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什么时候开始烧,白酒多久开始温度下降

本文目录一览

1,白酒多久开始温度下降

白酒:酒度数较高,不易变质,但渗透力强。一般瓶装白酒,在0~30度条件下,可保持1年不浑浊、不沉淀。 白酒也不是“越陈越香” 俗话说“酒越陈越香”,这是否从侧面说明葡萄酒和其他10度以上的酒无需标明保质期?王祖明说,“香”是个很主观的词,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种类的酒特点不同,储存要求也各异,所以,“酒越陈越香”有些绝对。而且,记者从质监部门了解到,白酒虽然没有保质期,但不意味着存放的时间越长越好,普通香型的白酒到5年以后,口味变淡,香味会减弱,酱香型陈酒如茅台是好酒,至于浓香型如五粮液,长期存放是否好目前还无定论。 对于所有白酒不标保质期,有专家也提出了不同意见。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低度白酒在存放一段时间后(通常需一年或更久,因酒而异)会出现酯类物质水解,导致口味寡淡,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因此,白酒“越陈越香”的传统观念用在某些白酒保存上并不合适。一般来说,瓶装白酒应选择较干燥、清洁、通风较好的地方;储存温度不宜超过30摄氏度,且严禁烟火;容器封口要严密,防止漏酒和“跑度”。 其他酒类的保存方法也很重要。黄酒的包装容器以陶坛和泥头封口为最佳,这种包装利于黄酒老熟、提高香气,保存环境以凉爽、温度变化不大为宜,周围不要同时存放异味物品。药酒的保存时间也不宜太长,这种酒受温度、阳光等影响,浸泡物容易离析出来,产生浑浊沉淀,但这并不表示酒已经变质或没有饮用价值,只要不出现异味就能放心饮用.
在0~30度条件下

白酒多久开始温度下降

2,土烧酒是怎么烧的

1:浸米:将大米(糯米更好,高粱,玉米都可以,只是发酵略有不同)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左右,直至右手指能够将米捏碎。2:蒸饭:将浸好的大米淘洗干净,放入蒸锅蒸熟:3:冷却:将米饭摊凉至30——35摄氏度,如果你等不及,也可以用冷水冲凉,然后将饭打散至不粘连,我是用冷水冲凉的。4:拌曲,不同的曲用量略有不同,但大致一样,我用的是土烧曲,杭州现在的气温每10斤米大约25克,天冷适当增加,但不要太多,太多影响口感。将曲与米饭拌匀,装入容器里,我一般用陶瓷缸,老酒坛,塑料的担心有塑化剂(市场上卖的人家可不管那么多,我亲眼看见有卖土烧的用装涂料的塑料桶发酵)不锈钢也不是太好,因为酒发酵时有酸性,会和铁反应,将米饭表面压平,中间留一个动,酒曲发酵时要呼吸,而且也便于观察发酵.5:一次发酵,将装有拌好曲的米饭的容器盖好,不要密封,因为糖化阶段是需要氧气的,大约3天后,打开问道酒香,中间洞里有酒液溢出,尝尝有甜味,糖化成功。6:二次发酵:将水加入糖化好的米饭中,大约是1斤大米1.5斤水,加盖进行二次发酵,时间这个气温大约15天,期间搅拌一次,开始不要密封,3——5天后可以密封(不密封影响出酒率)加水我用山泉,如果用自来水,先静置24小时整个过程要保证干净,绝对不能由油腻的东西,不然会有杂菌生长,所有容器使用前开水泡过。7:发酵好以后,就可以蒸馏,蒸馏器就是一个蒸锅加一个冷却用的天锅。将发酵好的酒赔过滤一下,使酒糟和酒液分开,上面放酒糟,下面放酒液,这样不容易糊锅,不要放太满,影响酒液清澈度,蒸馏时,先用大火烧开,然后用中火,开始出来的酒液度数高,但是甲醇等太多,我一般接1分钟后倒到下次蒸馏的酒液中不直接喝,酒的前期酒度较高,可以达到60多度,然后会逐渐降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控制度数,最后的尾酒可以加入下一次蒸馏。
可以先注册一个品牌!让别人都知道酒名字!{有了认证人家才敢要你的酒啊} 可以在网上、或者自己去超市、饭店、、、、推销! 望采纳!

