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岛啤酒有多少个分厂
青岛啤酒有5个分厂,一啤在登州路,二啤在河西,三啤在平度,四啤在沧口,五啤在沙子口。青岛啤酒产自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是国营青岛啤酒厂,1903年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是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跻身世界品牌500强。青岛啤酒风味纯净协调,落口爽净,具有淡淡的酒花和麦芽香气。原料选用。1、麦芽:采用进口优质大麦,经青岛啤酒独特的制麦工艺精心制备而成。2、大米:以国内领先的大米新鲜控制技术保证大米的优质新鲜,并采用适宜的代码配比。3、酒花:采用优质新鲜的青岛大花和制定的优良香花。4、水:酿造用水。5、酵母:采用青岛啤酒独特的啤酒酵母。我国古代的原始啤酒可能也有4000至5000年的历史,但是市场消费的啤酒是到19世纪末随帝国主义洋枪洋炮一起进来的,在中国建立最早的啤酒厂是俄国人在哈尔滨八王子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此后五年时间里,俄国、德国、捷克分别在哈尔滨建立另外三家啤酒厂。
2,北京五星啤酒酒厂
十多年前,燕京啤酒还没出来的时候,京城百姓喝啤酒基本上就认五星啤酒和北京啤酒。当时,五星啤酒地处城西、北京啤酒位于城东。于是,就以天安门国旗杆为界,五星啤酒主要在城西销售,北京啤酒侧重在城东经营。可是,就是这么响当当的老字号,在十几年间一下子几乎销声匿迹了。事实上,北京五星啤酒厂从1980年才开始使用,最早的字号叫双合盛啤酒汽水厂,厂址就位于广安门外东半壁街的旧观音寺。“双合盛”的创始人是张廷阁、郝升堂两位义结金兰的好友。光绪年间,山东大旱,这二位背井离乡,被俄国人骗到西伯利亚的金矿上做苦力。后来,哥俩一起逃到海参崴车站谋生,先是当搬运工,后来稍有积蓄便开了一家杂货店,两人为图财源茂盛,店名定为“双合盛”。意思是两人合到一起,加个“盛”字是预祝生意“兴盛”。到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双合盛”在他们的苦心经营下已具相当的规模和实力。民国初年,受当时“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张廷阁回国发展。1915年,他在京城创建了双合盛啤酒汽水厂。随后,张廷阁在民国政府农工商部将自己生产的啤酒和汽水注册为“五星”标牌。但是,没过多久,双合盛因为人力不足,放弃了五星汽水的生产经营,集中全力搞五星啤酒的生产经营。双合盛酒厂创建初期,只有一所糖化室、一所烤原料设备和三处酒窖。后来,根据生产发展需要,1921年和1930年,进行了两次扩建,添置了自动式烤原料设备一所、大型糖化室一处,更换两部大型装酒机,扩充八处酒窑,同时自造酒瓶,以防假冒。全厂职工也从建厂初期的60多人发展为500多人。最高年产啤酒10万箱,大约3000多吨。销售到天津、青岛、大连、香港、澳门以及南洋各地。双合盛啤酒厂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关键在于重视啤酒的质量。水质的好坏和啤酒的质量有极大关系。选厂址前,张廷阁请人调查北京四邻的水质,经化验认为广安门外的水清、味甜,适合生产啤酒。生产啤酒的另外两个主料是大麦和大米。双合盛选定了徐水和宣化一带所产的大麦,那里的大麦个大、皮薄、色泽金黄。大米则选用洁白、颗粒整齐的籼米。制酒的酒花由捷克进口,酵母由丹麦进口。同时,双合盛啤酒厂重金聘请捷克人尧西夫格拉为技师,负责管理全厂的啤酒生产。为了保证质量,双合盛每个工艺过程都有人检查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宁可废弃,也不能影响声誉。尧西夫格拉总是严守最后一道工序———灌装。经他亲口品尝,合格后才能开机灌瓶。因此,双合盛的五星啤酒,口感醇厚,“杀口”强,具有浓郁的麦芽香味。1921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五星啤酒获得了两项大奖;1929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五星啤酒获得金奖。 1949年4月,北京解放后,双合盛啤酒厂进行公私合营,成为北京首批公私合营的企业。啤酒品种由解放前的五星啤酒和慕尼黑啤酒两种发展为近10种。1959年,周恩来总理指定五星啤酒为国宴用酒。1965年,双合盛啤酒厂更名为首都啤酒厂。1980年,又更名为北京五星啤酒厂。 五星啤酒最辉煌的时候,应该就是我在成都喝五星啤酒的日子。当时,五星啤酒厂通过联营和兼并,一下子在全国发展到40多家分厂,成为国内最大的啤酒集团。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管理跟不上去,质量大幅下滑,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由此,五星啤酒厂背上了5亿多元的巨额债务。此时,美国亚洲战略投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选择与五星啤酒厂合资,组建中美合资亚洲双合盛五星啤酒有限公司。