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泾酒厂招投标,上海石库门老酒究竟红酒还是黄酒

1,上海石库门老酒究竟红酒还是黄酒

全称是石库门上海老酒。只有金枫酿酒有限公司生产的才是正宗的。 上海金枫酿酒有限公司是上海市第一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创建于1939年,为全国大型黄酒生产企业之一,也是上海地区最大的黄酒生产企业。公司现有枫泾酒厂、淀山湖酒厂和石库门酒厂三大生产基地,占地面积388000平方米,总资产4个亿,净资产2.6个亿。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致力于黄酒传统工艺改革,建成全国第一条年产万吨黄酒的新工艺生产流水线,自主研发的黄酒发酵菌种被中科院鉴定为优良菌种,收藏并编号为2?D1392,为全国黄酒企业所采用。 近年来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观念创新,变“民以食为天”为“食以民为天”,发现需求,满足需求;坚持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注重产品创新。公司与市场调研公司和咨询策划公司合作,开展了市场调研和产品设计策划,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研制全新口味的新型黄酒。在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全新概念的包装设计精美、产品配方合理、口味口感良好、酒瓶造型新颖、具中西文化交融及海派文化底蕴的“石库门上海老酒”应运而生,精致高档独特的包装,摆脱传统黄酒苦味、涩味的全新口味,使产品一上市就为消费者所接受和青睐。

上海石库门老酒究竟红酒还是黄酒

2,上海枫泾古镇特产

枫泾丁蹄、枫泾黄酒、枫泾豆腐干、枫泾状元糕。1、枫泾丁蹄上海枫泾丁蹄是上海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菜。上海枫泾丁选用猪后蹄为主料,佐以绍酒,冰糖,桂皮,丁香等辅料烹制而成。选料注重活、生、寸、鲜;调味擅长咸、甜、糟、酸。2、枫泾黄酒枫泾是目前上海地区惟一的优质黄酒产地。1939年,上海浦东的苹源、康记。福记三家酒坊合并迁来枫泾,成立了苹康福酒厂(坊)。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1966年改为国营上海工农酒厂。1979年定名为上海枫泾酒厂。60多年来,枫泾一直是黄酒的重要产地。3、枫泾豆腐干据史料记载,天香豆腐干作为枫径特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成品香味扑鼻,色泽乌亮,细腻鲜软,咸中蕴甜,既可作菜,又可零吃,还可泡在茶中吃(故又有“茶干”之名)。上海枫泾豆腐干是一道特色炒菜,主要原料为豆腐干等。 枫泾豆腐干小而扁方,15块为一扎,味鲜美,50年前一直是“夏隆顺”豆腐店*经营。4、枫泾状元糕枫泾状元糕原名枫泾元糕,传统糕点之一,。明末清初,镇上已有不少制作元糕的店铺和作坊。相传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里人蔡以台得中状元,绅商将蔡状元平时爱吃的元糕改名为"状元糕"。扩展资料:枫泾曾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明朝宣德五年枫泾以界河为线,新中国成立,南镇并入北镇,划归上海市管辖,统一称松江县枫泾镇,1966年再划归金山县(金山区)。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枫泾是驰名中外的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是现代民间绘画之乡,金山农民画被誉为“世界民间艺术珍品”。建有二十多个景点。2018年5月24日,枫泾镇入选最美特色小城镇50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枫泾镇

上海枫泾古镇特产

3,介绍下枫泾古镇

