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布依族的风俗和文化绘画
布依族住地的选择多重于水源,多选择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平坝或丘陵以及在有河流或小溪的地带建房立寨。布依族房屋建筑,从形式看,有全楼、半边楼、半截楼。房子的大小是论柱头来算,有三个头、五个头、七个头、九个头、十一个头和十三个头的,这些都是根据住房的需要和经济状况来定。
二、婚姻
望漠县布依族婚姻,解放后,根据国家婚姻法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宗族、同姓氏不通婚。自由恋爱、自由结婚是布依族的婚姻传统。男女青年自由恋爱也须有媒人说合,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后方能结婚。自由择偶,男女相悦后,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合要跑“三回九转”,但这与“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包办婚姻截然不同。这只不过是婚姻过程的一种形式,媒人在其中只起个“转弯”的作用。一般说来,望谟县布依族婚姻要经过请媒、订婚、认亲、拜年、请庚酒、择吉日良辰、结婚等程序。
三、丧葬
布依族的丧弃,既肃穆又繁项。从寿终到安葬,要经过报丧、沐浴、敬永别酒、移床下席、人殓、堂祭、赞礼、煮倒头饭、绕棺、吃永别饭、点主、奠别、发丧、土葬、安家神等程序。
四、服饰
布依族是一个古老民族,其服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艺术。布依族妇女勤劳智慧,心灵手巧,在经济落后的时代,从种植、纺织到印染制作,都是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布依族的服饰,古朴典雅,简洁端庄。在色彩上,一般外穿青、蓝二色,内衬白色。
男子的服装:一是对襟短衫,多为夏、秋两个季节或劳动时所穿;二是斜扣长衫,多为天气较冷时或走亲访作客时的男“礼服”;老年人穿的长衫,多数人喜欢挂腰带。男子头部,多数裹花格头帕。男子下身,穿大裆肥口裤子。
女子服装:一是短衣长袖,拴绣花围腰腰,头裹蜡染青布花帕,帕内盘辫,脚穿大口长裤;二是穿半襟大袖长衣,衣长至膝,袖口裤脚绣花边;三是交通沿线或城镇附近村寨的人服饰已有所改变,穿现代服装了。
五、织布
过去,布依族都是自种棉花,自纺自织,自染自缝,基本上每个村寨都有弹花机、扎棉机,大多数人家户都有蜡染缸、纺织机、织布机等设备。布依族染布用的原料是蓝靛,大都是自种,自己加工,也有到市场购买的蓝靛,蓝靛是一种草木植物,也叫蓼靛。布依族土花布全部用手工操作,工艺精细,图案素雅,造型别致。花型有印条、格子、斜纹、梅花、桂花、兰花等图案,蓝白色调分明,线条均匀,立体感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六、工艺
刺绣望谟县布依族称为“刺花”,布依族刺绣的内容十分丰富、绣法多种多样,刺绣题材广泛,它不仅绣在衣裤、布鞋、围腰、手帕、挎包上、还绣在枕套、枕巾、被面乃至桌布、靠垫上。图案大方、生动形象、色泽鲜明、针脚均匀、质感强烈。
银饰布依族自古喜爱银饰,银制品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装饰品,布依族地区有不少银匠,其技术大都是祖传的,密不传外。银饰品主要有手钏、幼儿奶头手钏、百家锁、帽饰、银乌龟、银仙桃、发簪、发笄、戒指、背带银饰、环佩、银碗、银筷、银杯等。有些制品镶上彩色的釉,琳琅满目。
七、节日
望漠布依族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虎节、摘刀节等,春节、端午、七月半、中秋节、元宵节等节日与汉族类似,但过节的内容与形式,自有其民族特色。节日活动内容主要有对唱山歌、耍麒麟、甩糠包、打鸡毛毽、祭祀祖宗等。但凡节日集会,一般都有青年男女社交活动的内容,更增添了节日的情趣和欢乐气氛。
八、饮食
布依族的生活习俗尤其是饮食方面,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一)糯食 望谟布依族地区盛产稻谷、包谷、糯谷、小麦、小米、高粱、荞麦、红苕等粮食作物大米为主。逢年过节,必备糯食:1、粽粑2、糍粑3、泡果4、糕粑5、三角粽6、褡裢粑7、花米饭;(二)肉食:1、腊肉 2、香肠 3、习俗鸡八块 4、狗血 5、血灌肠 6、蜂蛹与虾巴虫 7、蛇肉 8、活血 9、田螺;(三)风味菜:1、血豆腐 2、豆豉 3、豆腐 4、三角豆腐 5、酸菜与酸鱼汤 6、酸笋 7、干板菜 8、玉兰片;(四)酒:1、大米酒 2、包谷酒 3、拐枣酒 4、刺梨酒 5、甘蔗酒 6、一饱二醉 7、酒俗。以歌敬酒 现在的复兴镇者康村一带还保持着古朴的以歌敬酒的习俗。每当客人进村,寨门、路口、转弯处都有身着阑杆服的布依姑娘手持竹筒酒,以歌迎宾,轮番劝敬,许多客人未门已是满面春光了。
九、体育
