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酒厂,杭州老余杭直街五星啤酒厂哪一年倒闭的

1,杭州老余杭直街五星啤酒厂哪一年倒闭的

2011年10月26日倒闭的。杭州老余杭直街五星啤酒厂10月26日发布公告:杭州老余杭直街五星啤酒厂已停产和停供货七天,公司遭受巨大经济损失,若未能按期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公司将被迫关闭。倒闭当天,啤酒厂内聚集了上百职工,“有在岗的,也有已经退休的”,厂房进口处挂着多条横幅。现场员工诉求主要是劳动合同问题和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利益保障问题。

杭州老余杭直街五星啤酒厂哪一年倒闭的

2,杭州城站到余杭雪花啤酒厂怎么走

公交线路:508路 → k509路 → 776路,全程约37.1公里1、从杭州火车站城站步行约110米,到达城站火车站2、乘坐508路,经过7站, 到达兴隆村站3、步行约70米,到达窑厂站4、乘坐k509路,经过7站, 到达临平南站5、步行约290米,到达临平南站6、乘坐776路,经过20站, 到达泰宁路站7、步行约530米,到达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

杭州城站到余杭雪花啤酒厂怎么走

3,临平镇的临平商业

临平位于杭州城区东北20公里,上塘河与下塘河汇合于此,元末以前为东出杭州水道第一大码头,是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老市镇。根据当代考古,汉时临平已有砖窑之设,唐代时以产盐著称,乾元间(758-761年)已为“浙江十监”之一。北宋端拱元年(988年)置临平镇,为“仁和四镇”之一。天禧初年(1017年)设官酒库于临平,“一时人民物货迨”。(《嘉靖仁和县志》卷1)南宋绍兴年间,朝廷设行在瞻军激赏酒库于临平镇,“商贾买卖者十倍于昔,往来辐按非他郡比也。”元明时期临平湖逐渐淤塞,“沮洲广卤,化为桑麻之区”,成为全省著名的蚕丝、棉麻、油菜籽等商品集散地,“海宁、仁和、上塘蚕丝于临平贸易最多。” (《成化杭州府志》)入明,临平设税课局、河泊所,以征榷往来之商税。永乐十年,横塘临平税课局课程钞5142锭2贯990文,临平河泊所课税钞4812锭3贯380文(《万历杭州府志》),足见当时商业之繁华。但京杭大运河改道下塘后,临平镇作为宋元时代的大镇,其贸易集散的地位被迅速繁荣的塘栖镇所取代。清代,临平四乡手工缫丝鼎盛,几乎家家置有丝车,茧之细白者缫丝,次者成绵。至雍正时(1723—1735年),临平有轻绸机不下二三百张(《北新关志》)。乾隆年间,诗人翟灏《临平杂咏》,有:“两桨迎来贩客多”的写实。(《无不宜斋未定稿》卷一)道光十三年(1833年)以后,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徽杭大贾,竟相贸丝、设坊、开典。实力较厚、雇工较多的“方泳隆南货店”、“广兴当”以及“利亨坊”“元升油坊”相继开张。来临平出售土丝者,除四乡农民外,远至海宁西部及桐乡、德清等县,再于此销往上海、福建、江西和杭州等地。“光绪甲午以后,工厂之创建、商会之成立、蚕丝之改良,乡镇风气因而升通。”(《杭县志稿》卷13)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商办苏杭铁路杭州至长安段建成,在临平设站,民国以后杭塘公路道经临平镇,又成了陆上交通之枢纽,镇南一带商店随之大增,客商往来,颇为热闹。民国初年始有近代工业。1924年,兴记电厂开业,商业也日渐繁盛。全镇已有大小商号200余家。抗日战争爆发,临平遭受日军飞机轰炸,损失惨重。沦陷期间,日军毁临平上塘河南岸石坎、拆永康桥石阶,垒其军营。街市凋蔽,里弄苍凉,经济萧条,每况愈下,唯米市独旺。其货源,水路从广德、泗安运来安徽米;陆路从铁路运来江西米,日流动量达千余石(每石150市斤)。其销路多数运往杭州,部份在当地供应。米行从原有3家,骤增至12家。早在抗战爆发前,日商掠夺我经济资源的势力已渗入临平,临平四乡因盛产络麻,战前相当数量由上海的日商“仁和洋行”委托临平买办李宏良收购,以船运经大运河运至上海,再转往日本。临平沦陷以后,日商引入高产络麻品种,广泛种植,产量逐年上升。