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治水的故事(李冰治水的故事英文)

1. 李冰治水的故事

1. 李冰治水的故事

李冰是我国古代最着名的水利专家。他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人,有关他的生卒年月、家世故里、生平事迹等详情,由于史料的缺乏,如今已大都无从知晓。现在能见到的,只在《华阳国志·蜀志》与《水经注·江水》中略有记载。根据记载可知李冰在秦昭王时(公元前256年-251年)被任命为蜀郡守。据说他“能知天文地理”,极有学识与才能。他到任以后所做的实事都与治水有关,如主持了沫水航道的治理等。

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都大力发展经济,而兴修水利就是一项很重要的举措。许多国家在当时都搞了一些很有名的工程,也涌现出了一批着名的水利专家,而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李冰。

李冰上任后即治理了沫水(今青衣江),这是岷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蒙山,因为江中有一个大礁离碓(亦名离堆、涵崖等),加之江水流速漂疾,严重地影响了舟船的航行。李冰主持将离碓凿除后,使得航道畅通无阻,极大地方便了沫水上的航行。

兴建都江堰

设计、建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对子孙后代的伟大科学贡献。与沫水治理相比,都江堰工程显然要复杂得多而其地位与价值也高得多。都江堰历史上曾先后被称为浙棚、浙堰、金堤、都安大堰等,唐代称“楗尾堰”,到宋代才有了“都江堰”的名称。

都江堰是岷江中游的一项大工程。岷江从岷山发源,一路急流而下,到灌县地域又进人了平川地界。这里地形复杂,加之泥沙淤积,使得航行十分困难,而且江水在洪水季节常常泛滥。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西边遭受洪水肆虐的时候,东边却因缺水而受旱灾之苦。

李冰到任以后,听到了大量的民众呼声,亲临实地考察后不久就开始实施这项规模浩大的工程。近现代的人们所见到的都江堰工程,从上游数起,主要有百丈堤、都江鱼嘴、内外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宝瓶口,其中最重要的是都江鱼嘴、飞沙堰与宝瓶口。现在可以肯定这3项主要工程都是李冰所主持修筑的。

都江鱼嘴,又名分水鱼嘴,是人工筑起的一条纵向的大堰,因为头部像鱼头,所以称为“鱼嘴”。又因为它的作用在于把上游流下来的江水分为内、外两股(堤左西面的为外江,是岷江的主流;堤右东面的为内江,是灌溉东面田地的总渠),所以称为“分水鱼嘴”。

在修筑这条分水堤堰的时候,开始采用向江心抛掷石块的办法,但由于江流过急而始终没有成功。后改用竹子编成的长10米、宽0.6米的特大竹笼装满大块的卵石沉人江底,才终于筑成了这条大堤堰。这条分水堤堰,也就是《华阳国志·蜀志》与《水经注·江水》所记载的“壅江作堋”的“堋”。这个分水鱼嘴和灵渠上的铧嘴、沱江官渠的平水梁很相似,它们之间究竟是否存在承继或学习启迪的关系,是许多专业学者们仍在继续深入研究的。

分水鱼嘴筑成以后,使得岷江水得以分流,既可以使干流外江的水量不致太大,从而大大降低了洪水季节泛滥成灾的概率,同时又使东面内江能灌溉灌县的田地,免除了灌县旱灾的产生。鱼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大致是外江占4成,内江占6成,为了避免洪水季节内江也产生涝灾,又修筑了飞沙堰。

飞沙堰的修筑方法与鱼嘴分水堰相同,也是用特大竹箱装满卵石而堆筑成功的。这条堰的难点与关键,在于它的高度必须正好适宜,才能使内江的水位在达到一定高度后,江水会漫过堤堰而流人外江。在内江水位过高、水量特大、水速过急时,更会把堤堰冲垮,内江的水直泄外江,更可以确保内江整个灌区的安全。这条堤堰所以取名为飞沙堰,还因为它与宝瓶口配合,能产生排沙作用。