布依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多体育活动项目。这些体育活动是与风俗习惯紧密相连的,多为欢庆节日的活动内容。寓体育于娱乐活动之中,参加人员较广,场地要求不高,体育用具简单。每个体育项目都充溢着醇厚的生活情趣,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为群众所喜闻乐见。(1、磨秋千 2、八人秋 3、打秋千 4、甩糠包 5、鸡毛毽 6、打格螺 7骑竹马 8、耍麒麟 9、打“童棒”)
十、布依族忌讳
布依族的忌讳较多。如大年初一,忌敲响(避刮大风吹茅房)、忌扫地(避来年跳蚤多)、忌钱米外借失财、忌炒饭吃(避谷穗干萎)、忌女人先串门等。正月十五前,忌房屋附近晒衣服、忌女人坐在院坝梳头。正月间未谢土前,忌动土(避庄稼长不好)、忌搓索子(避稻谷不出穗)、忌在家做针线活(避庄稼长不好)、忌粮草落地(糟踏粮食避雷打)、在土地神、石神、树神附近拉尿拉屎(避得罪神灵会把你嘴巴扭歪会叫你生病)等,当你进布依山寨时,若看到某家门前用竹子缠着一块红布条,表明这家的牛或猪下崽了,生人是殷不能进去的,怕把邪恶带来。如果你到某一个布依族人家去玩,看到香火板上放着一碗水,那么你算是走运了。这说明主人家的娃崽不乖,正需找一个保护人呢!碰到这种场面,你必须讲几句吉利话,然后给孩子取个名字,给块把钱作为见面礼。这时主人就会高兴地杀鸡招待你。从此,你就是他家的亲朋好友了。
2. 布依族图腾绘画
龙图腾和凤图腾的区别在于,图腾对象不一样。
图腾一般是指某个部落或某个国家对某一种生物或什么事物的信仰,。
龙图腾一般是指某个部落或某个国家对龙这一生物的信仰,把龙当做他们的保护神。所以龙图腾的图腾是龙。
凤图腾的图腾是凤,他们把凤当做他们国家或部落的唯一信仰,一直把凤当作他们的保护神
3. 布依族的风俗和文化绘画图片
齐文化,齐国文化是齐地文化的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通常所说的齐文化是指齐国文化。齐文化主要继承姬周文化。战国时各地诸侯相争,使原本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
到了战国时代以后,这种情况更明显,但齐文化还是保留了较多的周文化因子。齐鲁文化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统称,东临滨海的齐国产生了以姜太公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学说又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而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
战国时各地文字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为五大系统: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和西方秦系文字,齐国文字则属于东方齐系。由于各系统的文字大体上相近,只有小部分文字有所差异。因此齐国文书与其他诸侯国往来并没有太大问题。
4. 布依族的风俗图画
布依族,据历史文献和民族学资料考证,是属于古越人中“骆越”的一个支系。布依族的祖先,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于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善良、勤劳、朴实的布依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布依文化。男耕女织的生活习俗如今还在延续。布依族有隆重的传统节日;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有传统的布依服饰;有源远流长的布依婚俗、布依语言、布依名特小吃,在劳动中创造的原生态布依族歌舞。
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很多少数民族逐渐汉化,而安龙、贞丰一带完好地保留了可贵的布依族文化,安龙布依族主要分布于龙山、坡脚、平乐。布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和语言文化。布依语,特别是其语汇(语词及谷语、谚语等)布依族少女部分,保存了本民族的社会历史、思想意识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反映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和诗歌等。在这些表现形式中,诗歌所反映的题材和内容十分广泛,有对古代人类起源和民族迁徙的追述;有对统治阶级罪恶的痛斥和揭露,对善恶的褒贬;有对劳动生产和纯真爱情的赞颂,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布依族多居于平坝或靠近河谷的村寨里,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多色布服装。青壮年男子多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妇女的服饰各地不一,有的穿蓝黑色百褶长裙,有的喜欢在衣服上绣花,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布依族普遍恪守“敬老得少”的社会美德,处处尊重老人。一家有难,全族相帮。妇女善于纺织和刺绣,有民族独特的服饰风格,安龙一带的布依族依然保留了蜡染,纺织等传统的布依族工艺。
