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八大姓(鲜卑八大姓配五姓)

1. 鲜卑八大姓配五姓

1. 鲜卑八大姓配五姓

崔氏和什么姓氏最般配―― 我们通常称华夏民族为炎黄子孙,炎帝是姜姓,黄帝是姬姓。 崔姓的来源就是姜姓,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姬姓比较出色的应该是郑姓,而且两姓都属中古五大姓。 通俗点讲,《西厢记》总看过吧,去掉戏剧虚构的成分,事实就可想而知了。 要详细点了解,请看下文: 《中国最后的贵族》 中国历史上的士族政治,萌芽于东汉中期,亡覆于唐朝末年。于是,在一种感觉上认为:士族政治,从东汉,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随着经济上的“占田荫客制”和政治上的“九品中正制”两大特权的消失,而呈逐渐削弱消亡的局面。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因为,就历史事实看,中国士族政治时代有两个阶段最为辉煌,一是两晋北朝,二是唐朝。唐朝时,尤其是中晚唐,士族政治不仅没有暗淡;相反,却再次奇异地辉煌起来---这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回光返照”。 东汉末年至魏晋时代,汉族士人讲求门第出身,这种影响波及胡人政权,以至于鲜卑建北魏,出于与汉人高门达成政治合作的考虑,亦极重视门第,在孝文帝时代,曾十分隆重地对汉人腹地――“山东”地区的士族进行排名:“魏主(孝文帝)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这里的“山东”(崤山以东),主要囊括今天的山西一部、山东、河北大部与河南。在时人眼里,“山东士族”最高门也即天下士族最高门了。排姓氏时,陇西李氏担心不在尊位,故乘驼星夜赴洛阳,但到时“四姓高门”已定: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没有陇西李氏。其实,在当时,陇西李氏亦十分显贵,孝文帝定士族,陇西李氏(虽然当时其房支已内迁至“山东”各地)虽未列“四姓高门”,但其李宝一支亦被定为甲族,最终也成“四海大姓”之一。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崔、卢、郑、王名列“四姓高门”,与当时掌握重权的陇西李冲有密切关系:“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当朝贵重,所结姻姻,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为夫人。”特别是太原王氏,更是得到李冲的推荐。但王家的影响力在北魏时已减退,至唐时更是大衰,“太原王氏,四姓得之为美,故呼为‘�l镂王家’,喻银质而金饰也。”故唐时新“四姓”已为崔、卢、李、郑。 崔、李均有两支,所以唐时“四姓”中的崔、李到底是指博陵崔氏、清河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中的哪两支一直为后世所争议。就崔氏而言,曹魏前,清河崔氏的影响力低于博陵崔氏,但自曹魏时起,清河崔氏开始赶超,因至北魏时出现崔宏、崔浩、崔鸿这样的人物而使家族名望达到顶峰,一举超越了博陵崔氏。当时,清河崔�[对范阳卢元明说:“天下盛门唯我与尔,博(陵)崔(氏)、赵(郡)李(氏)何事者哉?!”但到了唐朝,博陵崔氏影响日深,再次超越了清河崔氏。唐初作《氏族志》,以出身博陵的黄门侍郎崔民干为天下第一门户,且整个唐朝,来自博陵的宰相也超越了来自清河的宰相,博陵崔氏遂被“天下推为士族之冠”。至于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在北魏时,前者的地位要高于后者,同是到了唐朝,后者亦反超前者。在北魏时,赵郡李氏和博陵崔氏并肩前进:“(帝)纳陇西李冲女为夫人,纳崔、卢、郑、王‘四姓’女充后宫。赵郡李氏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以五姓为首。”有唐一代,赵郡李氏更为显赫,出宰相17人,于世家大族中为最多。博崔、赵李之荣盛,是依整个唐朝而综观的,若按传统理解,唐初时的“崔、卢、李、郑”,仍指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不过,由于自唐起博崔、赵李已正式成为超级豪门,所以有唐一代更流行下面的新说法---“五姓七家”: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 “五姓七家”的概念在唐朝时的广泛流向,使得自魏晋而建立起来的唐朝士族实际上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自中唐开始,人们世家大族的观念进一步深固,士庶高寒之间仍有着极深的鸿沟。“五姓七家”,“恃其族望,耻与诸姓为婚”,傲慢地进行着内部通婚,以保持高贵的血统。如按北魏以来的传统,清河崔氏与陇西李氏、范阳卢氏世代为婚姻;赵郡李氏则与博陵崔氏世代为婚姻;范阳卢氏与荥阳郑氏世代婚姻,陇西李氏与范阳卢氏世代婚姻,他们不屑与其他姓氏为婚。于是有盛唐宰相薛元超的一叹:“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薛家已属以韦、裴、柳、薛为成员的“关中四姓”之一,但仍如此仰望“五姓七家”,足可见其影响。