原为粮麻商的汉奸区长陈农荪(兼临平维持会会长)为代理人总揽其事,在杭州设立“吉田洋行”,在临平设立“日华麻业株式会社”, 由它统一低价收购,还专设“日通”公司负责陆上包运,“利济”公司负责水路包运,不许私运,否则予以严惩。导致土麻布的编织停顿,麻布行纷纷倒闭。据统计,沦陷期间临平每年损失丝16000担,生姜25000担,麻布4170担,络麻与甘蔗尚未计入。(《杭县志稿》卷11)。抗战胜利后,为清理商务,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办理商业登记,临平全镇有24个行业、360家商户。其中:绸布业13家,南北货业26家,广货业10家,酒酱业22家、国药业9家、菜饭业13家、茶店业33家、照相业3家、旅馆业5家、猪肉业22家、卷烟业17家、洗染业6家、面点业26家、羊肉业12家、炒货业16家、纸业9家、杂货业24家、土丝业9家、布麻业32家、粮食业37家、瓷席业8家、西药业5家、木行2家、香烛业10家。(《杭县志稿》)从1955年8月起,杭县以临平为试点,首先对百货、新药、文具纸张三个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进入高潮,2月21日,全镇44个行业453家中有386家私商要求改造。次日召开千人大会,当众宣布:直接过渡28家、公私合营51家、代购代销137家、合作商店154家、合作小组21家、暂缓改造62家,完成了临平镇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临平自古“乡脚”甚远,东自许村,南至翁家埠、乔司,西迄小林、星桥,北及五杭、博陆,方圆20余里内的农民,凡购置主要商品和投售大宗农副产品时,均聚市临平。临平的商业中心东至桂芳桥,西至西茅桥,北至庚申桥。清咸丰末年,太平天国战乱对临平商业造成了相当的影响,街坊缩至上塘河以北,西至广严寺,东至梅潭堰,北至北庙弄、水车河一线之南,其外均较荒凉。至清光绪二年(1876年)永康桥重建后,店屋稍向西展延。民国初期,杭塘公路建成,中山桥与西阳桥随之修建,上塘河以南始有电厂、天主堂、耶稣堂等建筑,镇貌稍有改观。民国时期临平的商业店铺大部集中在上塘河以北,陡门口为中心地段,包括东自东大街的桂芳桥,西至西大街的中山桥,即旧称“大街上”一段;北大街自陡门口北上至庚申桥、北庙桥一带,商铺林立。临平自古物产丰富,仁和吴瓒《武林纪事》云:“杭城东园人家,四时种菜贩卖,远至临平长安,俱用船载而去。”(《东城杂记》卷下)临平的商业老字号,兴盛于清末、民国时期。聚乐园、翟恒泰、百年汇昌等一批百年名店和知名老字号早已成为临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聚乐园菜馆原名“天然饭店”,原址在临平东大街,开设于清朝光绪初年。创始人周永顺,是安徽省绩溪县临溪乡湖里村人,由于失业至临平,在徽帮同乡资助下,筹建此店。民国六年(1917年)原店被焚,遂迁至陡门口重新开业,为忌用“燃”音,后改称“聚乐园”,店面座北朝南,正屋二楼二底,聚乐园菜馆经营正宗的“徽邦”菜系,其菜肴具有色泽红亮、芡大油重的特点。日常所供应的菜式有上百个品种之多,比较出名的有:红烧划水、烂糊鳝丝、三虾豆腐等。尤以红烧划水最负盛名——用作原料的草鱼,提前数日已放养于上塘河竹笼中随水荡漾,以解鱼腥泥土味,草鱼必活杀现烧,肉质鲜嫩,色泽金红,糯中带韧,香气四溢,令人食欲大增。其经营的面类有虾仁面、虾爆鳝、三鲜面、片儿川等50余个品种。民国时期,每当初春超山赏梅时节,沪杭来临平的游客,常常在此喝酒用膳。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曾光顾此店,他在有名的《临平登山记》一文中有记载。1955年12月私营商业改造时,9家菜饭馆联合在陡门口聚乐园原址成立“公私合营和平食堂”,1963年改名“临平菜馆”。1975年迁至北大街15号。1985年10月,复原名为“聚乐园菜馆”。泳隆南北货栈原名“方永隆”,创始于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4月。在临平东大街282号,原店面为三楼三底,座北朝南,木结构,排门板。后因重遭火灾,在民国二十三(1934年)将门面改为封火砖墙,石库墙门。 经商有道,货真价廉,故生意十分兴隆。光绪初年曾一度在杭州湖墅和杭县瓶窑两地开设“方源隆”和“方瑞隆”分店。