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大名窑代表器型
宋代五大名窑的显著特征: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
五大名窑的瓷器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代表作,它们风格各异,是中国瓷器艺术的典范,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官窑汝窑
官窑瓷器选料精细,用料考究,胎质细腻,胎色呈紫黑色,足边及口沿釉薄处呈紫褐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官窑瓷器釉厚如凝脂,釉面莹润如玉,光泽柔和。釉面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多种。釉面纹片是官窑器物的特征之一。它无精美的雕饰以哗众,也无艳彩涂绘以媚人,唯以古朴庄重的造型、莹润如玉的釉色、鳞鳞如波的纹片协同紫口铁足之美,形成了和谐优美、神完气足的艺术珍品。
汝窑
汝瓷雄居宋代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之首,后因宋金战乱而失传,传世品仅有60余件。汝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随光变幻。其釉色,如雨过天晴,温润古朴,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釉下有稀疏氧泡,在阳光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在胎与釉结合处微现红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
哥窑
哥窑器物胎色较深,胎质细腻,足边及口沿釉薄处也可见深色胎,制作工艺精湛,装烧方法亦采用支钉支烧或垫烧,一些盘炉器物的足底有极为规整的圆形支烧痕。釉色以青灰、米黄为多,釉质肥润,釉面有细碎的片纹,纹分两种,一种开较大的黑色片纹,另一种是在黑色片纹中又开细小的黄色片纹,俗称“金丝铁线”,是哥窑器物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定窑
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定窑以装饰见长,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辅助以剔花、堆花,各得其趣。定窑以白色为多,之外有红、黑、紫、绿诸色。
钧窑
钧瓷以釉色窑变见长,素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双”的特点。同样的釉色,入窑经1350度高温烧成后,每件瓷器呈色不一样,并出现人们意想不到的景观效果。均瓷开片也是均瓷的一大特点,随然看起来均瓷表面呈现不规则的裂缝,但是当触摸其表面时,确是光滑的,长的均瓷开片的时间可以达到70年以上,有些声音大的,可以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听到。
2. 八大窑系瓷器
1、茶洋窑
茶洋窑址距离建窑不过几十公里距离,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太平镇葫芦山村茶洋,分布于闽江北岸、南福铁路北侧的山岭中。曾出土青瓷、黒釉瓷,器型类别有枕、灯和器座等等。
2、遇林亭
遇林亭窑址是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宋代古窑址之一。窑址位于武夷山市星村镇的遇林亭,紧邻莲花峰,分布面积约六万平方米。
采用匣钵装烧工艺,烧制的瓷器有黒釉、青釉、青白釉,其中黒釉瓷为大宗,胎骨一般呈现出灰褐、灰白、浅灰等颜色,器型有碗、碟、杯等。
3、白马前窑
白马前窑坐落在建阳市麻沙镇大白村,距市区约45千米。窑址分布在建(阳)邵(武)公路两侧山坡,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堆积层厚约1-2米。
1982年文物普查中发现,产品以青瓷为主,兼烧部分黑瓷。青瓷类似“珠光青瓷”。
4、中抪窑
5、四都窑
四都窑址位于邵武市水北镇四都村,时代为宋代。
6、大口窑
大口窑,是浦城瓷业历史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位于浦城县水北街镇黄碧村,烧造于北宋中晚期,兴盛于南宋。
7、连坑窑
连坑窑窑址位于埔上乡连坑村北侧官山,座北朝东,堆积范围南北东西各50米,堆积物包含大量支圈窑具和瓷器。
8、半路窑
9、河墩窑
10、渔山窑
3. 五大名窑的代表作
宋代五大名窑
瓷器发展到宋代,达到了高峰,名窑辈出,品类繁多,当时最著名的,有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它们各有特点,争奇斗艳,为祖国的瓷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宋代的五大名窑的形成和出现,是中国陶瓷在世界文明史上崭露头角的开始,这个时期就已经奠定了中国陶瓷在世界范围内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
1
.汝窑
河南省是我国北方瓷器的重要产区,不少瓷窑集中在豫中地区。宋代这里先后出现了几个驰名于时的瓷窑,临汝窑就是其中之一。一部分烧宫廷用瓷,就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另一部分烧民间用瓷,为便于区别,今称为临汝窑。
汝窑的特点主要是:一、釉色青而润泽。二、开创了青瓷印花的特殊风格。三、通体有极细的纹片,宛如冰裂,蟹爪,但也有裂纹的。四、底部有细小的支钉烧痕。这是由于汝窑改变了定窑复烧的做法,用细小支钉托住。
2.官窑
