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rus,Petrus的读音

本文目录一览

1,Petrus的读音

这是一人名唉,彼得勒斯

Petrus的读音

2,PETRUS怎么念

两种念法柏翠斯柏图斯都可以

PETRUS怎么念

3,波尔多名酒柏翠酒标上写的是PETRVS还是PETRUS这个名字有没有什么意思

正确写法是petrus 乃是酒王之王 柏图斯 ,酒名便是圣彼得之意,圣彼得乃是耶稣十二门徒中的第一门徒,彼得这个名字也是耶稣亲自取的,彼得乃有“磐石”之意,耶稣对彼得说过,“我要把教会建在磐石之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它。我教给你两把钥匙,一把开启天国之门,一把用于关闭地域之门。”柏图斯酒标上的圣彼得在葡萄蔓藤之中手执天堂的金钥匙,开启这款顶级的佳酿,如同和圣彼得打了招呼,如果天堂也有美酒,祝您最后成为上天堂的哪一位!

波尔多名酒柏翠酒标上写的是PETRVS还是PETRUS这个名字有没有什么意思

4,柏翠是哪国的牌子

柏翠Petrus是中国品牌。petrus柏翠柏翠电器是国内西式小家电的领导者之一,在大中华区市场,与客浦电器同属caple(中国)投资公司授权管理。成立于2007年,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西式精品健康家电商品。公司在中国大陆主要生产销售家用面包机、电烤箱、原汁机、咖啡机等西式精品小家电。柏翠面包机在行业内具有领先的创新技术,是行业创新的领导者。产品在欧洲大陆,东欧,澳洲,俄罗斯,巴西,日本等国家有售。柏翠面包机使用技巧1. 将面包桶从面包机中取出,用水清洁干净,倒入已经搅拌好的水、牛奶或鸡蛋等液体,准备和面。2. 可根据自己口味选择,如果想做咸味的面包,则在面包桶的一角加入盐,如果喜欢甜味,就可在面包桶的另一角加糖,然后将面粉倒入其中,并且使面粉把水面覆盖住。3. 先不要急于搅拌,要在面粉上挖一个小洞,倒入酵母粉,千万不要忘记要发酵这一步,不然会影响面包的制作。4. 一切准备就绪后,将面包桶放进面包机并卡好,接上电源并选择程序,按照每款不同的面包机的程序使用,选择相应的发面程序,这样就可以等待发面,按下启动键,面包机开始揉面,制作面包额定程序正式开始。5. 面包机搅拌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停下来,这时按下“启动/停止”键,结束此程序。否则面团会开始发酵的。6. 搅拌好后,加入软化的黄油,重复“发面团”程序,直到面团达到扩展状态。