直至光绪店主方汝亭,易名为“泳隆”。泳隆经营南北货、干果、茶食、腌腊,自制糕点。主要产品有方云片(又叫斗方片、满桃片)、白麻片、云片糕、麻酥糖、寸金糖、麻片糖、核桃酥、椒桃片等十几种。最负盛名的数方永隆云片糕,其特点,一尺糕为三百片,薄如纸、甜如蜜,能折能卷,点火能燃,创制人是王为三老师傅。方永隆云片糕质量之佳,而使泳隆名声四扬。 1956年公私合营,店号不变。1958年,归临平供销社;1963年划归国营商业,更名为“国营临平烟糖二店”。翟恒泰官酱园址设临平镇北大街。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自彭家埠分设至临平镇,园址初设陡门口。工场设在北大街,下设翟恒泰、西恒泰、南恒泰、北恒泰4个门市部。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开始酿制黄酒、制酱油。民国四年(1915年),翟恒泰开始造酱及其酱制品。由于经济实力充足,产品质量优异,经营有方,信誉颇高,翟恒泰发展成为临平一带最大的酱园。解放前夕拥有资产5.2亿旧币。翟恒泰以生产经营黄酒、酱油、米醋、酱菜为主,其酿制的酱油(泰油)、玫瑰醋、双插瓜(二瓜)和土黄酒素负盛名。尤以泰油为最,其生产的土黄酒,均取自流入木桥浜的临平山水之源酿制,而确保香醇可口,同样深得百姓欢迎。1956年公私合营,零售部门,划入临平供销社。1965年改名为“地方国营临平酿造厂”。1983年更名为“杭州市临平酒厂”,1997年破产。百年汇昌创始于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清道光年间,汇昌的所产蜜饯被道光皇帝选为贡品,从此汇昌名声鹊起,生意愈做愈大。清朝末年,已经成为清朝皇宫(内务府)的“指定供应商”。汇昌批零兼营、拥有蜡烛、蜜饯、茶食、藕粉四个作坊,除经销蜡烛外,还经营蜜饯、茶食、炒货、南北果品、海产品等二百多种商品。传统产品有:青梅、白梅、糖藕、樱脯、糖佛手、甜青果、蜜香元、红绿丝、麻酥糖、水桃酥、云片糕、松子糖、寸金糖、藕粉、彩蛋、龙凤花烛等百余种。到抗战胜利后,汇昌已拥有18000元资金、近百名职工、94间栈房,发展成为食品行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注册资本达1.5亿元。百年汇昌在余杭现代商业史创作了许多个“第一”——在民国时期,汇昌是第一个在商店里使用日光灯照明的;是第一个在商店里使用玻璃柜台陈列商品的;汇昌还是第一个在使用玻璃瓶密封盛放糖水青梅的蜜饯制造商。1920年代,汇昌的股东陆亦梅先生与著名金石大师吴昌硕及其子吴东迈先生为友,吴昌硕先生多次来到汇昌南北货栈,品尝汇昌的蜜饯、糕点等特色食品。2003年,杭州百年汇昌食品有限公司重新成立。2006年,“百年汇昌”18类商标被国家商标局批准。2009年,“百年汇昌”被杭州市政府命名为首批“杭州老字号”。 2010年,被浙江省政府命名“浙江老字号”。“百年汇昌”传承的糖色制作技艺申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方客栈原名东湖客栈,位于临平镇西大街(现临平大酒店址),开设于民国四年(1915年),二层三开间厅屋加两厢,共有房间28间。后改名为东方旅馆。1956年,临平镇上四家私营旅馆,合并组建 “公私合营东湖旅馆”。总部仍设在西大街,在临平火车站旁设分部,后又在东大街和北大街各设一个分部。1979年因建县政府招待所需要,总部迁至火车站分部,并进行扩建,将东湖旅馆易名为“车站旅馆”,后又更名为“红楼旅馆”,至今仍在原址经营。汇昌顺纸张店开设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业主为张勇炎,资本为4988万元,有三名师傅和十名学徒。店设在临平镇北大街,为双开间店面,另在前横弄有三间纸张仓库,该店主营帐册和纸张,兼营文具,特点亦为前店后坊型。其销售之各种帐册,从木版水印、裁切、整合、装订,全部一条龙手工操作。因其调料匀称,印成的帐页线条清晰分明,色彩无浓淡;水印时,正反,左右“鼻头”合拢后对衬划一;成册后外形整齐美观,册内无缺页。因质量上乘名声广传,销量甚大,不仅在临平镇上旺销,而且热销海宁、桐乡等周边地区,同时批发供货给各零售店。1956年对私改造:印刷生产划入临平印刷厂;零售划入商业系统的百货部门。

临平镇的临平商业

推荐阅读

热文