土烧酒是怎么烧的

3,每次喝酒完后都要发温烧 最近这段时间每次喝完酒都感觉头疼量一

你好!没发烧,正常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最好别喝,避免不了少喝!
喝酒后体温比平时要高这很正常,头痛也会有
提问者和回答者估计最多都是80后,鄙人也是80后,但我酒龄已经接近20年了!喝酒后体温升高确实是正常的,但头痛是不正常的!不要去看那些个庸医给你解释什么个人体质等等造成头痛!酒后头痛只能说明一点----酒有问题!特别是白酒!中国市场上特别是夜场,酒吧,演艺吧一类的地方的洋酒,比如啥杰克丹尼,芝华士一类——99%以上都是歪酒,假酒要喝死人,歪酒不一定!我说的歪酒就是所谓的勾兑酒,现在的白酒也是,不要喝10元以下的瓶装白酒!也不是所谓支持国产,但建议就不要喝洋酒!拿白酒来说,也就是粮食酒,你算算现在的粮食多少钱一斤?高粱,玉米,稻米平均算1.5元一斤吧,一斤粮食能烤出3两酒算不错了,平均算就是4斤粮食能烤出1斤酒!也就是说1斤纯粮食酒不算人工,不算包装,不算运费,光材料成本都是6元钱,把人工这些加上,出厂到总代理,再到批发商,在到普通商店或者超市----如果酒是正宗的粮食酒,成本绝对要上10元一斤!所以10元以下的瓶装白酒----100%都是勾兑酒,勾兑酒喝了头不痛才怪!只能说比假酒好些,基本不会喝死人,但是长期喝这些个勾兑酒——我虽然不是学医的,但可以肯定对人身体是会有很大影响的!鄙人初中开始喝酒(52度白酒),能喝个3两左右,高中差不多半斤,大学毕业的时候能喝到8两,目前差不多1斤2两,也有喝晕的时候,也有喝醉的时候,也有喝得来赌咒发誓“老子要戒酒了!”结果第二天爬起床还不是“酒醉酒解!”说那么多也算发发牢骚,1573喝过,五粮液,茅台,红花郎,剑兰春都喝过,现在我经常喝的酒就是拜托我老爸在老家一熟人自己开量酒厂的土制粮食酒----纯高粱酒,每月给我带20斤----酒一到了,朋友聚会的时候也到了,朋友们都说这酒是好酒,因为喝得再人事不省都不会头痛!(算帮熟人打个广告,这酒买成平均7.5元一斤,随粮食价格略有波动!)现在白酒都不造假酒了,勾兑酒居多,包括上述这些名酒!现在和1/20年前不一样了,1/20年前都说那些名酒是好酒,我告诉你现在啥叫好酒----不要管酒的本身价格,只要酒是正宗的,不掺假,不勾兑,喝了头不会痛的酒----都是好酒! 顺带诅咒那些造假酒的人不得好死!鄙视那些整勾兑酒的人出门被车撞!

