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请教一下这酒名的第二个字是什么字
- 2,写出2个含有酒字的诗句
- 3,世界上有多少种酒各叫什么名字呢
- 4,两个字的酒名给我写30个
- 5,白酒可以分哪几种口味
- 6,请问世界上从什么时代开始有酒饮的世界上第一个酒名叫什
- 7,什么是近体诗
1,请教一下这酒名的第二个字是什么字
州字。
2,写出2个含有酒字的诗句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世界上有多少种酒各叫什么名字呢
卡尔瓦多斯(Calvados):苹果白兰地,目前生产这种酒的主要是美国和法国。在美国称为Applejack,在法国称为Calados。Calados是法国诺曼底的一个城镇,因此酒名即以镇名而命名。苹果白兰地的酒色由木桶而来,并有着明显的苹果香味。匹斯可(Pisco):葡萄经过发酵,蒸馏制造而成,是Bellu和Chilly生产的蒸馏酒。颜色很淡,酒精含量约40﹪,主要是作为餐前酒。雪莉(Sherry):雪莉酒产生自西班牙西南部安达鲁西亚(Amdalusia),该地的土壤以及气候造就了雪莉酒独特的风味。雪莉酒酿好以后,酒农会让酒作适当的氧化,这便是雪莉酒独特风味的由来。之后,酒农把酒装入橡木桶内,但只装2/3满,以便使雪莉酒部分蒸发掉,也因氧化的关系,而产生独特的雪莉酒的口感。马丁尼(Martini):马丁尼是一种非常有名的鸡尾酒。在所有鸡尾酒中,马丁尼调法最多,可高达两百种以上。马丁尼是由“琴酒”3/20Z以及“涩苦艾酒”1/20Z,再加上橄榄一个或柠檬片一片作为装饰,口感锐利,深奥。苦艾(Vermouth):苦艾酒的主要原料是葡萄酒,药草,糖和酒精。是由苦艾花,奎宁皮,龙胆,肉桂,金鸡纳树皮---等等数十种含有苦味的中药材浸渍数月之后,再掺入白葡萄酒(注:红葡萄酒,葡萄酒亦可)制作而成的,有时还会家蒸馏酒以提高酒精浓度。伏特加(Vodka):伏特加酒原产于俄罗斯,后来传入芬兰,波兰等地,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烈酒。伏特加酒是常被用来调调制鸡尾酒的基酒之一,像著名的“血腥玛莉(Bloody Mary)”“黑色俄罗斯(Black Russian)”等等都是以伏特加为基酒的鸡尾酒。琴酒(Gin):又称松子酒。荷兰虽然是制造琴酒的发源地,但是由于英国在原料以及制造技术上的改良,现在所生产的琴酒已名扬世界,很受大众欢迎。琴酒是调制鸡尾酒的主要原料,香气令人回味无穷,因而有“鸡尾酒之心脏”的称呼。除了Gin VermouthVodka SherryPisco Calvados之类在柯南上有的,我以前专门翻字典查了一些:Chartreuse查吐士酒(寻麻酒).Maraschino黑樱桃酒.Julep薄荷朱利酒.Rye黑麦威士忌.Malt liquor麦芽威士忌.Cider苹果酒.Mead蜂蜜酒.Kirsch樱桃白兰地.Martini马丁尼酒.Sake日本清酒.Margarita玛格利塔鸡尾酒.Claret波尔多红葡萄酒.Madeira马德拉白葡萄酒.