合资后,外方的资金马上到位,一下子投入5.4亿元,基本还清欠账,企业前景一片大好。2000年8月,我应邀来到五星啤酒有限公司美国投资方———亚洲战略投资公司。没想到,参加的竟然是亚投将向青岛啤酒转让双合盛五星啤酒有限公司股份的通气会。亚洲战略投资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ackPerkowski对我说,亚投与五星啤酒从一开始合资以来,双方一直没有达成很和谐一致的决定,通过内部因素解决外部矛盾,以致造成五星品牌价值有所降低。亚投退出了。 当时,五星啤酒已经停产3个月,在北京市场销量仅9000吨,占市场份额1.5%。北京亚洲双合盛五星啤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孝军总结为“钱花光了、酒罐空了、市场丢了,五星处于危机之中。”五星啤酒公司一位负责人认为,五星啤酒的退步,关键在于合资时资产评估过高,成本加大,难以迅速形成规模效益。面对同行业的低成本扩张,无法跟上形势扩大规模。就这样,青岛啤酒利用收购五星啤酒实现了进入北京市场的目标。 现在,北京五星青啤有限公司便是目前青岛啤酒在北京的两个工厂之一,五星啤酒作为青岛啤酒的子品牌仍然存在。但是,随着青岛啤酒北京公司的产品结构调整,青岛啤酒在北京将以自有品牌为主,其控股的五星啤酒比重将越来越小。据说,眼下能喝到的五星啤酒只有听装的了。
3,中国有哪些过百年的老品牌啊
中国有百年历史的老品牌如下:1、六必居,北京,公元1530年,至今488年历史六必居始于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原是山西临汾西杜村人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兄弟开办的小店铺,专卖柴米油盐。六必居起初经营“柴米油盐酱醋”,酱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自从严嵩题匾之后,就出门了,买酱菜的人越来越多,酱菜也从此出名。后来慢慢的就专门腌制酱菜。2、陈李济药厂,广东,1600年,至今有418年之久陈李济创建于公元1600年(明朝万历27年)。在清代,同治皇帝因服其“追风苏合丸”,药到病除,称其神效。由此,以“杏和堂”为商号的广东陈李济,更名躁大江南北。光绪年间,“帝师”翁同和又为之题写“陈李济”店名,三个鎏金大字至今尚存。3、张小泉,1663年,杭州,至今355年历史张小泉品牌成名于1663年(癸卯年),是中华老字号,以往是宫廷御用刀剪,现在是刀剪行业中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自古就有南有张小泉,中有曹正兴(1840年),北有王麻子(1651)的说法。曹正兴和王麻子剪刀也是老字号,但是没有张小泉的品牌名气响亮。4、北京同仁堂,1669年,至今349年之久同仁堂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医药品牌,是中国老字号家族企业里的佼佼者。同仁堂制药历代不变的古训: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同仁的释义,“天下为公”是为同,“仁者,爱人也”是为仁。5、王致和,北京,1669年,至今349年之久王致和屡试不中,遂尽心经营起臭豆腐来。至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他便于延寿寺街西路建作坊立招牌:“王致和南酱园”,雇师招徒,以经营臭豆腐为 主,兼营酱豆腐、豆腐干及各种酱菜。不久,臭豆腐的销路扩大到东北、西北、华北各地。经多次改进,臭豆腐于清末传入宫廷御膳房,成为慈禧太后的一道日常小 菜。由他奠基的王致和酱园历经300多年而不衰,且越做越红火。建国以后,在王致和、致中和、王艺和、王政和4家私人作坊基础上,发展建立了北京王致和腐乳厂。于2009年改制,更名为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专业生产腐乳等调味品系列产品。产品行销全国,远销美国、欧盟、韩国、日本等国家,北京市场覆盖率达95%以上。6、鹤年堂北京鹤年堂成立于1405年(明永乐三年),是由元末明初著名回回诗人、医学养生大家丁鹤年创建的。医药养生店。7、便宜坊北 京便宜坊烤鸭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餐饮集团。旗下拥有众多老字号餐饮品牌: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以焖炉烤鸭技艺独树一帜的“便宜坊烤鸭店”; 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乾隆皇帝亲赐蝠头匾的“都一处烧麦馆”;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光绪皇帝御驾光临的“壹条龙饭庄”;建于清道光二十 三年(1843),北京八大楼之一的“正阳楼饭庄”。8、九芝堂九芝堂前身“劳九芝堂药铺”创建于1650年。