每次喝酒完后都要发温烧 最近这段时间每次喝完酒都感觉头疼量一

4,我国是什么时候开使有酒的

说起酿酒,最早的还是两河流域,公元前6000年就有写在黏土板上的啤酒制作配方---这块土板现在应该还在芝加哥大学的Oriental Institute,那里囤积了不少两河流域的文物。而在中国,大致在公元前5000到3000年的仰韶文化可能已经出现了谷物酿酒,中国的酿酒技术和西方一直不同, 仰韶、龙山时期的古人应该是用蘖酿的酒,蘖就是发芽的谷粒,酿出的是黄酒。后来古人们逐渐掌握了用酒曲酿酒的方法,秦汉时虽然仍然用蘖造酒,但是大量的造酒开始用酒曲,前阵子还在《汉书·食货志》上读到: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那位有兴趣模仿一下古酒可以试一试:)事实上,用蘖酿出的酒被称为“醴”,是甜酒,酒精度很低,所以古人才说“小人之交甘若醴”,而用曲酿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酒,酒精要重一些,酒精度大致在10%到18%左右,酒的味道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而所有不同。但是醴和那时的酒都是黄酒。 南北朝时,制酒曲的工艺日益完善,当时的一部奇书《齐民要术》上记载了很多种制曲的方式,这些方式现在有不少还用在造高粱酒里。唐宋时有了红曲,酿造出来了“红酒”,不知道古书里说的女儿红是不是就是这种就,不过绍兴的状元红应该不是,那酒俺喝过,其实不红,颜色是橙黄色的 前面说到曲酿酒只能得到酒精度是10%到18%的酒,古人曾经想用酒代水再酿酒以希望得到更高的浓度,可是不成,因为酒精是酵母菌糖代谢的产物,对酵母菌的发酵有一定抑制作用,当酒精成分达到10%左右时,酵母菌就停止繁殖,发酵过程也就随之放慢。即使是耐酒精能力很强的酵母菌,耐酒精度也不会超过18%,所以就是以酒代水二次发酵,也得不到度数更高的酒了。 到了元朝,出现了蒸馏酒也就是烧酒,把酒曲发酵酿造的酒再蒸馏一下,得到度数更高的酒,大致酒精度有50%,这和现在的酒比较相似了,如果想感受一下,去个北方小城(最好是山西的)要二两“两毛烧”,体会一下古酒的味道。小作坊两毛烧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不过现在可能不止“两毛”那么便宜了吧:)说烧酒是元朝时才有的,是依照李时珍的纪录,不过在白居易等人的诗里已经有了“烧酒”一词,并且对山西汾酒历史的考证似乎说明早在元以前的南北朝时就有烧酒了,因此武松三碗不过岗有可能是早期的烧酒吧,不然十几度的酒不会有那么大的力量。 总结一下,用蘖酿的酒度数非常低,味道也很甜,宋应星说“后世嫌醴味薄,遂至失传”;用曲酿造的酒度数大致在十几度,味道因酒曲的制作工艺不同而不同,因为酒曲中一般加入的有草药,不够味道要更辛辣些,比较类似现在的绍兴黄酒;蒸馏后的烧酒度数很高,大约有50% 左右,所以就更辣了,呵呵,现在仍有烧酒,不妨一试。 古人喝的酒是低度酒。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相当于是二斤56度的二锅头。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夏朝,我国开始有酒,有两种说法:1说仪狄为最早的酿酒人,1说杜康,不过,最早开始酿酒便是在夏朝了

5,10781白酒标准什么时间开始执行的

10781白酒标准于2007年5月1日开始执行。如需购买白酒推荐选择贵州茅世原酒业。【→点击免费领取茅世原酱香白酒】GB/T10781.1标准代表固态法浓香型白酒标准。其中,"GB"是国家标准的首拼,"T"是推荐标准,"10781"是标准号,".1"是文件号。白酒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白酒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贵州茅世原酒业。茅世原集团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上,遵循“弘扬传统,质量为先,责任致上,诚信共赢”的理念,坚持做到对职工,对经销商,对消费者,对社会高度负责的企业。与此同时,茅世原酒业创造性地引入了数字化系统,实现渠道库存可视化,为厂家后台监控每个经销商的库存和实际开瓶率提供了可能,助力厂家层面对渠道库存进行合理调度,有力地促进了市场建设和渠道推广。
10781白酒标准执行时间是2007年5月1日
GB/T 20822-2007 固液法白酒 实施日期:2007-07-01GB/T 20821-2007 液态法白酒 实施日期:2007-07-01
白酒的执行标准gb/t10781.1是浓香型固态法白酒标准。而10781.2是清香型固态法白酒标准。以及10781.3是米香型白酒标准。白酒白酒,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而严格意义上讲,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兑而成的配制酒则不能算做是白酒。白酒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是世界六大蒸馏酒(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金酒gin、朗姆酒rum、中国白酒liquor and spirits)之一,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后经蒸馏而得。白酒又名烧酒、白干 ,是中国的传统饮料酒。据《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白酒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优质白酒必须有适当的贮存期。泸型酒至少贮存3~6个月,多在一年以上;汾型酒贮存期为一年左右,茅型酒要求贮存三年以上。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40度以下为低度酒。