4,两个字的酒名给我写30个
白酒:1、茅台 2、董酒 3、汾酒 4、尖庄 5、郎酒 6、太白 7、文君 8、杜康 9、赊店10、张弓11、心酒 12、白沙 13、酒魂 14、酒鬼 15、兰陵 16、四特 17、贡酒 18、丛台 19、皇台 20、滨河啤酒:1、雪花 2、雪津 3、百威 4、双鹿 5、崂山6、青岛 葡萄酒:1、王朝 2、张裕 3、通化4、长城扩展资料:关于汾酒的历史起源1、汾酒是我国古老的历史名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汾酒的名字究竟起源于何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证,但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此地已有“汾清“这个酒名。2、宋《北山酒经》记载。“唐时汾州产干酿酒”,《酒名记》有“宋代汾州甘露堂最有名”,说的都是汾酒。当然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国尚没有蒸馏酒,史料所载的“汾清”、“干酿”等均系黄酒类。3、宋代以后,由于炼丹技术的进步,在我国首次发明了蒸馏设备。一九七五年从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钢制烧锅,可证明至少在宋代我国已有蒸馏酒。我国的白酒,包括汾酒等名优白酒在内,都是由黄酒演变和发展起来的。4、明清以后,北方的白酒发展很快,逐步代替了黄酒生产,此时杏花村汾酒即已是蒸馏酒,并蜚声于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汾酒
希望对你有帮助:楼主慢慢挑!川酒:五粮液、王食春、尖庄、五食醇、五粮神、泸州老窖、 郎酒、剑南春、全兴大曲、太白酒、文君酒贵酒:茅台、董酒、习水大曲、黑糯米酒 陕(秦)酒:西凤酒、店头高酒 湘酒:酒魂酒、酒鬼酒、湘泉酒、武陵酒、浏阳河、德山大曲 白沙液 鄂酒:稻花酒、枝江大曲、 白龙井、白云边、石花大曲、西陵特曲 晋酒:汾酒、杏花村竹叶青 豫酒:宋河粮液、杜康、赊店、张弓、 百泉春酒 鲁酒:心酒、金贵特曲、兰陵、孔府家酒 、即墨老酒、金奖白兰地、烟台红葡萄酒、烟台解百纳干红葡萄酒、烟台雷司令干白葡萄酒、烟台味美思、烟台张裕葡萄酒 苏酒:双沟大曲、洋河大曲、封缸酒 赣酒:四特酒 皖酒:古井贡、口子酒、沙河王、双轮池、双轮王、金种子 、贡酒、龙兴御液 青酒:青稞酒 冀酒:曹雪芹家酒、 丛台酒 京酒:华堂酒、北京醇、二锅头、北京特制啤酒 浙酒:绍兴酒 津酒:直沽烧、天津王朝牌半干白葡萄酒 蒙酒:河套老窖、宁城老窖、蒙古珍酒、鸿茅药酒 东北酒:北大仓酒、凌川白酒、千山酒、长白山葡萄酒、中国通化葡萄酒 甘酒:皇台、金皇台、银皇台、滨河粮液、滨河特液、陇南春、丝路春、康庆坊、汉武御、九粮液、陇上行、陇上人家、时代骄子、凉都老窖、飞天御液、莫高干红 一品圣、金元顺、华夏骄
5,白酒可以分哪几种口味
白酒按香型分酱、清、浓、米、凤五大香型。 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以茅台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其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清澈透明,色泽微黄。 清香型白酒:亦称汾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它入口绵,落口甜,香气清正。 浓香型白酒:亦称泸香型、五粮液香型,以泸州老窖特曲及五粮液为代表,属大曲酒类。其特点可用六个字、五句话来概括:六个字是香、醇、浓、绵、甜、净;五句话是窖香浓郁,清冽甘爽,绵柔醇厚,香味协调,尾净余长。 米香型白酒:亦称蜜香型,以桂林象山牌三花酒为代表,属小曲酒类。 西凤酒是凤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具有“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的独特风格。“不上头、不干燥、回味愉快”被世人称为“三绝”。 还有五小香型,它们是,以白云边和中国玉泉酒代表的兼香型白酒;以景芝白干(在山东,武松喝酒的地方)代表的芝麻香型白酒;以董酒(在贵州)为代表的药香型白酒;以玉冰烧为代表的豉香型白酒(在广东,要用肥猪肉泡的);(以四特酒为代表的特型白酒。
五大系列:1.酱香型,其代表是茅台,郎酒2.浓香型,其代表是五粮液,泸州老窖3.米香型,其代表是状元红,加饭酒,花雕酒4.清香型,其代表是汾酒5.其他香型(兼香型),其代表是董酒
