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文化协会酒业调研,谈中国诗的酒文化的开头

1,谈中国诗的酒文化的开头

中国是一个以诗传世的古国,又是一个盛产名酒的古国。诗人多爱饮酒,这是自古以来不争的事实。诗酒结合最鼎盛的时期,当属唐朝。唐诗中的酒文化,是情、酒、诗三者的相互交融,相得益彰。耳熟能详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海量,贺知章、元稹等个个都喜欢饮酒,许多不朽之作就是在这种酣畅淋漓之时创作并流传下来的。
不明白啊 = =!

谈中国诗的酒文化的开头

2,根据饮中八仙歌试分析唐诗文化对我国酒文化的贡献和影响

在这首诗中杜甫以他的传神之笔描绘了诗人贺知章酒后骑马的朦朦醉态,汝阳王李琎喝酒三斗后才上朝叩拜天子的狂妄之态,左丞相李适之及座上客的豪饮之态,帅哥崔宗之玉树临风的潇洒之态,佛门弟子苏晋不理清规戒律,私下逃禅的醉酒直态,诗仙李白藐视天子,斗酒诗百篇的豪放之态,草圣张旭以酒助兴,不拘小节,挥毫落纸如云烟的狂狷之态,布衣焦遂饮酒五斗,高谈阔论,妙语连珠的卓然之态。这篇绝妙诗文,勾画出一栩栩如生的酒客群态图,被历代诗家推崇为酒客绝唱。诗助酒以名,饮酒本是一件俗事,但因历代的名人特别是诗人,饮酒赋诗,才使酒渐化雅趣,诗使酒化俗为雅,提升其地位名声,更提高了它的文化品味。特别是一些诗人赋予了酒以新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使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而一跃成为了与作诗一样的文化活动,使饮酒与作诗一样成为了一种风流韵事。,唐诗中浸透着尚侠重义精神,浸透着大胆揭露黑暗现实、追求思想解放的批判精神,浸透着超越现实束缚、积极争取人格独立的自由精神,浸透着昂扬奋发、生机勃勃的创造精神。这些精神都是与酒文化精神,息息相关的。
饮酒饮得凶猛的应是魏晋时代,唐人不过是追慕前人自立名望罢了。

根据饮中八仙歌试分析唐诗文化对我国酒文化的贡献和影响

3,有关节粮的小故事和歌谣 有关的调查数据也可以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财主的儿子不知道稼穑之艰难,常到一个饭馆里吃饺子,但把饺子皮全吐掉,只吃肉馅。后来家里遭遇火灾,丽楼美阁一夕之间夷为平地,他成了乞丐,要饭要到这个饭馆,老板以饺子皮招待他,他深为感动。老板说,不用谢,这都是你当初扔掉的皮,我拣起晒干了而已。财主的儿子很惭愧,后来勤奋劳动,生活节俭,家道重又殷富起来。这个故事,也印证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烈日炎炎,火辣辣的太阳烤着大地。小明正悠闲自在地坐在柔软的沙发上看动画片,一边吃着香甜可口的零食,一边享受着空调清凉的风。“开饭了,开饭了,儿子快过来吃饭,叫上你爸爸。”小明依依不舍地放下遥控,叫上爸爸,坐在餐桌旁吃饭。小明刚朝餐桌扫一眼,就皱起眉头来,“啊,又是这些菜,我没胃口!”小明不由自主地抬起头看电视。他真是人在心不在啊! 快半个小时了,小明还是撅着嘴,一粒米一粒米地吃着,他再也不想吃了,拿起碗正想把剩下的饭倒到门外去,爸爸妈妈连忙过来阻拦。“小明,你这样实在太浪费了!”爸爸严厉地说道。“不嘛,我要吃薯片了嘛!”这时,一旁的妈妈语重心长地说道:“小明,你看门外,农民伯伯正冒着酷暑在插秧呢。插秧后,还需要辛勤耕种。他们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为了大家,为了自已,从早忙到晚,一点都不歇着。”小明很快领悟了,一本正经地说:“我记得老师给我们教了一首诗——《锄禾》,我今天真正体会了这首诗的含义。”“是啊,农民伯伯用汗水,用辛勤劳动换来了我们的粮食,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啊!” 还没等妈妈说完,小明难为情地跑到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吃着饭,爸爸妈妈见了都笑了,夸小明真的长大啦!从此,小明不掉一粒饭,还当起了大家的监督员哪!
古诗《悯农》就是啊。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有关节粮的小故事和歌谣 有关的调查数据也可以

