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酒行业为什么会衰落 头条问答
2019现在,预计未来十年白酒行业将一落千丈。最根本原因可能不是全是市场因素,而是劣质勾兑导致的,不论名牌还小牌低质量勾兑成了白酒代名词。基本就是把消费者辨别认知品质的能力看成了白痴。历史总是很相似,食品兴衰和品质密切相关,当一种商品品质迅速暴跌却增加了噱头,靠营销。什么结果?销量大增利润大增n年,但是也是衰败的开始。王致和酱豆腐郫县豆瓣太阳锅巴还有运康锅巴举不胜举!一个小分类品类品质同步暴跌,一般来讲销量还可能飙升几年,主要是由于宣传和人们对于新口味追求新鲜。但是这些所谓新鲜感觉维持不了太多年,等待的是没落和断崖式衰落。其实转变的临界点在此类商品产生质量暴跌的那个时间节点,后面的繁荣是假象,时间跨度又很大,对市场生产者决策着更具有迷惑性和欺骗性。下一个热点应该是葡萄酒,因为现在啤酒品质也下降的很厉害。当然了所以90代就诞生的私酿啤酒现在才火起来,怎么可能是空穴来风呢?那些众多大厂统一品质暴跌临界点,就是分类行业的掘墓人。
2,白酒还已经不香了中外机构如何看待白酒后市走势
白酒可以说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酒桌文化的顶梁柱。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只有白酒才有用大碗盛的“顶级待遇”。 年初以来,白酒板块的基本面上还是比较平稳的,没有太大的波动。但在年前却出现了由快速上涨,到急剧下跌的出人意料的巨大反转。 那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 基于白酒市场的剧烈波动这一大背景,招商证券研究所组织开展了一次“估值之辩”,邀请中外投资者对话白酒估值及未来展望。 参与讨论的嘉宾有: 黄瑞麒,安联环球高级基金经理。 高正姬,韩华资产管理全球股票策略投资团队主管。 侯昊,招商基金量化投资部投资经理,招商中证白酒基金经理。 朱卫华,招商证券研发中心董事总经理。 魏立,招商证券研究运营负责人。 讨论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外资投资趋势把握。 魏立表示北上资金可以拆分为内资、港资、配置型外资、交易型外资。交易型外资波动比较大,也是短期北上资金大进大出的来源;相比之下,配置型外资更稳定,占比较高,算是主力资金,也比较长线。大多数时候,两类资金流向一致,部分时候不相同。资金性质的差异决定了交易性质的差异。投资方法上,主要是对基本面和市场面侧重不同导致。他还提出,通过一些研究表明陆股通作为外资重要组成部分,其持股规模和占比变化对外资有相当的代表性。能不能代表趋势,魏立认为部分阶段北上资金对行业偏好的变化不能代表全部的变化。这其中的差异也可能和取得的数据详细程度有关。从北上资金和QFII持仓分布来看,大部分行业超低配是比较一致的,个别行业存在明显差异。第二部分:如何对白酒资产定价?朱卫华表示,自己从2003年开始研究白酒,2004年到2007年推茅台时使用的最主要的估值法是绝对估值DCF。因为消费品用DCF非常方便,现金流比较稳定。同时用相对估值,比如PEG等方法。而且白酒板块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背后原因在于流动性。高正姬:对白酒估值时,第一需要搞清楚它的行业属性,第二要看成长性和管理质地,最后要看的绝对和相对估值,相对估值包括跟历史平均相比和对标的全球同行业公司相比较。第三部分:不同投资框架下,如何进行白酒投资?黄瑞麟:投资白酒的时候,最看重的指标包括产品价格(如批发价)的方向、渠道库存变化等等,主要都是跟基本面相关的。在股票层面我们关注公司基本面与市场预期的落差,例如市场对提价的幅度和时间点与实际情况的区别。作为长线投资者,我们对近期资金流向不会过分敏感。高正姬个人认为外资配置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是非常确定的趋势。如果是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话,配置上大概率也会相对集中,因为人力有限,看长线龙头跑赢子行业的概率也较高。第四部分:对白酒板块的展望。从3-5年的基本面看,仍然非常看好白酒行业。白酒不是夕阳产业,虽然越喝越少,但是越喝越好、越好越贵。中国面子消费等社交场景刚性存在,在这些场景中,白酒是非常重要的社交润滑剂,未来有没有品种能取代白酒?以前觉得是啤酒,但其实啤酒可能因为涨肚子,进入状态不如白酒。葡萄酒观察下来,进口葡萄酒在某些城市比如上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但是如果内地也推广,也有较大的困难,毕竟文化根在外国,品牌、产区、年份、葡萄品种等要素,如果想要理解葡萄酒的价值需要很多营销,比不上白酒大家都更了解价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