贞观中,太宗皇帝无法忍受世家大族的傲慢,说:“比有山东崔、卢、李、郑四姓,虽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好自矜大,称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以多为贵,论数定约,同于市贾,甚损风俗,有紊礼经。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当时,太宗多次发出包含迷惑与愤怒的质问:“吾实不解山东四姓为何自矜,而人间又为何重之?!”于是,命重臣修《氏族志》,但在初稿中,编修者无视皇室,而将“山东士族”中的博陵崔氏排为天下第一。后在太宗的干预下,《氏族志》抬高了皇室,对“山东士族”进行了压制,但却没取得实际效果。 实际上,唐朝皇帝在抑制“山东士族”时是极不自信的,因为同时皇室又自称其祖出自陇西李氏且以此为荣。高宗时代,依旧打压世家大族,并以法律的形式颁布禁婚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等子孙,不得自为婚姻。”结果依旧不如意,不但不能禁止他们互相为婚,反倒在无形中增加了这些大族的资本:“其后天下衰宗落谱,昭穆所不齿者,皆称‘禁婚家’,益自贵。”他们不仅蔑视诸姓,即使皇室也不能入其眼(皇室虽自称出自陇西李氏,但受怀疑,且有胡化之风,不为崔卢所重)。唐文宗时,皇帝向宰相郑覃求婚,希望郑覃能把孙女嫁给皇太子,但郑覃宁可把孙女嫁给时为九品官的崔某。为此文宗无语:“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即使是到了文宗时代的晚唐,人们的门阀观念不仅没有减弱,相反更为严重。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盛唐时,“五姓”在朝廷上并无绝对优势。原因一是,当时建唐的功勋---“关陇军事集团”仍有很大势力;二是皇帝有意压制;三是大力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导致不少庶族朝臣出现,而当时“五姓”多以门荫入仕,不适应且不接受科举考试这种新的出仕方式;四是寒门出身的朝廷权臣的嫉恨(如武周时宰相许敬宗和李义府所为)。但“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中枢进行了重建,“五姓”借助于科举制度而重新抬头,比如荥阳郑氏,盛唐时为宰相者难寻身影,而自中唐开始,连续出现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有“郑半朝”之说;又如清河崔氏,有唐一代,其支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共10人出任宰相,“安史之乱”前任宰相的仅有2人,事变后进入中唐,则陆续有8人为宰相。世家大族之所以重新崛起,与掌握了科举权有密切关系,再有就是在适应了科举考试制度后,世家大族深厚的家风与知识传统使他们在考试中占有特别的优势。如范阳卢氏,有唐一代尤其是自中唐起,中进士者超过百人,这一数量令人惊异。要知道,唐朝时科举考试中的进士考试是最难的,录取人数又少,卢氏能有此成绩,自是借助于家风与知识之厚。但高门大族中亦有始终蔑视科考制度而秉持中古贵族观念的,比如以荫入仕的宰相赵郡李德裕和荥阳郑覃,李德裕“耻与诸生从乡赋,不喜科试”、“尤恶进士”,荥阳郑覃更是建议废除进士制度。 但无论是北魏时,还是唐朝时,天下士族,崔氏始终排在第一位,在北魏时代,于中国北方,唯一可于之抗衡的是范阳卢氏,后来的“崔、卢、郑、王”、“崔、卢、李、郑”、“崔、卢、李、郑、王”、“崔、卢、王、谢”,都是崔、卢排在前两位。而郑氏,或排第三,或排第四,始终在“四姓”与“五姓”之内,只有王、李二姓在排列中有变化。综观“五姓”,自北魏至唐的名望与实力,以5分为制:博陵崔氏呈大幅上升趋势,打5分(16位宰相);清河崔氏呈小幅下降趋势,打4分(12位宰相);范阳卢氏呈中幅下降趋势,打3分(9位宰相)。缺乏标杆人物与重臣;荥阳郑氏呈中幅上升趋势,打4分(13位宰相);陇西李氏呈持平趋势,打4分(12位宰相);赵郡李氏呈大幅上升趋势,打5分(17位宰相);太原王氏程大幅下降趋势,打2分(10位宰相)。唐朝时,虽在“五姓”,但作为郡望――“太原王氏”这几个字的影响力有限,在整体上已大大次于崔、卢、郑、李。原因除了缺乏标杆人物与重臣外,还有自北魏时起就家风不显有关。 在唐时,次于“五姓七家”的士族,是京兆韦氏(16位宰相)、河东裴氏(17位宰相)、河东柳氏(3位宰相)、河东薛氏(2位宰相)、弘农杨氏(11位宰相)、京兆杜氏(10位宰相)。前四个为“关中四姓”。而京兆韦氏更是“关陇集团”的重要核心成员;河东裴氏则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家族,“懿夫百家郡望,四姓为先;天下氏族,莫如裴氏!”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东晋南朝四大侨姓王、谢、袁、萧中的一员,兰陵萧氏累世与隋唐皇室联婚,而成为“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作为特殊分子,竟出了10位宰相,贯穿唐朝,其力量也不容忽略。 依唐时上面诸姓之实力与名望,排名为京兆韦氏、河东裴氏、兰陵萧氏、京兆杜氏、弘农杨氏、河东柳氏、河东薛氏。