分水鱼嘴与飞沙堰所采用的竹笼填石法,是一个既简便又高效的创新,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费用低廉,实用高效。在建筑学上,人们对此有十六字的高度评价——重而不陷、击而不反、硬而不刚、散而不乱。如此高明的创造,是否为李冰首创,目前还未能肯定,但就目前所知在李冰之前还从没发现,所以很可能是李冰发明并在如此大型的工程中予以使用的,但也很可能是他吸取了民间的或前人的经验而加以发展的。

宝瓶口工程,实际是整个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李冰最先就是把阻碍江水东流的玉垒山劈开。这项工程开始也不怎么顺利,工程进度很慢。后来,李冰在富有经验的民工们的建议下,采用了火烧山岩、让岩山爆裂的方法,使得工程进度加快,最终把工垒山劈开了20米左右宽的大口。因为它的形状像瓶口,就命名为宝瓶口。把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联合起来,就使得岷江在这里成功地实现了分流,也就实现了既消除西面水患、又消除东面旱灾的缺陷,一举两得,功德无量。

石人镇江(连接:李冰治水“镇水神兽”被挖出,致四川水灾?)

为了控制内江的水量,李冰还刻了3个石人,设置在“玉女房下白沙邮”(在都江堰工程区域中)。如果水位浅到石人的脚部,用于灌溉的水量就有可能不足,也就预示着会发生旱灾;如果水位升到石人的肩部,就表示水量已经过多,也就预示着会发生洪灾。这个以足、肩作为水量不足与过多的标志,是在长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史籍记载为“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1974年、1975年,在外江的金刚堤、安澜索桥一带出土了东汉时期刻凿的二尊李冰石像。一尊题字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掾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镇)水万世焉”;一尊题字已模糊而不可辨。这很可能是仿照李冰所立石人而制,既可纪念李冰,又可以作水位衡量的标志。出土的李冰像高达2.9米,折合古尺在一丈有余, 这个高度很可能是兼有水位标示作用的。

“深淘滩,低作堰”

相传李冰还制作过石犀,埋在内江中,作为每年治理时淘挖泥沙的深度标准。当时李冰所定的岁修原则是“深淘滩,低作堰”,也就是说每年淘挖江底淤积的泥沙要深,可以使江水水量有适当的保证;飞沙堰的堤堰不能筑得较高,以免影响内江江水的外溢与泄洪,可以保证内江不发生洪灾。李冰所制定的这六字要诀,后人极为重视。在内江东岸修筑的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石壁上,就赫然刻着六字要诀与解释这六字要诀的治水三字经。

在《华阳国志·蜀志》与《水经注·江水》等文献典籍中,还记载着李冰父子治理过管江、汶井江、洛水、绵水,以及建索桥、穿盐井等事迹。这些传说中难免有附会依托的成分,很难全部相信。但这些传说的产生,也正是因为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而享有了极高的声誉,后人才会把蜀地的诸多水利工程与善事都归到李冰父子的名下,这也反映出了李冰父子在历史上的地位与盛名。

以今天的科学水平来回顾2000多年前的都江堰工程,仍然可以看到这个工程从规划、施工到最终的效果都是十分科学和正确的。因此,这项工程能够成功地控制内、外江水量,解决西涝东旱的弊病,把原来的灾害地区变成“天府”粮仓。如果以现代的科技水平来从事这项工程,可能在施工手段、设备材料、工程进度上有所提高,而就最终的效果来说,则差距并不很大。因此,我们不得不由衷地对2000多年前这项杰出的工程与工程的主持人李冰表示钦佩。

2. 李冰治水的故事英文

2. 李冰治水的故事英文

大禹治水与李冰治水的不同有四点:

