非”,没有“非”,就没有“是”,二者互相依存,对立而统一。既然“是非”互为前提、互为因果,就不必要把二者分那么清楚圣人们都是不由分说而“照之于天”,就像日月普照那样自然而然,原因就在于此。庄子是把“齐是非”当作一种方法论来倡导的,正确的是无穷的,错误的也是无穷,与其劳神伤身地去探究“无穷”,不如“以明”,像日月那样无为自然,普照天下。“以明”就是庄子“齐是非”的方法论。 3、齐物我。庄子的“道”是宇宙万物的“造物主”或“天下母”,人与物,我与物,都是“道”的化身,其根源都来自“道”。所以庄子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没有它就没有我,没有我,也就没有什么东西来体现它。为了把这个道理说明,庄子连续用了几个比喻,“故为是举莛与楹……道通为一”。阐释天地万物从“道”的高度来看,它们都是一样的。“唯达者知通为一”,只有通达的人才能通晓“道通为一”的道理。经过铺垫之后,庄子抛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一结论。从“道”的观念来看,天、地与人是同等、共存的,万物与我是一样的,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庄子不仅将人上升到崇高的地位,与天地同辉,而且还怀有博大胸怀,将万物与人并列,打破了“以人类为中心”的桎梏,破除了人类的无知与傲慢,将人与物平等对待,具有深刻的生态价值和普适的伦理价值,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 4、齐生死。庄子的生死观是辩证的生死观。“方生方死……方不可方可。”死与生都是以对方为依据的,从“道”的角度来看,死也就是生,生也就是死。“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无形元状,变化无常,庄子把死与生看成和天地一样自然。能把生死当作自然的旅程看待,其实要有高超的胸襟。“予恶乎……不知归者邪!”从这样的反问句来看,庄子对“生”并不感到高兴,对“死”也并不感到厌恶,对生、死是一视同仁的。不仅如此,庄子甚至还将死当作“至乐”来看待。

7,我写了3个历史人物的故事但中间抒情太多 不知道算不算记叙文

给你推荐一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希望你会喜欢!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今城关镇东城路)人。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影响深远的哲学流派。 知鱼之乐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倐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鱼游得多么悠闲白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嚎上也(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己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壕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秋水》 鸱得腐鼠惠子在魏国做宰相,庄子前去看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十分恐慌,在都城内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庄子去看他,对他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口:‘吓!’今子欲以子之魏国而吓我邪(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吗?鹓雏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会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会进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会饮用。正在这时一只鹞鹰寻觅到一只腐烂了的老鼠,鹓雏刚巧从空中飞过,鸱鹰抬头看着鹓雏,发田一声怒吼:‘哧!’如今你也想用你的魏国来怒吼我吗?) 材与非材庄子行走于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动手砍伐。问他们是什么原因,说: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庄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不能鸣者。第二天,弟子问庄子: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鹅,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道: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庄周梦蝶庄子为了说明物化的道理,讲了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庄子说这就叫物化。简单的一个故事,既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形而下的一切,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臼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鼓盆而歌庄子回到家不到一年,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子责问道: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分,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他主张人生在世,要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人乐观豁达。 庄子陪葬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打算用很多东西作为陪葬。庄子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弟子说: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说: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庄子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庄子者,古之博大真人哉!
肩 膀 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一个行人,微弓着腰,担着沉甸甸的行囊,独自在山路上逶迤而行。“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画的题目。 亘古以来,因人类的智慧、愚笨,愁便似喷发的火山熔岩,层层堆叠,凝住,冷却…… 人世间,有人肯一肩担尽古今愁,这是何等的气概!又是何等的悲壮!也许还有些许的无奈…… 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是李白吧,“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但他愁的是遭贬的不幸,来这岸边借酒消愁。是李煜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他愁的只是小家园的悲哀,最后南唐后主只能结束于一杯毒酒。是李清照吧,“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但她只是愁思念的绵绵无期! 有谁愁的是旷世的悲哀?有谁愁的是古今的灾难?他们在这岸边徘徊、沉吟、挥泪,历史在岸边的礁石上刻下了他们不朽的名字。 三闾大夫停留过,思考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情怀的写照吧!举身赴汨罗,这是他愁绪的延续吧!我看见了他的悲哀,看尽了他的痛楚,他默默地走开,却留给后世以悲壮! 鲁迅先生停留过,他用铁一样的笔杆批判着,弃医从文的选择是因为他在忧愁,他的肩上有着自古至今的愁!“人吃人”的社会是他批判的:“救救孩子”的呼吁是他发出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留给后人的思索。因为他无所畏惧,所以他会承担这无尽的愁,给世界一个解释!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多少人的愁穿越时空,绵延至今;有多少人的愁承前启后,亘古不衰?是啊!他们还活着,他们仍然在愁着。 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旷世的悲哀,承起前人的启示,留给后人启迪。是责任还是义务?是责任! 一肩担尽古今愁,担起民族的兴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他们曾在民族的崛起时留下名字,不朽于史册,名垂千古! 一肩担尽古今愁,需要勇气也需要力量,但这是每个热血沸腾的中华儿女都应担起的重任,谁都不能退缩,谁也不能退缩! 一肩担尽古今愁需要坚实的肩膀啊!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