5,柏图斯的历史

柏图斯酒庄(Chateau Petrus)位于法国波尔多的波美侯产区,是该产区最著名的酒庄。酒庄拥有近12公顷土地,这在区内大多是袖珍型小酒庄的波美侯已算得上杰出。最初,柏图斯酒庄只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酒庄,在波美侯地区也仅排名第四、第五。1925年,由一位饭店的老板娘鲁芭夫人(Mam.Loubat)从园主阿诺(Arnaud)家族购得后,才改变了柏图斯的命运。当时鲁芭夫人家族已在本地区拥有两家酒厂,弟是本行政区利布尔讷(Libourne)市市长,她本人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利布尔讷市拥有一家饭店。购得柏图斯后,她便爱上了本园。鲁芭夫人致力于打响其知名度。首先,她将本酒价钱提高,使得其不再是“泛泛之酒”。其次,将柏图斯介绍给她所认识的富豪朋友,柏图斯因此在法国的高级社交圈内迅速流行起来,不再是“乡下绅士”的专利品了!随后,鲁芭夫人又开始了彻底决定柏图斯日后身价的任务:打进英国的皇室。当伊丽莎白二世订婚的时候,鲁芭夫人进献的柏图斯已是皇室贵族们的杯中物。所以,1947年女王婚礼正式举行之际,鲁芭夫人也是获有皇室礼宾司寄发印有皇室雄狮与独角白马王徽喜帖的贵宾。人人都知道,正像歌剧新手要成名,必先在意大利,特别是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受到喝彩,才可以展开光辉灿烂的演唱生涯一样,一瓶有志‘上升”的葡萄酒要受肯定的“史卡拉”不在巴黎,而是在伦敦!所以,鲁芭夫人倒也会利用此千载难逢的时机,带着自己园中的佳酿径赴伦敦,一下子就成功地使伦敦一流餐厅的酒单上加列了柏图斯的名字。鲁芭夫人善用的这种经营上层社会的交际手腕,日后就变成了柏图斯攻城掠地的不二法门。1961年,鲁芭夫人去世。鲁芭夫人没有子女,只有两位姊妹有孩子可以继承,但皆不能担负大任,所以鲁芭夫人生前就预做安排,将本堡股份分成3份,一份让售予酿酒甚有成就的木艾(Jean-Pierre Moueix)家族,另两份由外甥继承。1964年,木艾购得其中一位的继承权,而成为经营者。木艾家族本以经营牧场、牲口买卖为主业,善于并购一些经营不善或面临资金短缺窘境的一流酒厂。“木艾王国”旗下的酒厂包括拓塔诺瓦堡及彭马鲁拉图堡(Latour a Pomerol)、弗尔·柏图斯(La Fleur-Petrus)。木艾家族在20世纪60年代重施故伎,又攻占了白宫,受到肯尼迪家族(特别是一切唯法国是尚的杰奎琳)的赞赏。几乎在一夜之间,华府的社交界名人竞相谈论柏图斯,绅士名媛若不知柏图斯为何许物,就会被认为是来自德州的乡巴佬。柏图斯经此一跃而登龙门,也成就了鲁芭夫人生前的遗愿。由于法国波尔多地区1855年的酒庄评级只针对梅多克区,并未将波美侯地区包括在内,因此柏图斯酒庄酒迟迟未能得到官方的肯定。然而波美侯地区佳酿众多,且品质极高,柏图斯红酒更是其中的翘楚,要求重新评级的呼声不绝,但这个举措还是在1961年宣告失败,法国不愿更改自1855年以来的传统。虽然如此,柏图斯酒庄仍被葡萄酒界尊为顶级酒庄。