上海枫泾古镇 上海枫泾古镇上海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位于西南方。历史上,它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它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00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区保存的古建筑物),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文明古镇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文化特色  枫泾文化发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枫泾人民热爱生活,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孕育了金山农民画。以枫泾农民画家为主的金山农民创作出了乡土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特的金山农民画,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镇内的画馆金额名画家祖居也多。和平街上程十发祖居已经修复开放。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设在二层中西式建筑内,楼前一棵古银杏,一丛大芭。馆内陈列了丁聪生平和一百多幅漫画,幽默地画画常让人驻足流连。南大街圣堂弄的金山农民画展示中心就在清代状元蔡以台的读书楼内,尽得清雅,一副副画面却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农民画与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地影响的“三画一棋”,集中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古代建筑  在镇政府对面西栅河沿河,有一片长达600米的古建大宅院,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古戏台往西,位于和平街92号的大清邮局旧址,灰墙黑瓦,结构坚实,两边的门框都是石头柱子,高高的门洞上方“邮电局”几个大字赫然在目,这是上海地区现存不多的一处大清邮局旧址。由于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枫泾又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齐全的古镇。早在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枫泾南栅已建有道院,明清时,佛教盛行,街、巷、里、坊遍置寺庙,全镇共有3处寺院庙宇。清末,天主教、基督教也开始传入枫化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往性觉禅寺、施王庙、郁家祠堂等人文景观,可以寻觅到枫泾镇古代南北分治,半属吴地半属越境的历史陈迹。淳朴民风  枫泾民风淳厚,崇尚耕读,注重教育和取仕,孕育出3名状元、56名进士、125名举人、235名文化名人(其中:100名知县、3名六部大臣和2名宰相)人才辈出,自唐代以来有历史记载的名人639人。古有唐朝宰相陆贽;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状元许克昌;明代曾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太医院御医陈以诚;清代状元蔡以台及官至内阁学士兼吏部左侍郎的谢墉;民间词人沈蓉城等。近代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学范、围棋国手顾水如、著名漫画家丁聪、国画大师程十发,革命前辈袁世钊、陆龙飞等。他们为枫泾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迹和典故传说。历史遗迹和典故传说枫泾古镇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2005年9月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进入三间四柱的“枫泾”石牌楼,沿着包围老镇区的市河和分叉小河,穿进“东栅”石坊,走过一条又一条的青砖石板的沿河老街,跨过一座又一座的石桥,一片又一片的古建筑群顺长达五里的河街铺展开来。