据说宋大观、政和年间,徽宗曾下令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建窑烧瓷,供宫廷使用,这就是所谓“官窑”。为了与南宋的官窑相区别,有时又称为北宋官窑。北宋官窑的产品釉色以月白为上,粉青次之,天青,翠青又次之。釉内且有冰裂,梅花,蟹爪等细小裂纹,还有带鳝血状的油斑。
北宋汴京官窑随着北宋朝灭亡而终结,高宗南渡后在杭州另立新窑,这是汴京官窑的继续,因称南宋官窑。
南宋时候,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有两处官窑。一在凤凰山下的后苑修内司,世称修内司官窑;另一处在郊坛下,称为郊坛下官窑。《格古要论》说:“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好者与汝窑相类。
3
.哥窑
哥窑是宋代著名的民窑。相传当时有章氏兄弟二人,
在浙江龙泉县境各设一窑烧瓷。哥哥造的窑称哥窑,弟弟造的窑称弟窑。哥窑产品的最大特点是,釉面有许多浅白的细小裂纹,称为“百圾碎”,纹路交错,形成许多的釉色以青为主,浓淡不一,但也有淡紫色、黄色的产品。黑胎厚釉,紫口铁足是其另一个特征,哥窑与汝窑不同,它不见于宋人记载。哥窑瓷器的窑址迄未发现,也难以陶瓷考古所得材料与传世哥窑器印证。
4
.钧窑
钧窑建于北宋初年,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西张神镇。钧窑瓷器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乳浊釉,釉内还含有少量的铜,不同于耀州窑,也不同于汝窑,烧出的釉色带红,有如蓝天中的晚霞。青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虽然色泽深浅不一,但多近于蓝色,是一种蓝色乳光釉。是青瓷工艺的一个创造和突破。
钧窑器皿的釉色比较丰富,五彩缤纷,艳丽绝伦。有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葱翠青以及天蓝,米色,月白,窑变等等。其中,以红,紫最为名贵,称为“钧红”,“钧紫”。
宋代钧窑创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铜红釉,为我国陶瓷工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5.定窑
烧瓷地点在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曲阳县宋属定州,定州唐末、五代以来是义武节度使的驻地,是一个地区的政治中心,所以称其为定窑。
定窑宋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釉、酱釉、绿釉及白釉剔花器。白釉装饰有刻花、划花与印花三种。
定窑产品的第二个特点即有刻、划、印的花纹,这是与唐代邢窑的白瓷明显不同的地方。唐代邢窑白瓷多是素瓷,没有花饰。
第三,定瓷有芒,芒是指因用复烧方法,而出现中部无釉的缺点。
4. 五大名窑的代表瓷器
宋代五大名窑分别是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其中汝窑是五大名窑之首,它位于河南省汝州市,所产作品以青瓷,人们通常通过釉色天青色、香灰色胎、蟹爪纹等特点来鉴别它,只可惜汝窑作品极少传世,因此它也非常珍贵。
官窑在宋代由官府直接管辖,所生产瓷器多为素面,没有华美的雕饰、涂绘,风格大气。哥窑与官窑相似,它们所产瓷器皆是青瓷,哥窑瓷器与众不同之处在它的开片极美,金丝铁线是其最大的特色。
钧窑所产的瓷器颜色多样,虽然它也属青瓷,但它的瓷器还包括天蓝、玫瑰紫、月白等多种不同的色彩,它最大的特征就是蚯蚓走泥纹,我们可以看到钧窑瓷器表面常有湿地上蚯蚓痕迹般的纹路。
定窑最开始是为北宋宫廷服务的御用瓷器窑场,在五大名窑中定窑是唯一一个烧制白瓷的。定窑白瓷偏暖黄色,看起来湿润恬静,常装饰多种精致的印花、刻花,这些也是定窑能显赫天下的原因。
5. 八大名窑代表器型图片
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五个窑口均烧造于宋代,并且都为宋室宫廷烧制过御用瓷,因此合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然后这一说法是在明代提出来的。
1、钧窑
钧窑创烧于唐,盛于宋,钧官窑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
器型多为各式花盆及盆托、洗、樽等器皿,釉色有天蓝、月白、紫红等各种色彩,釉面多有蚯蚓走泥纹和窑变纹路。
钧官窑胎体较厚,胎色为香灰色,铜口铁足特征明显,器物底部刻有一到十的汉字数码,传世品多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钧瓷与以上四大名窑最大的不同,是在釉中加入了铜元素,创造性的烧出了五彩斑斓的窑变紫红色釉,开铜红釉之先河。
宋代钧官窑作品-葵口花盆
这一变化打破了“南青北白”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五大名窑中独树一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为中国陶瓷美学提升了一个新的境界,而且对世界陶瓷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汝窑
窑址在河南省汝州,所以称为汝窑。
汝窑胎体较薄,胎色为香灰色,釉色主要为天青色,青中闪蓝,色调有一定的深浅变化,釉面有细密似鱼鳞状的开片。
汝窑采用满釉支烧工艺,器物底部会留有支钉痕,多为3~5个,也有6个的,器物以盘、洗较多,另有碗、碟、瓶等。
汝窑前后烧制仅有20年左右,全球仅67件左右,主要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等世界各地博物馆。
3、官窑
宋徽宗时期,朝廷在京师烧造瓷器,名曰官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后随宋室南迁,在浙江一带也有烧造。