2. 鲜卑四大姓

2. 鲜卑四大姓

鲜卑族八大姓氏分别是穆、陆、贺、刘、楼、于、嵇、尉。

3. 北魏鲜卑八姓

主要有穆氏、刘氏、陆氏、贺氏、楼氏、于氏、嵇氏和尉氏。

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之后进行了汉化改革,将原有的一百多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其中丘穆陵氏改为穆氏,汉化之后改姓穆,成为穆姓中的重要来源之一。

独孤氏改姓刘氏。其实独孤姓出自刘姓,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后代。汉化之后,独孤氏再次改回刘姓。

步六孤氏改姓陆氏。步六孤姓源自鲜卑部落步禄孤部落,汉化之后,步六孤姓改称陆姓。

贺赖氏改姓贺氏。鲜卑族复姓贺兰氏、贺拔氏、贺狄氏、贺赖氏、贺敦氏皆改为汉字单姓贺氏。

贺楼氏改姓楼氏。贺楼氏以部族名称为氏,汉化之后,贺楼氏改姓楼氏。

勿忸氏改姓于氏。勿忸氏也是鲜卑族部落的八大贵族之姓,汉化之后改姓于。

纥奚氏改姓嵇氏。古鲜卑族宇文部分支纥奚部族,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尉迟氏改姓尉氏。汉化之后,尉迟部便以部落名为姓改姓尉迟姓。隋朝时期,尉迟姓有第二次汉化,逐渐改姓单字尉,也有改姓迟的。

其它还有纥骨氏改为胡氏。普氏改为周氏。拓拔氏改为元氏或长孙氏。达奚氏改为奚氏。伊娄氏改为伊氏。丘敦氏改为丘氏。侯氏改为亥氏。乙旃氏改为叔孙氏。车焜氏改为车氏。连氏,后改为连氏。仆兰氏改为仆氏。若干氏改为苟氏。拔列氏改为梁氏。拨略氏改为略氏。若口引氏改为寇氏。叱罗氏改为罗氏。普陋茹氏改为茹氏。贺葛氏改为葛氏。是贲氏改为封氏。阿伏于氏改为阿氏。可地延氏改为延氏。阿鹿桓氏改为鹿氏。他骆拔氏改为骆氏。薄奚氏改为薄氏。乌丸氏改为桓氏。素和氏改为和氏。胡古口引氏改为侯氏。谷浑氏改为浑氏。匹娄氏改为娄氏。俟力伐氏改为鲍氏。吐伏卢氏改为卢氏。牒云氏改为云氏。是云氏改为是氏。叱利氏改为利氏。副吕氏改为副氏。如罗氏改为如氏。乞扶氏改为扶氏。阿单氏改为单氏。俟几氏改为几氏。贺儿氏改为儿氏。吐奚氏改为古氏。出连氏改为毕氏。贺拔氏改为何氏。叱吕氏改为吕氏。莫那娄氏改为莫氏。奚斗卢氏改为索卢氏。莫芦氏改为芦氏。出大汗氏改为韩氏。没路真氏改为路氏。扈地于氏改为扈氏。莫舆氏改为舆氏。纥干氏改为干氏。俟伏斤氏改为伏氏。是楼氏改为高氏。尸突氏改为屈氏。沓卢氏改为沓氏。嗢石兰氏改为石氏。解枇氏改为解氏。奇斤氏改为奇氏。须卜氏改为卜氏。丘林氏改为林氏。大莫干氏改为合氏。尔绵氏改为绵氏。盖楼氏改为盖氏。素黎氏改为黎氏。渴单氏改为单氏。壹斗眷氏改为明氏。叱门氏改为门氏。宿六斤氏改为宿氏。馥邗氏改为邗氏。土难氏改为山氏。屋引氏改为房氏。树洛于氏改为树氏。乙弗氏改为乙氏等。

4. 鲜卑八大姓对照

鲜卑族八大姓氏分别是穆、陆、贺、刘、楼、于、嵇、尉。 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亲自拟定条制,规定鲜卑元姓门望最高,鲜卑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同汉族头等门阀崔、卢、郑、王四大姓门第相当,不得授以卑官。

孝文帝还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孝文帝通过门阀制度的确立和各族的联姻,使鲜卑贵族和汉族士人得以进一步融合。

5. 鲜卑八大姓贵族姓氏

魏氏本居朔壤,地远俗殊,赐姓命氏,其事不一,亦如长勺、尾氏、终葵之属也。初,安帝统国,诸部有九十九姓。至献帝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年世稍久,互以改易,兴衰存灭,间有之矣,今举其可知者。