每天清晨,河边桥堍的茶馆就茶香飘溢,四乡的渔船穿过夹河的临水楼台、石河埠,集中到长长的临河廊棚前排成鱼市,河面上水波荡漾,正如民谣说唱的“一月螺蛳二月蚬,桃花三月甲鱼肥......”   过石牌楼进入生产街,沿河一长排逶迤绵延的黑色廊棚,黑色小瓦盖顶,黑色小砖铺地,一盏盏大红的灯笼在廊檐下高高悬挂着,正所谓古巷通幽。明清时这条街上米行一家挨一家,那时家家门前建有风雨廊棚,到近代多已凋败,现在地廊棚是重建的;平时年轻人都去上班,老阿婆们就在廊下以河岸做台,宰鱼淘米、洗菜浣衣;街上的老房子虽然门面不大,但小弄狭长,可见庭院深深;枫泾的河街都是一边人家枕河,一边人家面河;河对面是和平街枕河老屋,东头一座飞梁画栋、中国的戏剧始具雏形,到宋、金两代正式形成戏剧这石基翘角的古戏台,戏台是古代专供演出的一种室外舞台。唐朝中期,种文艺形式。当时,戏剧演出场所统称戏场,唐诗中又有“乐棚”、“歌台”、“舞台”、“露台”等名称的记载;宋代演变为勾阑、邀棚,勾阑的台已经有固定的顶了。元代,中国戏曲达到鼎盛,“戏台”一名也正式出现。枫泾古戏台建在城隍庙广场上,一面临街,一面临河,每逢演戏,从水路乘船而来的人坐在船上就可看戏。清朝,南北城隍庙开始有庙会。《续修枫泾小志》载:“至期士女倾室往观,百里内闻风而来者,舟楫云集,河塞不通。”可见其盛况。届时,商贩、京剧班、马戏团等云集枫泾,古戏台台上台下十分热闹。现在的古戏台是重建的,重建后的古戏台面宽64米,进深44米,舞台面积28平方米,歇山式顶,飞檐翘角,古意盎然。戏台对面,一排临河的老房子,是晨社茶馆,游人可挑临窗座位坐下休息,一面品茶,一面听戏,还可临窗观景,悠哉游哉,不亦乐乎!相传廊棚的美人靠岸隔河就能观看演出呢。   踏过生肖石,在长廊东首城隍庙桥堍,有一道显眼的西洋式红色门面,这是东区火政会旧址,上海地区仅存的较完整的近代消防机构,门前河中停靠着一艘红色的救火船,是上海最后一条水上救火船。和平街上原房管所大院正在重建“三百园”,石砌院门,三进大院,是三个收藏展出百样民俗用品的收藏馆的合称,现已建成布置正式开放的百篮馆,百篮馆设在中间一排楼房,前有庭院,一只巨大的古代元宝蓝仿制品,摆放在庭院一侧中央,成为百篮馆的标志。馆中收藏了江南水乡农家的各种提篮,有一百件各种用途、形制不一的篮子实物,全面反映了篮子与历代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况:有出生时睡得摇篮,读书时提的书篮、摆在家里的礼篮以及日常用的饭篮、菜篮,上坟祭祖用的香篮,做寿用的寿篮、女工用的针线篮以及蒸东西的烘篮、烟篮等等琳琅满目。“晓日提竹篮,家童买春蔬。”白居易的诗句生动传神的描写了篮子已经融入了江南人家的生活中的情景。从反映枫泾风貌的民谣“河多桥多弄堂多,唔呶喔哩蓝头多”中就可以看出篮子在江南民生中所占的地位。和平街上还有一处保留了十九世纪后半叶历史陈迹的所在,值得一览。商业古街风貌  北大街是商业古街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大街。穿过街道石街坊,行走在平整的板路上,一眼望去,窄窄的街道两边都是两层楼房,身处其中,抬头望天,只能看见窄窄的一线天,一扇扇木格窗露出原木本色。楼房临街的一边清一色都呈平面结构,看不出每一栋建筑的特色和规模,而从后门的市河望去,家家房子都枝出河面,或重檐叠瓦,或骑楼高耸,或勾栏亭阁,或底层的近水楼台,层层石级通向河埠,或倚朱阁、小轩窗,组成一道多姿的水乡民居风光,间或有大大小小的江南游船穿行其中,人景辉映,夕阳夕照,真是中国的水乡,东方的威尼斯。   北大街古代店铺作坊集中,手工业历来发达。早在宋代就有铁、木、竹、农具和日用小商品的手工制作。纺织技术传入,纺纱织布盛行,明清时,枫泾地处全国棉纺织业生产贸易中心,“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据史载:“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朱泾乐业,而染坊、踹坊、商贾悉从之。”当时枫泾镇上有土布庄200余家。清代镇上布局众多,江南织造也在枫泾设立机构、工场,生产、收购棉纺织品。枫泾布行销全国。枫泾因而与盛泽、南浔等成为当时最为著名的江南古镇。清朝后期,米麸业取代衰落的土布业,使枫泾工商业再度兴盛。到近代,枫泾薄稻和枫泾猪成为远近闻名的农副业品牌。20世纪30年代起,枫泾又成为中国黄酒业的重要产地。黄酒和一百多年来盛销不衰的枫泾丁蹄、桂花状元糕、天香豆腐于三大土特产被今人称作“枫泾四宝”。到了现代,古作坊多已破败,保存最完整的就数375号的石泰山制药房(药铺)。