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金玉坊酒业有限公司,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1,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说到关于重阳节的诗歌,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唐代诗人王维的那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 是的,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应该说是歌咏重阳节的最为有名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既写出了古代重阳节的习俗和风情——登高、插茱萸,也饱含了诗人那种深切的思乡之情。 还有一首诗也是大家很熟悉的,其中也写到了重阳,请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题中虽然没有“重阳”“九月九日”字样,但内容写到了“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古代文人墨客,最喜欢饮酒赋诗,李白就号称“斗酒诗百篇”。而重阳节不仅可以饮酒,还可以赏菊,而这都是引发诗性的催化剂,所以,古代诗人几乎没有不写到“重阳”或以“九日”命题的。 古代歌咏重阳节的诗歌不可胜数,下面摘取影响较大的诗歌如下,供大家欣赏。九日 王勃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九日得新字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九日言怀 令狐楚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九日 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九日龙山饮 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九日登山 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重阳日至峡道 张籍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 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重阳 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 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叹庭前甘菊花 杜甫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九日登西原宴望(同诸兄弟作) 白居易 病爱枕席凉,日高眠未辍。弟兄呼我起,今日重阳节。 起登西原望,怀抱同一豁。移座就菊丛,糕酒前罗列。 虽无丝与管,歌笑随情发。白日未及倾,颜酡耳已热。 酒酣四向望,六合何空阔。天地自久长,斯人几时活。 请看原下村,村人死不歇。一村四十家,哭葬无虚月。 指此各相勉,良辰且欢悦。九日登巴台 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临觞一搔首,座客亦裴回。九日醉吟 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九日题涂溪 白居易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九日登高 王昌龄 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雨歇亭皋仙菊润, 霜飞天苑御梨秋。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 刘长卿 登高复送远,惆怅洞庭秋。风景同前古,云山满上游。 苍苍来暮雨,淼淼逐寒流。今日关中事,萧何共尔忧。九日题蔡国公主楼 刘长卿 主第人何在,重阳客暂寻。水馀龙镜色,云罢凤箫音。 暗牖藏昏晓,苍苔换古今。晴山卷幔出,秋草闭门深。 篱菊仍新吐,庭槐尚旧阴。年年画梁燕,来去岂无心。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 孟浩然 楚万重阳日,群公赏宴来。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 逸思高秋发,欢情落景催。国人咸寡和,遥愧洛阳才。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李适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李适 爽节在重九,物华新雨馀。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竹,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重阳日即事 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九月九日上幸慈恩寺登浮图,群臣上菊花寿酒 上官昭容 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崔日用 紫宸欢每洽,绀殿法初隆。菊泛延龄酒,兰吹解愠风。 咸英调正乐,香梵遍秋空。临幸浮天瑞,重阳日再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晖字 苏瑰 重阳早露晞,睿赏瞰秋矶。菊气先熏酒,萸香更袭衣。 清切丝桐会,纵横文雅飞。