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茶工艺的演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茶这种饮料,关于喝茶有些人还是懂得比较多的,但是关于制茶这一方面,了解的人确实很少。在我国,茶叶的制法经历了咀嚼鲜叶、生煮羹饮、晒干收藏、蒸青作饼、炒青散茶等制造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和对茶叶认识的加深而慢慢发展的一个过程。

茶最早开始利用可以从传说的神农尝百草算起,那个时候主要是生嚼鲜叶(因为当时是没有用火来煮东西的习惯的),之后就是生煮羹饮,在《晏子春秋》中记载晏子的“食茗茶”就是这种利用方法。后来人们发现可以将茶叶晒干收藏,这样保存的时间可以很长,还可以随取随用。接下来就是采叶作饼了,三国时,在张揖《广雅》中记述:“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上面是早期的茶饼及饮用方法 。

zhicha

中唐以后,采叶做茶饼的制茶工艺逐步完善。唐代的茶叶制造会以蒸青团饼茶为主,其制作步骤是将新采回来的茶叶蒸软,之后捣碎放进特制的规承中压扁制成团饼,然后将这个做好的茶饼烘干即可。

宋代的制茶技术在唐代的基础上做了改进,一是蒸后要榨去部分茶汁,而是压模纹饰精细,因为有了贡茶制度的产生,还会将饰面花纹还会出现龙凤之类。此外,还有散叶茶的生产,散茶是蒸青之后直接烘干呈松散状的。

宋代之后,散茶得到进一步发展,到了元代时期就主要是散茶、末茶了,但是团饼茶依然占有相当比重,直到明代以后,朱元璋于洪武初年昭罢了贡茶,此后,除了茶马交易还保留部分的团饼茶之外,其余的都是蒸或炒制的散茶,这种形式一直发展到如今。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