  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

  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

  次兄为拓拔氏,后改为元氏/长孙氏。

  弟为达奚氏,后改为奚氏。

  次弟为伊娄氏,后改为伊氏。

  次弟为丘敦氏,后改为丘氏。

  次弟为侯氏,后改为亥氏。

  七族之兴,自此始也。

  又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

  又命疏属曰车焜氏,后改为车氏。

  凡与帝室为十姓,百世不通婚。太和以前,国之丧葬祠礼,

  非十族不得与也。高祖革之,各以职司从事。

  神元皇帝时,余部诸姓内入者。

  丘穆陵氏,后改为穆氏。

  步六孤氏,后改为陆氏。

  贺赖氏,后改为贺氏。

  独孤氏,后改为刘氏。

  贺楼氏,后改为楼氏。

  勿忸于氏,后改为于氏。

  是连氏,后改为连氏。

  仆兰氏,后改为仆氏。

  若干氏,后改为苟氏。

  拔列氏,后改为梁氏。

  拨略氏,后改变为略氏。

  若口引氏,后改为寇氏。

  叱罗氏,后改为罗氏。

  普陋茹氏,后改为茹氏。

  贺葛氏,后改为葛氏。

  是贲氏,后改为封氏。

  阿伏于氏,后改为阿氏。

  可地延氏,后改为延氏。

  阿鹿桓氏,后改为鹿氏。

  他骆拔氏,后改为骆氏。

  薄奚氏,后改为薄氏。

  乌丸氏,后改为桓氏。

  素和氏,后改为和氏。

6. 鲜卑八姓与鲜卑六部

三千多年中国史,超过一半的时间是和塞北各族掐架的历史。

秦汉与匈奴掐,隋唐与突厥掐,宋与契丹掐,明与蒙古掐……

铁打的中国,流水的胡人。这些强大的塞北胡族,相互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01匈奴与东胡

战国秦汉时期,塞北有两个大的游牧族群,匈奴和东胡。

匈奴在西,游牧于蒙古高原,东胡在东,大兴安岭两麓为家。

匈奴起源是个谜。根据现有的考古结论,匈奴人是北上的黄种人(N系)、北方老亚洲人(C系)、中亚游牧民(QR系)混合而成的族群。

根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匈奴出现于战国时期,活跃于阴山河套一带,与赵国为敌。而且匈奴与娄烦、林胡并立,说明匈奴不是这两个族群。

河套阴山也与陕甘北部相邻,这里更早出现过一个名为「猃狁xiǎn yǔn」的部族,与西周王朝为敌。猃狁又被写成玁狁xiǎn yǔn、獯鬻xūn yù、荤粥xūn yù、薰育xūn yù、荤育xūn yù等,实际上是同一个词音译成汉语的不同写法。

猃狁的发音,和匈奴的发音非常接近。很有可能,猃狁和匈奴也是同一个词的不同音译,战国时期的匈奴,也很可能就是西周时期的猃狁后裔。当然,这只是猜测,不成定论。

匈奴这个名称也很有意思。如果单从汉字的角度理解,这肯定是一个贬称。但实际上,匈奴一词在古汉语中的发音差不多是hun no,这和蒙古语中的人们(hun nar)的发音一样。而胡这个词,其实就是阿尔泰语中“人”的意思,和匈奴的匈是一词两译。

那么,东胡的意思,是“东部的人”吗。非也,东胡一词也是音译,通古斯是这个词的另一种音译。通古斯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柳树丛河边的人”。

东胡起源于东北老亚洲人,父系基因以C2北支为主,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商周时期,山戎生活在燕山两麓,东胡在这个时候差不多就已经生活在大兴安岭地区了。到了东周,齐桓公北伐,山戎被征服,成为燕国臣民,这个时候,东胡南下进入燕山北麓的西辽河上游,填补了山戎留下来的空白之地。

战国中期,燕国名将秦开大破东胡,占领辽河上游,东胡向北退却,史称「却胡千里」。

而在这之前不久,赵武灵王大破娄烦、林胡,并进一步占领河套,设置了云中郡,原本生活在这里的匈奴部族,被驱逐到阴山北麓。赵国后期著名的大将李牧,就长期镇守在这里,与山北的匈奴周旋。

到秦灭六国后,蒙恬北上镇守河套,又一次大败匈奴。匈奴被迫继续北迁。

从阴山北麓直接往北迁徙,是荒凉的蒙古戈壁,而往东北方向迁徙,就是水草丰茂的锡林郭勒草原。但是这里已经被东胡占据,往这个方向迁徙的匈奴人,势必要与东胡发生冲突。

冲突的结果是,强大的东胡击败弱小的匈奴,匈奴部族被迫越过蒙古戈壁,北迁到漠北大草原,也就是夹在燕然山(杭爱山)和狼居胥山(肯特山)之间的外蒙古色楞格河流域。

此时的匈奴占据漠北草原,东胡则占据了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市和科尔沁三大草原,还有整个大兴安岭山脉做纵深。匈弱胡强的局面,到秦汉之际出现转变。

大泽乡一声吼,中原抖三抖。秦国的长城军团南下「平叛」,被项羽巨鹿一战彻底搞掂。阴山河套没了守军,匈奴趁机南下收复「祖地」,这一下便有了漠北和河套两大地盘。再加上冒顿单于对各部落的整合,实力反超东胡。

冒顿随后东击东胡,西攻月氏,占领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河西走廊,又向北征服丁零、坚昆,控制贝加尔湖和唐努乌梁海,形成了东亚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游牧帝国。