为了展示古代手工业生产状况,现将当年手工业作坊集中的北大街规划为手工作坊按古代形制,配置生产器械,培训有关人员,届时向游人展示古代织布、打铁、制药和制造竹木器具等手工业生产技艺。游人也可以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在这些作坊里,你可以挑选购买到原汁原味、土气十足的手工艺品。当然也可以尝试自己制作小竹筒、小铁铲、小锄子、布鞋子、土布头巾......东方的威尼斯  枫泾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大部分人家沿河建房。河道上船只往来,购物十分方便。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至清末,全镇桥梁有52座之多,现在还保留了十多座,历史最悠久的是南大街旁的致和桥,建于元代,古朴苍劲,桥身石缝长出了青苔,两头桥堍下都筑有石阶水码头。从桥上望去,两岸绿树翠丛,古屋河埠,前有虹桥平卧,后有石桥横跨,处处小桥流水人家。沈蓉城在《枫溪竹枝词》中写道“秋千架傍瑞虹桥,节届清明丽景饶”。走到虹桥堍,市河成丁字型垂直,向三面河道望去,一望三座桥,三望九座桥。据介绍,这儿将建一座九桥亭,让游客观赏桥乡风貌。虹桥对面友好街,沿河两岸民居群是原汁原味的晚清风貌。“周庄双桥美名远播,枫泾三桥丽景无双。”即将修复重建的枫泾三桥景点将成为枫泾古镇游的一处景观。枫泾古镇四宝  枫泾丁蹄    丁蹄,即“丁义兴”熟食店特制的“红烧猪蹄”。始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因店主姓丁,故名曰“丁蹄”,迄今已140年历史。煮制“丁蹄”选料讲究,采用当地土种肉猪(枫泾猪)四蹄为原料,前后要经过蹄形整修、焯水、拔毛、文火焖煮、加佐料、出骨等8道工序,道道工序一丝不茍。其品种分为全蹄、半蹄、蹄筋3种。全蹄净重1.4市斤,半蹄0.7市斤、蹄筋。18市斤。   丁蹄具有冷吃“香”,蒸熟后吃“糯”的独特味道。至清光绪廿五年(1899年),销售市场遍及沪杭一带。运销南洋、欧美市场,获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奖状和证书。宣统二年(1910年),“丁蹄”获南洋劝业会褒奖银牌、浙江省巡抚加给奖凭。后又先后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德国莱比锡博览会金质奖章等。    状元糕   原名枫泾元糕。明末清初,镇上已有不少制作元糕的店铺和作坊。相传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里人蔡以台得中状元,绅商将蔡状元平时爱吃的元糕改名为“状元糕”。因“糕”、“高”音相谐,既含庆贺蔡以台高中状元之意,又稳喻此糕为糕中“状元”之义。清咸三十年(1860年),里人戚学庄开设戚协兴元糕店,专制“状元糕”,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扬名四方。其制作方法沿用至今。   品种有:蛋黄、椒盐、松子、香草、玫瑰、桂花等。有纸装、盒装两种。其中最热销的为桂花状元糕。素有“生病人吃不坏,健康人吃不厌”、“老幼皆喜”的赞誉。    天香豆腐干   传说枫泾镇北栅有一座桥,叫北栅桥。北栅桥是石桥,用石头一块一块堆起来的。堆到桥中央最后一块大方石时,怎么也摆不平。东头翘,垫块石片,西头又不平了;西头翘,垫块石片,东头又不平了。造桥石匠们伤透了脑筋,想尽办法屡屡不成功。于是传出话来,谁能解决这一问题就重奖谁。一时竟无人有办法。一天傍晚,来了一个白发老头,镇上人谁都不认识他,说是有办法。造桥匠上前请教,老头说:很简单,只要拿镇上土特产豆腐干来垫就平了。起初听的人都不相信,但反正没好办法,权且试试吧。没料到,用豆腐干来一试,果然石板就平整不动了。待大家喷喷称奇,要找老头时,早已不见人影。后来人就传得更奇了,硼老头是八仙之一吕洞宾呢!这当然只是传说。据有考证的史料记载,天香豆腐干作为枫径特产有100多年的历史。    金枫黄酒   枫泾是目前上海地区唯一的优质黄酒产地。1939年,上海浦东的苹源、康记。福记三家酒坊合并迁来枫泾,成立了苹康福酒厂(坊)。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1966年改为国营上海工农酒厂。1979年定名为上海枫泾酒厂。60多年来,枫泾一直是黄酒的重要产地。黄酒,以稻米、黍米、黑米、小麦、玉米等为原料,加曲、酵母等糖化发酵剂发酵酿制而成,是中国特有的酒种。历史名人  陆贽     陆贽(?