6,什么是烧酒

烧酒指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一般又称白酒,各地还有白干、老白干、烧刀酒、烧锅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别称。 烧酒起源于唐朝,至宋元以后逐渐普及。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烧酒的制作方法做了这样的描烧酒指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一般又称白酒,各地还有白干、老白干、烧刀酒、烧锅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别称。烧酒起源于唐朝,至宋元以后逐渐普及。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烧酒的制作方法做了这样的描述:“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取酒滴。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少数民族地区烧酒始于何时,未见确切的记载。最迟在明代中后期,偏僻山区的少数民族也已经熟练地掌握蒸馏酒的技术了。至明末清初,少数民族的烧酒酿制技术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与中原地区的酿制的水准不相上下,滇中地区元谋盆地一带:“所称谷者,皆稻也。诸谷犹常产,而唯高粱为最。高粱有二种,其黏者为酒露,可敌汾酒,名甲滇南。”同一时期,昆明的南田酒、武定的花桐酒。大理的鹤庆酒,“其味较之汾酒尤醇厚。”清代以来,烧酒酿制技术在各少数民族中迅速普及。至今,不能掌握烧酒酿制工艺的民族仅有少数。云南哀牢山彝族聚居区的群众善于酿制烧酒,因制作过程中蒸烤是中心环节,故称酿制烧酒的过程为烤酒,又因蒸烤是在家庭小作坊中以小灶、小锅来完成,其成品酒习惯上也称小酒。小锅酒的主要原料是大麦、五米、苦荞,也常用稻谷、稗子、粟、薯等。酿造小锅酒的过程分两个阶段:一是捂酒饭。将备好的原料粮浸泡透心或煮熟,摊开,晾凉,撒上酒曲并搅拌均匀,然后装入瓦罐或专用的小酒窖内,封盖发酵。二是烤酒。烤酒器具有大、小铁锅各一口,木制酒甑一只,酒漏一个,引酒管一根,贮酒器一个。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加火把水煮沸,使强烈的蒸气上升,把酒饭内的酒气蒸出上升到大锅底部,快速凝聚为酒液,滴落在酒漏里,再顺着引酒竹管流到贮酒器内。彝家小锅酒醇香爽口,清心提神。传统以自酿自饮为主,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1、每烧一锅酒,开始流出的酒叫“锅头”,这酒的浓度比较高,可达到75度以上,而后浓度不断地下降,到后来还能喝的酒,只有10几度了,叫“酒稍子”。烧酒的原料一般可以经过五到六次的发酵和上锅。除了原材料有小麦、高粱、玉米等等,还有辅料,如玉米秸、玉米核、麦麸子和米糠什么的。按一定的比例经过粉碎后加水,蒸熟,再加入酵母,搅拌均匀后入窖发酵,一般要5天后出窖、烧酒,这是第一锅。出酒后,要把蒸锅中的料取出,经过扬场,把这些料冷却、松散开,而后还要加入少量的新原料和酵母,搅拌均匀后再入窖发酵,这才完成一个班次的工作。5天后再取出用来烧酒,为第二锅,这时开始流出的酒才是真正的“二锅头”。顾名思义,“二锅头”就是原材料在经过第二锅烧制时的“锅头”酒,这酒最为纯正、无异味、浓度虽高却不烈,真的醇厚绵香。
关于烧酒,一种说法,起源于唐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 以上引文中所说的“烧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单从名字相同还不可定论。有人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但烧锅之名起源于何时,尚待考证。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论据尚欠充分。 另一种说法,元代时(1271—1368年)由国外传入。 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往来频繁,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再一种说法,是明代药物学家李明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段话,除说明我国烧酒创始于元代之外,还简略记述了烧酒的酿造蒸馏方法,故人以为可信