而东胡,不得不向东退却到大兴安岭山区,并且一分为二。北部大兴安岭山区的部族称为「鲜卑」,南部辽河上游的部族称为「乌桓」。

02鲜卑与柔然

匈奴后来的历史,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汉初,匈奴大军围困刘邦于白登山,实力鼎盛。汉武帝时,汉军直捣单于庭,霍去病封狼居胥。东汉初,匈奴一分为二,漠南归降汉廷,安置于河套,是为南匈奴,漠北继续与汉为敌,是为北匈奴。汉和帝时,汉军再一次直捣单于庭,窦宪勒石燕然。

北匈奴此时的处境,就和匈奴被蒙恬驱逐到漠北时的处境很像,漠南丢失,西域的盟友也被汉廷拉走,匈奴白忙活了二百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势单力薄的北匈奴,最终选择了漫漫西迁之路。

匈奴势力从大兴安岭西麓撤走后,作为东胡的后裔,鲜卑人趁机出山。西迁的两支是「拓拔部」和「柔然部」,统称为「西鲜卑」。

西鲜卑出山后,首当其冲的占据呼伦贝尔大草原,繁衍出「鲜卑八国」「帝室十姓」。到汉献帝的父祖桓灵二帝时,呼伦贝尔庙小容不了众僧,西鲜卑便南迁到阴山河套一带。

接下来是汉末纷争,三国鼎立,曹操北征辽河上游的乌桓部族,俘虏士众二十万人,辽上地区为之一空。

就在乌桓开启了汉化模式的同时,留在大兴安岭山区的东部鲜卑人,南下填补了乌桓留下的空白之地,形成了段部、宇文部、慕容部三个大部族。

再接下来,西晋八王之乱,晋室衰微。南匈奴刘渊率先起兵反晋,拓跋部率领西鲜卑建立代国,慕容部率领东鲜卑建立燕国。

经过五胡乱华十六国之后,南匈奴彻底散入中原,慕容部的燕国也被拓跋部的魏国吞并。再后来,宇文部篡了拓拔家的西魏建立北周,最终连同南朝一起,统一于隋。

就在拓跋部建立代国的同时,柔然分了出去,双方互相攻伐。到拓拔建魏时,柔然部自觉打不过拓拔,率部从阴山北麓北迁,进入漠北草原。

漠北草原遗留下来的几个北匈奴部落,很快被柔然吞并。贝加尔湖周边的高车部族(又称刺勒、铁勒,也就是上文中的丁零,同一个词不同版本的音译)、唐努乌梁海的契骨部族(也就是坚昆,仍然是同一个词不同版本的音译)也被柔然征服,成为臣属。

接下来的历史,就是柔然和北魏继续掐架,互有胜负。直到南北朝末期,柔然西北部的老原住民突厥崛起,灭掉了柔然汗国。

柔然汗国覆灭后,部众一分为三。

北支留在漠北,融入突厥。

西支南逃北周,其中部分族人辗转西迁,去向不明。有说法认为,继匈人、保加尔人之后,在多瑙河下游平原兴起的阿瓦尔人,就是西迁的柔然后裔。

东支南逃北齐,被安置在山西北部,但很快又叛逃回漠北,被北齐大军追击,向东逃遁,回到了他们的祖地,大兴安岭山区。

大兴安岭此时的主人,是北鲜卑。西鲜卑和东鲜卑南迁中原之后,北鲜卑南下西进填补了两者留下的空白之地。就这样,占据大兴安岭北部、呼伦贝尔草原、嫩江平原的北鲜卑北支,形成「室韦」,占据辽河上游和燕山北麓的北鲜卑南支,形成「契丹」。

东迁的柔然东支,基本上混入了室韦和契丹当中。

此后的草原,属于突厥人。

03突厥各部

突厥人最早生活在蒙疆交界的阿尔泰山一带,被看作是匈奴的一个旁支,实际上就是被匈奴征服的当地游牧部落。

匈奴西迁后,西鲜卑之一的柔然占据漠北草原,突厥也很快被柔然征服,成为专门为柔然供应铁器的打铁部落,柔然人把它们称作「锻奴」。

当时的蒙古高原各部,柔然最强,铁勒(丁零)、契骨(坚昆)次之,突厥最弱,但是强者互斗,反倒给了突厥机会。

南北朝时期,柔然与北魏长期互掐,铁勒(丁零)虽然名义上臣服于柔然,但也经常与柔然开片。

就这样,原本强大的柔然和铁勒,实力都因此衰退,突厥趁机吞并铁勒,从一个小部族变身为大部族,实力反超柔然。

随后的历史,就是突厥东进,灭掉柔然汗国,称霸漠北草原。

突厥不满足于蒙古高原,他们继续向西扩张,吞并新疆和中亚的吐火罗人和斯基泰人的各个城邦、部族,把疆土扩张到了中亚的咸海,南面与波斯相邻。

突厥人和铁勒人的语言——突厥语也因此扩张到整个新疆和中亚,强势同化当地各族的语言,将西域突厥化,最远甚至到达土耳其。这些被同化的部族,说着不同风格的突厥语,加上长时间的地域分离,延续至今,形成突厥语族。