5. 布依族绘画作品
吴大恺在传承古人技法的基础上做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和创新,使表现冰雪风光的国画山水图式有了一个重大突破。
袅袅的炊烟,红红的春联,浓浓的过年气息,还有那踩在雪上嘎吱嘎吱的声音,欣赏四川画家吴大恺的这36幅雪景山水,会把我们一下带回到童年时代,勾起我们最温暖的那段童年记忆
他以黑白对比留白,画出冰天雪地的优美意境,以不画而画,突出画面的冰雪的层次感,达到了道家的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
吴大恺的雪域山水系列相当丰富,在他的笔下有素雪江山、千里苍翠之景,有半夜一窗梨花雪,平明万树迎春风之意。他写飞雪飘舞,雪霁初融,画晴雪映日、醉雪飘摇、残雪迎春。
吴大恺的雪景既来自传统的绘画意蕴,又有明显的时代特性。他所表现的雪景境界是空寂、宁静、清寒的境界。“一片冰心在玉壶”,描绘冰清玉洁,宁静明澈的雪的世界,旨在抒写自我的高洁情操、恬淡心灵,朴实平淡、宁静致远,在渺远清澄中品味禅意与哲思,在清幽空寂中体悟宇宙情怀。面对瑞雪兆丰年的喜悦和激动,展示他对于冰雪之美的浪漫激情,突显画家沉静、平淡、潇散的文人情怀。
6. 布依族民族画
找准一个民族,画一副民族的节日图片(简单些就行)画面简单明了些,字写多点,端正些
7. 布依族特色画画
布依族的服饰特色是洁净淡雅和庄重大方。男子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包蓝色或白底蓝方格头巾。妇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长裤,或套镶花边短褂,或系花围腰,也有着大襟大领短袄,并配蜡染百褶长裙的。节日里还佩戴各种银质首饰。布依族村寨多依山傍水或建于河谷平坝上。
8. 布依族的风俗和文化绘画作品
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人类精神所走过的历程应该是由宗教逐渐地走向人文主义。宗教绘画的一大主旨便是神圣性。体现神的静谧与快乐,体现信众的虔诚或者是苦难。在他们的画里,假若我们把自身融入到那个时代的氛围中去的话,那么我们对于画面的感受与不融进去是不太一样的。
尽管如今我们很难再去体会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初期的那种人类的精神状态,但只要看看那个时代的影视作品,我们也许或多或少都能体会出那个时代的那种艰难。
那个时代的人并不如当今的我们那般聪慧那般的见多识广,因而他们的思索自然就会有着这样那样藩篱。人文主义状态之下的绘画与宗教状态之下的绘画究竟有着何种区别呢?也许还是有的。在波提切利、拉斐尔、乔尔乔内以及提香等等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的绘画中,人文主义的体现是多种多样的。既包含人物的神情、衣着也包含人物背后的风景。
维米尔的巴洛克与卡拉瓦乔的巴洛克区别也是有的。前者似乎注重寻常人家的生活,而后者更注重华丽的宗教场景渲染。即便是卡拉瓦乔的静物似乎都体现着上帝的神圣之光。
巴洛克是文艺复兴的后续,但因为宗教改革的介入,在某种程度上巴洛克又回复到宗教相关的事物上去了,但维米尔似乎不是这样的。
在今日维米尔的这幅自画像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现代画家,尤其是数字艺术家才想绘制的方式吧。
在这幅自画像中,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一个调皮的人。假若我们把画中维米尔的衣着及发型都变化一下的话,从神情以及表现来看,那么我们把画中的维米尔称为现代人亦是无妨的。
人文主义与宗教绘画的区别就在于人文主义追逐人的个性及其表达,而宗教绘画追求画面的神性。
9. 布依族的艺术
布依族服饰也反映了其传统文化心态及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
每逢节日,布依族人民就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服饰展示出来,作为美的竞赛。男女青年在表示爱慕时,姑娘们常用自织的布匹和衣服、手帕、鞋等作为信物。
在布依族的婚姻中存有“不落夫家”之俗。姑娘必须通过“戴假壳”仪式才标志正式婚姻开始。“假壳”是一种帽子,形似簸箕,以竹笋壳为架,用青布结扎而成,戴时再加一块花帕子。
布依族未婚姑娘都梳辫,婚后一段时间仍住娘家。在婚后当年的八九月到次年的四月期间的某一天,由新郎家的两位妇女趁新娘不备,将其搂住,强解发辫,换上“假壳”,之后方可到夫家生活。
10. 布依族的民间艺术
济宁家乡的民间艺术包括,剪纸、烙画、刺绣、古绣球等手工艺术品。其中烙画是汉族传统艺术珍品,可以在木板、树皮、葫芦等木质材料上,用火烧、热烙、铁餵出烙痕作画。葫芦烙画,既美观又好保存,寓意吉祥,很受市民欢迎!
11. 布依族的民族文化以及风俗
布依族重礼好客,贵宾到来,有“进门酒”、“交杯酒”、 “格当酒”、“转转酒”、“千杯酒”和“送客酒”等六道酒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