恩深答效浅,留醉奉宸晖。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 宋之问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奉和圣制闰九月九日登庄严总持二寺阁 宋之问 闰月再重阳,仙舆历宝坊。帝歌云稍白,御酒菊犹黄。 风铎喧行漏,天花拂舞行。豫游多景福,梵宇日生光。慈恩寺九日应制 崔湜 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却邪萸结佩,献寿菊传杯。 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九日应制得欢字 李峤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最后说明三点:一是歌咏重阳的诗歌很多,这里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二是这里所选的诗歌,都是我国诗歌发展高峰时期——唐朝的诗人所写,而且所选都是著名诗人的作品;三是这些诗歌都是选自《全唐诗》,并不是从网络上东拼西凑的。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2,古代酒馆里挂招牌菜的牌子叫什么

肴馔或食单 古代饮食店 先秦时代的市集上,已经有了饮食店。东周时代,饮食店在市镇上当有一定规模和数量了,《论语·乡党》有“沽酒市脯不食”的孔子语录,《史记·魏公子列传》有“薛公藏于卖浆家”的故事,《刺客列传》有荆轲与高渐离“饮于燕市”的记载,都是直接的证明。 司马迁还提到当时经营饮料的张氏,成了巨富;经营肉食的浊氏,比当官的还神气。 隋唐五代的市肆饮食,虽无全面记述,古文献中留下的线索还是不少。据《郡国志》说,隋大业六年(610年),外国使者到达长安,请求入市交易。隋炀帝为了扩大影响,命修整店铺美化市容,外国人进酒楼饭店可放开肚皮吃喝,分文不取,所谓“醉饮而散,不收其值”。 小型专营饭馆饮店也很多,长安颁政坊有馄饨店,辅兴坊有胡饼店,长乐坊有稠酒店,永昌坊有茶馆,行街摊贩也不少。阊阖门外的“张手美家”食店,更是花样翻新,《清异录》说这店经营的是年节时令小吃,按节令变换轮番供应风味食品,如寒食节的“冬令粥”、中秋节的“玩月羹”、腊日的“萱草面”等。 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述,汴京御街上的饮食店中,经营正规的称为“正店”,大概有点像现代的星级饭店的味道。《东京梦华录》说“在京正店七十二户,此外不能遍数,其余皆谓之脚店”。 一些大店经营时间很长,不分昼夜,不论寒暑,顾客盈门。有的酒店,饮客常至千余人,规模很大。《武林旧事》说,临安也有不少名店,如大和楼、春风楼、丰乐楼、中和楼、春融楼、太平楼、熙春楼、三元楼、五闲楼、赏心楼、日新楼等,名号极雅。 饮食店在宋代大体可区分为酒店、食店、面食店、荤家从食店等几类,经营品种有一定区别。面食店在客人落座后,店员手持纸笔,询问各位,客人口味不一,或热或冷,一一记下,报与掌厨者。不一会儿,只见店员左手端着三碗,右臂从手至肩驮叠约二十碗之多,顺序送到客人桌前。客人所需热面冷面不得发生差错,否则他们会报告店主,店员不仅会遭责骂和罚减佣金,甚至还有被解雇的危险。 饮食店的业务量大了,厨师数量也就要多一些。再加上经营品种十分繁杂,厨师的分工也就顺理成章了。红案、白案即是分工,或者称作菜肴、面点,菜肴又可分为冷菜、热菜,面点又有大案、小案。不少厨师都擅长一技或多技,所以就有了烹调师和面点师。 素食起源 关于素菜素食的起源,研究者的看法很不一致,或以为与佛教传入有关,或又笼统地认为起源于史前社会。首先在素食的定义上就不大一致,或指肉食之外的素食,或指佛教徒的斋食。在中国,在佛门首倡食素的据说是梁武帝萧衍,他是一个十分虔诚的佛教徒。 天监十年(511年),梁武帝作《断酒肉文》,立誓永断酒肉,并以之告诫天下沙门。佛教传入中国后,对素食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最早的素食却并不源于佛教。与佛教相关的素食之风,自萧梁时刮起,至唐代已愈刮愈烈,客观上推动了素食烹调工艺的发展。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有这样一则记载,说唐代崔安潜崇奉佛教,不用荤食,宴请同僚也是如此,用面团及蒟蒻之类染作颜色,做成豚肩、羊臑、脍炙模样。 崔安潜发明的,是素菜荤做的方法。崔氏身居高位,甘愿素食度日,与朝廷风气很有关系,当时便盛行素食之风。在他那时约半个世纪以前,唐文宗于开成二年(837年)有一道诏书,说在自己的生辰之日,天下赐宴,本不想屠宰杀生,用意倒不是崇奉佛门,又恐臣下不明白我的意思,要大摆斋筵,反而更加凋耗物力。从今以后,宴会虽用素食,也可以摆上荤食。看来当时素宴比荤宴开销还大,可见素食制作水平已相当高了。 何谓素食?素食是相对肉食而言,是指完全以植物类原料制作的食品。无肉食的素食,是农耕民族的主要饮食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农耕一发明,素食也就出现了。虽然素食有久远的历史渊源,但作为一个菜系的形成,当是在唐宋之际才开始的。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虽提到一些素菜的制作方法,但那些素食还是不能与后来的素食相提并论的。到唐代有了花样素食,北宋都市有了市肆素食,有专营素食素菜的店铺,仅《梦粱录》记述的汴京素食即有上百种之多。宋代有了较多的素食研究著作和素食谱,林洪的《山家清供》、《茹草纪事》,陈达叟的《本心斋蔬食谱》,都是提倡素食的力作。 明清两代是素食素菜的进一步发展时期,尤其是到清代时,素食已形成寺院素食、宫廷素食和民间素食三个支系,风格各不相同。宫廷素菜质量最高,清宫御膳房专设素局,能制作二百多种美味素菜。寺院素菜或称佛菜、释菜、福菜,僧厨则称香积厨。寺院素菜制作十分精细,蔬果花叶皆能入馔。民间素菜在各地市肆菜馆制作,各地都有一些著名的素菜馆,吸引着众多的食客。 