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胎体较厚,釉色以粉青、深粉青、米黄、深米黄为主,釉质晶莹,有玉质感,大部分釉面有开片。
主要瓶型有瓶、尊、碗、盘等,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4、哥窑
相传南宋有章生一、生二兄弟各主一窑,哥哥烧的窑为哥窑,弟弟烧的为龙泉窑,哥窑之名由此而来,窑址在今浙江一带。
哥窑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之分,胎色有黑灰、深灰等几种不同色调,釉色以灰青为主,釉面由由黑色的龟裂纹和细密的黄色裂纹相互交错,呈现深浅颜色层次的开片,称之为“金丝铁线”。
器物主要有各式瓶、炉、洗、盘等,相传哥窑是从官窑发展而来,常说官哥不分,一般“开大片为官,开小片为哥”做为简单判断。
5、定窑
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定州,故名定瓷。
定瓷与上述瓷器釉色不同,它是白瓷,其烧造难度要高于青瓷,主要在于祛除杂质,这种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白,不少釉色白中微闪黄色,胎体质细,色较薄。
定瓷光泽柔润,釉面可可见“泪痕”和“竹刷丝纹”,定窑常以雕刻来体现它的纹饰之美,雕刻图案以花果、禽鸟比较多见。
定窑为宋代白瓷之冠,宋代五大名窑当中定窑传世品最多,主要器物有盘、碟、碗、罐、盒等,定窑除烧制白瓷外,还烧制黑釉、绿釉的产品。
6. 八大名窑代表器型有哪些
宋瓷窑场首推五大名窑,即汝、官、钧、哥、定。(中国古代“八大官窑”,即为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及景德镇窑、耀州窑、磁州窑的瓷器珍品称“八大官窑”,是中国瓷器的代表作,它们风格各异,各有不同的艺术风格特点。)
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窑址在河南禹州神垕镇(一说在河南省宝丰清凉寺),因此而得名。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盘等为主。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民窑。始建于唐,兴盛于北宋,终于元代,烧造时间近七百余年。窑址分布于河北曲阳县磁涧、燕川以及灵山诸村镇,这里唐代属定州,故称为定窑。 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黑釉、酱釉称为"黑定"、"紫定",也别具特色,制作精湛,造型典雅。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
钧窑分为官钧窑、民钧窑。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县(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台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 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因钧瓷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 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纲"之需,以花盆最为出色。
哥窑是宋代南方五大名窑之一,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据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 哥窑瓷胎体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黄数种,釉面光泽如肤之微汗,是为上品。器形以洗、炉、盘、碗为多。
民窑即民间瓷窑,相对于宫廷(朝廷)兴办的官窑(御窑)而言,属非官方经营的,以商品性生产为主的瓷窑,生产的瓷器都为满足国内外市场普遍需要的日用瓷和陈设瓷,销售地区极为广泛。这里的窑也是特指瓷窑,而非瓦窑、砖窑等。时间上也是特指民国以前,其中以明、清两个朝代最为兴盛。民窑的产品称客货,风格与官窑迥异,除去一些限制生产的花纹和器型,可以说民窑瓷器的造型和纹饰题材更丰富自由。明代景德镇拥有为数众多的民窑,是我国陶瓷窑的主体,其制品粗细,并不比官窑逊色多少。比较著名的有磁州窑、崔公窑、周公窑、壶公窑、小南窑等。
正好以长江为界,北方四个,南方四个。北方是磁州窑、耀州窑、钧窑、定窑,四个窑系;南方是饶州窑,就是景德镇窑,以及龙泉窑、建窑、吉州窑,四个窑系。
7. 古代名窑哪五大名窑
中国五大名窑分别为:汝窑、钧窑、官窑、定窑、哥窑。
1、汝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瓷造型古朴大方,明亮而不刺目,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
2、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又叫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北宋钧窑做到窑变可控,蚯蚓走泥纹是其特征之一。
3、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效果。
4、定窑以生产白瓷为主,定窑的特点就是纹饰以划花、刻花和印花为主,胎体轻薄,釉色成牙白色。
5、哥窑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原本是瓷器烧制中的缺陷,后来人们逐渐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地让它产生开片,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8. 瓷器四大名窑