6,PETRUS帕图斯红酒是干红还是正统的红酒甜型

这位朋友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Petrus被称为法国红酒之王,价格比五大酒庄的还要贵,属于传统的干红葡萄酒。在波尔多的4个红酒产区内Pomerol是其中最小的一个,总面积只有740公顷。这里的酒庄也差不多全是小农作业,面积不到1公顷的有很多。但是也许是物以稀为贵,也许是小酒庄可以精工细作,这里出产的酒比波尔多其他地区都要贵。而其中Chateau Petrus则是领军人物。Chateau Petrus面积为28.5英亩,所种的葡萄为Merlot 95%,Cabernet Franc 5%植株的平均年龄40年,年产量为4500箱。 Petrus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彼得”,它是以耶稣的门徒圣彼得而命名的,大家在Chateau Petrus酒标上可以看到手握天堂钥匙的圣彼得。Chateau Petrus不象Romanee Conti酒园的历史那么悠久,甚至到了1945年,他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酒庄。他近年来的成功全要归功于他的后天努力了。Chateau Petrus这个名字出现于1837年,那时他在Pomerol地区排在4、5名的位置。1893年,Chateau Petrus的位置提升到Pomerol的第二位,价格大概在Medoc区二等和三等之间。到了1925年,一位饭店的老板娘Loubet夫人购买了Chateau Petrus以后才从根本上改变了Petrus的命运,这要归功于她高超的推销手腕。Loubet夫人拥有本地区2家酒厂和当地一家饭店,是一个知名企业家,弟弟是市长。Loubet夫人收购酒庄后就开始致力于打响他的知名度。首先是将价格提高,其次她将Petrus介绍给自己的富豪朋友,从此Petrus在法国高级社交圈内流行起来了。从此,Petrus再也不是乡下绅士的代名词,而逐渐成为上流社会的饮品。随后,Loubet夫人决定进军英国皇室,因为他甚至得到了英国市场,才能有国际声誉。当伊丽莎白女皇二世订婚的时候,Petrus成为了贵族们的杯中之物,从此成了在英国上流社会的名品。Loubet夫人在1947年女皇正式结婚大典时成为了皇室的贵宾。Loubet很善于运用上层社会来进行推销,1961年她去世后,Petrus分成3份由Lacoste、Loubet和Moeuix家族所有。而Moeuix家族继承了Loubet夫人的经营作风,于60年代占领美国白宫,受到肯尼迪家族的赞赏。 当然Petrus的成功仅仅有商业头脑,靠炒作是绝对不可能的,一定有其在质量上过人一筹的地方。Petrus酿酒完全采用一种不计成本的理想主义做法。 Petrus的土壤表层为粘土,下面是陶土层、更深一层是含铁量很高的石灰土,这一层有着极好的排水性能。庄园种植葡萄的密度为每公顷6000株,植株年龄都比较老,再加上严格的剪枝使得产量极低。为保证质量,葡萄要在全熟而没有过熟的时候采摘下来,采收的时间是下午,为的是让上午的阳光将葡萄上的露水晒干。180个工人用2~3个半天的时间将葡萄采摘完毕,避免葡萄成熟度不同而影响风味。采摘完毕后,每粒葡萄还要经过严格的手工筛选。发酵完成后,就还要在不同的新橡木桶中陈酿22个月左右,让酒吸收不同橡木的香味。大概3个月就要换一次桶。酿成以后的Petrus十分丰浓凝缩,具有强烈的黑樱桃颜色,和香料和梅子的香气和特有的泥土味与高级的松露香。口感柔滑,带有高级成熟的单宁味。帕图斯的黄金年份 1961 年份帕图斯:入选美国《葡萄酒观察家》杂志1999年1月发布的“20世纪的12瓶梦幻之酒”排行榜。 1998 年份帕图斯:入选英国《滗酒器》杂志2004 年8月发布的“今生不容错过的100 瓶葡萄酒”排行榜。 罗伯特·帕克100分年份:1961、1989、1990、2000、2005。 二战以来的好年份:1945、1947、1949、1950、1953、1961、1964、1970、1975、1982、1985、1986、1989、1990、1995、1996、1998、2000、2002、2005。 “Petrus”前面没有波尔多酒庄通用的“Chateau”字样;“Petrus”的写法为拉丁文“Petrvs”;图案为耶稣第一门徒圣彼德(Saint Peter)的画像,他手持一把天堂之门的钥匙。