1.酱香型,又称为茅香型,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 这类香型的白酒香气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浓不猛,回味悠长,倒入杯中过夜香气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实杯还香,令人回味无穷。酱香型白酒是由酱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兑而成的。所谓酱香是指酒品具有类似酱食品的香气,酱香型酒香气的组成成分极为复杂,至今未有定论,但普遍认为酱香是由高沸点的酸性物质与低沸点的醇类组成的复合香气。 2.浓香型,又称泸香型 以四川泸州老窖特曲为代表。浓香型的酒具有芳香浓郁,绵柔甘洌,香味协调,入口甜,落口绵,尾净余长等特点,这也是判断浓香型白酒酒质优劣的主要依据。构成浓香型酒典型风格的主体是乙酸乙酯,这种成分含香量较高且香气突出。浓香型白酒的品种和产量均属全国大曲酒之首,全国八大名酒中,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剑南春、洋河大曲、古井贡酒都是浓香型自酒中的优秀代表。 3.清香型,又称汾香型 以山西杏花村汾酒为主要代表,清香型白酒酒气清香芬芳醇正,口味甘爽协调,酒味纯正,醇厚绵软。酒体组成的主体香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两者结合成为该酒主体香气,其特点是清、爽、醇、净。清香型风格基本代表了我国老白干酒类的基本香型特征。 4.米香型 米香型酒指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的一类小曲米液,是中国历山悠久的传统酒种。米香型酒蜜香清柔,幽雅纯净,入口柔绵,回味怡畅,给人以朴实纯正的美感,米香型酒的香气组成是乳酸乙酯含量大于乙酸乙酯,高级醇含量也较多,共同形成它的主体香。这类酒的代表有桂林三花酒、全州湘山酒、广东长东烧等小曲米酒。 5.兼香型,通常又称为复香型,即兼有两种以上主体香气的白酒 这类酒在酿造工艺上吸取了清香型、浓香型和酱香型酒之精华,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独创而戍。兼香型白酒之间风格相差较大,有的甚至截然不同,这种酒的闻香、口香和回味香各有不同香气,具有一酒多香的风格。兼香型酒以董酒为代表,董酒酒质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落口舒适甜爽的特点,风格独特。 以上几种香型只是中国白酒中比较明显的香型,但是,有时即使是同一香型白酒香气也不一定完全一样,就拿同属于浓香型的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古井贡酒等来说,它们的香气和风味也有显著的区别,其香韵也不相同,因为各种名酒的独特风味除取决于其主体香含量的多寡外,还受各种香味成分的相互烘托、缀冲和平衡作用的影响。 酒品香型风格的形成原因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有的至今对人类来说还是个谜,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挖掘,随着我国酿造科学的发展,我国白酒将会涌现出更多的独特风格。
白酒分六种主要口味:【酱香型】又称茅香型,以贵州省仁怀市的茅台酒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高梁为原料。【清香型】又称汾香型,以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的汾酒为典型代表。【浓香型】又称泸香型、窖香型。以四川泸州老窖特曲酒为典型代表。。【米香型】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三花酒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凤香型】以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西凤酒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高粱为原料.【兼香型】以安徽淮北市的口子窖为典型代表。兼香型白酒又称复香型、混合型,是指具有两种以上主体香的白酒,【其它香型】除了以上6种主要香型的白酒外,采用独特工艺酿制而成的独特香味白酒,均称为其它香型。因为这种香型的酒品繁多,又可分为以下5种:(一是董香型 )又称药香型,以贵州遵义的董酒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高梁、稻谷为原料,(二是豉香型) 以广东佛山的豉味玉冰烧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大米为原料。(三是芝麻香型) 以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的特级景芝白干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高粱为原料。(四是四特香型 )又叫做特香型,以江西省樟树镇的四特酒为典型代表。这种香型的白酒以大米、高粱为原料。(五是老白干型 )以中国北方一般白酒而言。这种香型的白酒以高梁为原料。
6,请问世界上从什么时代开始有酒饮的世界上第一个酒名叫什
最早有酒应该是猿人时期酒有了、当时猿人把采来而又吃不完的果实放在山洞里;由于气候变化产生蒸发而变果酒,具史料记载最早有酒名子的是汉武帝时期,当时的酒叫蒟酱酒;也就是今天的茅台!