回到南北朝末期,强大的突厥成为悬在北朝头上的剑,因为此,北周北齐乃至于隋唐早期,都得讨好突厥。

隋朝初年,疆域太广的突厥汗国,以阿尔泰山为界,分裂成了东西两个突厥汗国,他们在唐朝迎来了不同的命运。

东突厥亡于内部更替。

突厥族群内部最大的一支就是铁勒,铁勒内部又有葛逻禄、回纥hé、薛延陀三大分支。唐初,薛延陀联合唐朝攻灭突厥(李靖灭突厥之战)。随后,唐又联合回纥灭掉薛延陀。回纥最终成为了东/突厥的继承者,并改称为「回鹘hú」。

西突厥亡于唐朝攻伐。

回鹘取代东突厥后,一度臣服于唐朝,并在唐高宗(武则天丈夫)时期,协助唐朝攻灭西突厥。此后,西域成了大唐的直辖疆土。

此后的回鹘一直与唐朝交好,但最终也没避免内部更替的结局。唐朝中后期,黠戛斯与回鹘翻脸,回鹘各部不敌,被迫南迁和西迁。

南迁回鹘为乌介可汗27部,南下阴山河套,依附唐朝。乌介可汗请求唐朝支持北伐复国,唐朝此时实力衰落,无力支持。乌介可汗因此攻打唐朝,最终被唐军反杀,可汗麾下的各部族人三十多万尽被唐朝内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安置在江淮地区。

西迁回鹘分三支。

一支迁往河西走廊的张掖地区,成为甘州回鹘,又叫黄头回鹘,今天的裕固族是其后裔。

一支迁往东疆吐鲁番,北控哈密、迪化,南侵焉耆、龟兹,由于吐鲁番在唐朝称西州和高昌,这一支就叫高昌回鹘,或者西州回鹘。又因为哈密迪化在唐朝属于北庭都户府,高昌回鹘又被称为北庭回鹘,今天的维吾尔族人是其后裔。

一支迁往西疆伊犁河谷、七河流域、费尔干纳盆地,与当地的葛逻禄各部融合,建立喀喇汗王朝。

而占领漠北草原的黠戛斯,没有成为突厥、回鹘那样的草原霸主,因为东部的契丹强大起来,把手伸进了漠北草原。

黠戛斯继续占据唐努乌梁海一带,臣服于契丹。蒙古西征时,黠戛斯被迫南迁进入西疆伊犁河谷与七河流域。明末清初,准噶尔占据西疆,黠戛斯南迁费尔干纳盆地,吉尔吉斯人就是他们的后裔。

其实,他们的族名一直没变。黠戛斯在匈奴时叫坚昆,在柔然突厥时代叫契骨,在回鹘契丹时代叫黠戛斯,在金国时叫纥里迄斯,在蒙古时代叫吉利吉斯,现在叫吉尔吉斯,都是同一个词的不同音译罢了。

04契丹与蒙古

吉尔吉斯人(黠戛斯)赶走维吾尔人(回鹘)的同时,东胡系的后裔契丹,在辽河上游地区壮大起来。

南北朝时期,契丹就出现于史书记载。当时的契丹还只是辽河上游半农半牧的部落联盟。南北朝末期,突厥驱逐了柔然之后,契丹畏惧突厥势力,向突厥臣服。一直到唐朝初期,契丹改向唐朝称臣,被唐朝册封为松漠都督府。此后,契丹部族对唐朝时叛时降,互相之间战争不断。

再后来的历史,大家基本都知道了。五代时期,耶律氏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国,并参与中原争斗,夺取了幽云十六州。

除了夺取幽云十六州外,契丹人还向东夺取辽东、攻灭渤海国,向北征服黑龙江上游的室韦和黑龙江下游的黑水靺鞨,向西征服一盘散沙的草原各部,包括把回鹘赶走的黠戛斯人。

再之后,辽宋相争,直到被来自白山黑水的女真人攻灭。

辽国灭亡后,契丹人一分为三。

一支随耶律大石西迁新疆,建立西辽。再后来蒙古灭西辽,这一支契丹人或融入当地维吾尔人、吉尔吉斯人,或融入西迁蒙古人中。

一支留守在辽东,在金国末年反金复辽,联合蒙古灭金,史称东辽国。这一支契丹人后来随蒙古军队征讨高丽,有一部分族人留在朝鲜半岛,融入到高丽族裔当中,另一部分则成为蒙古人的一部分,并随着明朝建立收复东北,投降明朝,大概率成为辽东汉民的一部分。

一支随着金兵南征中原,或在金朝为官,或在内地为军,随着金朝灭亡,彻底融入汉人当中。

契丹人的辽国被女真攻灭后,他们的兄弟族群室韦,开始逐渐壮大。

隋唐时期,室韦族群发展成九个部族,比如岭西室韦、山北室韦、黄头室韦、大如者室韦、小如者室韦、婆莴室韦、讷北支室韦、大室韦、蒙兀室韦等等。

其中蒙兀室韦的地盘,就在呼伦贝尔草原一带。

晚唐时期,黠戛斯驱逐回鹘,漠北草原无霸主,室韦的部分开始从呼伦贝尔草原往漠北渗透。到辽金时期,这些部族基本上占据了漠北草原和贝加尔湖周边,繁衍出了蒙兀(蒙古)、塔塔尔(鞑靼)、蔑儿乞、斡亦剌四部。

