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南西北人口密度对比线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使中国各地的人口分布差异显著。
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人口逐渐稀少。中国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地区,西半部人口稀疏分散。
如果自黑龙江省边境的黑河市至云南省边境的瑞丽县城划一条直线,此线以东的面积约占全国的43%,人口却为全国的94.3%,而该线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57%,人口只有全国的5.7%。
2、平原地区人口稠密,随地势增高人口渐少。中国人口分布除在水平方向上极不均衡外,在垂直方向上也呈现出平原区人口密集,由平原向周围的丘陵、高原和山地,随地势增高存在人口递减的规律。
3、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人口比重小,农业在全国人民的经济活动中仍然占据优势,这是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特征,也是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这种情况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面貌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2. 东北地区人口密度
东北三省包含了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位于我国的版图的鸡头处,是我国的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总面积约80多万平方公里。其土地面积黑龙江省最大:土地面积47多万平方公里;
吉林省第二:土地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
辽宁省第三:土地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而人口辽宁省人口最多:常住人口约4200万人;
黑龙江省第二:常住人口为约3200万人;吉林省人口最少:常住人口约2400万人。东北三省是我国老工业基地。
3. 中国人口线以东的密度
1:线东南方占36%国土居住着94%人口;人口分布呈现特征:南方,线西北占64%国土面积居住人口为6%。就是从这里分出中国人口的稠密与稀疏。
2:地理意义:胡焕庸线是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界线,是一条中国生态环境界线。这条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4%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此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3:经济意义:这条线把中国经济发展分成两个世界。读懂了这条线,你就找到了中国经济地理的密码。经济发展有两大核心要素是人口和消费。胡焕庸线以南,聚集中国近94%人口,在农业、工业方面存在较好的产业支撑和就业基础;大量人口聚集,意味着可以形成大规模城市群,同时意味着存在巨大的消费市场。
4. 中国东部和西部人口密度差异
黑河至腾冲一线(“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
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多高原、高山和沙漠,人口密度当然较低;
2.社会经济因素。由于西部地区的经济欠发达,一部分人口到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就业、创业或务工,这种人口流动或迁移进一步拉大人口密度差异。
5. 东南地区人口密度
分别是亚洲东部,南亚次大陆,欧洲,北美洲东部。①亚洲东部,包括中国的东半部、日本、朝鲜和越南北方,该区内各地人口密度达150~300人每平方公里,其面积只占世界陆地的4%,人口却占26%。
②南亚次大陆,包括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东部与尼泊尔南部,其面积占世界陆地的2.7%,人口则占19.3%,平均人口密度超过220人每平方公里。
③欧洲,人口最稠密区呈带状横亘于该洲中部和水体沿岸地带。
④北美洲东部,包括美国东半部和加拿大东南域,平均人口密度虽不太高,但中密度以上人口区在该区内几乎广泛分布。
6. 东南部人口密度
中国十大人口高密度城区,上海三城区上榜,西安占两席
要说中国内地哪个城区人口密度大,中国内地人口密度最大的十个城区如下所示。
一、天津和平区,面积9.9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55000人,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35571人。
和平区地处天津市区中部,前身为战斗区,是天津经济最发达的城区之一,富裕程度高。2020年,和平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6万元。和平区,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很多人来天津游玩的第一站便是和平区。它拥有天津市76%的历史风貌建筑和名人故居,其中最有名的是“万国建筑博览会”五大道。
二、上海虹口区,面积23.4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57498人,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32935人。
虹口区的经济发展在上海各区当中并不突出,2020年,GDP总值约为1047亿元,排名比较靠后。通常情况下,经济越发达人口密度越大,虹口区似乎并非如此。虹口区之所以人口密度大,一方面原因是由于面积小,另一方面原因则是人口基数大。此外,虹口区经济发展在上海不突出就意味着房价、物价低一些,更能为人们所接受。
