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过程pH的变化原因和控制方法(发酵过程ph的变化原因和控制方法)

1. 发酵过程pH的变化原因和控制方法

1. 发酵过程pH的变化原因和控制方法

在发酵过程中,由于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消耗不同,以及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和废物,造成培养液中pH会发生变化,大多数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液的pH是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在一定范围内呈下降趋势,所以可以根据培养液的pH变化判断微生物的培养时间长短。

2. 发酵过程ph的变化原因和控制方法

2. 发酵过程ph的变化原因和控制方法

发酵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生理活动,会产生多种有机酸,所以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液的PH值总是会下降。

在工业生产中,控制发酵过程的PH值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加入碱性物质。因没有污点成本的原因,加入的物质一般是尿素溶液或液氨。

视PH值变化情况,通过泵把碱性物质打入发酵罐中即可,可通过搅拌与发酵液充分混合。

这种方法称为“流加”,一般是少量多次,以避免PH值的大起大落。

加入尿素或氨的另一个好处是,随时补充微生物活动消耗的氮。

3. 发酵过程ph的变化原因和控制方法是什么

是这样变化的:

发酵过程中pH是不断变化的。

(1)糖代谢特别是快速利用的糖,分解成小分子酸、醇,使pH下降。糖缺乏,pH上升,是补料的标志之一。

(2)氮代谢当氨基酸中的-NH2被利用后pH会下降;尿素被分解成NH3,pH上升,NH3利用后pH下降,当碳源不足时氮源当碳源利用pH上升。

(3)生理酸碱性物质利用后pH会上升或下降

(4)某些产物本身呈酸性或碱性,使发酵液pH变化。如有机酸类产生使pH下降,红霉素、螺旋霉素等抗生素呈碱性,使pH上升。

(5)菌体自溶 pH上升,发酵后期,pH上升

(6)杂菌的污染,pH下降。

4. 发酵过程中ph变化的原因

由于发酵过程一般有醛基和二氧化碳生成,所以PH值一般回降低。

5. pH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有关

酸碱度对于微生物活动和氮素的保存有重要影响,畜禽粪便利用有机肥设备工厂化发酵是好氧发酵,有大量铵态氮生成,使PH升高,发酵全过程均处于碱性环境,高PH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增加氮素损失。

可以加入稻草、锯末、谷糠等辅料。促进氮的生物固定,并降低主料中氮在发酵过程中的矿化率,减少铵态氮的挥发损失。新鲜猪粪与其应用无害化菌剂发酵的生物有机肥,经过微生物高温分解和热交换,水分大量排除,其含量减少30%-40%,有机质含量提升越2倍,氮素养分相对提升2-4倍,磷提升2-8倍,钾提升约10倍,PH由中性变成微碱性,增加有益微生物1.3-1.5亿/g。

6. 发酵过程中温度及PH时如何控制的?

在发酵过程中,氧、温度、pH和磷酸盐等的调节和控制如下:①氧。谷氨酸产生菌是好氧菌,通风和搅拌不仅会影响菌种对氮源和碳源的利用率,而且会影响发酵周期和谷氨酸的合成量。尤其是在发酵后期,加大通气量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②温度。菌种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2 ℃。当菌体生长到稳定期,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产酸,因此,在发酵后期,可将温度提高到34~37 ℃。③pH。

谷氨酸产生菌发酵的最适pH在7.0~8.0。但在发酵过程中,随着营养物质的利用,代谢产物的积累,培养液的pH会不断变化。如随着氮源的利用,放出氨,pH会上升;当糖被利用生成有机酸时,pH会下降。④磷酸盐。它是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必需的,但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会转向缬氨酸发酵。发酵结束后,常用离子交换树脂法等进行提取。

7. 发酵过程如何控制ph

酸用盐酸,碱可以用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千万要控制用量,多次少量这个一点要记住。

8. 发酵生产中如何调节pH

氨水或液氨可使PH值迅速升高。

发酵过程中的PH值一般是随着菌体生长繁殖,PH值会逐渐下降,所以PH值的控制就是如何升高PH值.

通常是用流加(就是向发酵液中补充)尿素溶液或氨水、液氨的方法升高PH值,同时增加氮源供给.

流加氨水或液氨可使PH值迅速升高,同时,由于微生物可以直接利用氨,PH值下降也较快.所以,流加氨水或液氨,PH值变化迅速,波动性也较高.而流加尿素溶液时,尿素要先经过分解,才能被微生物利用,所以PH升高较慢,但下降也较慢.也就是说,PH值的波动程度较小.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