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拔贡是什么官职
拔贡: 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清制,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改为十二年一次,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清史稿.儒林传一.黄宗会》:“宗会,字泽望。明拔贡生,读书一再过不忘。”
2. 什么叫拔贡
明代有四种贡生,即“岁贡”,由府、州、县学每年或每二年选送1~2名;“选贡”,由府、州、县学每3年或5年选拔1名;“恩贡”,由朝廷特开恩典而选入;“纳贡”,由富家交纳一定资财而选人。
至于你说的拔贡那是清朝的事了,清朝的拔贡是从各直省科试的一、二等生员中选拔,所以叫拔贡。雍正时每6年选拔一次,乾隆七年改为每12年选拔一次。
3. 贡拔是多大官职
拔元:拔贡第一名的简称。拔贡为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拔元
外文名 Pull element
年代 光绪11年(公元1885年)
释义
拔贡第一名的简称
基本介绍
匾文释义:清制,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改为十二年一次,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
题匾事由:此匾为两广总督张之洞等为光绪11年乙酉科考选第一名拔贡生谢锡善立。
题匾者简介:张之洞(1837--1909)南皮县人。字孝达,号香涛,易号抱冰。清末洋务派首领。曾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职。1884年中法战争时,由山西巡抚升任两广总督,又设广东水陆师学堂,创枪炮厂,开矿务局,立广雅书院,武备文事并举。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在英、德支持下,大办洋务,成为后起的洋务派首领。先后开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马鞍山煤矿、湖北织布局、湖北缫丝局等重轻工业企业,并筹办芦汉铁路,与李鸿章争权夺势。1894年任两广总督。1906年,授军机大臣,兼管学部。有《张文襄公全集》。
4. 清朝拔贡是什么官职
科举,是古代选拔人才的一项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发源于隋,确立于唐,成熟于宋,巅峰于明清,后在清末被废除,但科举制度的影响力仍然巨大,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处处可见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子。
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状元、贡生、茂才……等等,这些都是科举考试中的常见术语,很多人分不清楚他们的区别,往往混淆。实际上,这些称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下面以清朝为例,说明上述概念的内涵。
清朝科举制度分四个等次,四级考试,由低到高分别是:
1,童生试,童生考秀才。
清朝规定,读书人想要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必须在州、府、县等官方学校学习,在校学生不管年龄大小,一律被称为“童生”,所以不乏满头白发的“童生”。
童生需在学校就读并参加童生试,通过童生试入学者被称为生员,也称秀才。
有些府、州、县的生员(秀才)特别优异者,可以直接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把有人才贡献给皇帝,跟贡士的“贡”表达的同一个意思,上贡、进贡的意思。
清代贡生,别称“明经”,也就是说贡生就等于明经,都是一个意思。
2,乡试,秀才考举人。
秀才享受减免赋税劳役优惠,但秀才不是功名,不能直接做官,想做官必须参加各省统一组织的乡试,通过者被称为举人。
举人可以做官,所以《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了举人,才会欣喜若狂,但需要等待吏部出现职务空缺才有可能递补为官,而且都是品级很低甚至终身沉沦在基层。
因为乡试都是安排在秋后,所以也被称为“秋闱”。
3,会试,举人考进士。
举人既可以做官,也可以继续学习考取进士。
会试由礼部组织,就在京城统一进行,各地举人齐集京师,同台竞技,最后几家欢喜几家愁。名落孙山者打道回府,来年再战,通过会试者,即为进士。
因为会试在每年春天举行,因此被称为春闱。
4,殿试,进士选三甲。
被录取的进士还需要皇帝或者授权的知贡举,对会试录取的进士进行测试排名,一甲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
明清时期,会试合格者统称贡士,参加殿试后赐出身,方称进士。
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会试合格者直接称为进士,而错认为殿试第一的状元比进士“更高一等”。实际上,会试合格者都是进士,而状元是对进士第一名的称呼,本质还是进士。
5. 拔贡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七品及一些官员的候补。
秀才一年一次参加等级考试,成绩优秀的定为廪生,有津贴。按现在来讲就是公费学生。每年有4两津贴银子,接近于现在的奖学金。
贡生是国子监的学生,秀才中的战斗机,是把从地方选拔出类拔萃的秀才进贡给朝廷以用。贡生有做七品及以下品级官的资格。
贡生有五种: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贡生和举人、进士一样被视为正途出身。
6. 拔贡是什么官职级别
拔贡只是秀才的一种,是由地方政府挑选本地最优秀的秀才送入国子监读书的一种形式。
但是这些选入国子监的生员一定时期会进行选拔考试,优秀的也可以授予知县、教谕之类的七至九品的官职。
7. 拔贡生是什么官职
贡元只是明清时期对贡生的别称,贡生就是每年各级地方政府选取本地区最优秀的秀才推荐进入国子监学习的人。它只是秀才里比较优秀的那部分,还没有做官的资格,所以也就没有品级了。
8. 贡拨历史什么职位
拔贡,是从落第的秀才中选拔成绩优异者,保送到国子监学习。成为国子监生后,可以继续参加科举考试,而且跳过乡试,直接参加会试,如果得中,就是贡士,可以参加殿试,成为进士。
拔贡者还可以参加吏部选官考试,如被选中,可直接入世为官,并且职位至少与同进士差不多。
在贡生中,岁贡、优贡、拔贡、副贡靠成绩,恩贡靠恩典,例贡靠银子。
9. 贡拔什么意思
是拔贡,不是八贡。
拔贡是清代选拔官吏的方式之一,是“增拔贡生”之意,为清代的“五贡”之一。
清初,拔贡的选拔每六年一次,乾隆七年(1742年)定为每十二年一次。名额分配为,每府学二名,每州、县学一名,由各省学政考试,合格者保送入京再经朝考(为国子监入学考试)。朝考列一、二等者,再集中到保和殿复试,经复试合格后即可授官。
在雍正以前,拔贡生一律要入国子监读书,肄业方可入仕。拔贡生的朝考、复试及授官制度是乾隆初年规定的。拔贡生经层层选拔后最终一级的考试是保和殿的复试。复试考《四书》文一篇、五言八韵诗一首,题目由皇帝钦命。复试列一、二等者,就取得了封官授职的资格,一般所授官职为七品小京官或知县或教职。
授予七品小京官者,分发到各部门行走(“见习”的意思),三年期满后实授为主事。授为知县者,分发到各省试用。授予教职者,可为教谕、训导等。
10. 在清朝拔贡是什么官
拔贡: 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清制,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中改为十二年一次,每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由各省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保送入京,作为拔贡。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任京官、知县或教职。《清史稿.儒林传一.黄宗会》:“宗会,字泽望。明拔贡生,读书一再过不忘。”
11. 拨贡是什么官
拔贡是武官正两品会被皇帝赐于匾这一点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