2004年2月,2006年9月,“九芝堂”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9、王麻子王麻子,始创于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其传统锻制技艺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都一处烧麦馆都一处烧麦馆坐落在繁华的前门大街36号,始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距今已有280年的历史,是北京有名的百年老店之一,都一处烧麦馆并没有注册商标和企业,所以只是一个经营的比较久的店。11、天福号天福号始创于清乾隆三年(即公元1738年)的,创始人是清乾隆年间的山东掖县人刘凤翔。2008年天福号酱肘子制作技艺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马聚源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至今已有201年的历史,在清末民初时北京城曾流传着一个顺口溜“头戴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用以向别人炫富,可见马聚源的帽子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了。13、内联升创办于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以生产制作千层底布鞋而闻名中外,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手工制作布鞋的生产企业。14、瑞蚨祥高级定制的中国领导品牌,在旧中国北京天津盛极一时。1862年(清同治元年)创建于济南。15、全聚德餐饮,品牌诞生年代:1864年,北京,全聚德烤鸭,去过北京的人几乎都要去吃。16、稻香村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清光绪21年),位于前门外观音寺,南店北开,前店后厂,很有特色,(时称“稻香村南货店”),是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扩展资料京城老字号最常用56个字 绸布店多用“祥”字 钱庄常称“恒”字 京城老字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饭庄多用“居”和“楼”字,药铺多用“堂”字、绸布店多用“祥”字、钱庄业多用“恒”字。由此饭庄有“八大居”(砂锅居、天兴居、鼎和居、广和居、义盛居、同和居、天然居、会仙居)和八大楼(东兴楼、致美楼、泰丰楼、鸿庆楼、萃华楼、新丰楼、安福楼、鸿兴楼)。药铺有“四大堂”(同仁堂、鹤年堂、千芝堂、庆仁堂);钱庄有“四大恒”(恒利号、恒和号、恒兴号、恒源号);丝绸店则有“八大祥”(一说为瑞蚨祥、瑞林祥、瑞生祥、瑞成祥、谦祥益、益和祥、东升祥、丽丰祥,说法不一)。 每家老字号的用字大多取吉祥如意、财源兴旺等寓意。例如,“东来顺”之名源于老板最初住在东直门外,每天从东面来京城做买卖,此名寓意每日顺东风而来,事事顺心。“内联升”中的“内”指“大内”(即朝中),“联升”寓意步步高升,表达了购买这家店的鞋可以做官高升之意。“荣宝斋”的前身则是“松竹斋”,光绪二十年(1894年)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更名为“荣宝斋”。“鹤年堂”以创办人丁鹤年的名字命名,内含《淮南子·说林》中“鹤寿百岁,以极其游”之意,寓意“松鹤延年,长命百岁”。“庆丰包子铺”原名“万兴居”,1976年取吉庆、丰年之意得今名。 老字号牌匾题字多出自名家之手 有一人题遍京城30余家商铺 清代京城字号匾额的题写者多为身份显赫的翰林书家或高官,当时店铺喜欢用正统的颜或欧体楷书,一是楷书容易辨认,二来字体饱满的楷书象征着物阜年丰、财源茂盛。据《春明古迹小识》载:“旧都琉璃厂各商店之匾额,皆系名家所书,字体不一,极尽琳琅壮观之致。尤以茹古斋、松华斋、清秘阁、松古斋等匾额为精彩。”光绪十六年(1890年)李虹著《朝市丛载》中列举了38家匾额,而孙殿起所著《琉璃厂小志》中则列举了87家店铺匾额,多为清代名士、名家所题写。例如,清同治、光绪二帝的老师、户部尚书翁同龢便题写了“菇古斋”、“尊汉阁”、“宝古斋”、“赏奇斋”和“秀文斋”等匾额。清末工部尚书、吏部尚书陆润庠曾为“荣宝斋”、“韵古斋”、“天源酱园”题写匾额,而清代著名书法家宝熙、多罗克勤郡王、乾隆朝礼部尚书梁诗正等也都为当时的老字号写过牌匾。 20世纪初期,京城字号匾额的书写者除了恪守传统的前清翰林之外,还有政界要员、社会名流和知名书法家等,如李鸿章、梁启超、吴昌硕、康有为、徐世昌、吴佩孚、郑孝胥、黄宾虹、张伯英、曾国藩、张大千等人。20世纪中期以后,京城字号匾额的书写者多为现代文人和书法名家,如郭沫若、赵朴初、邓拓、舒同、李可染、吴作人、溥杰、启功、刘炳森、王遐举、欧阳中石等。 提起京城老字号的匾额,曾有“无匾不恕”之说,这个“恕”指的是冯恕。冯恕是著名收藏家、书法家,字公度,号华农,原籍浙江慈溪,为清光绪年间进士、翰林。他有很深的书法功力,尤以颜体著称,且待人和善,几乎是有求必应,所以当时北平的商号匾额多出其手书,据传他曾为京城30多家商铺题写过匾额。由于年代久远,至今有据可查的只有“张一元”、“同和居”、“福兴居”、“仁德茶庄”和“中华大药房”。参考资料:北京市人民政府首都之窗-京城老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