说起酿酒,最早的还是两河流域,公元前6000年就有写在黏土板上的啤酒制作配方---这块土板现在应该还在芝加哥大学的Oriental Institute,那里囤积了不少两河流域的文物。而在中国,大致在公元前5000到3000年的仰韶文化可能已经出现了谷物酿酒,中国的酿酒技术和西方一直不同, 仰韶、龙山时期的古人应该是用蘖酿的酒,蘖就是发芽的谷粒,酿出的是黄酒。后来古人们逐渐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秦汉时虽然仍然用蘖造酒,但是大量的造酒开始用酒曲,前阵子还在《汉书·食货志》上读到: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那位有兴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试一试:)事实上,用蘖酿出的酒被称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说“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酿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酒的味道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所有不同。但是醴和那时的酒都是黄酒。
南北朝时,制酒曲的工艺日益完善,当时的一部奇书《齐民要术》上记载了很多种制曲的方式,这些方式现在有不少还用在造高粱酒里。唐宋时有了红曲,酿造出来了“红酒”,不知道古书里说的女儿红是不是就是这种就,不过绍兴的状元红应该不是,那酒俺喝过,其实不红,颜色是橙黄色的
前面说到曲酿酒只能得到酒精度是10%到18%的酒,古人曾经想用酒代水再酿酒以希望得到更高的浓度,可是不成,因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谢的产物,对酵母菌的发酵有一定抑制作用,当酒精成分达到10%左右时,酵母菌就停止繁殖,发酵过程也就随之放慢。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强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会超过18%,所以就是以酒代水二次发酵,也得不到度数更高的酒了。
到了元朝,出现了蒸馏酒也就是烧酒,把酒曲发酵酿造的酒再蒸馏一下,得到度数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这和现在的酒比较相似了,如果想感受一下,去个北方小城(最好是山西的)要二两“两毛烧”,体会一下古酒的味道。小作坊两毛烧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不过现在可能不止“两毛”那么便宜了吧:)说烧酒是元朝时才有的,是依照李时珍的纪录,不过在白居易等人的诗里已经有了“烧酒”一词,并且对山西汾酒历史的考证似乎说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时就有烧酒了,因此武松三碗不过岗有可能是早期的烧酒吧,不然十几度的酒不会有那么大的力量。
总结一下,用蘖酿的酒度数非常低,味道也很甜,宋应星说“后世嫌醴味薄,遂至失传”;用曲酿造的酒度数大致在十几度,味道因酒曲的制作工艺不同而不同,因为酒曲中一般加入的有草药,不够味道要更辛辣些,比较类似现在的绍兴黄酒;蒸馏后的烧酒度数很高,大约有50% 左右,所以就更辣了,呵呵,现在仍有烧酒,不妨一试。
古人喝的酒是低度酒。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相当于是二斤56度的二锅头。
民间传说酒是杜康发明的,曹操的诗歌里有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说到中国古代的酒具和酒文化,首先第一个话题就涉及到酒的发明。很可能大家都非常关心的,就是说中国古代的酒到底什么时候发明的?那你有了酒才能有酒具,没有酒那就谈不到酒具,也就谈不到酒文化的问题。所以,跟朋友们探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追根求源。我们来研究一下,或者说讨论一下,中国古代酒的发明这么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这么三个小的问题,一个是关于酒的发明,一个是酒的种类。还有呢,经过我们考古的发现,对于酒的发明这么一种实证性的东西。那么现在关于酒的发明,首先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年代问题,什么时候开始发明的酒?谁发明的酒?现在有这么几种说法,一个说呢是古猿造酒法,说酒不是人造的,是猿猴造出来的。这种说法听起来是有点幼稚,似乎应该排除在我们的话题之外,因为它不属于人类的一种行为了;第二种说法呢,是仪狄造酒。仪狄这个人物是夏代的一个人,传说是大禹时期的;还有一种说法,是杜康造酒。杜康造酒也是从汉代就开始传说了,叫做“少康造秫酒”。少康就是杜康。我们都很熟悉的曹操有一句诗言,说:“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说一喝了杜康什么忧愁都没有了,这个说明古代以杜康为酒名的很早就有了。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埃及古王国时代,已经有作为饮料的麦酒(啤酒)及葡萄酒了。法老、贵族、祭司等人饮葡萄酒,一般平民消费价格低廉的麦酒。考古挖掘证明,在古王国时代的墓葬中,不论是法老、贵族、平民都将酒作为随葬品。可见此时酒已经是古埃及人生活的重要饮料了。从古王国第四王朝开始,贵族墓葬中常出现以采摘葡萄与酿造葡萄酒为题材的壁画。