-805年)字敬舆,枫泾人,唐建中(780年)进士,授翰林院学士,唐德宗甚为器重,常以辇行,呼而不 陆贽名,在奉天朝夕晋见,议论朝政。贽有魏征之德,敢于直言忠谏,辅政陈词,皆恳到深切,有时规劝太过,触忤龙颜,贽坦然而言“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遑问他乎?”历官中书郎,同平章事,卒后谥“宣”。世称陆宣公。    谢墉    谢墉,字昆城,号金圃,枫泾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高宗南巡时,谢应诏试获第一,赐举人。并授内阁中书。次年登进士,改任翰林,南书房行走。屡次主持会试同考官。乾隆四十六年,任会试正总裁,殿试读卷官。常随乾隆南巡。历官礼部、工部至吏部左侍郎,内阁学士。于77岁寿终。   谢墉四代为官,其兄谢垣,官至刑部员外郎。其长子谢恭铬,官为内阁中书。次子谢扬镇,官为户部山西司郎中,其孙谢权,曾孙谢公桓,皆任上虞县教谕。   蔡以台   蔡以台,字季实,号兰圃,枫泾人。幼即好读,性颖悟,受名儒启蒙,学业大进,乾隆二下二年(1757年)赴京赶考,得中会元,廷试时又得第一,被乾隆皇帝钦点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补日讲起居注官,在皇宫讲论经史。   他生性耿直,不耐于俗官为伍,专注于学术,善辨钟鼎,金石,图书等文物真赝,书法得颜真卿三味,诗文清丽绝俗。平时著作大多不署名,存稿有《三友斋遗稿》、《姓名窃略》六卷。    朱学范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学范同志于1905年6月出生在枫泾,他祖上因避太平天国战乱由皖南徽州迁居于此。   朱学范从小接受良好教育。早年就读于上海圣芳济书院、上海法学院并赴美国哈佛大学深造。1924年进入上海邮 朱学范政局。   朱学范是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和卓越的领导人。朱学范作为民主党派人士,出任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邮电部长。    程十发    程十发(1921年4月10日-2007年7月18日),原上海金山人,现为上海市松江区枫泾镇人。。名潼,斋名曾用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斋,后称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幼年即接触中国字画,但给他印象之深莫过民间艺术。194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1942年在上海大新公司举办个人画展,1949年后从事美术普及工作,1952年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1956年参加上海画院的筹备工作,并任画师。长期任上海画院院长,是一位成就斐然、中外盛誉的艺术家。山水画笔墨已颇具功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连环画、插图影响于画坛。此后,艺术视野不断拓展,“取古今中外法而化之”,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等方面均有造诣。工书法,得力于秦汉木简及怀素狂草,善将草、篆、隶结为一体。他的画早年受陈老莲影响,以至后来青藤、八大山人、石涛、新罗山人的画风也给他启示,他的特殊表现方法,给美带来了隽永的趣味。晚年,画家多作花鸟画,笔法、墨法更趋灵动,色彩明艳,构成新颖。 游览景点古长廊  当地最具人情味的江南水乡的典型建筑——长廊。这条长廊全长268米,是江南水乡现存的长廊中数一数二的。在长廊里侧是商店和民房,外沿是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相通的市河,它在古镇区全长1200米左右,是一条区级河道,水系主要来自浙江的天目山,河水流向黄浦江。长廊不仅美观而且实用,我们可以用两句话高度概括长廊的功效,那就是下雨不湿鞋,盛夏不撑伞,这给当地的居民和游客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东区火政会    火政会原址建筑是由一幢普通民宅改建而成的。受当时上海租界救火会建筑风格的影响,门面墙被改建成了西洋式。   