4,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杏花酒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古诗

驾着小篷船出游,船在古树下停泊,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作者是一个很热爱生活的和尚。 僧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 诗名: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 “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于画意。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 “杏花雨”,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应该是: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5,关于诗歌的调查请大家配合一下

[我]寄祝语佳人绪 意[好]情真盼心怡 今朝[喜]逢庆生时 挚友更[欢]贺甜蜜 赋词切愿[你]快乐 逍遥再胜文[武]具 尽酬福音至馨[煜] 1、喜欢。 2、古典。 3、空洞无物。 4、国内。 5、最爱冰心的繁星春水 6、长命女 《论诗词》 时至今日,诗词作者微乎其微。 原因在于不能铺述,不能长篇大论。 而诗词之美,却恰恰在于此。 无论浪漫之李白,质朴之杜甫,豪放之苏轼,婉约之李清照,香艳之韩偓,皆能在数言及数字之间,传万古不变之真情。 这正是唐诗宋词永被传诵之真原。 然反观当代诗人的长篇巨制,洋洋万言,只写明一点情,一点意,实为浪费心情,浪费铅字。 因而当代人,必须学会凝练,学会在精纯上下功夫,以矫时弊。 当代诗歌,似乎一味无病呻吟,或者不切实际。 似歌功颂德时情之所浓,啊呀咿时景之所丽,令人难以消化。 而这种歌舞升平的主旋律,也就使当代诗歌成了不受大众欢迎的东西了。 在这种情调之中,就连悯农式的伤感之作,似乎也无处寻觅,好象一切都非常美好。 然而,人民的疾苦,大众的呼唤,就在诗歌中消之尽了。 这实为历史之悲哀,文人之癌症。 诗词必须真诚地从群众中来,反映人民大众的历史现实,才算是美,才算是妙,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当然,敢于面对现实,是冒风险而为之的事。 因此,文人都缩身于情爱篇之中,寻求一点心灵上的动力,使诗词陷入了迷惘之境地。 然而,谁能甘冒风险打这第一枪呢。 文字会送人上断头台的,历史已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中国的诗词只好在恐怖中畸形发展下去了。 朦胧诗似乎是这种畸形发展中的一种典型体裁。 诗词确有韵律一说。 但古韵已成了古董,今人依然步古韵而为之,就必然被古董所欺凌,让读者所侧目。 因为,当代汉文学,自有新的韵律,而作为新时代的新诗词作者,就必须学新韵,作新诗,没有必要去抱住古韵的小脚而自以为美,自以为香。 同时,三千余年来形成的各种典故,也应称为古故,当代人不应再去追求那些鲜为人知的繁文费典而故弄玄虚,否则,会令大众捧其作如入庐山,朦胧难懂。 诗词贵在警句,重在通灵。 当一警句无法适应格律时,以警句代格律,反而会起到妙笔生花之效果。 如以格律要挟警句,必然会有严重的雕琢感,而破坏了自然轻灵的格调,显得破碎。 总之,诗词贵在情真,神在清纯。 作诗词者宜在轻灵俊逸间下功夫。 平仄仄 弄笔爱填春秋色 孤韵无人和 婉约迷恋古风 豪放痛砭邪恶 明月送我航天舸 寻找中兴客