大约在同一时期,美索不答米亚流域的苏美尔人也开创了灿烂的葡萄酒文明,他们开辟葡萄圆,酿造红葡萄酒,技术已很高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两快楔形文字泥班记载着埃什嫩国王法典,其中说到酿造者令人尊敬的职业,而妇女是当时主要的酿酒师。
虽然人类所能查实的史料仅能证明酒类酿造只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真正的酒的形成的历史可能要早得多,甚至早于人类本身的历史,酒是一种有机化合物,糖在酶的作用下便可分解成酒精,自然界存在着许多含糖的物质,植物果实成熟后如果不即使采摘,自然脱落,聚集在一起,在一定的温度和水分作用下,果实外皮上的酶即能将糖分转化为酒精。
我国素有“猿猴造酒”之说,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说法,法国酿酒界普遍认为鸟类可以衔集含糖果实与鸟巢中,如未吞食久而久之鸟巢即可变成“酒器”,如果说“猿猴造酒”还有主观模仿大自然的动机,那么鸟类造酒纯属意外。但无论如何,这种造酒还是要晚于自然造酒。
至于人类何时开始造酒,这不仅要取决于人类要在自然中发现酒的存在,而且要取决于人类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模仿自然造酒的工艺,推测人类酿酒最早历史应该发生在能够找到足够的食物,又有食物能短期贮存之时,这样的时期应该在人类开始定居之后,又此而已推断,人类开始人工酿酒的年代应该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两三万年左右),当然那时的酿酒只是重复大自然的自酿过程而已。
7,什么是近体诗
是的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诗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用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必须要对仗;
3、一韵到底的平声韵。 [编辑本段]包括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编辑本段]平仄
一、先辨汉字的四声和平仄
根据字音读来的高低长短、缓急升降,古人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仄声包括上、去、入三调。古之“入声”字读音在普通话中已基本消失。现在,平声又分阴平和阳平,与上声、去声构成现在的“四声”,即“妈麻马骂”,前两为平,后两为仄。 入声字的发音都较短促,对于诗词的朗诵也有其特定的效果,不可当它完全不存在。如“的、滴、答、一、七、学、雪、绝”等字,都是入声。现代南方地区有很多方言依然保持了入声,如在上海广东等地的方言里,很容易就能把“一、滴”等入声字从“衣、低”等平声字中区分出来。不过,如果是北方的朋友,恐怕就需要逐渐地学习和掌握了。
二、律诗的平仄交替特点
了解了什么是平仄后,我们现在开始讲解律诗的平仄问题了,有些格律书,列出了什么“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让初学者一看就觉得头晕,以致于把格律看成为表达内容的镣铐,这其实是很不科学的。律诗的格律,本来就是根据汉语的声调总结出来的,照着格律写出来的诗读起来抑扬顿挫,能有更好的音乐效果。其实,律诗的格律很简单,说白了就是平仄交替原则,怎样交替呢?请听我慢慢说来。
一般来说,在七言句当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然是间隔开的(如第二个字是平声,第四个字必然是仄声,第六个字则又是平声,反之亦然。)
五言近体相当于七言近体除去首二字,掌握了七言,五言的平仄交替情况也了然于心。
再记住念对格律:
1、对,每联的对句(即后一句)和它出句(即前一句)在平仄上必须相对。如首句的二四六字为(平仄平)譬如“孤山寺北贾亭西”,则次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为(仄平仄)譬如“水面初平云脚低” 。
