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盖的繁体字笔画
盖(盖)gěㄍㄜˇ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姓。郑码:UCLK,U:76D6,GBK:B8C7笔画数:11,部首:皿,笔顺编号:43112125221
2. 盖繁体字几画
走字筒体与繁体字一样,之字繁体与简体也没变化,宝字的繁体字是“寶”,盖字的繁体字是“蓋”。所以走之宝盖的繁体为“走之寶蓋”。
3. 盖字的繁体字几画
读作:ài,但是“盖”要写作繁体。
壒注音:ㄞˋ,简体部首:土部,部外笔画:13画,总笔画:16画,繁体部首:土部
部外笔画:14画,总笔画:17画,五笔:FAFL,仓颉:GTGT,郑码:BEZL,四角:44112
结构:左右,电码:8238,统一码:58D2,笔顺:一丨一一丨丨一丨一フ丶丨フ丨丨一
释义:尘埃:“幽泥化轻壒。”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涓壒 [ juān ài ]
涓埃。喻微末。
2、骑壒 [ qí ài ]
战马掀起的尘埃。战争气氛。
3、烟壒 [ yān ài ]
烟壒。烟雾尘埃。
4、尘壒 [ chén ài ]
飞扬的灰土。
5、埃壒 [ āi ài ]
尘土。
4. 华盖繁体字
“华”的笔画顺序是:撇、竖、撇、竖弯钩、横、竖
【华】
拼音:[huá,huà,huā]
笔画:6
五笔:WXFJ
部首:十
结构:上下结构
繁体:华
笔顺:撇、竖、撇、竖弯钩、横、竖
释义:[ huá ] 1.美丽而有光彩的:华丽。华艳。华彩。华贵。华章。华表(亦称“桓表”)。华盖。 2.精英:精华。含英咀(jǔ)华。 3.开花:华而不实。春华秋实。 4.繁盛:繁华。荣华富贵。 5.奢侈:浮华。奢华。 6.指中国或汉族:华夏。中华。华裔。华胄(a.华夏的后裔;b.贵族的后裔)。华工。 7.敬辞,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华翰(称人书信)。华诞(称人生日)。华居(称人住宅)。 8.头发花白:华发(fà)。华颠(指年老)。 9.指时光:年华。韶华。 [ huà ] 1.〔华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 2.姓。 [ huā ] 古同“花”,花朵。
详细释义:【华】[huà ]
〈名〉
山名,华山。在陕西省东部,北临渭河平原,属秦岭东段。华山又称太华山,古称“西岳”,海拔1997米,有壁立千仞之势。如:华嵩(华崧。华山与嵩山的并称。常用以比喻崇高或高大)
姓。如:华佗;华扁(古代名医华陀、扁鹊的并称)
【华】[huá]
〈形〉
1.华丽;光彩美丽
金银华美之服。——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华堂之上。——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华衣乘马。——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华扁(华丽的匾额);华彩(华美;光彩);华服(华丽的服装);华舆(华美的车辆或轿子);华筵(华美的筵席);华观(华丽的观阙,即宫门前的望楼);华毂(华丽的车)
2.豪华
况我大魏天王,个为华侈。——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称美之词。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华名(美名);华宗(对同族或同姓者的美称);华笺(对他人来信的敬称);华缄(对他书信的美称或敬称)
3.灰白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赤壁怀古》
又如:华首(头发花白。指老人);华颠(白发);华鬓(鬓发花白);华发(花白头发)
年轻;年少。如:华年
4.浮华
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
又如:华辞(虚浮巧饰的言辞);华誉(不实的声誉);华风(浮华的文风)
汉语。如:华言(指中原地区的语言。后泛指汉语)
荣华;光耀。如:华伍(指达官贵人);华序(显要的官阶);华使(显贵的官吏);华秩(显位;高阶)
显耀。如:华近(显贵而亲近君上的官职);华要(显要尊贵的官职);华省(显贵而职务上能亲近君主的官署);华重(显贵而重要的官职)
5.繁盛
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红楼梦》
又如:华滋(草木茂盛的样子)
6.鲜美
其民华食而脂肥。——《素问》。王冰注:华谓鲜美,酥酪骨肉之类也。
彩色。特指雕绘或装饰。如:华轩(饰有文采的曲栏);华衮(古代王公贵族的多采的礼服。常用以表示极高的荣宠);华纳(有雕饰的台阶。纳,即纳陛);华幄(帝王所居的华丽的帷帐)
〈名〉
7.中国。如:来华访问;华中;华北
我国古称华夏,今称中华。省称“华”。如:华夷(华是汉族,夷指非汉族的其他少数名族);华风(指汉族或中原的风俗)
8.光辉;光彩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王勃《卿云歌》
又如:华景(明亮的阳光);华月(皎洁的月亮);华焕(光彩绚丽);华魄(光彩;亦指皎洁的月光)
泉中的矿物由于沉积而形成的物质。如:钙华;硅华
借升华而得的化学品。如:硫华;锌华
车盖。如:华芝(车盖。因车盖的外形象芝而得名)
时光。如:年华,岁华,韶华
9.声望
客游梁朝,则声华籍甚。——《文选·任彦升·宣德皇后令》
10.精华
物华天宝。——王勃《滕王阁序》
又如:华甸(精华荟聚之区。常以指京都、中原、中国);华英(精华);华髓(精髓)
11.文才
昔庚无规才华清英。——刘勰《文心雕龙》
12.瓜类植物的果实
天子树瓜华,不敛藏之种也。——《礼记》
13.光环
薄云敝日时,由于无数水滴的衍射,在太阳、月亮或其他发光体四周形成的一组或几组小半径的同心彩色光环
矿脉或煤层已发生氧化或分解的露头
【华】[huā]
14.通“花”,花朵
华,荣也。——《说文》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尔雅·释草》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周南·桃夭》
焜黄华叶衰。——《乐府诗集·长歌行》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华英(指花);华叶(花与叶);华胜(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华实(花和果实;亦指开花结果)
15.轻浮柔弱如花的脉象