7,谁能介绍一下佩特拉

约旦西部城市。位于马安西北、哈隆山麓。古代曾为重要的商路中心,厄多姆国的都城。1812年以来陆续发现许多古迹,大都雕刻在一条深谷的岩壁上。为约旦旅游业的重点城市之一。佩特拉古城,峡谷中的城市佩特拉(Petra)是约旦的一座古城,位于约旦安曼南250公里处,隐藏在一条连接死海和阿卡巴海峡的狭窄的峡谷内。佩特拉一词源于希腊文“岩石”(petrus)。很可能《旧约全书》中称的“塞拉”(意义也是岩石),即摩西出埃及后“点石出水”的地方,就是佩特拉。但也有学者认为《旧约》中的塞拉只是指石头,而不是一个城市的名字。 【名称】它以岩石的色彩而闻名于世。佩特拉因其色彩而常常被称为“玫瑰红城市”。这是源于19世纪的英国诗人J·W·柏根的一首诗里的一句:“一座玫瑰红的城市,其历史有人类历史的一半。”(但几年之后,当柏根去该地参观后,他不得不承认当初所作出的此番描述是不确切的,佩特拉并非是玫瑰红色的,它甚至不能称为一座城市,却更像一座纪念碑似的公墓——这儿的房屋可能是泥制的,现在已不复存在。实际上,这里的岩石不只呈红色,还有淡蓝、橘红、黄色、紫色和绿色。)佩特拉在希腊语里是”岩石”之意,这个名字取代了《圣经》中的”塞拉”一词。据一些神话传说,这里是摩西(古代希伯菜人的领袖—译注)点出水的地方。这个事件发在生古代希伯菜人从埃及出 逃后处于一片荒野的40年里。【历史沿革】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这里曾是古代纳巴泰(也有译为“纳巴特”的)人建立的厄多姆王国都城。公元前6世纪,阿拉伯游牧民族纳巴泰人的部落控制了约旦阿拉伯干河(意为一年中某段时间内河水泛滥的沟壑)的东部,纳巴泰人从阿拉伯半岛北移进入该地区(今天约旦和南叙利亚境内)。大约公元前312年,纳巴泰人(古代阿拉伯部落)在此定居。在他们建造的众多安居地中,尤以首都佩特拉最为突出:这是亚喀巴与死海间的一片长峡谷区域。由于控制了重要的贸易通道,纳巴泰人变得强大而富有。佩特拉是他们的遗产。这些墓碑群曾被认为是房屋,现在人们认识到这是些坟墓,它们开凿于海拔914米的难以到达的岩石中。有的墓碑群图案细致典雅;有的是纳巴泰特色的“阶梯式”山墙压顶装饰,体现了埃及和亚述建筑的风格。整个建筑重点放在正面,内部则是毫无装饰的巨室。聪明的纳巴泰人选择佩特拉基于以下理由:第一,它易守难攻,唯一的入口是狭窄的山峡,敌方无法调集大军攻城,可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第二,资源丰富,环抱城市的高地平原上森林繁茂,木材丰富,牧草肥沃,利于游牧;第三,水源充足,一股终年不断的喷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公元106年,古罗马人接管佩特拉以后,佩特拉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并曾一度是罗马东部省城的佼佼者,拥有广场、公共浴室、剧场等所有古罗马文化常有的建筑。在罗马人统治下,佩特拉曾一度繁荣昌盛,罗马工程师们铺筑商道,改进灌溉设施。可是佩特拉的贸易——该城的经济支柱却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货物依靠海上运输海上运输,地中海岸的一座名叫亚力山大的城市抢走了它的一部分生意;陆地运输也开始变化,罗马人在它北部兴建了一条大路,连通了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与美索不达米亚(今天的伊拉克),掠走了更多的运输贸易。到了公元3世纪,佩特拉的经济实力和财富大大减弱。公元3世纪以后,随着贸易路线的改变,佩特拉的重要性大为削弱。最终它被遗弃了。而后的漫长岁月中,除了阿拉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贝督因人外,少有游人访问此地。佩特拉只为当地部落的居民所知。 公元4世纪,佩特拉沦为拜占庭(或称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在这期间,它成为一座基督教城市,是拜占庭(或称东正教)大主教的居住地。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地区东山再起,迅速波及西亚和北非地带。伊斯兰帝国日趋强大,最终控制了从西班牙到阿富汗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佩特拉区又成了伊斯兰帝国的一个小省。 【地理位置】佩特拉的地理位置极其神秘并很特殊,唯一的入口是狭窄的山峡。此峡谷最宽处约7米,最窄处仅能让一辆马车通过,全长1.5千米左右。进入峡谷,甬道回环曲折,险峻幽深,路而覆盖着卵石。峭壁上的岩石,在风雨长期作用下变得平整光滑,似刀削斧砍。顺峭壁仰望苍穹,蓝天一线,壮观而又美丽,“一线天”的名称由此而来。 公元1812年,佩特拉被一个名叫约翰·伯克哈特的瑞士探险者重新发现。此人能说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打扮得像一名穆斯林。