其中蒙兀部族繁衍出乞颜、札达兰、泰赤乌、弘吉剌、兀良哈等部,成吉思汗就出身于乞颜部的酋长家族。

金国中期,成吉思汗统一蒙兀四部,又打败同为室韦后裔的塔塔尔、蔑儿乞,吞并突厥遗民克烈部、乃蛮部,阴山北麓的汪古部也成为了蒙兀的盟友。

至此,蒙兀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正式改称蒙古。

接下来的历史,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蒙古西征,灭西辽,灭花剌子模,灭西夏,攻中东,攻东欧,吞并吐蕃,灭金,灭宋……

蒙古族也因此扩散到中国内地、中亚西亚和东欧。当然了,扩张到的中亚西亚的蒙古人,最终都被突厥化,成为突厥语各族的一部分,扩张到东欧的蒙古人,最终也被斯拉夫化。

而进入到中国内地的蒙古人,随着明王朝的建立,在朱元璋的强制同化政策下,几大十万蒙古后裔,最终都融入到汉人当中。

05小结

总体来看,北方草原的游牧族群,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大系统,匈奴系、突厥系和东胡系。

匈奴系的语言归属并不明确,所以单独提出来。也有说法认为,匈奴的语言,和突厥一样,都属于突厥语族。当然,这个不成定论。

突厥系基本上就是突厥、铁勒(丁零)、黠戛斯(坚昆)三大支。突厥部先称霸,铁勒中的薛延陀、回鹘先后继承突厥霸权,又驱逐回鹘南下,与河西、新疆土著融合,形成裕固、维吾尔两族。黠戛斯又被蒙古驱逐南下,成为吉尔吉斯人。

东胡系先是东胡登场,与匈奴争霸失败,东撤后分成南乌桓、北鲜卑两支。乌桓被曹操征服并汉化,鲜卑则一分为三,西鲜卑拓拔、柔然两部,东鲜卑宇文、慕容、段氏三部,除了柔然北上称霸草原外,其他的都入主中原并汉化。

只剩一个北鲜卑,又一分为二,南契丹,北室韦。契丹亡于女真,大部分汉化。室韦分化出蒙古,统一草原,最终灭金国为兄弟复仇。

但最终,蒙古还是被女真人征服了。女真人又是什么来头呢?

7. 现姓与鲜卑姓的对照表

1、綦毋姓

綦毋氏,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其族“多勇健”,晋代,屡聚众反抗。武帝司马炎(265—290年在位)时,骑督綦毋伣邪随军伐吴有功,晋赤沙都尉。

2、兰氏

兰氏,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

秦汉时期,除单于所出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外,与呼衍氏、须卜氏并为“国中名族”,“常与单于婚姻”,单于辅政大臣左右骨都侯、左右尸逐骨都侯等异姓大臣多出自该族,主断狱讼,所裁决之案面报单于。晋代,在匈奴中地位亦尊,任左右当户。

3、呼延姓

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匈奴四族呼衍氏,入中国改为呼延氏。”在史籍《汉书》中也提及“匈奴四族有呼延氏。”

4、宇文姓

来自匈奴族,出自魏、晋时期辽东匈奴南单于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魏、晋两朝时期,北方鲜卑民族中有一宇文氏部落,原来是汉朝时期南匈奴的一个分支,在东汉晚期至三国初期形成一个部落群体,族人自称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

历史上记载宇文部最早起源的是史籍《周书》,其中称宇文部源自神农氏,因此应当来源姜姓。

5、提姓

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族挛提氏大单于冒顿,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汉朝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说匈奴人有名无姓,而班固则在史籍《汉书·匈奴传》中却又说单于姓挛鞮氏,为古匈奴族的王族姓氏

8. 鲜卑族八大姓氏分别是

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亲自拟定条制,规定鲜卑元姓门望最高,鲜卑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同汉族头等门阀崔、卢、郑、王四大姓门第相当,不得授以卑官。孝文帝还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孝文帝通过门阀制度的确立和各族的联姻,使鲜卑贵族和汉族士人得以进一步融合。

9. 鲜卑六大部落姓氏

据史籍《魏书》的记载:“鲜卑中有楼氏,改高氏。”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中有寔娄氏部落。寔娄氏,亦称寔楼氏、是娄氏、是楼氏。

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今河南洛阳)后,大力实行政治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在这个过程中,改北方胡人多音节复姓为汉字单姓,其中的寔娄氏即改为汉姓高氏,后融合于汉族,世代称高氏至今,是为河南高氏之一。

10. 鲜卑八大姓配五姓是什么

五代

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这五姓只指北方,不指全国),经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经唐代已衰,至五代基本消亡。

在历史上关于五姓七望的说法众多,总结来说五姓主要指的是李氏、崔氏、卢氏、郑氏、王氏这五大姓氏,而其中李氏又分为了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两个分支,而崔氏则分为了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而其余三家则没有那么多说法,就是简单的范阳卢氏、荥阳郑氏,以及太原王氏。