三、西安碑林区,面积23.3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756840人,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32906人。
碑林区,是西安市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区。它主要位于西安市中心东南部,区域内大部分地区为黄土平原,开阔平坦,适合人类居住,奠定了巨大的人口基数。它是全市旅游核心区,境内景点众多,像大唐西市、西安博物院、兴庆宫公园等,游客量大。碑林区经济发展较好,2020年,GDP总值为1060.47亿元,在西安各区当中排名比较靠前。
四、上海黄浦区,面积20.5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62030人,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32294人。
黄浦区,上海最富裕的城区之一,2020年,GDP总值高达2616.94亿元,已经超过了一部分的地级市。黄浦区地处上海最繁华地段,赫赫有名的外滩、豫园、老城隍庙、人民广场、福州路文化街等旅游胜地皆坐落于黄浦区。黄浦区美丽、富裕、发达,是很多人心中的向往之地。
五、广州越秀区,面积33.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1038643人,人
7. 东北面积与人口
东北三省人口最少的是吉林省。
(1)据辽宁省“六普”与“七普”两者人口数据对比:十年间该省总人口数据由4374.6323(万人)减少到4259.1407(万人),减少了115.4916(万人),减少比例为2.64个百分点;
(2)据吉林省“六普”与“七普”两者人口数据对比:十年间该省总人口数据由2746.2297(万人)减少到2407.3453(万人),减少了338.8844(万人),减少比例为12.34个百分点;
(3)据黑龙江省“六普”与“七普”两者人口数据对比:十年间该省总人口数据由3831.2224(万人)减少到3185.0088(万人),减少了646.2136(万人),减少比例为16.87个百分点。
8. 东南人口多西北人口少分界线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补充:
突出特点是.......人口老龄化程度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慢
B、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
C、东多,西少(分布特点)
D、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加快
9. 东南西北人口分界线
一、从1935到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的人口密度分界线整体向西北方向偏移,在甘肃、宁夏两省偏移较大,吉林、内蒙、陕西、云南、四川东南部次之,四川省东北部基本保持不变。
二、人口密度分界线的变动区内人口比例在1935-1964年间增长,此后至2010年逐年递减;变动区西北部人口比例一直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而变动区东南部人口比例逐年递减。到2010年,变动区内及其西北部的平均人口密度分别增长了5倍和8倍,而东南部仅增长了不到2倍。
三、1935年至2010年,人口密度分界线西北部地区的人口增长速率高于东南部,中国人口分布极端的情况有所缓解。
结合资料分析1935年以来的近80年中国人口分布密度分界线变化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1931-1945年间抗日战争爆发,改变了传统的人口迁移方向,人口开始由东南较发达地区流向西北经济落后地区。解放初期政府的屯垦戍边政策,造成了大规模的移民,使得甘肃、宁夏等地人口快速增长。
第二,1964年中共中央做出了三线建设这项重大战略决策,逐步将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转移,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这成为了中西部人口增长的重要助推器。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宽松,出生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这使得1964年到1990年间曲线继续向西北推移。
第三,1990年到2000年间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加速了东南各省的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在此聚集,广东、海南、福建等南方省份人口高速增长。因而此期间曲线基本未发生变动,少数地区向东南回缩。而2000年到2010年由于此期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深化,曲线又开始向西北推移。此外,曲线在四川、云南两省局部地区也有所变化,主要原因是西昌航天基地的建设、攀枝花资源型城市及腾冲旅游业的发展,南亚、东南亚国际走廊的开放等,但变动一直较小,主要还是受制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的影响。
10. 东西部人口密度差异
中国大概14亿吧美国3亿 是美国的4.7倍
11. 简要分析东南部人口密度大的原因
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于2000年统计人口达到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有六个国家人口超过一亿,即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本、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人口分布稠密。
东亚、南亚人口稠密的原因有:自然条件优越,包括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河流水资源丰富等;发展农业的条件好,农业发达,发展历史悠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