7,酒是从哪个朝代发明的

主要有以下几种传说。  1、仪狄酿酒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2、杜康酿酒  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夏朝时代的人)。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  3、酿酒始于黄帝时期  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汉代成书的《 黄帝内经· 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发明创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黄帝内经》一书实乃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证。  4、酒与天地同时  更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  这些传说尽管各不相同,大致说明酿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这是可信的,而这一点已被考古学家所证实。夏朝距今约四干多年,而目前已经出土距今五干多年的酿酒器具。(《新民晚报》1987年8月23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在山东莒县发现,”副标题为“同时发现五干年前的酿酒器具”)。这一发现表明:我国酿酒起码在五干年前已经开始,而酿酒之起源当然还在此之前。在远古时代,人们可能先接触到某些天然发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以下附上酒的历史  公元前4000-2000年,即由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早期到夏朝初年,这个段落,经历了漫长的20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启蒙期。用发酵的谷物来泡制水酒是当时酿酒的主要形式。  酒圣杜康  从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历时1800年,这一段落为我国传统酒的成长期。在这个时期,由于有了火,出现了五谷六畜,加之酒曲的发明,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用曲酿酒的国家。醴、酒等品种的产出,仪狄、杜康等酿酒大师的涌现,为中国传统酒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在这个时期,酿酒业得到很大发展,并且受到重视,官府设置了专门酿酒的机构,酒由官府控制。酒成为帝王及诸候的享乐品,“肉林酒池”成为奴隶主生活的写照。这个阶段,酒虽有所兴,但并未大兴。饮用范围主要还局限于社会的上层,但即使是在上层,对酒也往往存有戒心。因为商、周时期,皆有以酒色乱政、亡国、灭室者;秦汉之交又有设“鸿门宴”搞阴谋者。酒被引入政治斗争,遂被正直的政治家视为“邪恶”。因此使酒业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历时12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成熟期。在这一段落中,《齐民要术》、《酒法》等科技著作问世;新丰酒、兰陵美酒等名优酒开始涌现;黄酒、果酒、药酒及葡萄酒等酒品也有了发展;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酒文化名人辈出。各方面的因素促使中国传统酒的发展进入了灿烂的黄金时代。酒之大兴,是始自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主要是由于当时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战乱纷争,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不少失意者,文人墨客,崇尚空谈,不问政事,借酒浇愁,狂饮无度,使酒业大兴。到了魏晋,酒业更大兴起来了,饮酒不但盛行于上层,而且普及到民间的普通人家。这一段落的汉唐盛世及欧、亚、非陆上贸易的兴起,使中西酒文化得以互相渗透,为中国白酒的发明及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公元1000年的北宋到公元1840年的晚清时期,历时84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提高期。其间由于西域的蒸馏器传入我国,从而导致了举世闻名的中国白酒的发明。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起始创其法。”又有资料提出“烧酒始于金世宗大定年间(1161年)”。时已迅速普及了酒度较高的蒸馏白酒。从此,这800多年来,白、黄、果、葡、药五类酒竞相发展,绚丽多彩,而中国白酒则欣欣深入生活,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饮料佳品。  自公元1840年到现在,历时15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变革期。在此期间,西方先进的酿酒技术与我国传统的酿造技艺争放异彩,使我国酒苑百花争艳,春色满园;啤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及日本清酒等外国酒在我国立足生根;竹叶青、五加皮、玉冰烧等新酒种产量迅速增长;传统的黄酒、白酒也琳琅满目,各显特色。特别是在这一时期的后期,即新中国建立的40多年来,中国酿酒事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代。
酒发明的传说甚多,一说是夏禹时代仪狄开始造作的;二说是杜康;另说神农时代已经有酒了 我国酒的历史,可以上到上古时期。其中《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据考古学家证明,在近现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制品中,已有了专用的酒器,说明在原始社会,我国酿酒已很盛行。以后经过夏、商两代,饮酒的器具也越来越多。在出土的商殷文物中,青铜酒器占相当大的比重,说明当时饮酒的风气确实很盛。 酿酒起源的传说: 上天造酒说 猿猴造酒说 仪狄造酒说 杜康造酒说 参考资料:www.wenyi.com/culture/jiuwenhua/qiyuan.htm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