他说服了当地的一位向导,表示希望能在一座墓前敬献一头山羊(因为他听到传说这座墓的附近有一座被埋没的城市)。那位向导便带着伯克哈特沿着如今游客到佩特拉的必经之路锡克——一条深陷在岩石的狭窄的裂缝行进。当他们沿着狭窄、隐蔽的锡克前进时,忽然间看见了阳光照射下的宝库正面,毫无疑问,这样的经历在任何时代都给人一种惊奇的感受。 【城市建筑】佩特拉整座城市的高大雄伟的殿堂排布在周围山崖的岩壁上,门檐相间,殿宇重叠,十分壮观。山谷在宝库的一边展开,展现出众多的开凿于岩石中的坟墓。这些墓由粉色的沙岩构成,也掺杂着很多其他颜色。有的碑上的雕刻暴露在风中,受到侵蚀而无法辨认。有足够的考古学方面的证据表明,早先的佩特拉既不是玫瑰红的也不是类似鲑鱼的粉红色,而灰泥粉饰,与今天看到的情况完全不同。 卡兹尼宫殿(Khazneh)“宝库”卡兹尼建于纪元初年,其建筑特色具有典型的古希腊后期建筑风格。这一建筑的设计风格与其说是纳巴泰式,不如说是古典式的。这是一座在岩石中建成的巨型建筑——其正面宽27米(另一资料:30多米),高40米,入口高达8米,使得任何站在里面的人都显得极其渺小。 卡兹尼名为“宝库”是因为传说这是历代佩特拉国王收藏财富的地方。整个殿门分两层,下层有两根罗马式的石柱,高10余米,门檐和横梁都雕有精细的图案。殿门上的约3个石龛中,分别雕有天使、圣母以及带有翅膀的战士的石像。宫殿中有正殿和侧殿,石壁上还留有原始壁画。 进入其中后有一巨室,石阶尽头是一壁龛,其中或许存放过一位神的塑像。前面的空地是专门容纳前来朝拜的巨大人群的。佩特拉正面顶部的瓮被认为曾是用来存放某位法老财宝的,以前许多的旅游者曾尝试用枪击中这只瓮以获取其中的财宝。 从佩特拉中部出发经半小时的山路便到达代尔。代尔是重要的进行宗教庆祝活动的场所。高地另一段陡峭的山路通往阿塔夫山脊。在一片人造的高地上有两方尖碑,山腰再往上一些是另一块被夷平的地,约有61米长,18米宽。高地被理解成用于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高祭台上是放祭品的地方,纳巴泰人供奉两个神:杜莎里斯和阿尔乌扎。这里的祭台有排水道。可能是用来排放血的,有迹象表明,古纳巴泰人曾用人来进行祭祀。 西克峡谷(Siq)一位学者旅游此地是这样描绘佩特拉的: 通往佩特拉的必经之路是一个叫西(锡)克的山峡,深约200英尺。这条天然通道蜿蜒深入,直达山腰的岩石要塞。这就是加保·哈朗(圣经中称为荷尔的)要塞。西(锡)克山峡漆黑一片,回声荡荡,可是一转过这令人毛骨悚然的山峡,则是另一番景观,世上最令人惊叹的建筑就呈现在眼前:高130英尺,宽100英尺,高耸的柱子,装点着比真人还大的塑像,整座建筑完全由坚固的岩石雕凿成形。这座建筑名叫卡兹尼,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色彩,由于整座建筑雕凿在沙石壁里,阳光照耀下粉色、红色、桔色以及深红色层次生动分明,衬着黄、白、紫三色条纹,沙石壁闪闪烁烁,无比神奇。 过了卡兹尼,西(锡)克峡霍然开阔,伸向约1英里宽的大峡谷。这峡谷中有一座隐没于此的城市:悬崖绝壁环抱,形成天然城墙;壁上两处断口,形成这狭窄山谷中进出谷区的天然通道。四周山壁上雕凿有更多的建筑物。有些简陋,还不及方形小室大,几乎仅能算洞穴;另一些大而精致——台梯,塑像,堂皇的入口,多层柱式前廊,所有这一切都雕筑在红色和粉色的岩壁里。这些建筑群是已消失的纳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庙。 【现代】到了20世纪,佩特拉成为旅游圣地,同时也成了考古学家研究的重要而严肃的课题之一。首批当代考古队考察了佩特拉的石雕墓地和庙宇,研究者们确定佩特拉建筑融入了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希腊以及罗马的建筑风格,展示出一个多国文化交流中心城市的风貌。 1985年佩特拉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V)作为约旦的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第一份文化遗产。 佩特拉如同一本仅被读过几页的书,无论你走到佩特拉的何处,你都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一些谜。这里有许多无法解答的问题,而神秘的气氛使得这原已特别的地方更具吸引力。 愿考古学家和研究历史的学者向我们揭示更多有关佩特拉从史前到伊斯兰时代的历史。ACOR总裁于1994年这样说,“佩特拉城几乎还未被人触及过,我们期望会有许多惊人的发现等待着我们,这是个一流的考古地,一个中东最大的考古宝藏。” 另外,电影制片人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乔治·路卡斯合作,曾实地拍摄了影片《印第安纳·琼斯和最后的十字军》 (又名《圣战奇兵》),以与考古学家们截然不同的艺术方式使佩特拉名垂青史!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