越窑、耀州窑、龙泉窑、定窑。
1、越窑。主要生产青瓷,越窑瓷青瓷与唐代的饮茶风尚关系十分密切,其瓷质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型制。
2、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其纹饰刻得非常清晰,带有北方人的性格特点,史籍上记载又叫刀刀见泥。耀州窑始于唐代,北宋末为鼎盛期,终于民国。
3、龙泉窑。以烧制青瓷而闻名,胎质较粗,胎体较厚,釉色淡青,釉层稍簿。龙泉窑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
4、定窑。主要生产白瓷,是中国北方白瓷的中心,始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定窑大量采用覆烧方法,还使用了一种垫圈式组合匣钵。扩展资料八大名窑分别是:越窑、耀州窑、龙泉窑、定窑、磁州窑、钧窑、景德镇窑和建窑。
9. 中国四大名瓷器五大名窑
中国古代瓷器五大名窑分别为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1、钧窑: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钧瓷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2、汝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
3、官窑:官府经营的瓷窑,也泛指明、清时期景德镇为宫廷生产的瓷器。宋代由官府直接营建,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元代景德镇官窑称“枢府窑”。近代常以帝王年号分别命名,如;“宣德窑”、“成化窑”
10. 瓷器五大名窑之首是什么
汝瓷属五大名窑之首:
传世代表作: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天青釉圆洗等。
官窑:宋代官窑由官府直接营建,分北宋官窖和南宋官窑。
传世代表作:故宫藏有官窑青釉弦纹瓶等。
哥窑:
传世代表作:北京故宫藏有哥窑青釉贯耳瓶等。
钧窑
传世代表作:北京故宫藏有钧窑月白釉戟尊等。
定窑
传世代表作:北京故宫藏有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折沿盘。
:
11. 八大名窑代表器型是什么
1、广东潮州瓷
广东潮州被评为中国瓷都。2004年4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又将“中国瓷都”称号授予广东潮州。潮州是粤东地区的文化中心,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美誉。潮州被称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工艺美术之都、中国陶瓷出口基地、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
2、福建德化瓷
福建德化县被评为世界陶瓷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世界瓷都德化县”,“中国瓷都德化县”。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全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中国十大主要陶瓷产区之一,题词“德化名瓷,瓷国明珠”。这的确能够媲美景德镇。
3、福建永春瓷
福建永春为“中国陶瓷灯饰之都”。永春县,古称桃源,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东溪上游,是泉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是全国最大的陶瓷灯饰生产县。永春县的陶瓷灯饰远销海外,独特精湛工艺博得了中外的好评。
4、河北唐山瓷
河北唐山为“北方瓷都”。唐山陶瓷始于明永乐年间,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主要产品有日用品、建筑瓷、卫生瓷、工业理化瓷、高新技术瓷、美术陈列瓷等,品种多达500多种。有可供建筑装饰用的大型瓷砖壁画等实用陶瓷和艺术陶瓷。
5、浙江龙泉瓷
浙江龙泉是“青瓷之都”。龙泉青瓷始于五代,盛于南宋,极具典雅、端庄、古朴、青淳之特色。产品种类涉及现代与仿古的人物、动物、花瓶、挂盘、茶具、文房用具、高档茶、酒、餐饮、药品皿具、灯具、版瓷版石及浮雕瓷画等。产品品种成百上千种。龙泉青瓷一直被誉为世界瓷器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6、河南省禹州钧瓷
河南省禹州市是中国钧瓷之都。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而禹州则是中国瓷器的重要发祥地,是著名的“中国陶瓷文化之乡”。钧瓷经常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和各国元首,世界各地收藏大家也将其作为珍品竞相收藏。禹州“神垕古镇”之名历史上曾被四次皇封。因至今仍盛产各种陶瓷,“神垕古镇”被誉为全国唯一“活着的古镇”。
7、景德镇瓷
世界瓷都景德镇。宋真宗景德年间,因昌南镇造瓷器品质极好,御赐”景德镇“。从此景德镇开始一步步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制瓷中心。景德镇的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景德镇瓷器世界远销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