菜系的形成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和物产都有特色,各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与传统风俗也多有差异,所以在吃什么和怎么吃的问题上,各有各的创造发明,形成了各自的许多特点。由于历史的发展与文化积累,不同的地方菜系也就逐渐形成了。 菜系的形成时代,烹饪史专家研究的结果出入很大。一种意见认为,菜系的形成有古老的历史。由于菜肴特色的表现是以物产为依据的,各地的物产,时代越早差别越大,基本口味就有了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可能时代很早。晋代张华《博物志》说,“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讲的正是这种物产上的差异。此外,烹调方法的不同,也是菜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口味的定型,离不开这一个条件。有人根据相关文献研究,认为中国菜系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商代初期,已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先秦时代菜系的南北分野已非常明显,北方以齐鲁风味为代表,南方以荆吴风味为代表。唐宋以后,各地方菜系相继形成,以后逐渐增加,现在已有了以各省区命名的几十种菜系。 另一种意见认为,到秦汉时代,各地菜肴才有明显的风味特色,如北方重咸鲜,蜀地好辛香,荆吴喜甜酸,有了传统习惯上的明显差别。但是菜系的初步形成,是晚在宋代才开始的,当时的市肆菜肴有了明确的“南食”和“北食”之名,还有所谓“川饭”。到明清时代,主要菜系大体都已形成,正如《清稗类钞·饮食类·各省特色之肴馔》所说:“肴馔之有特色者,为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福建、江宁、苏州、镇江、扬州、淮安。”这里已包纳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几大菜系了。 中国的大菜系究竟有多少,研究者们的意见并不统一,有四大菜系说、八大菜系说,也有十二大菜系说等,争议很大。其中公认的有四大菜系,即鲁菜、川菜、苏菜、粤菜,其他比较著名的还有京菜、沪菜、闽菜、湘菜、鄂菜、浙菜、皖菜和秦菜等。 菜名有学问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没有无名的菜肴。传统菜当然有传统名称,以名夸菜;创新菜一定取新颖名号,以菜夸名。 据烹饪史行家的研究,中国菜肴的命名重在一个“雅”字。大量菜肴的名称,都几乎是直接从烹调工艺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以料、味、形、色、质、器及烹饪技法命名,表现出一种质朴之雅。以食料命名的,如荷叶包鸡、鲢鱼豆腐、羊肉团鱼汤等;以味命名的,有五香肉、十香菜、过门香等;以形命名的,有樱桃肉、蹄卷、太极蛋等;以质命名的,有酥鱼、脆姜、到口酥等;以色命名的,有金玉羹、玉露团、琥珀肉等;以烹法命名的,有炒肉丝、粉蒸肉、干煸鳝鱼等。 以人名菜,以典名菜,也是传统菜肴常用的命名方法,表现出谐谑之雅。麻婆豆腐、东坡肉等,就是以人名菜的例子,其中包含有对肴馔创制者的纪念。以典取名的例子也有不少,“消灾饼”是唐僖宗李儇在狼狈逃蜀的路上,随行宫女所献的普通饼子。唐高僧慧寂为道士诵经行道时用果脯、面粉、蔬菜、竹笋制的羹汤,称为“道场羹”。五代窦俨官拜翰林学士,他喜食用羊眼为料制的羹,时称“学士羹”。“油炸鬼”是宋代人恨秦桧而对油条的叫法。 中国菜肴命名的方法,最主要的和大量应用的还是写实的质朴方法,研究者认为它是一种如实反映原料构成、烹制方法和风味特色的命名法。 先秦时代没有完整的菜单留传于世,不过由三礼的片断记述,尤其是《礼记·内则》上的若干文字,我们大略知道一点当时菜肴命名的法则。所列菜名有牛炙、羊炙之类,以原料和烹法结合命名的较多。 到了汉代,菜肴的命名大体承袭了先秦时代的格式,名称上少不了主料加烹法,一看名字便知是什么菜肴。汉代比较完整的菜单是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竹简上书写着随葬在墓内的一款款菜肴,少数菜名中还列入了辅料,显得更为直观,如有牛白羹、犬肝炙、鹿脯、炙鸡、鱼脍、腊兔等。 《齐民要术》上所见菜名,应当是南北朝时期或者可上溯到魏晋时代的大众化菜名,如酸羹、鸡羹、脍鱼莼羹、蒸熊、蒸鸡、炙豚、肝炙、饼炙、糟肉等,这些菜名已相当规范了,基本是食料加烹法的命名格式,个别的还强调了辅料或佐料。 到隋唐时代,菜肴命名方法有了根本的改变,传世菜单上很少见到先秦至南北朝时的那种质朴的菜名了,以味、形、色、人名、地名、容器名入菜名的现象已很普遍,带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也开始用于菜名,这与文人们关注饮食的风气以及文学发展的程度有关。《清异录》收录隋炀帝尚食直长谢讽《食经》中的肴馔五十三款,那些名称给人以全新的感觉,让人感到已是名不副实了。唐代韦巨源的《烧尾宴食单》,也收在《清异录》中,食单中的几十种肴馔名称,命名风格与谢讽《食经》是一致的,如光明虾炙、贵妃红、七返膏、金铃炙、见风消、玉露团、长生粥、过门香等。 不论是谢讽《食经》,还是韦巨源《食单》,所列菜名都是皇上的御膳,名称华丽一些理所当然。不过由其他资料看,唐代民间的肴馔名称,比起御膳也并不逊色,可见当时这种多角度的命名方法,已运用相当普遍,也相当熟练了。 宋代开始,菜肴的命名趋向质朴,给人以反璞归真的感觉。从此以后,质朴的命名成了采用最广泛的方法,不过在文人圈子里,在皇家筵席上,标新立异的命名也还是有的,多是立意吉祥祈福而已。

古代酒馆里挂招牌菜的牌子叫什么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