6,求作文古诗里的酒文化 800字 速急

给你一片范文,字数要大于800古诗中的酒文化 中国是一个酿酒、饮酒的国度,也是一个赋诗、吟诗的国家,很久以前,诗与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的酒,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农耕社会;中国最初的诗,大约也产生于这一时期。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44首涉及到酒比如:"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以御宾客,且以酌醴","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可见,酒是社交宴会中的"天使",觥筹交错之际,举觞称贺之时,美酒堪称传递心意的佳媒。"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君子有酒,旨且多"。 东晋诗人陶渊明之前,酒中虽然已经积淀了若干情感因子,仍然只是作为创作素材之一种被吟咏入诗。荆轲谋刺秦王,酒酣辞行而歌《易水》;刘邦甫定天下,宴饮既醉而唱《大风》;曹操鏖兵赤壁,把酒横槊而赋《歌行》,秦汉时期,酒只是激发情绪而已。直至魏晋时代阮籍、嵇康,“也还是酒是酒,诗自诗”,两者之间并没有显示出必然的内在联系。陶渊明是第一个有意识地将诗与酒“攀亲结缘”,并在诗中赋予酒以独特象征意义的诗人,“忘忧物”的指称,便是他的发明。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中古清高自洁的大诗人。在其现存174篇诗文中,有56篇写到饮酒,约占40%!诗酒联袂,寄意遣怀,既是文学史上的千秋佳话,更是酒文化窥测的不变传统。这个传统,是从陶渊明“寄酒为迹”开始的,对后世追求人性自由的文人们的心灵感受以及他们的社会生活与吟酒诗作产生过极为深远的潜在影响古诗中的酒文化 中国是一个酿酒、饮酒的国度,也是一个赋诗、吟诗的国家,很久以前,诗与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的酒,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农耕社会;中国最初的诗,大约也产生于这一时期。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44首涉及到酒比如:"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以御宾客,且以酌醴","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可见,酒是社交宴会中的"天使",觥筹交错之际,举觞称贺之时,美酒堪称传递心意的佳媒。"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君子有酒,旨且多"。 东晋诗人陶渊明之前,酒中虽然已经积淀了若干情感因子,仍然只是作为创作素材之一种被吟咏入诗。荆轲谋刺秦王,酒酣辞行而歌《易水》;刘邦甫定天下,宴饮既醉而唱《大风》;曹操鏖兵赤壁,把酒横槊而赋《歌行》,秦汉时期,酒只是激发情绪而已。直至魏晋时代阮籍、嵇康,“也还是酒是酒,诗自诗”,两者之间并没有显示出必然的内在联系。陶渊明是第一个有意识地将诗与酒“攀亲结缘”,并在诗中赋予酒以独特象征意义的诗人,“忘忧物”的指称,便是他的发明。陶渊明,中古清高自洁的大诗人。在其现存174篇诗文中,有56篇写到饮酒,约占40%!诗酒联袂,寄意遣怀,既是文学史上的千秋佳话,更是酒文化窥测的不变传统。这个传统,是从陶渊明“寄酒为迹”开始的,对后世追求人性自由的文人们的心灵感受以及他们的社会生活与吟酒诗作产生过极为深远的潜在影响
你好!这个高度机密,不能给你如有疑问,请追问。