推开红色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大厅里摆放着的几大件旧时救火设备。有20世纪初出现的称作“洋龙”的手压式揿龙,有1937年抗战前的机械“泵浦”,还有1950年后一度使用的轮式救火车等。   枫泾镇消防机构,建于民国初年。当时称“龙王堂”(亦叫救火会),取海龙王克火的意思。并在南镇圣堂桥下塘和北镇桃源漾分设救火处。由镇上商人、富绅捐资购买了水枪、木揿龙、担桶等基本设备。消防人员全为义务,由各商店、作坊选派员工参加。一旦发生失火,邻里鸣锣报警,消防人员到救火会带了器械前往抢救。1923年,枫泾南、北镇成立统一的救火会联合会。总会设在桃源漾,又在北丰桥、北栅、东栅、圣堂桥、永昌桥、陈厅等8个适中位置设立分会。有义务救火人员200多人。同时,消防器材有所改进,进水龙头用帆布橡胶水管直接从河浜里吸水。丁聪漫画馆  丁聪,是我国当代最负盛名的漫画家之一,生前以“小丁”署名在报刊上发表讽刺漫画作品。   丁聪出生于一个漫画世家。父亲丁悚(字慕琴),1881年出生于枫泾镇南栅,是解放前上海有名的漫画家。上世纪上半叶,丁悚在上海各大新闻媒体上发表过大量讽刺社会现象的漫画,影响很大。刘海粟在创办上海美专时,专门请了丁悚担任第一任教务长。之后,丁悚在法租界桓庆里31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漫画协会——漫画会。他后期创作的月份牌上的时装妇女《百美图》,曾广为流行,被后人竞相收藏。文化大革命中,丁悚遭受迫害,于1969年病故。根据丁悚生前叶落归根的遗愿,1994年3月,丁悚夫妇骨灰被送回故乡枫泾安葬。  枫泾牌坊  这座高大的仿古牌坊,上方醒目的“枫泾”二字,是故去的国画大师程十发所题。整座牌坊高12米,宽14米,三间四柱,十分挺拔优美。牌坊梁坊柱基上雕刻着精致的传统花纹,四根冲天立柱上前后悬挂着四副镏金字联,内容集中反映了枫泾的历史、人文、风土民俗,让游客一进门就对枫泾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能有个简略的了解,好似巨篇鸿著的开篇引子。 古戏台  戏台是古代专供演出的一种室外舞台。唐朝中期,中国的戏剧始具雏形,到宋、金两代正式形成戏剧这种文艺形式。当时,戏剧演出场所统称戏场,唐诗中又有“乐棚”、“歌台”、“舞台”、“露台”的记载;宋朝演变为勾阑、邀棚,勾阑的台已经有固定的顶了。元代,中国戏曲达到鼎盛,“戏台”一名也正式出现。最初戏台多建于寺观等宗教建筑前的广场上,用于演戏酬神,后来民间也开始大量兴建戏台。巨富人家在宅院内或祠堂内建戏台,普通农村,则在晒场或近村开阔地搭戏台。后者因为简单而不固定,故清代时称之为“草台”。在农村串村走户演出的艺人班子也因此称作“草台班子”。   枫泾古戏台建在城隍庙广场上,一面贴街,一面临河,每逢演戏,从水路乘船而来的观众可坐在船上看戏。   吕吉人画馆  吕吉人,旅美华裔画家,是国内唯一的一个在美国获得国画金奖的华人,著名画家陈逸飞的同班同学。他是一位新工笔真彩画的国画家,他幼时就酷爱画画,青少年时拜国画大师贺子健为师,打下了良好的国画功底,后又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接受全面的美术教育。1981年赴美国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接受西方现代绘画陶冶。经过深造,他开始探索自己画画的风格。虽定居美国,但他最终选择了继续在中国画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立志用毛笔、宣纸作画,在传统工笔重彩的基础上,吸收西画的造型和色彩,闯出一条新路来。应该说他兼有中西绘画的造型基础,对传统国画的西洋绘画都有很深的了解。他用取长补短的方法把西洋画的一些观念和技巧融入到中国画中,在色彩、用光、质感、构图上打破传统国画的束缚,来增加中国画的“高度”。他还充分利用美国艺术环境的宽松,着力把自己创造的传统工笔重彩打入西方画坛,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他取得了成功。 毛泽东像章珍藏馆  毛泽东像章珍藏馆内收藏了由金山区私人收藏家缪时方先生多年收藏的近3000枚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施王庙  施王庙,俗称施王堂,坐落在北大街409号,是枫泾重要的道教胜地,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   施王其名叫施全,历史上实有其人,宋高宗时任殿前司军校,民间唱本称施全是抗金英雄岳飞手下的护国大将军。