2、粘,我们习惯上把律诗的八句分为四联。首句与次句合成为首联,第三四句合成为颔联,五六句合成为颈联,七八句合成为尾联。联与联之间的平仄关系,即下一联出句的平仄必须和上一联对句类型相同,平粘平,仄粘仄。譬如,首联对句(第二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为(仄平仄)譬如“水面初平云脚低”,那么颔联出句(第一句)的平仄也必须为(仄平仄)譬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综上所述,掌握各种形式的近体诗的平仄格式的关键是确定第一句的平仄。而第一句的平仄又是容易确定的,故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并不神秘,很好掌握,关键是要会用近体诗平仄交替的特点和粘对格律。以前有人认为非死记硬背不可,其实是骗人的,或者自己本身不得要领。其实,只要掌握了上面说的这个规律,对近体诗的平仄就会了如指掌,而且不会忘记,也不会发生错误。
至于平仄的的变格和拗救,笼统地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不对的。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另用篇幅讲它。
先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平仄不拘的,只有七言近体诗每句第一个字。 [编辑本段]孤平与拗救
孤平是针对七言近体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五言近体的“平平仄仄平”这两种入韵句子的平仄句式而言的。如果将上面七言句的第三字、五言句的第一字改用仄声,这就犯了孤平。孤平就是孤孤单单的“平声”字。因为改动之后,这两个句子中除去“韵脚”那个平声字外,其余就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了,这就叫犯孤平。可能犯孤平的句式只有这两种。
五言的“仄仄仄平平”这种入韵句式,在诗律上就注定它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而且不是谁去“犯”的,所以这不在犯孤平之列。
孤平是作近体诗的大忌,不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能违犯。为了避免孤平的出现,故上述两句中七言句的第三字、五言句的第一字都必须用平声。如果在实际作诗过程中,非用仄声字不可,为了避免孤平的发生,就需要“救”,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孤平拗救。所谓孤平拗救,是说在不得已犯了孤平的情况下,要用不合平仄格律的拗句来补救,以避免孤平。具体办法是,将上说七言句的第五字和五言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这就成了拗句,但却避免了孤平。
除了孤平的拗救外,律诗的拗救还有两种常见形式,一种叫特拗句,就是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子中,把第五字和第六字的平仄交换,使之成为(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有很多,譬如“桃李春风一杯酒”。如果是五言,只须把前面两个字去掉就行,救法和七言同。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拗救是在(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样的句式中,第五字和第六字用了仄声,成为了(平平仄仄仄仄仄),如果光是第五个字用了仄声倒也无所谓,那叫小拗,可以不去管他的,可第六字也用了仄声的话,那就是大拗,问题便很严重了,其实这样的句子也可以救它,把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第五个字改成平声,那就行了,即“仄仄平平平仄平”。比较有名的例子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八十在古代都是入声)。五言用法和七言同,较著名的例子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种大拗的救法有时可以和前面所说的孤平拗救一起用,因为在(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中,第五字若改成平声,那么第三字的平仄就无所谓了。呵呵,因此,这第五个字可真是个宝贝啊,只要一用平声,则出句的五六字,本句的第三字,就可以随意了。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拗体,即三仄尾。也就是在(平平平仄仄)的句式中,把第三个字用成了仄声,成为了(平平仄仄仄),这样的拗体是不可以救的,但是在唐人的诗句中也较常能看见,如老杜的“江流石不转”。
今人尽量少用为好。
注意:律诗入韵的句子二四六字平仄必须要分明,前面讲的这些拗救,除孤平拗外,其出律而救起的例子全部都是不入韵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