7,求酒与酒文化论文2000至3000字要引入三篇文献

从酒文化的误区"三品"酒文化 从酒文化的误区"三品"酒文化 ----访百年制酒有限公司经理潘好龙 近年来,随着白酒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中国加入WTO步伐的逐步推进,作为中国传统行业代表白酒如何直面挑战,参与竟争。文化行销已成为竞争的重要手段,所以有关酒文化的话题逐渐多了起来,各种酒类促销活动常冠以“文化酒”的名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专家学者和普通公众也对酒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酒文化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似有被发扬光大之势。但究竟什么是酒文化,酒文化又有哪些特征,尤其是在新世纪的今天,如何把酒文化赋予新的内容各方面的看法并不一致,甚至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带着这一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以出产文化名酒“百年孤独”和“百年喜庆"酒闻名的百年制酒有限公司经理潘好龙先生。 得知记者来意后,潘先生开门见山,侃侃而谈:“目前,酒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种促销活动花样繁多,其中以酒文化切入的活动不在少数,这本是件好事,无可厚非。但问题是,由于对酒文化狭义的理解或指鹿为马者有之,张冠李戴者有之,牵强附会者更有之,使酒文化失去了本来的含意,陷入商业炒作的误区,也使公众对酒文化的认知出现很大偏差。今年年初爆发的传统白酒与新型白酒之争,表面上看是酒的生产工艺之争,背后反映的却是对酒文化理解的不同。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心。” 潘先生强调,每个时代、每个国家、每个地区乃至每个企业都有独具特色的酒文化。但酒文化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其基本含义应该是特定和统一的。酒文化因酒而生,酒是酒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产生土壤,没有酒谈不上酒文化,仅有酒也不成其为酒文化,既有酒又具文化属性才能称之为酒文化。但酒文化并不是酒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酒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在生产、销售、消费酒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酒文化的主体是人,是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正是由于人的不断创造,酒文化才得以丰富和发展。没有人,酒文化既没有产生的可能,更没有存在的必要。也就是说,酒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和人的创造性劳动联系在一起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酒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而存在的,体现着对人的文化关怀。据此,并考虑到人们在生产、销售和消费等阶段对于酒的文化需要之不同(生产阶段强调品质,销售阶段强调品牌,消费阶段强调品位),我们不妨用“品质、品牌、品位”作为酒文化的内在“指标”。其中品质是核心,品牌是灵魂,品位是层次。只有符合这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并实现了三者的有机统一,才称得上是完整意义上的酒文化(即品质+品牌+品位=酒文化)。 一、“品质”误区 首先是“品质”误区。酒的“品质”是指酒的色、香、味、质地等,所有这些虽与酒产地和酒的生产历史有关,但主要与技术和工艺的先进程度有关,与生产过程中蕴涵的科技和知识含量有关。但有的人过分强调所谓“好山好水出好酒”,把酒产地的某些物质条件如水质、空气等因素绝对化。也有人把酒厂或酒窖的历史拿来作为酒质的证据,甚至为此不惜从故纸堆里、从民间故事里“寻根求源”,或请一些“文物专家”和“权威部门”来“考古”、“挖掘”和“鉴定”,以与死去百年、千年的古人攀上亲戚,拉上关系,并名之曰酒文化源源流长。酒的发展早已经过“作坊酒”和“工业酒”阶段,进入“科技酒”阶段,一些物质条件完全可以依靠科技手段创造出来,大可不必一切靠天。神化“好山好水出好酒”,与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一样不理智和缺少现实依据,除表明其思想意识仍停留在农业经济时代外,还可能对酒行业的发展产生方向性误导。如果说“地理决定论”还有一定道理,“历史决定论"显然没有依据。美国的历史短,但现在很发达,中国的历史长,目前却明显落后,就足以说明问题。当然,这里丝毫没有否定历史之于酒文化的重要性,而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抱着历史不放,甚至沾沾自喜,自鸣得意,是没有任何前途的。只有不断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才能真正提高酒的内在品质。新型酒是如此,传统酒也是如此。不把精力用到提高酒的科技含量上,而是埋头于寻找所谓“风水宝地”和“吃历史”,最终结果是不难想象的。 二、“品牌”误区 其次是“品牌”误区。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说,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旗帜,品牌就是利润。但如何经营品牌文化,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严格说来,品牌是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结合,两者不可偏废。过去,企业多以提高质量为主要发展手段,信守所谓“好酒不怕巷子深”,忽视了广告宣传的功效。现在许多企业不惜斥巨资进行广告宣传,而对酒的内在品质注意不够。还有人将名字、包装等当作品牌本身,刻意求新、求奇甚至求感官刺激,什么披金戴银、妖怪出洞、神仙下凡之类的品牌满天飞,包装和外观也越来越花哨和离谱。所有这些都是对品牌的片面理解。就实质而言,品牌是个产品市场定位问题。只有找准市场,正确定位,才能确定品牌的文化取向,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也才能树立起真正的品牌形象。一个品牌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加强市场调研,充分研究消费者心理和消费习惯,准确细分市场,正确定价的基础上。否则品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在一些企业不是在市场调研上下功夫,而是热衷于一夜成名,做一些表面文章,结果适得其反。这方面的教训很多,值得认真汲取。无可否认,品牌也有个外在形式问题,比如名字、包装等。但形式要有内容来决定,必须以对产品准确定位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赋予名字、包装等更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总之,经营品牌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切不可顾此失彼,更不能投放失当。 三、“品位”误区 最后是“品位”误区。“品位”不同于“品味”,前者是指某事达到的人文高度和水准,主要侧重其社会价值,如“某节目的艺术品位很高”,而后者是指“尝试滋味”,主要强调个体感受,如“经专家品味,认为酒质优良”。酒作为情感交流、精神表达和文化张扬的介质,体现的是人的价值取向。饮酒时,每个人的品味可以也应该有所不同,但品位却有高有低。“借酒消愁”和“借酒撒疯”不在一个档次上,“把酒抒怀”与“划拳行令”也不在一个水平上,“以酒会友”与“以酒行贿”更不可同日而语!可见,生活中许多人错把“品位”当“品味”了,结果造成酒文化整体品位不高。应当指出是,企业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些企业则在引导消费方面存在明显的市场化色彩。如过分宣扬酒的社会功利性,所谓送礼佳品云云,或强调高档、至尊,把一种帝王之气、等级观念强加给消费者,好像喝XO就高贵,喝二锅头就贫贱,对人们的消费心理产生误导。我们认为,在当前人们对酒文化还知之不多、不深的情况下,企业应当承担起宣传酒文化,进一步提升公众酒文化品位的责任,为发展和繁荣酒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潘先生最后指出,上述误区之所以出现,一方面与人们对酒文化的认识水平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关。中国的酒文化要获得发展,必须正视并努力克服这些误区,把增加酒的科技含量,明确酒的市场定位,提升公众的文化品位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只有这样,中国酒才有希望,才能从容应对即将到来的洋酒冲击和挑战。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