一、时代不同。大禹在前;李冰在后,在东汉。

二、地点不同。大禹在河南,李冰在四川。

三、对象不同:大禹治理的黄河,李冰治理的是长江。

四、方法不同:大禹治水是疏通河道,李冰治水是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

大禹治水

大禹,是黄帝的后代。他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

大禹雕像

当时,大禹从舜那里领命去治水时才刚刚结婚才四天,但大禹还是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踏上了治水征程。

禹带领着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每发现一个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

他生活简朴,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子里,吃得比一般百姓还要差。但是在水利工程他又是最肯花钱的,每当治理一处水患而缺少钱,他都亲自去争取。

大禹治水绘画

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听到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多么想回去亲眼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一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只得向家中那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着泪水,骑马飞奔而走了。

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

然后他治理山,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李冰治水

李冰,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导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下面看看他的具体治水举措。

都江堰工程

(一)当时情形。

岷江从岷山发源,一路急流而下,到灌县地域又进人了平川地界。这里地形复杂,加之泥沙淤积,使得航行十分困难,而且江水在洪水季节常常泛滥。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西边遭受洪水肆虐的时候,东边却因缺水而受旱灾之苦

(二)修筑分水鱼嘴

分水鱼嘴都江鱼嘴,又名分水鱼嘴,是人工筑起的一条纵向的大堰,因为头部像鱼头,所以称为“鱼嘴”。又因为它的作用在于把上游流下来的江水分为内、外两股(堤左西面的为外江,是岷江的主流;堤右东面地为内江,是灌溉东面田地的总渠),所以称为“分水鱼嘴”。

分水鱼嘴细节

在修筑这条分水堤堰的时候,开始采用向江心抛掷石块的办法,但由于江流过急而始终没有成功。后改用竹子编成的长10米、宽0.6米的特大竹笼装满大块的卵石沉人江底,才终于筑成了这条大堤堰。这条分水堤堰,也就是《华阳国志·蜀志》与《水经注·江水》所记载的“壅江作堋”的“堋”。这个分水鱼嘴和灵渠上的铧嘴、沱江官渠的平水梁很相似,它们之间究竟是否存在承继或学习启迪的关系,是许多专业学者们仍在继续深入研究的。

(三)修筑飞沙堰

分水鱼嘴筑成以后,使得岷江水得以分流,既可以使干流外江的水量不致太大,从而大大降低了洪水季节泛滥成灾的概率,同时又使东面内江能灌溉灌县的田地,免除了灌县旱灾的产生。鱼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大致是外江占4成,内江占6成,为了避免洪水季节内江也产生涝灾,又修筑了飞沙堰。

飞沙堰的修筑方法与鱼嘴分水堰相同,也是用特大竹箱装满卵石而堆筑成功的。这条堰的难点与关键,在于它的高度必须正好适宜,才能使内江的水位在达到一定高度后,江水会漫过堤堰而流入外江。在内江水位过高、水量特大、水速过急时,更会把堤堰冲垮,内江的水直泄外江,更可以确保内江整个灌区的安全。这条堤堰所以取名为飞沙堰,还因为它与宝瓶口配合,能产生排沙作用。

(四)修筑宝瓶口工程

宝瓶口工程,实际是整个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李冰最先就是把阻碍江水东流的玉垒山劈开。这项工程开始也不怎么顺利,工程进度很慢。后来,李冰在富有经验的民工们的建议下,采用了火烧山岩、让岩山爆裂的方法,使得工程进度加快,最终把工垒山劈开了20米左右宽的大口。因为它的形状像瓶口,就命名为宝瓶口。把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联合起来,就使得岷江在这里成功地实现了分流,也就实现了既消除西面水患、又消除东面旱灾的缺陷,一举两得,功德无量。

(五)设置镇水神兽

为了控制内江的水量,李冰还刻了3个石人,设置在“玉女房下白沙邮”(在都江堰工程区域中)。如果水位浅到石人的脚部,用于灌溉的水量就有可能不足,也就预示着会发生旱灾;如果水位升到石人的肩部,就表示水量已经过多,也就预示着会发生洪灾。这个以足、肩作为水量不足与过多的标志,是在长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史籍记载为“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镇水神兽