至于七望,则是指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七个郡望,分别是陇西、赵郡、清河、博陵、范阳、荥阳、太原,这七望之中,除了赵郡之外,其余六处几乎处处都是一知名姓氏的发源地,而后来赵郡也衍生出了赵郡李氏,而此外的陇西李氏,更是被唐太宗李世民追溯为自己皇室家族的本根,在氏族志上特别标注。

这五姓七望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的相关资料,甚至直逼周朝时期,而历代以来,这五姓的历史庞大,千年世家的称谓或许有一些狂妄,但是这五姓世家却又大多数都有数百年的历史,

数百年之间,王朝更替天下动乱,但是不管天下怎样动乱,这些世家却向来稳坐泰山,甚至可以这样说,无论是天下怎么乱,实际上让世家伤筋动骨很难,而天下动乱,真正受苦的始终都是一些穷苦百姓。

而五姓七望这种说法,最巅峰、也是最后辉煌的时期应该是在唐代,那么唐代的五姓七望应该是哪几家?实际上他们依旧是我们上文提到的几家,他们分别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

数年来,这五姓七望之间,彼此之间互通婚姻,以此来巩固彼此之间关系,这种情况持续了很多年,甚至一直持续到唐代的结束,而说到唐代,那就不得不说一下唐太宗李世民和这五姓七望之间的恩怨纠葛了。

唐朝唐太宗贞观初年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成为了整个天下的君主,而关于李世民的姓氏,可以追溯到陇西李氏,但是即使如此,五姓七望之间,仍然不屑于与皇族通婚,这是为什么呢?或许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而历史上对于这一点,也是众说纷纭。

个人认为,比较靠谱的说法,应该是李世民这一脉,在先祖时期,应该是个鲜卑人通过婚,所以在五姓七望看来,虽然李世民是陇西李氏的子孙,但是李世民的血统不纯正,所以就拒绝和李世民通婚,这应该是历史上,比较靠谱的一种说法。

唐朝时期,李世民在位期间,对于五姓七望多有打压,但是五姓七望仍然是我行我素,李世民对于这种现状也是感到有一些无可奈何,虽然李世民并不依托于五姓七望,而朝中效力的也都是关陇集团的大臣,但是在地方上,五姓七望的影响力甚至要大于李世民。

所以李世民在位期间,一直对五姓七望进行打压,但是效果一直不佳,这种情况持续到唐高宗李治期间,唐高宗李治甚至下令,五姓七望之间不得通婚,但是五姓七望甚至都不理睬李治,继续我行我素。

同时,这条政令颁布之后,五姓七望反而在民间的人气越来越高,甚至直接影响到了朝堂,盛唐时期有位宰相,名字叫做薛元超,他曾经这样说:“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也。”由此我们可见,那时候的五姓七望的影响力,到底有多恐怖。

那么五姓七望一直都是这样狂傲的么?实际上在唐初期,的确是如此,五姓七望盘踞一方,甚至可以直接影响政令实施,在地方上五姓七望的影响力,丝毫不弱于皇权,而五姓七望彼此之间互通婚姻,关系盘根错节,很多时候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在李世民时期,都是一件让李世民很头疼的问题。

不过五姓七望也不是铁板一块,五姓七望各个世家发展这么久,也是不得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唐初期的时候,唐朝的开国元勋房玄龄的妻子就是五姓女,出身范阳卢氏,而等到了唐中期,天下动荡程度,甚至直接影响到了五姓七望的各个世家。

所以这个时候,五姓七望的子弟,纷纷出来参加科举为官,这种事,如果放在唐初,五姓七望是不屑于为之的事情,但是奈何形势比人强,五姓七望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从唐朝科举制开了先河,到科举制彻底的成熟,诸多的寒门子弟的崛起,也就渐渐地断绝了五姓七望掌控人才晋升的路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姓七望对于地方和朝堂的掌控力,也在逐渐的衰弱。

在朝廷的引导下,在唐朝科举渐渐地成为了多数人唯一的晋升渠道,五姓七望对于科举的影响或许还是有的,但是在时间的推移之下,这种影响在逐渐的减弱,另外再加上唐末的黄巢动乱,五姓七望再次遭受到打击,逐渐随着唐朝的没落,五姓七望也是逐渐没落了,五姓七望的说法,也就逐渐的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

五姓七望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存在,曾经的五姓七望盛极一时,甚至狂妄到可以枉顾皇权,甚至连李世民都拿他们没办法,但是五姓七望仍然抗不过时间的推移,五姓七望狂妄的资本是什么?追根到底实际上就是人才。

唐初期,经历了从隋朝以来的动荡,到唐朝为止,整个天下都在一直打仗,导致了民生凋敝,这个时候的人才来自于哪里?不可能是寒门子弟,只可能是前朝大臣和各个世家士族子弟,所以这就是五姓七望狂妄的甚至藐视皇权资本。

不过好在李世民的关陇集团班底还算厚实,扛过了这一段时间,关陇集团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唐朝的发展争取了发展喘息之机,不然如果还是任用五姓七望子弟,恐怕唐朝还会是世家的天下,寒门子弟还是永无出头之日。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