岳飞遇害风波亭后,施全曾乔装打扮潜人相府,行刺秦桧未成,离京回乡后朝廷册封为“定海侯”,掌管金山沿海一带,为金山及相邻浙江一带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和善事。另有一种说法,说他趁秦桧退朝时刺杀他,然未成功,反被秦桧分肢杀害于市中。由于他继承了岳家军精忠报国的美德,因而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被加封为“靖江王”。枫泾百姓为纪念施全,在明万历七年募白银400两;在枫泾北栅建造了施王庙。  天命堂  枫泾古镇南丰桥南堍往西,友好街268号,有一座琉璃砖墙的三角尖顶房子,上面竖写着三个字:天命堂。民国初年,开始有一部分枫泾镇人信奉基督教,他们在南栅利用旧房子改建成耶稣堂进行教务活动。   抗战胜利后,教徒开始多起来,老地方狭窄不够,于是,1947年,由当地人吴静人、徐志光、费德荣、胡文忠等募集白米200石,作为创办新教堂的本钿。用其中的80石白米买下了现在地方原陈子达的一幢旧房子,其余120石白米用作内外修缮费用。堂内桌椅板凳等均由信徒踊跃捐募得来。堂建成后,取名叫天命堂。三百园  三百园是一座三进三落的大宅院,后面还有一座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后花园。原主人陈舜俞,字令举,号白牛居士,是枫泾人,当时在朝廷中位列屯田员外郎,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农业部副部长,虽官居高位,但他一生两袖清风,廉政正直,因看不惯朝廷中的一些丑恶现象,几次罢官,隐居故里。他平时喜欢吟诗作画,学识渊博,与诗人欧阳修、苏东坡、司马光交往甚厚,称为莫逆之友,经常在一起喝酒作诗,谈笑人生。死后,司马光还为他写了凭吊诗:“海隅方万里,豪隽几何人,百沐求才尽,三薰得士新,声华四方耸,器业一朝伸,他日苍生望,非徒泽寿春。”意思说天涯海角方圆几百里,能找出几个象他这样有杰出才能、才智出众、正直、贤良的人呢?百里之内才求得这样一个人才,他是经过三起三落才得以声誉四方。他为百姓所做的事,是天下苍生有目共睹的,并没有因为大起大落而荒度一生。苏东坡也曾“哭祭其殡”,到他的棺材前哭着为他写了祭文,后来陆游为这篇祭文作跋道:“东坡前后集祭文凡40首,惟祭贤良陈公辞指最哀。读之使人感叹流涕。”这座三进三落的大宅院记录了陈舜俞丰功业绩与坎坎坷坷的人生,每幢房子都反映了他当官的艰辛历史,因旅游开放我们赋予他新的含义,里面展示了三百多件展品——百灯、百篮、百行等代表物件故称三百园。 古镇交通 枫泾交通便利,朱枫公路纵横交错、贯穿全镇,沪杭铁路、沪杭高速公路、320国道、申嘉湖、A7高速都经过枫泾,距上海市区、杭州、苏州、宁波仅需一小时车程,距上海虹桥机场、浦东国际机场分别只需半小时和一小时车程。    自驾车:沪杭高速走A8段,枫泾出口收费站下来沿指示牌开2分钟即可到达,车停至古镇入口处的停车场。    公交车:市区地铁一号线锦江乐园站下,到西南汽车站乘“枫梅线”(全高速,45分钟)直接到枫泾。    其他:集散中心万体馆、虹口足球场每天有班车直达景区。  交通信息:    1.驾车路线:   上海来客——沪昆高速走G60段,枫泾出口收费站下来沿指示牌开2分钟即可到达古镇;车停至古镇入口处的停车场。   南方来客——沪昆高速或320国道;   北方来客——沪宁高速换G1501再换G60至枫泾出口行一公里。    2.乘车路线:   上海市区地铁一号线锦江乐园站下,到西南汽车站乘“枫梅线”(全高速45分钟,票价11元)直接到枫泾牌楼,坐“枫泾一路”或“枫泾——新浜”车(票价2元)在中洪村路口下。    其他:集散中心万体馆、虹口足球场每天有班车直达景区。古镇小吃  枫泾素有“吃镇”之称。“正月螺蛳二月蚬,桃花三月甲鱼肥,出洞黄鳝四月底,五月拉丝吃不厌,暴子弯转六月红,七夕要吃四腮鲈,八鳗九蟹十鰟鮍,十一十二吃鲫鱼”来到枫泾,一年十二个月,新鲜美味吃不厌。当地颇有特色的美食:熏拉丝、菜卤蒸蚬子、吴越豆腐、椒盐鳑鮍鱼、咸菜窝眼、豆腐衣包肉、石臼虾饼、鲜肉藕夹、秘制乡下咸蹄膀、丁义兴蹄膀、天香豆腐干、荠菜馄饨、烧卖、灌汤小笼等。   注:水上人家·荷风嬉鱼、金轩假日酒店、新东方大酒店、金皇朝大酒店、新长岭大酒店。    特产:金枫黄酒、枫泾丁蹄、天香豆腐干、状元糕被称为枫泾四宝。    纪念品:金山农民画、蓝印花布、剪纸、丁聪漫画等。

介绍下枫泾古镇

推荐阅读

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