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退位诏书(清帝退位诏书图片)

1. 清帝退位诏书

1. 清帝退位诏书

《清帝退位诏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

译文: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面因为民军起事,各省响应,国内沸腾,生灵涂炭,特命令袁世凯派人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商量召开国会,公决政治体制。

原文: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译文:但是两月以来,还没有议出妥当的办法,南北隔开,彼此互相指谪,经商的中断在路途,士民寄宿于荒野,只是因为国家体制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原文: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译文: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部中部各省倡议共和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共和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我也如何忍心因为我们皇帝一姓之尊荣,违背天下人民民心。

原文: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译文:今天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立宪共和国体。近安慰海内讨厌乱希望治之心,远合古圣人天下为公之义。

原文: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译文:袁世凯以前经过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在这个新旧代谢之际,宣布南北统一的方法,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原文: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译文:总的来说,是期待人民安居,海宇平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我与皇帝也好退处安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大治之告成,这正是我们乐意看到的安定局面! 钦此。

2. 清帝退位诏书图片

2. 清帝退位诏书图片

“退位诏书”实际上是隆裕太后在1912年2月12日这一天连发的三道懿旨。其中的第一道为“宣布共和国体由”,后来被人们称为退位诏。与1912年2月3日授权袁世凯和南京临时政府谈判的诏书合称《逊清四诏》,民国后被内阁中书张朝墉收藏。张死后,由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购得,1975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现保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原件向全国公布之前,按照清朝档案管理制度,内阁大臣又将三道懿旨和第二天袁世凯颁发的政府令都作为最重要的上谕档案,全部抄录进《上谕档》,永久保存。这些《上谕档》现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对照退位诏的原件和抄录件,除抄录件没有加盖印章和袁世凯签名被简写成“袁”外,其他内容无任何不同。

3. 清帝退位诏书原件在哪

清帝退位,是被逼无奈。光荣革命是利用军事等各种手段取得胜利。

4. 清帝退位诏书标志着

唐隆政变,是唐隆元年六月庚子(710年7月21日),由当时相王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于帝都长安城共同发起的一场宫廷政变。

李隆基以禁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并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告终。这次政变的后果是,即位不足一个月的李重茂退位,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太平公主的权势更加强大。

5. 清帝退位诏书内容

确切的说是让位、禅位;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二十一日,乾隆宣谕:至六十年内禅。

“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寿八十有五,即当传位太子,归政退闲。”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乾隆御圆明园勤政殿召见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宣示立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太子,以明年为嗣皇帝嘉庆元年,届期归政。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帝御太和殿,举行内禅大礼,授玺。嘉庆帝登基,避讳更名为顒琰,尊乾隆为太上皇帝,训政。

由礼部鸿胪寺官诣天安门城楼上,恭宣嘉庆钦奉太上皇帝,传位诏书,金凤颁诏,宣示天下。

乾隆退位后,又训政三年零三天,直至驾崩。

6. 清帝退位诏书的历史意义

    溥仪1906年生,1909年称帝,1912年被迫退位。当时他还是小屁孩,清朝兴亡与他没有关系。人生污点,在日本操控下,1932年在东北当“伪满洲国”皇帝。1945年日本战败,被苏军俘虏。1950年被押回国。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作为被特赦的第一批政治犯,随后加入全国政协。1967年在北京病逝。他的一生是悲惨的,但晚年境况大为改善,善终。

    历史意义: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皇帝,他的退位,避免了国内大规模流血战争,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封建帝制,解放了人们思想,是历史的进步。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北洋军政府黑暗的统治。

7. 清帝退位诏书原文

南越王赵佗在面对汉文帝使者陆贾的回文书中部分内容:“……老夫身定百邑之地,东西南北数千万里,带甲百万有余,然北面而臣事汉,何也?不敢背先人之故。老夫处粤四十九年,于今抱孙焉!然夙兴夜寐,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闻钟鼓之音者,以不得事汉也……老夫死骨不腐,改号不敢为帝矣!”

8. 清帝退位诏书原文翻译

登基诏书原文:

公元1368年1月22日(洪武元年春正月初三)朱元璋免百官朝贺(即位之前的吴元年十二月已经订立礼仪朝制,册封内宫外朝,百官上贺),命礼官书写四代皇祖。

甲戌日(1月22日)朱元璋准备前往京师南郊,并严格告诫百官执事务必虔诚以对天帝,不可怠慢,谨心诚敬,各宜慎之。

乙亥日(1月23日)朱元璋正式祭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洪武皇帝身着衮冕先期告祭昊天上帝,皇地祗,大明(日),夜明(月),星辰,社稷太岁,岳镇,海渎,山川,城隍。

9. 清帝退位诏书谁写的

例如:康熙遗诏用汉、满二种文字书写同一内容。其中写有“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

这皇四子胤禛,就是雍正。雍正即位后,始建秘密立储诏书,封于匣内,高悬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皇帝死后取出,昭告天下。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