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素问》。王冰注:“谓似华虚弱,不可正取也。”
〈动〉
16.开花
桃李始华。——《淮南子·时则训》
又如: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17.昏花
僧问:“拨尘见佛时如何?”师曰:“莫眼华。”——《五灯会元》
18.当中剖开
瓜曰华之。——《尔雅》
为国君者华之。——《礼记·曲礼》。注:“中裂之。”
相关词语:玄华,妍华,时华,声华,鬘华,星华,井华,华汉,连华,吐华。
5. 盖字康熙字典笔画
盖 (盖) gě ㄍㄜˇ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姓。
郑码:UCLK,U:76D6,GBK:B8C7 笔画数:11,部首:皿,笔顺编号:43112125221 过去“盖”做姓氏时要读gě,不读gi。
但在长期的使用中,有些人干脆把做姓氏的“盖”也读作gi。
为了反映实际读音,1965年的《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中,增添了“盖”做姓氏时读gi的音。
对姓“盖”的人来说,应当坚持一种读法,不宜随意更改。
6. 盖的繁体字笔画是多少
盖的繁体字这样的:蓋。
7. 宝盖头笔画最多的繁体字
宝盖真念“寘”字。
寘zhì【动】安排,放置〖place〗寘,置也。——《说文新附》寘于丛棘。——《易·坎卦》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诗·魏风·伐檀》遂寘姜氏于城颍。——《左传·隐公元年》寘彼周行。——《诗·周南·卷耳》凡害人者,寘之圜土。——《周礼·秋官·大司寇》又如:寘怀(放在心上);寘身(安身;存身)
8. 盖是多少笔画
1.盖作为姓念:gě
2.盖姓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二十六位,人口约二十四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5%左右。盖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3.源于姜姓,以王父字为氏。盖,齐邑也。今宜曰盖氏出自齐大夫,食采邑于盖,以邑为氏,则祥明矣。唐魏徵,定天下姓氏,平昌郡三姓,山阳郡五姓,皆有盖氏。
9. 盖的繁体字怎么写
盖,作为姓氏,读(Ge,Gai盖)两个音都有。其起源不同,含义也不同
一 .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公族大夫王欢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公族大夫叫王欢(王子欢),他因功受封于盖邑(暐邑,今山东沂水)。在王欢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盖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盖氏正宗。
盖氏族人大多尊奉王欢为得姓始祖。该支盖氏正确读音作ge
二. 源于各少数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的记载,卢水胡人中的西羌族复姓盖拉氏,又有鲜卑族复姓盖楼氏。其实,所谓“鲜卑盖楼氏”原为羯胡部的一个分支卢水胡的姓氏,被北魏政权吞并后归附于鲜卑拓拔部,称盖楼氏,实际上就是西羌盖拉氏。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执政时期,于北魏太和十七
十年间(公元493~406年)将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入主中原其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在此期间,盖拉氏、盖楼氏皆改复姓为汉字单姓盖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盖氏正确读音作guo
三.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八旗通志·烈女传》记载:蒙古族盖珠氏,亦称嘎拉珠氏,世居新巴尔虎左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 Gaiju Haa。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盖珠氏后多冠汉姓为冯氏。
该支蒙古族、满族盖珠氏汉化盖氏读音皆作gai
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格佳喇氏,亦称葛加尔氏,满语为Gegiyala Hala,世居长白山区,后多冠汉姓为盖氏、葛氏等。
该支满族格佳喇氏汉化盖氏读音作gai
10. 盖的繁体字笔画怎么写
儒林繁体字:儒林
基础释义
儒家学者之群。
详细释义
指儒家学者之群。
《史记》有《儒林列传》。 张守节 正义引 姚承 曰:儒谓博士,为儒雅之林。《汉书·杜周传赞》:“迹其福祚,元功儒林之后莫能及也。” 颜师古 注:“儒林, 贡 、 薛 、 韦 、 匡 之辈。”《后汉书·儒林传序》:“今但録其能通经名家者,以为儒林篇。”《孔丛子·执节》:“寡人闻 孔子 之世,自 正考甫 以来,儒林相继。”
泛指儒生、读书人。
《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及 文帝 践祚” 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辟雍所以修礼乐,太学所以集儒林。” 王闿运 《皇授光禄大夫刘公墓志铭》:“明有功贡,以劝儒林。”
泛指士林、读书人的圈子。
《旧唐书·韩愈传》:“而 独孤及 、 梁肃 最称渊奥,儒林推重。” 宋 苏轼 《答乔舍人启》:“伏惟某官,名重儒林,才为国器。”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侍郎有《籜石斋集》五十卷行世,其画尤为儒林珍贵。”
指儒家著作。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既游精於万机,探幽洞深;復逍遥乎六艺,兼览儒林。”
指儒家经学。
清 钱谦益 《新刻<震川先生文集>序》:“儒林道学,分为两科,儒林未可以盖道学。” 高燮 《索黄宾虹治印先寄以诗》:“乃以空论相操戈,儒林道学遂分科。”
指学官。
《南史·孝义传上·朱文济》:“自卖以葬母,太守 谢蘥 命为儒林,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