从上面大禹治水和李冰治水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当时因地制宜,创造性地使用了一些当时还没有的新方法、新手段来解决一些难题。这些经验,相信对今天我们的治水也有一些借鉴意义,对我们应对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挑战也有些参考价值

3. 李冰治水的故事50字

病死了。

晚年的李冰来到什邡,率领民众开山修渠,疏导洛水(今石亭江)灌溉什邡、绵竹的辽阔沃野,不料却积劳成疾病逝于当地,并葬于什邡的章山之麓。

4. 李冰治水的故事简短

李冰治水的原则是:“深淘滩,低作堰”。  相传李冰还制作过石犀,埋在内江中,作为每年治理时淘挖泥沙的深度标准。也就是说每年淘挖江底淤积的泥沙要深,可以使江水水量有适当的保证;飞沙堰的堤堰不能筑得较高,以免影响内江江水的外溢与泄洪,可以保证内江不发生洪灾。李冰所制定的这六字要诀,后人极为重视。在内江东岸修筑的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石壁上,就赫然刻着六字要诀与解释这六字要诀的治水三字经。

5. 李冰治水的故事100字

李冰治水的原则是:“深淘滩,低作堰”。 相传李冰还制作过石犀,埋在内江中,作为每年治理时淘挖泥沙的深度标准。也就是说每年淘挖江底淤积的泥沙要深,可以使江水水量有适当的保证。

6. 李冰治水的故事读后感

四川有幸,中国有幸,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而李冰,却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他领受了一个连孩童都能领悟的简单道理: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

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

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详。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

李冰在世时已考虑事业的承续,命令自己的儿子作三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李冰逝世400年后,也许三个石人已经损缺,汉代水官重造高及3米的“三神石人”测量水位。这“三神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雕像。这位汉代水官一定是承继了李冰的伟大精魂,竟敢于把自己尊敬的祖师,放在江中镇水测量。他懂得李冰的心意,唯有那里才是他最合适的岗位。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石像终于被岁月的淤泥掩埋,20世纪70年代出土时,有一尊石像头部已经残缺,手上还紧握着长锸。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儿子。

出土的石像现正在伏龙观里展览。人们在轰鸣如雷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7. 李冰治水的故事体现了李冰怎样的精神品质

李冰身上体现了勤于政事,实干苦干;讲究科学,绝不蛮干;开拓进取,勇创大业的工匠精神。

1、勤于政事,实干苦干

李冰任蜀郡太守后,为蜀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身为郡守,没有光发号施令,指手画脚,而是身先士卒,亲身前往,考察山形水势,决定工程选址,查看民情与施工环境,一心扑在工作上,不达目标誓不休。

2、讲究科学,绝不蛮干

李冰通过大量的实地勘察,分清“高卑之宜”,然后“趋自然之势”治水导河。他考察至岷江上游的湔氐县天彭阙,这是知地理;观察四季气候引起的水量变化,江水量与洪涝现象,这些是知天文。

修都江堰考虑这些自然因素是尊重自然;依高卑之宜,趋自然之势,而“因地自宜”这是顺应自然。在综合各种因素后,才恰当地作出工程地址的选点和采取相适应的工程配套设施,以达到改造自然、造福于人类之目的。

3、开拓进取,勇创大业

李冰治水兴蜀,没有停留在前人的基础上,他将大禹的“东别为沱”和鳖灵的“决玉山”,纳入都江堰水利工程系统内,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不光继承了前人业绩,还做了更新的、更宏大的开拓,其功能不仅是防水患,还有积极的生利、运输、溉田。

李冰还对大渡河、洛水、绵远河等诸河道进行了整治,这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对蜀郡(川西)水利进行全面整治,李冰是历史上第一人,从此奠定了川西水利的基本格局。

推荐阅读

淇河在哪里,史书上说的故商墟在鹤壁淇县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